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边置屯田,迄不能成。

治平三年,河北屯田三百六十七顷,得谷三万五千四百六十八石。熙宁初,以内侍押班 李若
愚同提点制置河北屯田事。三年,王韶言:「渭原城而下至秦州成纪,旁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治千
,丐假官钱为本。诏秦凤路经略司以川交子易物货给之,因命韶为本路帅司干当兼领市易事。时欲移司于古渭城, 李若
愚等以为多聚货以启戎心,又妨秦州小马、大马私贸易,不可。文彦博、曾公亮、冯京皆韪之,韩绛亦以去秦州为 ……以财利兵革为先,其市易之说,已见于熙宁二年建议立均输平准法之时,故王韶首迎合其意,而安石力主之,虽以 李若
愚、陈升之、韩绛诸人之议,而卒不可回。五年,遂诏出内帑钱帛,置市易务于京师。

先是,有魏继宗者,自
,亦非策也。若遇有警,旋以金帛募勇猛,为便。”议遂格。

治平二年,诏陕西四路驻泊钤辖秦凤梁寔、泾原 李若
愚、环庆王昭明、鄜延韩则顺各管勾本路蕃部,团结强人、壮马,预为经画,寇至则老弱各有保存之所。仍谕寔等
扶少明《道德经谱》二卷

《谷神子注经诸家道德经疏》二卷((河上公、葛仙公、郑思远、睿宗、玄宗疏)) 李若
愚《道德经注》一卷乔讽《道德经疏义节解》二卷

《道德经小解》一卷陈景元《道德注》二卷蒋之奇《老子解
地耳,又将移市易司于古渭,恐秦州自此益多事,所得不补所亡。」王安石主韶议,为罢师中,以窦舜卿代,且遣 李若
愚按实。若愚至,问田所在,韶不能对。舜卿检索,仅得地一顷,既地主有讼,又归之矣。若愚奏其欺,安石又为
见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臣身为谏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陕西言,近边熟户颇逃失。诏以内侍 李若
愚等为陕西四路钤辖,专使招纳,岁一入奏事。尧俞言:「此安抚、经略使职也。且若愚等,陛下不信其言,则如
仁寿,文献昭圣皇后曰昭寿,仁宗曰文寿,英宗曰宣寿,明宗曰景寿。召亳州太清宫道士马道逸、汴梁朝天宫道士 李若
讷、河南嵩山道士赵亦然,各率其徒赴阙,修普天大醮。赈浙西盐丁五千馀户。命玥璐不花作佛事于德兴府。监察
大同,兵民皆欲降,命城守不应;总兵宋三乐自刎,巡抚卫景瑗、督理粮储户部郎中徐有声、朱家仕俱死之,文学 李若
蔡阖家九人自缢──先题曰「一门完节」。李自成入大同六日,杀代府宗室殆尽,留伪将张天琳守之。天琳杀戮凶 (第 51 页)
  陈万策、李开先,皆江陵人,领乡荐。闯贼破荆州,伪政府侍郎喻上猷列荐荆州绅士,下檄徵之;万策、开先俱在荐中。伪檄下,万策自经,开先触墙死之。



   李若
葵,大同人,为诸生。闯贼犯大同,兵民皆降,开门迎贼。若葵阖家九人自缢 (第 227 页)
  统领京营将军贺珍,陷阵,力战而死。语详疆埸裹革。
  千总徐文朴,临敌力战,死于疆事。语详疆埸裹革。
  锦衣卫南堂指挥同知 李若
琏,字(?)山,山东人,戊辰武进士。守崇文门。城陷,作绝命诗。有云:『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第 46 页)
  闯贼至大同,军民皆降,总兵朱三乐自刎。巡抚卫景瑗、兵备朱家仕、粮储徐有声

皆死之。庠生 李若
葵,合家九人,俱自缢,先题曰:『一门完节』。代王遇害,贼杀代府宗室殆尽。
  上召忻城伯赵之龙、抚宁 (第 213 页)
  刘有澜,字倚石;南宫人。庚辰顺天司李。被拘,投缳死。
  施溥,字素庵;扬州人。恩贡,永清卫经历。
   李若
琏,字方山;顺天人。以武科,累职锦衣指挥同知。先帝初年,推镇抚理刑。为人内和外刚,不畏权势;一时缙绅 (第 17 页)
  乙未,李自成陷大同,知府董复、乡宦韩霖俱降。初,贼扬言降者不杀,兵民皆欲降,抚臣卫景瑗骂贼被磔,张国维率数骑南行。文学 李若
葵閤家九人自缢,先题曰「一门完节」。 (第 419 页)
  故金吾卫经历赵封妻李氏掘土为坎,偕女及孙女入坑,覆以锦被,加土压之死。
  布衣秦文举率妻子自焚死。张时燧缢。
    锦衣卫指挥王国兴同知 李若
圭,俱自缢死。千户高文采,阖门自杀。卫经历施溥,仰药死。
    京将参将陈嘉谟巷战死;聘媳罗氏,以 (第 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