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贵学
颜氏家训云夫读书之人自羲农以来宇宙之下凡识
几人凡见几事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
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其说信然余案晋书虞啸父仕孝武帝为侍中尝侍饮
宴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何耶啸父

家近海谓帝有所求对曰天时尚温䱥鱼虾鲊未可致
寻当有所尚献帝大笑 唐苏良嗣
高宗时为荆州刺史
有河东寺本萧察为兄河东王所建 (第 3a 页)
良嗣
曰江汉间何
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又王元宝富而
无学识尝会宾客明日亲友谓之曰昨日必多佳论元 (第 3a 页)
(称二子忠孝比兄称职如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凤阁舍人)才当大用(韦安石京/兆人举明)
(经雍州 长史苏良嗣
器之谓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擢并州司马有善政拜德郑二州刺史政尚清)
(严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 (第 9a 页)
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
之犹神仙焉
高宗时司农欲以冬藏馀菜卖之百姓以墨敕示仆射 苏良嗣
判曰昔公仪相鲁犹拔去园葵况临御万邦而
贩蔬鬻菜事竟不行
杨汴州德干高宗朝为万年令有宦官恃贵宠放鹞不 …… (第 54a 页)
可知精神极钝何物驴畜敢于御史里行于是羞而止
武后临朝薛怀义势倾当时虽王主皆下之 苏良嗣

射遇诸朝怀义偃蹇不为 (第 56b 页)
良嗣
大怒使左右牵拽搭
面数十武后知曰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
勿犯他
武后使阎知微与田归道使突厥归道 (第 56b 页)
  持法
李日知为司刑丞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异判杀之
与日知往复至于再三元礼怒遣府吏谓曰元礼不离
刑曹此囚无活法日知报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无死
法竟以两闻日知果直
高宗朝司农寺欲以冬藏馀菜出卖与百姓以墨敕示

仆射 苏良嗣
(第 48b 页)
良嗣
判之曰昔公仪相鲁犹拔去园葵况
临御万乘而卖鬻蔬菜事遂不行
  节义
高祖命屈突仲通副太宗讨王世充时通 (第 48b 页)
(南曹时大盗后选簿亡舛多伪冒栖筠判析有条吏气/夺号丨丨又 苏良嗣
政尚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
(丨/丨)精明(姜晦处事丨丨私相属诿罪辄得皆以为神又/杜中立移司农吏不 (第 13b 页)
晦无共功者)卿师矩(刘悼之拜/相王府司)
(马帝谓曰卿家忠孝吾子赖丨/丨丨冀蓬在麻不扶而挺也)见尊惮 (唐苏良嗣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
(马王年少不法 (第 2a 页)
良/嗣
数谏甚丨丨丨)恨晚得(唐韦凑入为相王府属姚崇/兼府长史曰韦子识远文详)
(吾丨丨/丨之)侍宴升堂(吴 (第 2a 页)
而饮之)参政事(半刺/上佐)
(得与二千石丨校丨丨短长利病者也/今以名郡藉其相助杜牧行马迥制)囚宦者 (苏良/嗣)

鳄患(陈文惠尧佐通判潮州潮之恶溪有鳄鱼食人/公命捕得以文告而丨之丨丨屏息言行录)
守之副(丨王 (第 4a 页)
(韦安石时三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陆元方告人曰韦公丨丨丨)才当大用(韦/安)
(石京兆人雍州 长史苏良嗣
器之谓曰大丨丨/丨丨徒劳州县可乎荐擢并州司马有善政)兄弟郎
(韦虚心字元逸维之子也弟虚舟为刑部侍郎 (第 11b 页)
母终。庐墓次废,栉沐饭菜饮水。
《大唐新语》:高宗朝司农寺,欲以冬藏馀菜。出卖与百姓。以墨敕示仆,射 苏良嗣
良。嗣判之曰:昔公仪相鲁,犹拔去园葵。况临御万乘而卖,鬻蔬菜事。遂不行。《云仙杂记》:宋宇种蔬三十品
张文仲〈李虔纵〉
按《旧唐书本传》:张文仲,洛州洛阳人也,少与乡人李虔纵,京兆人韦慈藏,并以医术知名。则天初为侍御医,时 特进苏良嗣
于殿庭,因拜跪便绝倒,则天令文仲慈藏,随至宅候之。文仲曰:此因忧愤邪气激也,若痛冲胁,则剧难救。自朝
康居国人,便死为康僧。会详何国,在碎叶东北,乃碎叶国附庸耳。此又梦中说梦,可掩卷一笑。《大唐新语》: 苏良嗣
为荆州长史,荆州旧有河东寺,后梁萧察为其兄河东王所造, 良嗣
见而惊曰:此在江汉之间,与河东有何关涉。遂奏改之。 良嗣
寡学,深为人所笑。
《琅嬛记》:张九龄知萧炅不学,故相调谑。一日送芋书,称蹲鸱。萧答云:损芋拜嘉,惟
   苏沙罗
  苏威       苏夔
  唐
  苏世长      苏勖
  苏定方       苏良嗣
  苏荣       苏冕
  苏弁       苏味道
  苏珦       苏干
  苏瑰    ……俄徙平壤道。破高丽之众于浿江,还。拜凉州安集大使,以定吐蕃、吐谷浑。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谥曰庄。 苏良嗣
按《唐书·苏世长传》:世长子 良嗣,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迁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至荆, 良嗣
囚之,上书言状。帝下诏慰奖。徙雍州。垂拱初,迁冬官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 良嗣
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卒。
苏荣
按《万姓统谱》:荣,宰相味道 ……乃免。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节悯太子难,或谗安恒豫谋,死狱中。
苏践言
按《唐书·苏世长传》:世长子 良嗣,
良嗣
子践言,官太常丞,为酷吏所陷,死岭南。
苏晋
按《唐书·苏珦传》:珦子晋。举进士及大礼科,皆上第。先 ……正学士,累转给事中。顷之,出徐州刺史,治有迹。卒,赠吏部侍郎。
苏务元
按《唐书·苏世长传》:世长子 良嗣,
良嗣
子践言,践言子务元,终邠王府长史。
苏源明
按《唐书·苏源明传》: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预,字弱夫。
宝购其文。终司门员外郎。
张文仲
按《唐书·甄权传》:权后以医显者,洛阳张文仲仕武后时,至尚药奉御。 特进苏良嗣
方朝,疾作,仆廷中。文仲诊曰:忧愤而成,若胁痛者,殆未可救。顷告胁痛。又曰:及心则殆。俄心痛而死。文
  魏元同       岑长倩
  韦方质       韦思谦
  邢文伟       范履冰
   苏良嗣       
格辅元
  欧阳通       王及善
官常典第二百一卷
公辅部名臣列传二十一
唐三
赵仁本
按《旧 ……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 苏良嗣
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大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邢文伟
按《旧 ……。垂拱中,历鸾台、天官二侍郎。迁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载初元年,坐尝举犯逆者被杀。 苏良嗣
按《唐书·苏世长传》:世长子 良嗣,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 良嗣
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迁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至荆, 良嗣
囚之,上书言状。帝下诏慰奖,取竹弃之。徙雍州。时关内饥,人相食, 良嗣
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禽,号称神明。垂拱初,迁冬官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 良嗣
曰: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 良嗣
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武后闻之,戒曰: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后辨其非, 良嗣
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始, 良嗣
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 良嗣
色泰定,曰:初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察为兄河东王所建, 良嗣
曰:江、汉间何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格辅元
按《旧唐书·岑文本传》:格辅元,汴州浚仪
韦安石
按《唐书本传》: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上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陵州刺史,卒。父琬,仕为成州刺史。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雍州 长史苏良嗣
器之。永昌元年,迁雍州司兵参军。 良嗣
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迁并州司马,有善政,后手制劳问,陟
言展阅五经,必盥濯束带,危坐对之。高宗为晋王时,诏德言讲经授业。及升东宫,仍兼侍读。
《事文类聚》: 苏良嗣,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 良嗣
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尊惮。帝异之。《唐书·王勃传》:勃年未弱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
武承嗣
按《唐书·武士彟传》:承嗣既还,擢尚辇奉御,袭周国公,迁秘书监、礼部尚书。俄以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未几辞位。垂拱初,以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纳言,代 苏良嗣
为文昌左相。性暴轻忍祸,闻左司郎中乔知之婢窈娘美,且善歌,夺取之,知之作《绿珠篇》以讽,婢得诗恨死。
苗涝损,后旱,京兆、岐、陇螟蝗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疠,死者枕籍于路,诏所在官司埋瘗。丁丑,以岐州刺史 苏良嗣
为雍州长史。京师人相食,寇盗緃横。秋七月己亥,造奉天宫于嵩山之阳,仍置嵩阳县。又于蓝田造万全宫。庚申
史。癸未,淳于处平及突厥战于忻州,败绩。五月丙午,裴居道为纳言。丁未,流王德真于象州。己酉,冬官尚书 苏良嗣
守纳言。封皇帝子成义为恒王。壬戌,以旱虑囚。壬申,韦方质同凤阁鸾台三品。六月,天官尚书韦待价同凤阁鸾 ……。二月辛未朔,日有蚀之。三月戊申,作铜匦。四月庚辰,岑长倩为内史。五月丙午,裴居道为内史。六月辛未, 苏良嗣同凤阁鸾台三品。
己卯,韦思谦守纳言。十月己巳,有山出于新丰县,改新丰为庆山,赦囚,给复一年,赐酺三日。十二月,免并州 ……,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甲午,流韦方质于儋州。二月丁卯,杀地官尚书王本立。三月乙酉,以旱减膳。丁亥, 苏良嗣
薨。五月戊子,杀范履冰。己亥,杀梁郡公孝逸。六月戊申,杀汴州刺史柳明肃。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于和州。 ……格》于天下。夏四月,内史苏味道左授青州刺史。五月,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纳言王德贞配流象州,冬官尚书 苏良嗣
为纳言。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是夏大旱。
二年春正月,皇太后下诏,复政于皇帝。以皇太后 ……官带鱼。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夏四月,岑长倩为内史。六月, 苏良嗣
为文昌左相,天官尚书韦待价为文昌右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右肃政御史大夫韦思谦为纳言。
三年春正月,封 ……十一月为载初元年,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大酺三日。神皇自以照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春一月, 苏良嗣
为特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裴居道为太子少傅,并依旧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侍郎武攸宁为
史。癸未,淳于处平及突厥战于忻州,败绩。五月丙午,裴居道为纳言。丁未,流王德真于象州。己酉,冬官尚书 苏良嗣
守纳言。封皇帝子成义为恒王。壬戌,以旱虑囚。壬申,韦方质同凤閤鸾台三品。六月,天官尚书韦待价同凤阁鸾 ……。二月辛未朔,日有蚀之。三月戊申,作铜匦。四月庚辰,岑长倩为内史。五月丙午,裴居道为内史。六月辛未, 苏良嗣同凤阁鸾台三品。
己卯,韦思谦守纳言。十月己巳,有山出于新丰县,改新丰为庆山,赦囚,给复一年,赐酺三日。十二月,免并州 ……,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甲午,流韦方质于儋州。二月丁卯,杀地官尚书王本立。三月乙酉,以旱减膳。丁亥, 苏良嗣
薨。五月戊子,杀范履冰。己亥,杀梁郡公孝逸。六月戊申,杀汴州刺史柳明肃。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于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