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校改 葬薛献公监本误薛为晋今改 定公冬
  十月霣霜杀菽传疏与贾服异按贾服谓贾逵服
  虔也各本作贾复今从毛本校改  季孙斯
仲孙
  忌帅师围运传二名非礼也按吕祖谦云不曰仲
  孙何忌脱文无疑又疏宣王之兴名子为宫涅之
  属 (第 9b 页)
如晋居乾侯(二十/八年)公卒(三十二年/卒于乾侯)
鲁人立昭公弟宋是为定公五年季平子卒其家臣阳
虎囚 季桓子
而专国政(八年虎欲杀三桓适更立所善/庶子 (第 3b 页)
桓子
诈而得脱后三桓与)
(鲁议虎虎/奔齐焉)十年孔子行相事公与齐景公有夹谷之会
齐欲袭鲁公孔子以礼历阶诛 …… (第 3b 页)
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隳三桓城收其甲兵孟
氏不肯隳城伐之不克而止 季桓子
受齐女乐三日不
朝孔子遂行定公卒子哀公蒋立孔子反鲁十四年春
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所感而起故所以为终也( (第 4a 页)
   伯禽井(在曲阜县东北三里周公庙/东南水清冽而甘亦名甘井)颜子井(在曲/阜县)

(东北周公/庙西南) 季桓子
(在曲阜县东北三里周公庙/北围五丈三尺深八十尺以)
(石甃之白褒鲁记鹿门有两井一为臧武仲井深/六十 (第 26a 页)
尺一为 季桓子
井深八十八尺国语 (第 26a 页)
季桓子)
(
穿井得土缶其中有/羊以问仲尼即此)阿井(在阳谷县北五十里东/阿城镇上有亭覆之水)
(经注东阿城北门内 (第 26a 页)
十里故县治此)开阳
   故城(在兰山县北春秋时鄅国昭公十八年邾人/入鄅注鄅国在琅邪开阳县又哀公三年 季)
(孙斯
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注即古鄅也汉避景/帝讳改名开阳属东海郡后汉书琅邪王京都莒)
(上书愿徙宫开阳许之遂 (第 46a 页)
 (基内亦名车辋井水清/白而甘俗呼为浆水井)管仲井(在东阿县榖城内元/陈孚诗画野分民乱)
 (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平生一勺/潢污水不信东溟浪沃天今湮没)臧武仲井(在曲阜县/鲁城内)
  季桓子
(在曲阜县鲁城内史记 (第 13a 页)
桓子
穿井得土缶即此)颜子井(在曲阜县/鲁城内周)
 (公庙/西南)圣水井(在府城北二里遇旱祷雨辄应又嘉祥 (第 13a 页)
 陋巷在县城西南二里孔子庙北二百步按论语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 义妇宅昔齐欲伐鲁鲁师至郊见一妇人抱

一儿携一儿军至弃小者抱大者而去军乃问何弃小
抱大妇人曰大者亡兄之子小者妾所生去妾所生亡
父嗣不可绝也军义之与食而去军乃旋师曰鲁有义
妇者若此 五父衢在县东南二里左传襄十一年季
武子将作三军盟诸僖闳诅诸五父之衢杜注云五父
衢道名在鲁东南  季桓子
井深八十八尺在县中法
集寺中按史记 (第 11b 页)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即此也 臧武井
深六十尺在县东南一百步按白袖鲁记云鹿门有两 (第 11b 页)
井稍小于 季桓子
井在鹿门西四里一为 (第 12a 页)
季桓子
所穿
者 舞雩坛在沂水之南当县南六里临沂水论语云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又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有
坛墠树 (第 12a 页)
 郈城在县东三十六里左传定十年叔孙州仇帅师
围郈郈叔孙氏邑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临沂县大
业三年移临沂县于州理此城遂废 襄贲城汉襄贲
县也属东海郡后汉献帝封刘虞为襄贲侯改属琅琊
郡 汉即丘县城在县理东南五十里春秋之祝丘也
桓公五年城祝丘是也祝舆即齐鲁之音也其实一焉
汉为即丘县属东海郡至高齐省 汉开阳县城在县

北十五里即春秋鄅国祝融之后郧姓也昭十八年邾
人入鄅注曰今琅琊开阳县也春秋又曰 季孙斯
叔孙
州仇城启阳即开阳也汉以避景帝讳故为开阳后汉琅
琊王京徙都开阳汉官仪曰洛阳城南面东第一门门
始成 (第 6a 页)
甲兵孟氏不肯堕成围之不克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摄行相事诛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鲁国大治齐人归女乐以沮之 季桓子
受之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行适卫主
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适陈过匡匡人以为阳虎而拘之既解还卫主蘧伯玉家见 …… (第 22a 页)
晋赵氏家臣佛肸以中牟
叛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将西见赵简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灵公问陈不对而行复如陈 季桓子
卒遗言谓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孔子如蔡及叶楚昭王将以书社地封
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又反乎卫 (第 22a 页)
 拜将仕之言迁应不知此也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曰得狗仲尼曰此
丘所闻羊也土之怪羵羊也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
车仲尼曰禹致群神于 (第 27a 页)
 夫子欲令太守行礼助吾诛无道也乃命人众修
乡射之礼请丰等共观视欲因此擒之丰等亦欲

图永乃持牛酒劳飨而潜挟兵器永觉手格杀丰
(图经载阙里在孔子庙东/南二里有门/阙废址双立旧城因名曰阙里)
庙东三里有废井围五丈三尺深八十尺石为之按
史记云 季桓子
穿井得缶中若羊问 先圣云得
 狗 先圣曰以某所闻羊也木石之怪夔罔魉水
 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
陋巷 (第 11a 页)
 先圣之德而至多入此门故鲁人因以名之

庙东南二里鲁城有门曰高门昔齐人选女乐衣文衣
 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于高门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孔子因其三日不听政郊不致膰俎于大
 夫遂行适卫
庙东南二里鲁城有门曰端门孔子将殁谓子贡曰端 (第 11a 页)
十四与晋率诸侯侵楚。 四 四十二 六周与我率诸侯侵楚。 三十一楚包胥请救。 十吴、蔡伐我,入郢,昭王亡。伍子胥鞭平王墓。 十一 二十九与蔡争长。 二十八 十三与卫争长。楚侵我,吴与我伐楚,入郢。 四 八 十八 九与蔡伐楚,入郢。

505 十五 五阳虎执 季桓子,
与盟,释之。日蚀。 四十三 七 三十二 十一秦救至,吴去,昭王复入。 十二 三十 陈怀公柳元年 十四 ……二十一 十一 四十九 十三 二生躁公、怀公、简公。 十七 十八 三十六 三 二十 三国人有梦众君子立社宫,谋亡曹,振铎请待公孙彊,许之。 二 六 十六

498 二十二 十二齐来归女乐, 季桓子
受之,孔子行。 五十遗鲁女乐。 十四 三 十八 十九 三十七伐曹。 四 二十一 四卫伐我。 三 七
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 季桓子,
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 季桓子
将杀之, 桓子
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 ……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 季桓子
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鲁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
。」孔子遂行,反乎鲁。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 ……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桓子
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 桓子
怒,阳虎因囚 桓子,
与盟而醳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 ……不受业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 季桓子。
桓子
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 ……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
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 桓子
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 桓子
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 ……在故也。

夏,鲁桓釐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釐庙乎?」已而果然。

秋, 季桓子
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 桓子
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
时号史皇孙,坐戾太子事遇害。帝即位,追尊皇考,立庙。

注[二]*(太)**[大]*宗谓继嗣也。左传 季桓子
曰「旧章不可忘」也。

注[三]皇考南顿君陵。  注[四]当阳,今荆州也。

*[延平]*立三十五年
      公父文伯母 蒙谷 刘文公卷

(师古曰:「卷音其专反。」)

荣驾鹅

(师古曰:「驾音加。」)

楚囊瓦  

      卫公子逞 陈逢滑 季康子   唐成公 季桓子

        司马狗

(师古曰:「卫宣公臣也。见鲁连子。」)

 
」。刘向以为定公知季氏逐昭公,罪恶如彼,亲用孔子为夹谷之会,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圣德如此,反用 季桓子,
淫于女乐,而退孔子,无道甚矣。《诗》曰:「人而亡仪,不死何为!」是岁五月,定公薨,牛死之应也。京房易
,俱飞去。京房易传曰:「贼臣在国,厥咎燕生爵,诸侯销。」一曰,生非其类,子不嗣世。

史记鲁定公时,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中得虫若羊,近羊祸也。羊者,地上之物,幽于土中,象定公不用孔子而听季氏,暗昧不明之应也。一曰,羊去野外而拘土缶者,象鲁君失其所而拘于季氏,季氏亦将拘于家臣也。是岁季氏家臣阳虎囚 季桓子。
后三年,阳虎劫公伐孟氏,兵败,窃宝玉大弓而出亡。

左氏传鲁襄公时,宋有生女子赤而毛,弃之堤下,宋平
日宋、燕分。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郑灭许,鲁阳虎作乱,窃宝玉大弓, 季桓子
退仲尼,宋三臣以邑叛。刘歆以为正月二日燕、赵分。

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
胶桼,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师古曰:「季孙,鲁大夫 季桓子
也,名斯。论语云『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
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盖 桓子
故使定公受齐之女乐,欲令去孔子也。」)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文颖曰:「子冉,子罕也。」)夫以孔、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