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到东迅速定期分布精兵一面𠞰擒逆首党犯一面

 掩捕贼人眷口使其内顾惊疑更可立就擒获著舒
 赫德等即行妥酌筹办迅速驰报
  同日大学士管两江总督 高晋
等奏言寿张县奸
  民聚众一案臣 (第 17a 页)
高晋
接准山东抚臣徐绩咨会一
  体查拿即会同抚臣萨载密饬各府州县及营员
  等于所辖地方实力侦缉并派委扬 …… (第 17a 页)
  水陆要隘巡查盘诘并不许稍涉张皇致滋扰累

  奏入
谕曰因有山东贼匪之事不但何煟不能到工更有旨
 令 高晋
带兵至交界防范矣合龙之事专委吴嗣爵
 萨载其共勉之
  丙寅
  大学士舒赫德奏言臣连日星夜遄行于十 (第 17b 页)
 李漱芳摺此时断不可行并不可宣若宣发是转眩
 惑愚民驱之从贼也将原摺封存事定后另办将此
 谕令舒赫德知之
  同日 高晋
奏言臣接奉 (第 9b 页)
 严讯确情具奏至另摺所奏备办草料一节虽系应
 办之事未免过涉张皇此次所办不过剿捕贼匪并
 非出兵不应照军需办理并将此饬谕知之
  同日 高晋
奏言山东寿张贼匪聚众滋扰现在剿
  捕臣钦遵 …… (第 20a 页)
  倘有馀党逃窜来南及邻近探有贼匪踪迹臣即
  带领官兵前往追擒务期歼捕净尽不使稍留馀
  孽贻害地方奏入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 高晋
(第 22a 页)
高晋
所调之兵数至二千
 馀名未免过多著 (第 22a 页)
高晋
酌留得用之兵千数馀俱减
 撤令回本营勿使多羁时日至该督既往山东境上
 防截贼匪窜逸自应至丰沛一带交界 (第 22a 页)
 教迎贼之男妇百馀则必当查确均行正法勿稍宽

 宥至白莲教传谕之处犹须逐一清查照例妥办勿
 使复贻后患
上又命军机大臣传谕舒赫德 高晋
曰昨据 (第 10b 页)
高晋
奏自
 老坝口起程驰赴徐属防𠞰已有旨传谕该督应至
 丰沛一带交界处所督兵调度今据舒赫德等奏到
 九 …… (第 10b 页)
 釜底游魂不难立就擒获即其馀贼党亦未必复能外

 轶更不虑其远窜南行 高晋
此时祗须饬令与东境
 连界之地方文武各官严密堵截以防逸贼踪迹该
 督即仍回老坝口会同吴嗣爵等趁此天气 …… (第 11a 页)
  截杀不使一人漏网俟周元理领兵到日(臣/)即赴
  河东玛尔清阿营中会同截𠞰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舒赫德拉旺多尔济阿思哈 高晋
 周元理何煟徐绩杨景素曰王伦罪大恶极必当明
 正刑诛以彰国宪若毙于鎗箭之下或焚死或自戕
 得免鱼鳞碎 …… (第 20b 页)
 使一名得脱并当计其去路各处分堵近而直𨽻河
 南远而江南所有与山东接壤之处均当一体防截
 勿使窜逸 高晋
周元理何煟各宜实力妥办毋得稍 (第 23b 页)
   层布置蚁众更无从他轶乃
睿算周详恐贼匪或径循东岸遁至冠莘或泅水渡河
   奔往邱县并
敕豫省协𠞰将弁严为之防仍虞其四散溃逸沿河而
   南窜入丰沛境内则
高晋
于徐州与山东接壤处所派兵诘捕真不啻罘
   野周阹徼遮𠙆诎宜贼党悉就擒诛无能倖脱
   法网也 (第 7a 页)
 江充当苦差虽遇大赦不得援照宽释该犯等所生
 亲子不准应试出仕至成德陈严祖二犯尤非他人
 可比成德系 高晋
之子书麟之弟陈严祖系陈大受
 之子陈辉祖之弟该二犯世受国恩身为大员子弟尤
 当洁已奉公以图报效见有通 (第 23b 页)
  高佳氏(世居辽阳盖州及吉林乌拉等地方高斌/镶黄旗人世居辽阳地方任 文华殿大)
  (学士江南河道总督加太子太傅谥文定其侄 高/晋
任 文华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加太子太傅谥) (第 15b 页)
   (文端
并祀/贤良祠)
  叶赫氏(世居叶/赫地方)
  (臣/)等谨按叶赫本河名蒙古之星根达尔汉灭扈
   (第 16a 页)
  (三十八年/十二月谥)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赠太保舒赫德谥文襄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谥)
  文华殿大学士江南江西 总督高晋
谥文端(乾隆/四十)
  (四年正/月谥)
  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世袭一等轻车都尉于
  敏中谥文 (第 18b 页)
  之顺堤河与山东之卫河泉源以济运二十五年
  又开运河东堤金湾坝下引河改低董家沟寥家
  沟石羊沟三坝又添筑河南怀庆府城外月堤二
  十六年 督臣高晋
疏言下河州县境内支河汊港
  及田间积水向俱汇入串场河北流于盐城境内
  诸闸归海其闸下旧有归海引河 …… (第 13a 页)
   挑佔至旧时河底而止三十四年挑东省运河一
   律深五尺计工五年而后止三十九年黄河老坝
   口漫溢
 遣大学士舒赫德赴江南会同 高晋
设法堵筑旬月集
   事黄河大溜全由故道归海四十一年
 谕清口为湖河最要关键而陶庄之水逼河南流清水 …… (第 15a 页)
 浚随淤乾隆四年命大臣阅视仍谓难行乃以木龙
  挑溜北趋不过聊为目前补救之计甚属无裨著河
  臣萨载 督臣高晋
测量高下曲直绘图贴说图上
 上用朱笔点记其处反复
 指示于是复开陶庄引河不期年告成而新河顺流安 (第 15b 页)
 钦定续通志因之今从其例
幸鲁盛典四十卷(康熙二十三年袭封衍/圣公孔毓圻等恭辑)

万寿盛典一百二十卷(康熙五十二年/内廷诸臣恭辑)
 钦定大清通礼五十卷(乾隆元年奉/ 敇撰)
 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五年大学/士 总督高晋
等恭辑)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六卷(乾隆四十二年/奉 敕撰)
千叟宴诗四卷(康熙五十二年/奉 (第 8b 页)
 御制过淮安城诗(乾隆二十二年三十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命接筑高堰砖工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定清口出水志诗以示总督尹继善总河 高晋(乾/隆)
   (二十七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木龙示总河 (第 38b 页)
高晋
(乾隆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杨锡绂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 (第 38b 页)
  (俱行/书)
御制荆山桥记(乾隆三十/年正书)
御制过清口观木龙诗(乾隆三十年五言/排律一首行书)
御制木龙示总河 高晋
(乾隆三十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徐州回跸渡黄诗(乾隆三十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自高桥易舟至 …… (第 48a 页)
  安徽

御制除夕书怀诗(康熙四十一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中泠泉诗(康熙四十二年五/言绝一首行书)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阮尔询(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题欧阳修小像诗(乾隆十七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 高晋
(乾隆二十二年七/言绝一首行书)
 御制赐托庸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五言律各一首行书)
 御制赐 (第 49a 页)
 赋朕岂肯为之且定以官为加徵之名则断乎不可

   寻
 敕 高晋
查办续结其江苏省并
 谕照此办理浙江巡抚陈辉祖疏请民屯新垦丁银随
   年摊徵
 上谕国家承平休养百 (第 11a 页)
  者与鹤年会商在河南者与图尔炳阿会商在上

  江者与 高晋
会商其地方官有熟习水道之员听
  其酌量差委并
饬裘曰修梦麟尹继善白钟山嵇璜张师载及各督抚
  先后 …… (第 23a 页)
  后竣三十六年永定河暨北运河漫溢

大学士高晋
尚书裘曰修往会总督周元理勘定修
  理后遂于永定河自山西口外入直𨽻出芦沟桥
  迤下六工悉就泓湾曲 …… (第 28a 页)
  口上堡圈城东北两面石坝计百六十馀丈三十
  九年黄河老坝口堤工漫溢淹及板闸
命大学士舒赫德驰往江南会同 高晋
尅期堵筑旬月
  集事黄河大溜仍由故道归海四十一年
谕朕从前屡次南巡阅视清黄交会处悉其倒灌之虞
 因 …… (第 29a 页)
 就近险工亦俱化为平稳矣是为全河一大关键又
命河臣于新河头下添石坝一道为重门保障四十三
  年豫省仪封考城漫口溃决两江督臣 高晋
请将
  贾鲁河至涡河一带停淤饬州县按田照业食佃
  之例归岁修案内疏浚 (第 29b 页)
 回銮至良乡行郊劳礼(详见/军礼)四十三年十月

 谕大学士管两江总督 高晋
闽浙总督杨景素等合词
  陈奏以江浙臣民望幸甚殷且河工海塘皆冀亲临
  指示恳请于庚子春再举南巡盛典 …… (第 73a 页)
  切善后事宜若非临莅阅视究不能悉其实在情形
  至浙省海塘近来潮势渐趋北岸深为廑念亦不可
  不亲为相度机宜今 高晋
等既有此奏著照所请于 (第 73b 页)
  弟庄有恭瞻顾明德亲族含糊具题

上览疏中有该县抱病被朦字样察知其状罢庄有恭
  任
遣侍郎会同 总督高晋
详审得实段成功斩决和其衷
  秋后处决庄有恭拟斩监候其馀降革示惩六月
  山西民雷正宇与雷士俊酒后忿 (第 35a 页)
  概不得引用为从字样奉

旨依议又两江总督 高晋
奏称外省秋审现在每岁审
  录时令本管道府巡历所属悉心审勘遇有狱成
  未孚临时呼冤之犯即据实另缮招 (第 4b 页)
  南巡抚阿思哈奏请停解部议责成道府于冬季

  巡历亲临所属逐一覆勘本年二月两江督臣
  晋
奏请仍行提犯至省会勘兹云南复以滇省幅
  员辽阔如迤西之永昌顺宁丽江迤南之普洱迤
  东之广南昭通等 …… (第 27a 页)
  妻亡继妻者多应将母出为继母之父母一项依
  义疏内在堂继母之丈于服图内改为为在堂继
  母之父母以便通俗引用奉
旨依议四十三年正月江督 高晋
奏查四十一年八月
  内经兵部侍郎高朴以送部揭帖中虽将供情录
  叙而案犯当堂画押之原供向例俱不咨送 (第 36a 页)
  月泰州知州僧保住审理逃犯金三未将起除刺
  字疤痕亲验率行扶同吏目曾自栋呈覆将金三
  讯无另窃案件交捕管押致捕役贿纵 督臣高晋
  将僧保住照不曾点视之提牢官减狱卒罪三等
  已经捕得再减一等律杖八十徒二年不准纳赎
  部查僧保 (第 48b 页)
(直梁诗正来保傅恒尹继善陈宏谋刘纶刘统勋/舒赫德 高晋
英廉徐本高斌福康安阿桂刘墉朱)
(圭王杰戴衢亨董诰尚书十八人米思翰姚文然/魏象枢汤斌顾八代徐潮马尔汉 (第 21b 页)
县古城迤下月堤三十年/巡幸)
(诏于陶庄对岸添设木龙一架使大溜全归/北岸尽刷积土有/御制观木龙示总河 高)
(晋
诗阅河恭依/圣祖仁皇帝诗韵诗并/阅河堤诗韵诗及淮安石堤㬪前韵诗三十)
(一年建筑陶庄月堤一道又筑安束 …… (第 10b 页)
缮)
(坚致足资保障惟由济运坝至运口五百馀丈许/尚存土坝之旧未免间有汕刷宜一律接建砖工)
(以期巩固 河道总督高晋
即遵谕行又/谕/江南濒临河湖沮洳之区南则高宝甘泉北则宿)
(清海沭最称洼下每遇伏秋大汛霖潦堪虞而下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