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长徒自此以/下莫不减半)赤牒(唐书高祖纪武德九年癸亥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听政赐为父后者袭勋爵丨丨官得为真)
 (免民逋/租宿赋)收牒(唐书 戴至德
传迁尚书右仆射时刘仁轨为左人有/所诉率优容之 (第 4a 页)
至德
乃究诘本末理直者密为奏终)
 (不显私恩由是当时多称仁轨者号仁轨为解事仆射尝更日听/讼有妪诣省 (第 4a 页)
至德
已丨丨妪乃复取曰初以为解事仆射今乃非)
 (是 (第 4a 页)
至德
笑还之/人服其长者)长牒(唐书苏源明传中官冗食不减往年梨园杂/伎愈甚自非中书指使太常正乐外愿一切) (第 4a 页)
  传之既远而犹有遗风焉亦于兹可想见矣夫友
  朋交际之常尚当薄来而厚往若此况分属臣子
  谊切尊亲沐殊恩 戴至德
其所为图报者又当何 …… (第 19a 页)
  由以归本于进德而至于罄无不宜受天百禄其

  言感召之故益深切而著明惟人君躬 至德
之厚
  备律度之和凡所以统御臣民总理万几者无不
  合宜故天命佑之百禄申之不宁惟是而且降尔
  遐 (第 56a 页)
   素笺本剪字集晋王羲之书前隔水记语有天

   辅五年辛丑三月十日观十一字上钤御书之
   宝一玺后隔水有东府同观四字拖尾有 戴至
   德
表文一李义琰颂一又苏轼僧佛印虞集僧
   性慧诸跋又明藩潞王敬一跋一又题识一
   宋蔡襄茶录一卷( (第 65a 页)
夫赐物百段后因曰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以手足疾移)
(于腹背为一体乎祎之引咎于己忠臣也纳言王德真/推顺曰 戴至德
无异才惟能归善于君为时所服后曰)
(善私语凤阁舍人贾太隐曰后能废昏立明盍反政以/安天下太隐表其言后怒 …… (第 49a 页)
  同东西台三品
听乘小马至内省(唐许敬宗字延族改右相辞疾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年老不任趋)
(步特诏与司空李绩朝/朔日听乘小马至内省)大臣不可无学(帝东封泰山以/敬宗领使次濮)
(阳帝问窦德玄此谓帝丘何也德玄不对敬宗儳曰臣/能知之云云帝曰善敬宗退矜曰大臣不可无学向德)
(玄之不对吾耻之德玄闻之不屑曰人各有能不强所/不知吾所能也李绩曰敬宗多闻美矣窦之不强不亦)
(善/乎)上官体(上官仪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及贵显人多效之谓为上官)
(体/)数月罢(乐彦玮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数月罢)谦慎自守(杨弘武乾/封二年同)
(东西台三品弘武无他才特/谦慎自守然居职以清简称)父子继为宰相 (戴至德
乾/封中迁西) …… (第 52b 页)
(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阅十数年父子继为宰相世诧/其荣高宗尝为飞白书赐侍臣赐 至德
曰况洪源俟舟)
(楫郝处俊曰飞九霄假六翮李敬玄曰资启沃罄/丹诚崔知悌曰竭忠节赞皇猷皆见意于词云)谏造 (第 53a 页)
后文帝渐忌/素诏曰仆射国之宰辅不可亲细务但三五日)
(一度向省平论大事外/示崇重实夺其权也)解事仆射 (唐戴至德
为仆射与/刘仁轨更日受词讼)
(尝有老母经省陈辞 (第 33b 页)
至德
已收牒省视老母前曰本谓/之解事仆射所以来诉公乃不是解事仆射请却付牒)
(来 (第 33b 页)
至德
笑而还之/议者尤称其长者)呼裴监而不名(高祖受禅谓裴寂曰/使我至此公之力也)
(拜尚书右仆射赐以服玩 …… (第 33b 页)
甚切辞多)
(不载中宗竟不允手制答曰阴阳乖爽事/属在予待罪私门难依来表寻迁中书令)岂得与人主
争权柄 (戴至德
迁右仆射时刘仁轨为左仆射每遇申/诉冤滞者辄美言许之而 (第 38a 页)
至德
先据理难诘未)
(尝与夺若有理者密为奏之终不显已之断决由是时/誉归于仁轨或以问 (第 38a 页)
至德
答曰夫庆赏刑罚人主之权)
(柄凡为人臣岂得与人主争权/柄哉后高宗知而深叹美之)不欲一物失所(房玄龄 (第 38a 页)
 年复置 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少常伯 咸亨元年
 改为吏部侍郎 光宅元年改为天官侍郎 神龙
 元年复为吏部侍郎 天宝十一载改为文部 侍郎
  至德
二载复为吏部侍郎本一员 总章二年加
 一员以裴行俭为之本员为中铨新加员为东铨
 通典云唐列三铨尚书掌 (第 21a 页)
 门下三品知政事上柱国申国公高士廉 太子太

 师知政事特进郑国公魏徵 侍中永宁郡公王圭
  吏部尚书参豫朝政 道国公
戴胄 中书令江陵
 县子岑文本 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检校吏部尚
 书高唐县公马周 侍中兼太子左庶子检校 …… (第 27a 页)
 相嘉兴县子陆敦信 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乐城县公刘仁轨 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安平郡公
 李安期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
 客袭 道国公戴至德 
司列少常伯太子右中护兼 (第 31b 页)
 委胄 帝修洛阳宫胄疏谏止之 胄所敷纳缘政
 得失奏已即削稿帝尝曰胄于我非肺腑亲然事之
 机切无不闻惟其忠概所激耳 戴至德
乾封中迁侍郎同三品阅十数年父子继为宰
 相高宗为飞白书赐至德迁尚书右仆射时刘仁轨 (第 13a 页)
鳏寡孤独高年丨本宣)
(帝凡五年丨丨百唐太宗民八/十以上丨粟丨 岁加版授)飞帛(唐高帝尝为丨丨书赐 戴/至德
本帛又作白详见白)
(字/下)高年帛(见赐/帛下)澄水帛(同昌公主取丨丨丨以水蘸之挂于南/轩满坐皆思 …… (第 32b 页)
(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论遵曰满百乃相间故/丨丨丨则斥后满百西曹请斥司徒官容之本)除吏八百(崔祐/甫 至)
(德
以来官赏缪紊祐甫未踰/年丨丨几丨丨员莫不谐允)人生不满百(丨丨丨丨丨常府/怀千岁忧古乐)
(诗丨说 (第 33b 页)
(率武帝问奏事/但云丨丨丨史)妪取牒(唐刘轨与 戴至德
俱为仆射仁轨称解/事仆射有妪诣省 (第 56b 页)
至德
收牒丨复丨曰)
(以为解事仆/射乃非是史)推白牒(梁蔡樽奏用王筠为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参掌通署丨丨丨于 (第 56b 页)
闻见记曰义琰宅/至𥚹迫虽居相位在官)
(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高宗闻/而嗟叹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戴至德
为尚书右仆射(刘煦唐书曰 (第 18b 页)
至德
戴胄兄子/胄无子以 (第 18b 页)
至德
为后乾封中)
(累迁西台侍郎父子数年/间相继知国政人以为荣)时刘仁轨为左(唐书曰刘仁/轨汴州尉氏) …… (第 18b 页)
将上/表论事仁轨见其起草为改定数字瑰甚异之遂赤牒)
(补息州参军累/迁尚书仆射)人有所诉仁轨率优容之 至德
乃诘究本
末理直者密为奏理终不显私恩当时人多不知独称
仁轨为解事仆射常更日听讼有一妪诣 (第 18b 页)
至德
已收 …… (第 18b 页)
牒妪乃复取曰初以为解事仆射今乃非是 至德
笑还
之人服其长者(韦述唐历曰世称刘乐城与 (第 19a 页)
戴至德
同/为端揆刘则甘言接人以收物誉戴正)
(色拒下推美于君故乐城之善于今未弭而戴氏之绩/无闻焉呜呼高名美 (第 19a 页)
 吴兴长城 晋有戴洋入方术传
 魏郡斥丘 状云戴德之后裔孙景珍后魏司州从
 事景珍生胄唐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生 道国公
仲孙
 不仕仲孙生 (第 2b 页)
至德
(第 2b 页)
右仆射道国公
生良绍
 河东桑泉 状云涉后唐司勋员外郎戴林琁生颀
 水部员外

 左传有载国汉有载戴 (第 2b 页)
    雷简夫 张公达 慎东美
唐高宗天皇大帝太宗之子也守成业天下清晏而昏
懦不刚终致危乱雅善真草隶飞白尝作赐辽东诸将
书出示朝堂又尝为飞白书赐 戴至德
曰泛洪流俟舟
楫郝处俊曰飞九霄假六翮李敬玄曰资启沃罄丹诚
崔知悌曰竭忠节赞皇猷皆见意于辞云永淳二年帝 (第 104b 页)
中践浮萍皆聚芦荻斜
倒怒甚左右莫敢对諴曰萍聚只因今日浪荻斜都为
夜来风李大悦遂留为客
刘仁轨为左仆射 戴至德
为右仆射人皆多刘而鄙戴
有老父陈 (第 51a 页)
至德
方欲下笔老父问左右此是刘仆射 …… (第 51a 页)
否曰是戴因急就曰此是不解事仆射郤将牒来 至德
突令授之戴在职无异迹当朝似不能言者及薨高宗
叹曰自吾丧 (第 51b 页)
至德
无复闻谠言在时事有不是者未尝
放过因索其前后所陈章奏阅而流涕朝廷始重之
相国刘公瞻其先人讳景本连州人 (第 51b 页)
太宗尝以飞白书赐马周曰凤鸾冲霄必假羽翼股肱
之寄要在忠力又高宗尝为飞白赐侍臣 戴至德
曰泛
洪源俟舟楫郝处俊曰飞九霄假六翮李敬元曰资启
沃罄丹诚崔知悌曰罄忠节赞皇猷其词皆有比兴
率更欧阳 (第 9b 页)
已后惟称二王然
逸少多力而丑子敬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
翥鸾回实古今书圣帝尝飞白书赐宰臣人各六字
至德
曰泛洪源俟舟楫郝处俊曰飞九霄假六翮李敬
元曰资启沃罄丹诚崔知悌曰竭忠节赞皇猷皆见意 (第 13b 页)
 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卢
 重其雅量改注曰非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
 词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刘仁轨为左仆射 戴至
 德
为右仆射人皆多刘而鄙戴有老妇陈牒 (第 24b 页)
至德

 欲下笔老妇问其左右此是刘仆射曰戴仆射因急
 就前曰此是不解事仆射却将牒来 (第 24b 页)
至德
笑令授之
 戴仆射在职无异迹当朝似不能言及薨高宗叹曰
 自吾 (第 24b 页)
至德
无复闻谠言在时有不是者未尝放我 (第 24b 页)
   二刘
刘悼字士元少与刘炫结盟为友俱以儒学知名世称
二刘 隋开皇中二子与王邵同修国史时求天下遗
书炫伪造书百馀卷题曰连山易及鲁史记等录上送
官取赏而去后人讼之得赦免罪 炫卒门人谥曰宣
德先生 自赞齐镳骥騄并翼鹍鸿整缃素于凤池记

言动于麟阁
   解事仆射
刘仁轨字正则唐高宗朝为左仆射时 戴至德
为右仆
射更日听狱有老妪投牒 (第 10b 页)
至德
受讫妪复取之曰本投
解事仆射乃不解事仆射邪
   九老会
刘宗唐武宗朝为磁州刺史与胡果等为九老会(见 (第 10b 页)
   飞白之宠 戴至德
唐乾封中除西台侍郎高宗为飞白书赐之曰
汎洪源俟舟楫 迁右仆射 父子相继世诧其荣
 戴洪正唐人每得密友 (第 15b 页)
  (北斗喉舌东方搢绅始作六尚书之冠/巨川舟楫大旱霖雨嗣观真宰相之除)
吏部侍郎(历代隋炀帝三年始置以贰尚书之职六品/以下铨补多归之六典通典唐武德初因隋)
(旧制吏部尚书掌六品七品选侍郎铨掌八品九品选/会要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少常伯咸亨初复为吏部侍)
(郎光宅初改为天官侍郎神龙初复为吏部侍郎天宝/十一载改为文部 侍郎至德
二载复为吏部侍郎本一)
(员总章二年加一员以裴行俭为之本员为中铨新加/员为东铨通典云唐列三铨尚书掌其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