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雜史類
史鈔類
   曾参不列四科(李观/) (乐天/) (郑獬/)

   樊迟学稼圃(颍滨/)
    宰予
从田常作乱(颍滨/) (东坡/)
   孔门学道教人(颍滨/)
弟子仕不仕
 颍滨曰惟夫子生于乱世周 (第 1b 页)
流齐鲁宋卫之间无所
 不仕其弟子之高第亦咸仕诸国 宰我
仕齐子贡冉
 有子游仕鲁季路仕卫子夏仕魏弟子之仕者亦众
 矣然其称德行者四人独仲弓尝为季氏宰其上之 …… (第 1b 页)
 荆公曰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

 孔子罪 宰予
曰于予与何诛罪冉有曰小子鸣鼓而
 攻之可也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科以列
 其门弟子取者不过数人于 (第 3b 页)
宰予
有辞命之善则取
 之于由求有政事之善则取之不以不善而废其善
 孔子岂阿其所好哉所求于人者薄也管仲功施 (第 3b 页)

 下孔子小之门弟子三千人孔子独称颜回为好学
 问其馀则未是好学者闵损原宪曾子之徒不与焉
 冉求 宰我
之得罪又如此孔子岂不乐道人之善哉 (第 3b 页)
 辨是与非无所苟也所求于人者薄所以取人者盖
 辨是与非者无所苟所以明圣人之道如 宰予
冉求
 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则士之难全者众矣恶足以取
 人善乎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
 子之 …… (第 4a 页)
 则字之师语弟子则名之弟子之于师虽朋友亦名
 之今四科皆字也苟夫子言固名之矣曰德行颜回
 闵损冉耕冉雍言语 宰予
端木赐政事冉求仲由文
 学言偃卜商而反曰颜渊闵子骞(云云/)如是曾子为
 其朋友而字之吾用是固知非夫 …… (第 12b 页)
 孟子所谓许行之学也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
 之事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此孔子所谓樊迟
 小人也 宰予
从田常作乱
 颍滨曰太史公 (第 13b 页)
宰我
为临淄大夫与田恒作乱夷 (第 13b 页)
 其族孔子耻之余以为 宰我
之贤列于四科其师友
 渊源所从来远矣虽为不善知不至于从畔逆弑君
 父也 (第 14a 页)
宰我
不幸平居有昼寝短丧之过儒者因遂信
 之盖田恒之乱本与阚止争政阚止亦曰子我也田
 恒既杀阚止而 (第 14a 页)
宰我
蒙其恶名岂不哀哉且使 (第 14a 页)
宰我
 
信与田恒之乱恒既杀阚止弑简公则尚谁族 (第 14a 页)
宰我
 
者事盖必不然矣夫 (第 14a 页)
宰我
陷于逆乱犹不足惜也
 而使孔子之门人高弟至此岂不为孔子惜哉 (第 14a 页)
 东坡曰常病太史公言 宰我
与田常作乱夷其族使
 吾先师之门乃有叛臣焉而天下通祀者容叛臣其
 间岂非千载不蠲之惑也耶近令迈考阅经 (第 14b 页)
书究其
 所自则 宰我
不叛尤验明甚太史公因陋承疑使 (第 14b 页)

 我
负冤千岁而吾先师与蒙其垢自兹一洗亦古今
 之快也李斯上书谏二世其略曰田常为简公臣布
 德施惠下得百姓 (第 14b 页)
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 宰予
于庭
  (第 14b 页)
宰我
不从田常为常所杀也而弟子传乃 (第 14b 页)
宰我

 
与田常作乱而灭其族孔子耻之李斯事荀卿去孔
 子不远宜得其实弟子传妄也
孔门学道教人
 颍滨曰孔子之所 (第 14b 页)
 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
 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
 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昔者 宰我
子贡
 有若更称其师以为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之盛虽
 尧舜之贤亦所不及其尊道好学亦已至矣然而君
 子不 (第 7a 页)
以为贵曰 宰我
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之污
 而已矣若夫颜渊岂亦云尔哉盖亦曰夫子循循焉 (第 7a 页)
释奠至圣文宣王以兖国公颜回邹国公孟轲舒王王
安石配飨西上(殿上琅琊公闵损东平公冉耕下邳公/冉雍临淄公 宰予
黎阳公端木赐并西)
(向彭城公冉求河内公仲由丹阳公言偃河东公卜商/武城侯曾参并东向东庑颍昌侯颛孙师金 (第 13a 页)
家徇国之心谓天可
欺谓人可侮谓祖宗之法度不足畏谓士大夫之清议
不足恤是致九重烦厌万口沸腾盖孔子之不信 宰予
知言行之莫掩吕诲之必弹安石识奸诈之难容㐲望 (第 12a 页)
 作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
 车不径其邑论语比考谶曰(案近刻讹作/论撰考谶曰)邑名朝歌
 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 宰予
独顾由蹙堕车(案蹙/近刻)
 (讹作蹶/下同)宋均曰子路患 (第 23a 页)
宰予
顾视凶地故以足蹙之
 使堕车也今城内有殷鹿台纣昔自投于火处也竹
 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遂 (第 23a 页)
(东首阳山太平御览/作萯山音为频缪矣)泰逄氏之神也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昔者 宰我
请问鬼神之
 名子曰气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
 之至也故无鬼神则鬼神之名不立矣奈何季路之 (第 6b 页)
魂议云黄帝体仙登遐其臣扶/微等敛其衣冠葬之扶微误也汲书云左彻乃立颛帝)
(亦/非)年百十有七或云三百 宰予
以问于孔子子曰人赖
其利百年用其教百年威其神百年曰三百年也(见大/戴礼)
(五帝德荣伊之令也故列子 (第 24b 页)
八音亲如父母信哉(我忘天下易天下忘我难如甚也/四海亲如父母三载遏密八音盖)
(不能使之忘我也冲波传云 宰我
谓三年之丧日月既/周星辰既更衣裳既造百鸟既变万物既易黍稷既生) (第 20a 页)
     亡非不可亡也以宋攻楚无时止也故功
     之立也贤不肖彊治乱异也齐简公有臣
     曰诸御鞅谏于简公曰陈成常与 宰予

     二臣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则
     危上愿君之去一人也公曰非若细人之
     (第 20b 页)
言无若是也(云大录万机之政故阴阳和谐烈风雷雨/各以其应而不迷错愆伏此孔鲋所记以)
(为孔子答 宰我
之言安国附会之非圣人意也夫以纳/麓为领录烈风为阴阳和不迷为不愆易春秋论语无)
(此类也风之烈雷而/雨 (第 28a 页)
 歌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
 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径其邑论撰考谶曰邑
 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 宰予
独顾由蹶堕
 车宋均曰子路 (第 24b 页)
宰予
顾视凶地故以足蹶之使堕 (第 24b 页)
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
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径其邑论语撰考谶
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 宰予
独顾由
蹶堕车宋均曰子路 (第 25a 页)
宰予
顾视凶地故以足蹶之 (第 25a 页)
  书舍人苏轼草制
制曰凶人在位民不奠居司寇失刑士有异论稍正滔
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具官吕/惠卿)以斗筲之才挟穿窬之
智谄事宰辅同升庙堂乐祸而贪功好兵而喜杀以聚

敛为仁义以法律为诗书首建青苗次行助役均输之
政自同商贾手实之祸下及鸡豚苟可蠹国以害民率
皆攘臂而称首先皇帝求贤如不及从善如转圜始以
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然孔子之圣不信 宰予
发其宿
奸谪之辅郡尚疑改过稍畀重权复陈罔上之言继有
砀山之贬反覆教戒恶心不悛躁轻矫诬德音犹在始
与知 (第 32a 页)
  总论(双湖胡氏曰天地肇判邃古遐邈厥详曷闻/孔子定书断自唐虞他经则自周礼外惟易)
  (系辞傅称古者包羲氏王天下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如斯而已家语记孔)
  (子答 宰我
问五帝德答季康子问五帝及春秋内/外传于黄帝尧舜间又有少昊颛顼帝喾焉大戴)
  (礼亦有五帝德篇其帝世 (第 20b 页)
皆取自黄帝次颛顼高/辛尧舜与 宰我
所问合司马氏史记纪五帝又与)
  (大戴礼 (第 20b 页)
宰我
所问合意其本此二书也然皆缺而/未备善乎胡氏之论曰皇者初冒天下者也帝王)
  (主宰天下者也自燧人而上 …… (第 20b 页)
  总论(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

  (生难言之孔子所傅 宰予
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傅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
  (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 (第 65b 页)
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
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 宰予
者乎曰无有且楚之
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
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 (第 34a 页)
 (豚苟可蠹国害民率皆攘臂称首先皇帝求贤如不/及从善如转圜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
 (之圣不信 宰予
尚宽两观之诛薄示三苗之窜天下/传诵称快焉时惠卿章惇邓绾李定蒲宗孟等皆已)
 (斥外言者论之不已范纯仁 …… (第 7a 页)
 (夫有以为谤毁先帝者也比惟元祐以来言事官用/此以中伤士人兼欲动摇朝廷意极不善苏辙复奏)
 (曰臣尝取兄轼所撰吕惠卿告观之其言及先帝者/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
  (宰予
兄轼亦岂是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政但未暇改尔元祐更改盖追述先)
 (帝美意太后曰先 (第 29b 页)
 似乎有閒至若唐之陆贽宋之韩琦勋业昭垂史册自
 是千古名臣然于孔孟心传果有授受而能表彰羽翼
 乎其他诸儒是否允协以及 宰予
冉有增置博士之处
 著再公同确议务期至当不易
   八月甲午礼部等衙门遵
旨再议从祀
 孔庙先贤先儒 (第 5b 页)
    战为礼让辙则贬之辨管子之书为战国诸
    子所附益于晏子传增入晏子处崔杼之变
    知陈氏之篡与讽谏数事于 宰我
则辨其无
    从叛之事于子贡则辨其无乱齐之事又据
    左氏传为柳下惠曹子臧吴季札范文子叔 (第 3a 页)
公利景公称善而不能用齐卒以亡语称哀公问社于 宰我
(第 29a 页)
宰我
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
民战栗孔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諌既往不咎予
尝考之以为哀公将去三 (第 29a 页)
桓而不敢正言古者戮人于
社其托于社者有意于诛也 宰我
知其意而亦以隐答
焉其曰使民战栗以诛告也孔子知其不可曰此先君
之所为植根固矣不可以诛戮齐也盖亦有意于 (第 29a 页)
曰王之使
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
曰无有王之将帅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
宰予
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
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
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