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幸陜)
(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改考功员外取海内名士
(取颜真卿李华萧颖士 赵/骅
等皆海内名士孙逖)覈取实材(马怀素迁考功覈/取实材权贵谒请)
(一不能/阿桡)考簿用墨(王徽进考功员 (第 7a 页)
 赵贡(涿郡蠡吾人京兆尹兄子为琅琊太守行县见不其令薛宣甚悦其后行属县还至府令妻子)

(相与见戒曰薛君廉至丞相我两子亦为丞相史后宣果代张禹为丞相除贡两子为史时称)


(贡有知人与子之明见云)

  赵晔(字长君山阴人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诣杜抚受韩诗究)
…… (第 3b 页)
 赵隐(字大隐奉天人朱泚攻城时其祖植率家人奴客拒守贼平擢郑州刺史父存约贼乱遇害隐)

(与兄隙庐墓十馀年不应辟召后擢第拜相子光逢光裔光胤皆登第光逢为翰林学士光裔)


(知制诰)

  赵骅(玄宗时安禄山陷陈留骅没于贼时江西观察使韦儇族妹坐其夫为畿官不供贼没为婢骅)

(哀之以钱赎韦厚为资给贼卒访近属归之时人高其义)


(第 11b 页)
 其亲书本后洎与易简同为学士不协上前往往异
 同易简云清河公若更相矛盾即将灰堆之句进呈
 矣洎闻之甚惧稍屈伏焉
御笔戒酒
 苏易简嗜酒御笔戒之 云卿
若覆杯朕有何虑易简
 承诏断酒已而复饮上亦不责及参大政见上不复
 叙待但严颜色责吏事而已故易简诗什之 (第 11b 页)
朮序按七略纵横家有聊苍一篇晏子有圉弋篇鹖冠
子有王鈇近迭篇论衡引周长生洞历十卷记故事或
以为 赵晔
神渊张衡算罔之类非也越纽即越绝升庵
曾言之而元瑞驳之其实绝纽文近大招伏戏驾辩楚
劳商只注伏羲造瑟始造 (第 23a 页)
时诸马贵盛(至/)莫敢轻进者 此举亦赵熹之亚杨仁
公卿材也用之不尽 赵晔
少尝为县吏(至/)究竟其术 周燮传载南阳冯良
事与此相类而所从皆杜抚必一事而传者异耳
蔡邕至会稽读诗 (第 8a 页)
合有恶之者以事谮之大年在学士院忽夜/召见于一小阁深在禁中既见赐茶从容顾问久之出)
(文稿数箧以示大年 云卿
识朕书迹乎皆朕自起草未/尝命臣下大年惶恐不知所对顿首再拜而出乃知必)
(为人所谮矣由是佯狂奔于阳翟真 (第 36b 页)
凭孙期则言易自欧阳歙牟长宋登张驯尹敏周
防孔喜杨伦则言书自高诩包咸魏应伏恭任宋景鸾
薛汉杜墲召驯杨仁 赵晔
卫宏则言诗董钧则言礼自
丁恭周泽钟兴甄宇楼望程曾张元李育何休服虔谢
该言春秋许谨则五经无双蔡元则学通 (第 7a 页)
不得预矣皆中二千石/) 其外有中
(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秩虽中二
千石后汉至九卿皆 云卿
一人至中尉独不言卿则不
预九卿之列明矣汉世凡中二千石多称卿(王尊传如/)
(淳注曰三辅皆秩中二千石故 (第 16a 页)
 过之者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赵苞字威豪迁辽西太守抗厉威严名振边俗
方术赵彦

赵典字仲经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桓帝时四府表荐
 拜议郎侍讲后迁太常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
 云据经正对无所曲折子谦弟温相继为三公
儒林 赵晔
字长君受韩诗尝著诸纳察色读之叹息以
 为长于论衡还京师传之学者咸诵习焉
赵孝字长平显宗素闻其行诏拜长 (第 18b 页)
   杨文公
杨文公亿以文章擅天下然特刚劲寡合有恶之者以
事谮之大年在学士院忽夜召见于一小阁深在禁中

既见赐茶从容顾问久之出文藁数箧以示大年 云卿
识朕字迹乎皆朕自起草未尝命臣下代作也大年惶
恐不知所对顿首再拜而出乃知必为人所谮矣由是
佯狂奔于杨翟 (第 12a 页)
   二
退传张公性喜山水宰邵武时多游僧舍至则吟哦忘
归尝至西庵题诗曰西庵深入西山里算得当年少客
游密密石丛盘水径涓涓云窦泻寒流松皆有节垂青
盖僧尽无心也白头欲制粉牌书姓字调官官冗不堪
留又公尝至宝盖岩亦留题曰身为冠冕流心是云泉
客每到云泉中便拟忘归迹况兹宝盖岩天造清凉宅
脱车官道旁谁知愿言适又公尝沿牒至建宁县过洛

阳而山路险峭穹绝不可名状亦题二韵于村寺曰金
谷花时醉几场旧游无日不思量谁知万水千山里枉
被人言过洛阳杨文公谈苑称楚僧惠崇诗于近代释
子中为杰出而欧阳少师归田录亦纪其佳句则不甚
多余尝见惠崇自撰句图凡一联皆平生所得于心而
可喜今试录之书杨 云卿
别墅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
痕青长信词云阴井生秋早明河转曙迟送达上人西
游云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江行晚泊 (第 2a 页)
阳/冰皇甫 陆渭由奖目皆为名士天下推知人称萧功)
(曹尝兄事元德秀而友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李华邵/轸 赵骅
时人语曰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交也李)
(华与齐名/世号萧李)
常衮当国(刘煦唐书曰常衮京兆人文章俊 (第 9b 页)
离意禀殊特之姿孝
家忠朝故取养有君子之谟鲁国有丹书之信及陈宫
费齐皆上契天心功德治状记在汉籍有道山阴 赵晔
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渊懿学究道源著书垂藻骆驿
百篇释经传之宿疑解当世之槃结或上穷阴阳之奥 (第 5b 页)
   王 调三  周 憬二  吴 汉二
   公孙永二  苏 章二  鲁 恭二
   贾 逵三  李 松三  张 恭三
   刘 曜二   赵 晔
三  王 饶二
   李 益三  孔 安二  刘 珍二 (第 16b 页)
  赵晔三
东汉赵晔会稽人少尝为县吏耻于厮役遂弃去诣杜
 抚受韩诗卒业乃归举有道终于家著吴越春秋诗
 细历神渊蔡邕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于论衡
唐两 赵晔 
一邓州人开元进士历侍御史秘书少监
 蚤擅高名入仕三十年官既散曹俸禄单寡衣食不 (第 47a 页)
 (法皆得书因附著之侯名[启-口+山]字子由/是岁十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
十七帖即贞观中馆夲也长一丈二尺计百有七行九
百四十三字此古今极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
书右军书得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
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用贞观二字为二小印印之褚
河南监装背率多紫檀轴首白檀身紫罗褾织成带后
元宗皇帝亦用开元二字为二小印印之跋尾列当时
大臣等名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目之后人

以二王书亦取帖内句语稍异者标为帖目大约取帖
内三两字或帖首三两字而已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为慰先书以莫
示复数字
吾前柬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示
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欢书何能悉瞻近无
缘省者但有悲叹
足下大小悉平安也 云卿
当来居此喜慰不可言想必 …… (第 4a 页)
往以
还田一顷乌泽田二顷吴兴想弟可还以与吾故示想
弟居意故如往言思终高也是以思同之此三顷田乐
吴旧耳 云卿
军府甚多田也宜须一用心使可差次忠
良羲之白(行/书)
增运白米行来者云必行此无所复云吾于是地甚疏
(第 65b 页)
   拟圣作经
作经以拟圣者其后儒之僣者乎自非僣者则扬雄不
作太玄经以拟易(汉/)王长文亦不作通元经以拟易(晋/)
刘向不作洪范五行传以拟书(汉/)陈黯亦不作禹诰以
拟书(唐/)而虞卿春秋(赵相/)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楚汉春秋
(陆贾/)吴越春秋 (赵晔/
)晋春秋(檀道/鸾)唐春秋(吴竞/)之类无 (第 4a 页)

中有饧字吾缘明日重阳押一糕字续寻思六经竟未
见有糕字不敢为之尝讶杜员外巨颡折老拳无据及
览石勒傅 云卿
既遭孤老拳孤亦饱卿毒手岂虚言哉 (第 22b 页)
降即自浮溢蒲鱼
之利人实赖焉至白露应节即如扫一夕而乾焉萧颖
士以年代莫详记载所阙信殊异也
萧功曹颖士 赵员外骅
开元中同居兴敬里肄业共有
一靴久而见东郭之迹赵曰可谓疲于道路矣萧曰无 (第 38b 页)
稀矣于时场
籍先两监而后乡贡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切
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有如赵邵萧李 (赵骅
邵轸萧/颖士李华)娄郭苑陈(娄师德郭元振/苑咸陈子昂)靡不名遂功成
交全分契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