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者曰北阮(上/)侄曰犹子(檀/弓)呼人侄曰爱侄(后后/纪)长子曰
冢嗣(后 姜/抚)
又曰元子(书/)又曰伯(诗载/芟)嫡长子曰真嫡嗣
(专/诸)次子曰次息 (第 5a 页)
(姜/抚)
贤子曰良子(杜/钦)又曰宁馨儿(晋王/衍)
称子曰粪土之息(说/苑)又曰贱息(史赵/世家)正室嫡子 (第 5a 页)
羊)
  辞讼辨治
公卿听讼曰棘木之听(张/敞)极尽酷法曰无复馀方(戴/就)
下俟公文到曰记到(后 姜/抚)
事如词状曰应记(薛/宣)接词状
曰受记(赵广/汉)状头曰渠率(史田/叔)又曰首名(孔/融)系书姓名 (第 11b 页)
 昌之僣昌言为事务官既又改名善言以避邦昌名
 南都中兴昌言已死遂追贬观其进身可以占终
 矣
唐小说辨疑志载明皇时 姜抚先生
不知何许人也常
 著道士衣冠自云年已数百岁持符箓兼有长年之 (第 4b 页)
守仁义绝驰骛能所之心专博施
救拔之意如此则心识自明神物来相又何必戚戚沽名龊
龊求利也如或不然则曷以致 姜抚
沽誉之惭逋华陀之矜
能受戮乎
尝读唐方技传有云医要在视脉唯用一物攻之气纯而愈
速一药偶得佗药相制弗能 (第 10b 页)
冬惟凋叶此即诗云葛蔂者也苏恭/谓是蘡薁藤深为谬妄陶隐居陈藏器说最得之)
衍义曰(千岁蔂唐开元末访隐民 姜抚
巳几百岁召至集贤/院言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须则长生可致藤生大湖)
(终南往往有之帝遣使多取以赐老臣诏天下 (第 35b 页)
使自求之擢/抚银青光禄大夫号 冲和先生
又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
(年状类葛粉帝取之作汤饼赐大臣右骁骑将军甘守诚曰/常春者千岁蔂也旱藕者牡蒙 (第 35b 页)
上日再差)
诗疏(的五月中生莲脆至秋来皮黑的成可食可摩/以为饭如粟饭轻身养气令人强健又可为粥)
唐书 (姜抚
言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鬓则长生可致藤生太湖/最良终南往往有之不及也帝遣使者至太湖多取以)
(赐中朝老臣又 (第 5b 页)
 讹错字
南蛮传(崃讹峡/)     史宪诚传(沼讹绍/)

王勃传(瑰讹愦/)     韩滉传(玄讹元/)
太宗纪(邛讹卬/浍讹沧)     仆固怀恩传(横讹黄/)
李怀仙传(先讹仙/)    代宗纪(盩厔讹/盩屋)
侯君集传(碛讹积/)    陈京传(冘讹尤/)
昭宗纪传(隽讹隽/)    王播传(扬讹剔/)
韦挺传(牟讹牟/)     魏徵陆贽等传(逢讹逄/耗讹耗) 姜抚
(牡蒙讹/杜蒙)     刘氏宰相世系表(琢讹堟/)
元稹传(暇讹睱/)     王纬传(浙讹浙 (第 46b 页)
无疾而殪上叹累之谥曰白骡将)
(军命有司具槥椟叠石为墓墓在封/墠坛北一里馀于今存焉唐开元记)访隐民还 (姜抚
自/言通仙)
(人不死术开元末太常卿韦绦祭名/山因丨丨丨丨白抚已数百岁六帖)遗女巫祷(王屿帝/尝不豫 (第 10a 页)
姜抚
传牡蒙讹杜蒙,  刘氏宰相世系表
集》二卷,〈注〉唐邵英俊撰。
《唐陵正师口齿论》一卷,〈注〉唐供奉僧普济集。
《口齿论》三卷,〈注〉 冲和先生
撰。
《口齿玉地论》一卷,〈注〉唐供奉僧普济撰。
《咽喉口齿方论》五卷。
《疗口齿杂方》一卷。
右口
饮,次泽兰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尚食直长谢讽造。《淮南王食经》:有四时饮。
《唐书 姜抚
传》: 姜抚,
宋州人。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开元末,太常卿韦纶祭名山,因访隐民,还白抚已数百岁。召至东都,舍
羊蹄,王孙叶似及己,但古方所用牡蒙,皆为紫参。后人所用牡蒙乃王孙,非紫参也。不可不辨。唐元宗时,隐民 姜抚
上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状类葛粉。帝取作汤饼,赐大臣。右骁卫将军甘守诚曰,旱藕者,牡蒙也。方家 ……疼酸,膝冷痛。
《别录》曰,疗百病,益气。
陈藏器曰,旱藕主长生不饥,黑毛发。
王孙部纪事
《唐书 姜抚
传》:抚,宋州人。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开元末,太常卿韦绦祭名山,因访隐民,还白抚已数百岁。召
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冬惟凋叶,春夏间,取汁,用陶、陈二氏所说得之。
寇宗奭曰:唐开元末,访隐民 姜抚,
年几百岁,召至集贤院言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黑,长生可致,藤生太湖终南。帝遣使多取以赐老臣,诏天下使自求 ……诸痹,久服轻身,不饥耐老,通神明。
《藟根主治》
《别录》曰:缓筋,令不痛。
千岁藟部纪事
《唐书 姜抚
传》:抚,宋州人。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开元末,太常卿韦绦祭名山,因访隐民,还白抚已数百岁。召
      韩翃
  题茅山李尊师所居      严维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甫
  过 冲和先生         
高适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李颀
  谒李尊师          奚贾
  望龙山怀道士许 ……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过 冲和先生》
高适
冲和先何代,或谓游东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自去多方术,往往通神灵。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
《医通神明》
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粗守仁义,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如此则心识自明,神物来相又何戚戚沽名龊龊求利也?如不然,则曷止 姜抚
沽誉之惭逮华佗之矜,能受戮乎。
《医不贪色》
宣和间有一士人抱病缠年,百治不瘥,有何澄者善
医,其妻
哭之,恸目流血以死,乃殉葬焉。
刘潜妻姜氏
按《兖州府志》:姜氏,定陶人,刘潜妻。潜以母死一恸遂绝, 姜抚
潜大号而死,时人伤之。
赵氏妇
按《夔州府志》:赵氏妇,达州人,少年嫠居守志贞笃,有凶人欲犯之,诱之
姚篪妻王氏〈姜氏附〉
按《临海县志》:王氏,年十八归姚篪。越八年而篪亡,无子,舅姑早丧,茕茕无依。父母讽再适,泣曰:天乎。何不我谅也。与媵妾姜氏即殡室坐卧,跬步不离。既免丧,谓姜曰:汝年少,安能与我共风雨耶。 姜抚
棺大恸,自分必死,王爱之,与共织作三十年。先是王为篪异母兄,埙娶其族女,方有身,谓姜曰:安知不延姚氏
       姜协
  姜柔远      姜师度
  姜皎       姜晦
  姜度        姜抚
  姜庆初      姜公辅
  宋
  姜德隐      姜道隐
  姜屿       姜遵
   ……。
姜度
按《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舅子,姜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獐之庆。客视之掩口。 姜抚
按《唐书 姜抚
传》:抚,宋州人。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开元末,太常卿韦绦祭名山,因访隐民,还白抚已数百岁。召
劳山部杂录
《日知录》:劳山之名,《齐乘》以为登之者劳。又云:一作牢。丘长春又改为鳌,皆鄙浅可笑。按《南史》:明僧绍隐于长广郡之崂山。《本草》:天麻生太山劳山诸山,则字本作崂。若《魏书·地形志》、《唐书 姜抚
传》、《宋史·甄栖真传》并作牢,乃传写之误诗。山川悠远,维其劳矣。笺云:劳劳广阔,则此山或取其广阔而
漳守,直指张穆,按闽报命疏荐姜有盗化民,安语大学士李东阳问曰:化易言哉。穆曰:海滨有某某者,家为盗。 姜抚
谕之,遂感化。穆有所试之也。中丞阮鹗帅兵讨倭,倭走南澳,乱民从倭者,集梅岭且万家。参议往屠之,水陆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