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目錄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贼人都逃入内山国姓埔地方初二日有义民到

  淡水云将军谕令义民各自 归庄
耕种如今台湾
  南北道路都通文报往来无阻北路每米一石卖
  钱二千五百文等语该兵丁船户等所言虽系得 …… (第 13a 页)
  二十六日(己/未)常青奏言近日南路被胁民人闻知

  北路大兵痛歼贼匪自当各求生路渐次 归庄

  查十一月十七十八二十等日尚有贼匪一二千
  在府城小南门大北门外骚扰臣随派侍卫雅尔
  疆阿 …… (第 24b 页)
  获必不至有抢夺船只逃入洋面之事所办似为
  周密至于东港一口现在有兵驻劄俾商贩粮食
  得以往来其有避难 归庄
者仍饬地方官随时抚
  恤再查南路凤山一带踞庄抗拒从贼已久之人 (第 25a 页)
  堵截复严饬各处海口添派员弁实力稽查林爽
  文已成釜底游魂断不致稽诛漏网其投出难民
  (臣/)已分委妥员加意抚辑无不欢欣鼓舞 归庄

  业此次攻克大里杙起获大小炮一百六十馀位 …… (第 5a 页)
  查系被贼裹去难民而平林仔祗存空庄并无民

  人居住当将难民等招出 归庄
并搜出零星逸贼
  一百二十三名严讯实非贼目亦不知林爽文去
  向讯明后俱已即行正法查彰化诸罗两县地 …… (第 12b 页)
  匪涂同等四名诸罗拿获贼匪林凿等八名淡水
  拿获贼匪刘双庆等四名(臣/)已饬行梁朝桂讯明
  吴天等实系被胁良民免其追究饬谕 归庄
仍行
  分遣妥员设法招徕安辑其各处搜获贼匪除审
  系贼目即解赴军营严讯外馀犯俱在各该处即
  行 (第 15a 页)
 瑞普吉保二人罪状分别轻重据实具奏
上又命军机大臣传谕徐嗣曾曰台湾贼匪滋事不法
 现经福康安等攻破贼巢擒拿逆首该处各村庄投
 出难民甚多急应抚绥稽察其义民乡勇亦应安插
  归庄
徐嗣曾到台湾后务须与福康安悉心筹酌勉
 力妥办俾该处民人共臻宁谧不致失所至台湾府
 厅县现需改建城垣 …… (第 3b 页)
  信即行带兵前往现在贼首东西奔窜党羽离心
  贼目人等皆思自行投出逃匿者亦多被官兵拿
  获并据抚辑村庄各员禀报被胁民人 归庄
者已
  有数万看来贼势穷蹙已甚不过恃其地势险僻
  勾结生番得以苟延残喘祇须严防隘口杜其出
  山 …… (第 6a 页)
  卖粮食接济城中之人而义民被贼裹去者又复
  中道从贼此等情形可为明证现在被胁投出之
  人俱已幸获更生 归庄
安业倘于民心甫定之后
  复行纷纷查办概令离析势有所难详察情形漳
  泉广东民人各分气类固属风俗不纯 …… (第 8b 页)
  亦不致复行梗阻道路除檄行梁朝桂乌什哈达

  分投堵剿一俟拿获首逆大兵南下毋难尽数歼
  除至鹿仔草一带村庄节据郑国卿禀报投出难
  民俱已 归庄
修盖房屋整理田园民情极为宁谧
  又查台湾各处义民多系绅衿铺户等招集亦有
  由地方官衙门招募充当者 …… (第 12b 页)
  吴匣吴添陈沟黄宽黄翰等陆续投赴军营情词
  尚为真切(臣/)逐一留心察看多系愚鲁村民择其
  稍有才干者派令擒拿贼党其馀即行散遣 归庄
  
免究前罪伏思此等投归贼目本非良善但既已
  出示招抚不得不宽其一线交地方官存记姓名 (第 22b 页)
  擒挐庄大田并其贼目匪党又饬令凤山县知县
  张升吉前往该处将投出之附合胁从人等广为
  招抚安插 归庄
并据台湾县知县王露晓谕民庄
  各举绅耆联络附近庄众守望相助遇贼拿解仍
  踪迹庄大田协擒解献奏入 (第 13b 页)
  等俱搭盖草藔暂行栖止农田亦有翻犁耕种者
  各处留驻营盘搜缉逸匪稽查弹压俱属严密自
  水沙连至斗六门湾里溪各处民人俱已 归庄

  移家具贸易往来者相属于道大兵所过庄民相
  率跪迎盐水港鹿仔草等庄亦有耆老远来迎接 …… (第 26b 页)
 地方均为宁谧惟水田山地尚未全行播种其湾
  里溪以南一带村庄悉被贼人焚燬居民逃散现
  已出示谕令 归庄
即行查明抚恤其郡城内外之
  义民甚属欢欣踊跃(臣/)已逐加慰谕查明出力者
  分别赏赉并据山猪毛义 (第 27a 页)
  款详请题销不致宕延又二月初六七等日有船
  户扬兴利等称自林爽文拿获之后鹿仔港各庙
  社演戏谢神殆无虚日附近田亩已种一半其被
  难 归庄
之民现亦及时补种将军参赞带领官兵
  往南路剿贼连得胜仗现在凤山尚未收复初九
  日同知杨绍裘禀称现 …… (第 4a 页)
  赞带领镇将等分投搜捕但贼首庄大田逃匿何

  处尚未得确信所有附郡义民俱令 归庄
耕种而
  各庄多已被贼残燬现在亦有修葺各等语查阅
  福康安摺稿官兵往南已在大武垄大穆降等处
   (第 4b 页)
  前往大武垄山内严密缉拿馀匪至嘉义县地方

  贼匪虽已搜查净尽但安抚 归庄
民人弹压地方
  不可无大员驻劄今柴大纪业经拿问即飞行蔡
  攀龙移驻该处并将台湾镇总兵印篆送交新 (第 14a 页)
  败逃贼匪数千人窜至该处民人等悉力抵禦寡
  不敌众复被贼匪佔㨿村庄(臣/)等即于二十六日
  带兵进剿痛歼贼众招回逃散难民 归庄
安业尚 …… (第 5b 页)
  去年九月官兵收复后附近民人逃避该处日聚

  日多凤山县知县张升吉即驻该处弹压赈抚难
  民今地方平定恐民人等贪图给赈不即 归庄

  致荒芜田业啇同徐嗣曾饬令暂行停赈催令 (第 7a 页)

  庄
查明实在极贫丁口及庐舍被焚者给子抚恤
  其府城避难民人亦饬行台湾县一体办理臣等
  于十三日自东港 …… (第 7a 页)
  埔心数庄保守无失该邑难民迁避鹿仔港者不
  下十数万众业经该地方官按月散给米粮番薯
  得以存活(臣/)以此时贼匪已平谕令急早 归庄

  查明户口将鹿仔港抚恤口粮归入本庄散给一 (第 26a 页)
  面发银苫盖草藔以资栖止该民番等风闻陆续
   归庄
已有十之六七自大甲溪至淡水一带村屋
  无燬惟上年播种无几收成歉薄且该处义民出
  力者多亦应查明酌 …… (第 26b 页)
  为逆匪佔㨿后为官兵克复难民搭盖草藔多集
  于此查台湾嘉义城内及凤山之东港三处本有
  赈恤口粮(臣/)饰照鹿仔港之例招谕难民各自
  庄
以待查赈日内亦渐次安集统计全郡之难民
  而论彰化为最重台湾嘉义凤山次之淡水为轻
  必须分别核实办 …… (第 27a 页)
  被燬者如系义民竭力保护之庄即应量子奖恤
  如系被贼胁从得以免燬之庄此时子以自新已
  属格外不得再邀赈恤其房屋虽已被焚燬而
  庄
后尚能盖造修补力可自给者亦毋庸给赈惟
  实系遭贼焚抢流离困苦之难民造具清册给予
  一月口粮后察看 …… (第 27b 页)
 湾地方其已经播种之处正复不少且该处地土膏

 瘦一岁两熟现在贼匪早经平定被难民人已陆续
  归庄
即未经垦种者亦已照常耕种可望有收此时
 办理赈务即照向例二两折给足敷粜买又何必遽
 议加增向来台湾官 (第 31a 页)
  不得存结会之名以仰副
圣主绥靖海疆整饬民俗之至意至严拿窜逃馀匪尤为妥

  靖地方要务当此难民 归庄
之时恐有逸匪混入
  其中希图漏网经(臣/)派拨弁兵带同熟谙道路之
  人分头踩缉兹各处口岸要隘等处 …… (第 20a 页)
  大武垄直至岗山一路严密搜查并令将各庄义
  民慰谕归农乘时耕作据该员等在大武垄内一
  带村庄及山沟竹围内逐一搜查并无贼匪民人
  等渐次 归庄
整理生业连日㴻雨优沾土膏滋润
  正可及时播种其东港洋面小琉球一岛亦派员
  查明该处止有泉州民人三 …… (第 21a 页)
  住俱系良民亦无贼匪藏匿再查各处义民俱已

  陆续 归庄
军器全无所用节经派委妥员分投收
  缴并令地方官查明原册将义民自备器械一体
  交官自到南路后共缴过 (第 21b 页)
  所者以次各归本庄务农安业(臣/)仍遴委妥员密
  赴访查不使胥役等舞弊尅扣俾沾实惠其台湾
  凤山嘉义等县 归庄
者亦渐众多俟户口册籍造
  竣即行一体赈给惟北路一带地土较寒据淡水
  同知徐梦麟彰化县知县宋学灏禀 …… (第 12a 页)
  湾地土膏腴种植米麦番薯一年三熟贼匪滋事
  以来民间耕种失时田亩荒废粮价不能十分平
  减二月间𠞰除贼匪难民渐次 归庄
东作方兴之 …… (第 13b 页)
  而地土尚属滋润凤山地在迤南气候极早禾稻

  现已含浆民情甚属安静惟粤庄闽庄民人素不
  相和泉民与漳民亦多嫌隙今民人逐渐 归庄

  其藉端争竞现在剀切晓谕严行禁止嗣后地方官
  若能随时化导有犯必惩断不致稍滋事端至北
  路 (第 14b 页)
  共十四万一千九百六十八口小口共八万六千
  九百七十二口共应给银五万五千六百三十六
  两二钱又各难民 归庄
之前无处栖止给银苫盖
  草藔共九万八千五十间共银二万四千五百十
  二两五钱通共需赈恤银二十四万七 …… (第 10b 页)
  特见官兵势盛相率归诚希图自寻生路(臣/)亦欲

  藉此离散贼党示以宽大免究前罪为一时权宜
  允准之计兹贼匪业已荡平不便仍留台湾令其
   归庄
安业自应分别迁徙内地他省酌加安插查
  西北各省道途遥远解送为烦中途或有脱逃更
  属不成事体江浙广 …… (第 15a 页)
  赦仰蒙
皇上法外施仁因尔等于大兵进剿之时即知悔罪自行
  投出随营效力尚有一线可原但尔等于从贼时
  骚扰居民若即释令 归庄
居民必不相安转恐纷 (第 16a 页)
  事原有定例即内地亦应实力奉行海外地方民

  无定籍尤赖此稽查奸匪臣福康安进兵时招抚
  难民 归庄
日有数千惟恐匪犯混入其中每户皆
  给用印手票开载姓名人口分𣲖妥员登记簿籍
  事定后查拿逸匪村民 (第 11a 页)
  采买运厦附搭商艘来台近因台湾初定商船到
  台稀少内地料件不能迅运兼之现办城垣营防
  各项工程需用匠夫既多各路 归庄
民人又须盖
  屋以安栖止再四筹维应修应造船三十一只势
  难同时赶办请自明岁开工分作两年修造报竣 (第 25a 页)
 役厂坝顿土给直犒赏稽察工程等项俱照各款事

 理著实遵行
  计开
  一白茅塘自 归庄
起至横塘口止长八千七十九
   丈积土七万七千三百方约四十五里许每十
   一里馀分为一段每段委官一 …… (第 15b 页)
   中如有两岸估勘不足十二丈者听王同知与

   留知县亲勘明实顺势开导但不许将易开应
   开处所致不如式违者重究
  一横塘 归庄
芝塘应筑大坝三座原议工料银二
   百四两七钱六分五釐据县已佥耆民分管合
   查照应用竹木先给银收 (第 18b 页)
  王臣之事(王朝交列国朝定灵婚/齐附 诸侯 王并附)
隐公七年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
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 归 庄公
二十九年樊
皮叛王 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
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 僖公十年春狄灭温苏 (第 1a 页)
   永平
太宗率诸贝勒环视进攻处令十旗兵环城立营是夜前
   哨将图噜什擒一人来献讯之云刘兴祚甫自永
   平往太平寨(兴 祚明
之开原人初干法开原道将/橽之乃弃父母妻子来降改名爱塔)
(太祖既取辽东授副将管盖复金三州每婪索民间财 (第 1b 页)
 完验给其馀分段委官编𣲖耆民募率挑浅戽水夫

 役厂坝顿土给直犒赏稽察工程等项俱照各款事
 理著实遵行
 计开
 一白茆塘自 归庄
起至横塘口止长八千七十九丈
  积土七万七千三百方约四十五里许每十一里
  馀分为一段每段委官一员合 …… (第 71b 页)
  处所致不如式违者重究

 一横塘 归庄
芝塘应筑大坝三座原议工料银二百
  四两七钱六分五釐据县已佥耆民分管合查照
  应用竹木先给银收买等 (第 74b 页)
村之化龙桥拜母弟及
诸亲戚与辞诀拊孟氏姊娣令先下度气绝乃自沈时
顺治三年五月三十日也年三十七其弟丽明 祚明

明以柳棺殓之潜夫为人骏快遇事嚄唶立断倜傥好
持高节不知者诋为诞妄不谓于天下事能有树也其
在汴时太 (第 17b 页)
  臣悉心议奏寻定以三千顷安设庄头馀俱赏给
  八旗越明年
上以此顷田产虽系旗人世业而佣佃农民耕种日久
  改 归庄
头未免失业遂停分设庄头之令三十六
  年定留京当差之新满洲官兵以旧拨地亩有照 (第 12b 页)
  生读资治通鉴毕读诗书春秋 入复社(徐谱<折 t="33"/>常熟王/峻次山作先生)
(传年十四为诸生入复社有名<折 t="33"/>张谱<折 t="33"/>静/志居诗话宁人早年入复社与 归庄
齐名)本生父宾瑶公
  卒先生居降服忧 …… (第 6b 页)
 夏四月邑中修葺文庙先生与叶秀才(车谱<折 t="33"/>昆新志文/苑传叶奕荃字元)
(晖一字水修国华长子事继母陈以孝称以诸生入太学工/诗古文词师事刘宗周徐石麒陈龙正讲求性命之学尤究)
(心邑政利弊性刚直好义不能容人过乙酉夏以父榷杭州/关遇国变奕荃戴星往省时揭竿四起还至嘉善为乱民所)
(戕觅其尸不得/以衣冠葬之)归秀才(车谱<折 t="33"/>昆新志隐逸传 归庄
(第 8b 页)
元/恭
昌世子为诸生博涉群书落纸)
(数千言不止性嗜酒携酒应院试且饮且书日未晡成七义/分隶篆真草书五经文字御 …… (第 8b 页)
(十一<折 t="33"/>彦补案朱竹垞静志居诗话云 恒轩
好奇其名屡更/崇祯中忽请于学使者改名 (第 9a 页)
祚明
自后或称归妹或称归乎)
(来表字或称元功或称园公或称悬弓 (第 9a 页)
恒轩
其别号亦号普/明头陀又号鏖鏊钜山人没后女婿金侃辑其遗箸名字一)
(从其旧箸有悬弓集三十卷 (第 9a 页)
恒轩/
诗集若干卷万古愁传奇一篇)重新两庑栗主而正之(见/顾)
(节悯公重修学宫碑记先生书孔/庙两庑位次考后 …… (第 9a 页)
 泾新居(车谱<折 t="33"/>常昭合志语濂泾黄泾东入尤泾<折 t="33"/>唐市/亭林祠记云先生居语濂泾寓陈亮工家补注张)
(谱<折 t="33"/>望云楼刻帖先生手札云醉德无何忽云改岁兄今其/脱然愈乎弟则马学士所云百忧熏心三冬少暇往日之举)
(犯而不校逆兽已无所用其炰炰今乃黑夜令人纵穴焚佃/屋所弟既荡无一椽仆辈亦瞻乌靡集夫行强虽武士之恒)
(谈火攻则兵家之下策况于临池之畏实为扇燄之谋包藏/祸心日甚一日公宫之火先告于寺人陵门之戟首诛乎元)
(济燎原之恶已盈自焚之祸行及布诸左右凭楮怆然 元恭/
仁兄足下弟绛顿首不知黑夜纵火即指千墩被劫事否时)
(尚未更名炎武与/叶方恒一案无涉)昆山令杨永言(吴 …… (第 11a 页)
 后结庐三楹作一首精卫一首(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岛焉其状)
(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
(石以堙东海陶渊明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苍海/先生身世既与陶同而壮心未已故亦赋精卫以寄托也邦)
(彦附/案)吴兴行赠归高士 祚明
一首(吴谱<折 (第 14b 页)
元恭
赴吴兴觅/兄长兴教谕继登骨/彦) …… (第 14b 页)
  ︹诗集︺石射堋山一首(车云即灵岩山见吴郡志徐遁庵诗/注引郡国志石城山有吴王离宫山)
(有石马望之如人/骑南有石射堋)春半一首(元谱<折 t="33"/>诗中有云洪州七月/围粮尽力亦殚指江西金声)
(桓事声桓以去年戊子七月叛据南昌是年正月/为官军所破声桓中二矢投水死仍磔尸示众)怀人一首
  赋得秋鹰一首八尺一首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自注常熟/人车谱引) (归元恭
文钞陈君墓表云君讳梅字鼎和苏州常熟之唐市/人先世于宋末自衢州迁于虞山高祖号望虞始居唐市大)
(父讳于 …… (第 16b 页)
 有赠一首(徐遁庵注金山志云南杨永言甲申后祝发为僧/流寓华亭张行人翂之与交善顾亭林赠杨诗云)
(云亭林亦尝以事下松江狱两人俱往/来相契杨盖胜国遗民混迹缁流者)送归高士之淮上一
 首(吴谱<折 t="33"/>即 归元恭)
赠刘教谕永锡一首(自注大名人<折 t="33"/>吴谱/永锡字钦尔号剩庵魏)
(县人崇祯丙子举人癸未 …… (第 21b 页)
 是年先生兄遐篆卒(昆新志卓行传云贫甚于父同应而好/义似之卒无子以弟缵子洪善为后)
(张谱<折 t="33"/>案遐篆中式崇祯六年癸酉举人健庵称遐篆举乡/试一上公车而卒 归玄恭
送先生北游序称崇祯之末祖父) …… (第 23a 页)
 罪沈诸水叛党复投叶氏讼之官移狱松江(全谢山亭林神/道表云曲周路)
(舍人泽溥者故相文贞公振飞长子侨居洞庭东山识兵备/使者乃为愬之始得移狱松江而事解/车谱 归元恭
与)
(叶嵋初书弟到郡时始知宁人兄窘于事势将有不测舆谕/亦多以兄为已甚故弟语稍激切然论其究竟爱宁人亦 …… (第 24a 页)
  恸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二首
 十四年丁酉四十五岁(彊圉作噩)
  元旦谒孝陵自金陵返昆山旋往山东诸同人饯别 归元恭
  
为之序(送顾宁人北游序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馀年盖未尝有经岁之别)
(也今 …… (第 27a 页)
  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二首济南一首(张谱<折 t="33"/>先/生是年复)
(至济南访/徐东痴)自笑一首詶 归祚明(即元/恭)
戴笠(徐谱<折 t="33"/>戴笠初名/鼎立字植之后改)
(名笠字耘野又/字曼公明诸生)王仍潘柽章 (第 29b 页)
  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二首济南一首(张谱<折 t="33"/>先/生是年复)
(至济南访/徐东痴)自笑一首詶归祚明(即 元/恭)
戴笠(徐谱<折 t="33"/>戴笠初名/鼎立字植之后改)
(名笠字耘野又/字曼公明诸生)王仍潘柽章 …… (第 29b 页)
 于济南已而偕往京师 冬十月狱解(衍生原谱云是狱为/谢长吉主唆长吉即)

(乙巳岁抗赀不偿而以大桑家庄房产作抵者是秋九月先/生与长吉对簿始得开释/车谱/案 归元恭
文钞与先生)
(书云戊申春夏之交闻兄以山左荐绅相雠之事连及时适/有海陵之行无从问得确耗秋间还从令甥处 …… (第 45a 页)
诗古文以乏人缮写不能远寄刻文/一首呈览立斋太史北上草此附候便羽幸惠德音)先生
  得释暂寄徐玉老署得 归元恭
(从张/谱)
  ︹文集︺
  ︹诗集︺赴东六首(自序云莱人姜元衡讦告其主黄培诗狱/株连二三十人又 …… (第 45b 页)
 桑家庄 秋八月游济南寓通志局(张谱<折 t="33"/>先生与颜修来/手札云弟今年寓迹半)

(在历下半在章邱而修志之局郡邑之书颇备弟得以自成/其山东肇域记至贵省之志山川古迹稍为删改其馀概未)
(经目虽抱素餐之讥幸无芸人之病然以视令叔先生则真/鲁之两生不敢望后尘矣汶阳归我治之四年始得皆为良)
(田今将觅主售之然后束书西行为入山读书之计所刻座/右铭一通并音学五书面叶呈教近日又成日知录八卷韦)
(布之士仅能立言惟达而在上者推广/其教于世道人心不无小补也补注)冬十月自章邱至德
 州哭程工部先贞又闻从叔国馨(兰服) 归元恭(庄)
讣设祭
 于桑家庄 入都闻滇南报(吴谱<折 t="33"/>是岁朝议撤三藩兵/卫七月平西王吴三桂与平 …… (第 51b 页)
君肃乐赋诗二章昆山归生庄和之八章及浙东之陷张)
(君走归东阳赴池中死钱君遁之海外卒于琅琦山归生更/名 祚明
为人尤慷慨激烈亦终穷饿以殁独余不才浮沈于)
(世悲年运之日往值禁网之逾密而见贤思齐独立不惧故/作此歌 …… (第 62b 页)
意)
(盖指李子德王/山史一流人)送李生云沾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一
 首(徐遁庵注戴见顺治十五年詶 归祚明
韭溪草/堂诗注王见康熙十年寄王高士锡阐诗注)詶族子湄
 一首(吴谱<折 t="33"/>顺湄字伊人太 …… (第 68b 页)
 生模一首(自注君以崇祯十四年左迁南京国子监典籍南/渡复官称病不出/吴谱/案侍御字子木吴县)
(人天启乙丑进士东莞知县行取擢河南道御/史先生乙未蒙难时侍御曾与诸公主持公道)华下有怀顾
 推官咸正一首(吴谱<折 t="33"/>任咸安推官尝登太/华赋诗者 归元恭
集有传)华阴古迹平
 舒道(史纪秦始皇本纪使者从/关东夜遇华阴平舒道)回溪(后汉书冯异传邓禹冯/异与 (第 6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