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政書類
 (礼科给事中以疾归太祖两/赐手书存问卒年三十三)
又纪行诗一卷
郭翼林外野言八卷(字羲仲昆山人洪/武初徵授训导)
周南老拙逸斋稿
顾文昱蔗境吟稿(字光远/嘉定人)
徐达左耕渔文集六卷(字良夫吴郡人明初荐/起为建宁训导卒官)
朱吉三畏斋稿四卷(字季宁吴郡人朱德润子洪武间/以人才授户科给事中集本称中)

 (书舍/人) 陈登
西掖稿(字从善句容人元季隐句曲山中明初/入太祖幕与孙炎夏煜才名相颉颃)
朱润祖寓轩集十卷(溧水人洪武 (第 50a 页)
 (诗成化杭州府志云/ 文四卷孙煜编次)

沈度滇南稿(字民则华亭人翰林学/士洪武中谪滇时作)
又随笔录
又西清馀暇
又自乐稿
梁本之垣庵集八卷(名混以字行潜/弟官鲁府纪善)
刘髦石潭集五卷
徐旭玉堂集(字孟昭乐平人国子监/祭酒降翰林院修撰) 陈登
石田集三卷( (第 30a 页)
思孝
以善书/为中书舍人) (第 30a 页)
上于诸臣虽三下明诏意若向用实未欲用者臣独以
为不然皇上初尝罢傅应祯余懋学邹元标艾穆 陈思
吴中行赵用贤朱鸿谟孟一脉赵世卿郭惟贤王用
汲等后又尝谪魏允贞李三才黄道瞻谭希思周弘礿
江东之李植曾乾 (第 17b 页)
 云勤绍旧刻作勤约且其间字之阙者四十有五而
 此独完好则其伪不俟乎言而予昔日之疑始释然
 矣
 杨公跋又谓 中书舍人陈登
以碑为蔡伯喈书盖不
 考王氏文集之故后公撰登墓志言永乐间以篆书 (第 6a 页)
永不必筑即广济
一闸似可不用而南北往来之舟楫无复再事盘坝矣
此更今昔之不同者也夫高堰为全淮保障自汉未
创建至明初陈瑄大葺中季潘中丞又加筑焉迄今
犹为两河关键但堰之迤南周桥一带潘公不加修筑
其意虑淮水大涨 (第 112a 页)
  吕布


  明一统志曰饮马沟在巩县城东七里汉吕布屯
虎牢时饮马于此

  陈登者字元龙

  钟岏良吏传曰 陈登
为东阳令长视民如子

  臧洪 举孝廉为郎时

  后汉书本传曰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

  绍令洪 (第 12b 页)
  真草篆𨽻
国初令能书之士专𨽻中书科授以中书舍人永乐二
年始诏吏部简士之能书者储翰林给廪禄使进其能
用诸内阁办文书然一时翰林善书者有解缙之真行
草胡广之行草滕用亨之篆八分沈度王汝玉梁潜之
真杨文定之行皆知名当世而三杨用事各举所知以
相角胜杨士奇荐长乐 陈登
以浮梁县丞选入翰林时 (第 20b 页)
 为时所尚正统中为南京太常卿(列卿/记) 南云篆法

 得 陈思孝
之传𨽻真草俱有古则又善大字(书史/会要)
张端将乐人少有才名景泰间以荐授铸印局使直南
 薰殿善楷草 (第 66a 页)
  之大抵水有利害欧文忠公谓择其利多而害少者为之范公留洞
  正龠此意塞者何哉
  山阳县高加堰汉建安中 陈登
所筑一名捍淮堰永乐间平江伯陈
  瑄嘉靖间都御史连矿隆庆间都御史王宗沐知府陈文烛重修学
  士丁士美 (第 32a 页)
奔仪真由向水闸出江四)
(塘皆隶江都县唐长史李袭誉所筑也陈公塘𨽻仪县其水亦奔/向水闸出江汉广陵太守 陈登
所筑也句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
(水俱无源惟藉雨积小新上下雷三塘受观音阁后及上方寺后/并本地高田所下之 …… (第 16b 页)
里有水䃮)
(官河侧置/浅铺于上)东沟(县西南四十里其/源自刘塘而入江)港 戴子港(县东二十里旧/传 陈登
尝役五)
(龙开港为陈公塘之下流有二湾一曰望儿一曰相/见凡五都六都河北畎浍之水皆会焉南入于河)麻线 (第 22a 页)
 诸道法益详密江南之运积扬州不入汴不从渭中入太仓者惟渭河
 漕不涸岁转粟无升斗溺者自晏后江淮米至渭桥寝减矣先是扬州
 疏太子港 陈登
塘凡三十四陂以益漕河辄复湮塞淮南节度使杜亚
 乃浚渠蜀国疏句城胡爱敬陂起堤贡城以通大舟河益庳水下走淮 (第 4a 页)
  常丰堰(在府城东南唐书地理志山阳有常丰堰/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人李承传)
(迁淮南黜陟使奏置常丰堤于楚州以/捍海潮灌屯田塉卤收常十倍他岁)高家堰(在/山)
(阳县西南四十里洪泽湖之东北自武家墩南至/棠梨树接安徽盱眙县界长九十里相传后汉广)
(陵守 陈登
始建明永乐中平江伯陈瑄重筑万历/六年总河潘季驯再筑张兆元两河指掌明永乐)
(间平江伯陈瑄筑高家堰自新 (第 42b 页)
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吏以下莫不震肃)孟尝(上虞人拜徐令/州郡表其能)
  ︹三国︺︹魏︺ 陈登(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
︹唐︺崔珙(博陵人有威/重精吏治擢)
(泗州/刺史)杜慆(万年人咸通中为泗州刺史会庞勋反/围城处士卒 (第 49b 页)
  羽(崇安人为言者所论责授/单州团练副使泉州安置)李邴(钜野人历官参/知政事寓泉州)


(入宫留之三月为宫/中师人以比缇萦) 陈登
选聘妻沈氏(名孙娘晋/江人许字)
(末嫁夫殁氏佩聘钗起居不离年四十终同邑庄/允祥妻曾氏名选玉夫早亡氏 (第 57a 页)
之,数进谏,未几辞去。都督瞿能与偕入京师。成祖初即位,诏简能书者入翰林,给廪禄,度与吴县滕用亨、长乐 陈登
同与选。是时解缙、胡广、梁潜、王琏皆工书,度最为帝所赏,名出朝士右。日侍便殿,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 ……大典》。用亨善鉴古,尝侍帝观画卷,未竟,众目为赵伯驹,用亨曰:「此王诜笔也。」至卷尾,果然。

   陈登,
字思孝。初仕罗田县丞,改兰溪,再改浮梁。选入翰林,仍给县丞禄,历十年始授中书舍人。登于六书本原,博考
  曾瀚:湖南武岗州人,吏员.乾隆十九年正月任.
  张企文:四川合州人,吏员.乾隆二十年六月任.
   陈登
象:湖北通城人,捐纳.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任.
  朱颜:江苏金匮人,吏员.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任.
   (第 171 页)
 霞溪人.嘉庆间,广海参将.
蔡忠
厦门人.乾隆间,水提标前营游击(「鹭江志」琼林人,「职官志」海澄人). 
李文彩
 厦城人.安平左营守备.  陈登

 副将万山弟.嘉庆间,浙江玉环参将,护黄岩镇.
吴志忠
吴村人.乾隆十九年,厦门后营游击(以上「 (第 448 页)
    国朝:王志 陈伦炯(父昂、弟芳、垤埙合传) 魏国泰 胡贵 林时叶 杨超(弟继芳)

陈文会 陈启良 林奎章 孙全谋 陈逢时 林六韬 李得胜 李汉升 谢恩诏  陈登
(侄志成) 李尚华 曾允福 赵世芳 蒲立勋
     忠 烈

     (第 466 页)
  昭忠祠东祠牌位官衔并勇丁姓名:台湾府知府吕志恒.佳里兴巡检姜文炳.镇标左营外委王洪.南澳镇左营把总李松.南路营外委康宗保.凤山县典史史谦.凤山县知县吴兆麟.建宁镇右营把总官廷梅.县丞陆晋.镇标右营把总郭建生.建宁镇标左营把总席丰.水师协中营额外外委陆铨.福州城守右军外委林永.陆路提标前营把总黄拱衣.水师提标中营把总蔡江.北路右营把总尹贵.陆路提标前营把总许升.城守营右军额外外委王大中.皇清晋赠朝议大夫、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即补同知台湾县正堂高公讳鸿飞之位.援浙亡故员弁:五品精兵蒋捷高.额外罗建超.五品蓝翊尽先外委纪从升.镇标左营外委 陈登
超.屯外委潘庆安.赐袭云骑尉洪百禄.五品蓝翎勇首洪江升.五品勇首黄金狮.征台亡故员弁:五品勇首郭元, …… (第 747 页)
  西祠一牌:叶得胜、黄泰、张得发、张廷发、吴连兴、沈得、叶长升、庄大有、邱得高、邓得霖.西祠二牌:翁得林、廖英锋、王捷升、萧仲富、方梦登、魏意得、田奎、钟元高、赵维城、郑得英.西祠三牌:涂官福、张得标、王洪标、林朝光、周得标、伍发宗、谢君正、李青芳、张盛云、陈龙腾.西祠四牌:吴忠全、谢仰山、黄得太、高鹏飞、吴捷魁、庄朝升、夏清腾、沈开珠、林得凤、张超.西祠五牌:林龙、叶国章、文能升、钟得高、韩高龙、苏得禄、翁飞豹、黄玉山、王成龙、潘连升.西祠六牌:薛

文魁、郭一才、林廷汉、范得贵、陈文新、康得龙、黄捷生、林起珠、黄得云、黄得龙.西祠七牌:吴振昌、许必辉、李成高、刘得旺、林正端、王显、陈可忠、蔡得凤、蔡福生、徐振龙.西祠八牌: 陈登
、江云龙、郑云魁、黄贵、赖得松、涂得胜、廖明、曾启贤、黄士标、阴文炳.西祠九牌:杨水生、戴洪江、郭元 …… (第 757 页)
  西祠七牌:李火茂、李景、林成、翁得、陈得生、周大兴、陈得志、林日升、刘永良、蔡生、曾文华.
  西祠八牌: 陈登
、黄贵、廖明、黄士标、阴文炳、刘章、丁福元、邱玉堂、王永标、杨日升.
  西祠九牌:周大旭、林春、王 (第 779 页)
  张振勋,正白旗人,吏员.十五年六月任.
  曾瀚,湖南武岗人,吏员.十九年正月任.
  张企文,四川合州人,吏员.二十年六月任.
   陈登
象,湖北通城人,监生.二十一年十一月任.
  朱颜,江苏金匮人,吏员.二十五年六月任.
  杜瀚,江 (第 9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