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載記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子孙有光实天下儒服之士举有光也乃拜首稽首
 乐为之书
  元敕修曲阜宣圣庙碑(至元/五年) (翰林/学士) 欧阳玄

 皇帝临御之七年岁在己卯春三月戊辰御史大臣
 臣别里怯不花臣脱脱等言天历二年十月文宗皇
 帝在御奎章 (第 87a 页)
 臣报祭河伯召鲁还京师论功超拜荣禄大夫集贤

 大学士其宣力诸臣迁赏有差赐丞相托克托世袭达
 尔罕之号特命 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
制河平碑文
 以旌劳绩玄既为河平之碑又自以为司马迁班固
 记河渠沟洫仅载治水之道不言其方使后世任斯 (第 71a 页)
 (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丞相取其后策与鲁/定议且以其事属鲁因命鲁以工部尚书总治河防)
 (使鲁鸠工百日凿河成决水故河河复故/道敕翰林承旨 欧阳玄
制河平碑以旌之)
 达尔玛(高昌人顺帝时迁山东廉访使时山东盗起/白昼杀掠达尔玛以为官吏贪浊所致先劾) …… (第 13a 页)
 (判棣州前后在镇二十年与士卒同甘苦得其死力/边人畏服多画像祀之其子承矩为衙内指挥使善)
 (抚循百姓是以军民辑和亦以/从征太 原功
擢齐州团练使)
 周 渭(字得臣昭州恭城人太祖初知棣州殿直傅/延翰谋走契丹渭擒之械送阙下渭在郡以) (第 100b 页)
  赵 琥(馀干人成化间举孝廉教谕阆中孝弟谦/恭勤慎清介诗文清雅尝为蜀志总裁三)
  (典文衡抚臣章荐在道而卒所著有䌽/舟联韵 圭斋文
集解峰文稿藏于家)
  钟 潜(字用之后复梁姓江西泰和人成化间举/人训导苍溪寻以省亲告归升知县累官) (第 86a 页)
 (斜如人睨目遂改作睨日对渴虹字始称愈光曰渴/虹睨日古今奇句也又渔家傲词自序云宋欧阳六)
 (一作十二月鼓子词即今之渔家傲也元 欧阳圭斋/
亦拟为之专咏燕京风物予流居滇云廿载遂以滇)
 (之土俗拟两欧为十二阕虽藻丽不足俪前贤亦纪/井州故乡之 (第 52b 页)
见然观其以邻国为壑则悖
甚矣延世之治河无所节宣而徒亟塞其决虽以此取
侯封而不足善也至如鲁之治河乃见于 欧阳玄
之记
者亦皆塞之之具初无得乎行水之法矧其当世季民
穷之时而兴十七万众之役又无抚用之才卒之为元
召乱是 (第 10b 页)
 狮子林庵(在城东北隅元至正二年僧维则建则多/聚奇石状𩔖狻猊故取佛氏语名一名菩)
 (提正宗寺内有卧云室立雪堂问梅阁指柏轩禅窝/竹谷诸景并经名人品题最号奇胜 欧阳玄
记维则)
 (师子林即景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鸦鹊争巢似愤) (第 12a 页)
 理司直华远淮西机宜文字华敷祔
郑虎臣墓在阳山西白龙祠南(虎臣字/景召)
卫文节公泾墓在昆山县石浦镇

元王清献公都中墓在金井坞 (欧阳玄
撰/神道碑)
礼部尚书干文传墓在阊门西雁荡村 (第 30a 页)
(欧阳玄
撰封二代/碑黄潜撰碑阴记)
葛应雷墓在雁荡村子乾孙祔(李环撰/乾孙志)
俞石涧先生琰墓在盘门外尹山乡 (第 30a 页)
 间江南大姓慕之者望风承谒于是挈妻子居吴中
郑东字季明平阳人客授昆山弟采字季亮性狷介州
 里不能容因来就寓读四库书晚又同寓海虞东天
 分绝人尝就试不合主司即弃去肄力于古作 欧阳
 玄
尝荐之会病卒采亦坎壈以终东文多不留藁仅
 存百篇采三十馀篇宋濂所叙联壁集是也东子思先
 字欧仲洪武中 (第 19a 页)
 (时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巴延曰举子中可/任用者惟参政尔有壬曰若张梦臣马伯庸辈皆可)

 (任大事如 欧阳玄
之文章亦岂易及巴延曰科举虽/罢士之欲求美衣食者自能向学有壬曰为士者初)
 (不事衣食巴延曰科举取人实 …… (第 18a 页)
 (初世祖立国史院首命王鹗脩辽金二史宋亡又命/史臣通脩三史延祐天历之间屡诏脩之以义例未)
 (定竟不能成至是命托克托为总裁特穆尔达实张/起岩 欧阳玄
吕思诚揭奚斯为总裁官脩之或欲如)
 (晋书例以宋为世纪而辽金为载纪或又谓辽立国/先于宋五十年宋南渡后 (第 32b 页)
 (子四川左丞博啰特穆尔为/河南平章政事代领其军)
元诏天下团结义兵
 (路府州县正官/俱兼防禦使)
元翰林学士承旨 欧阳玄

 (初玄以湖广行省右丞致仕将归帝论留之仍为承/旨及天下盗起玄献招捕之策千馀言皆切实可行)
 (时 (第 26a 页)
不能用后以中原道梗欲乞/致仕由蜀还乡复不允至是卒)
  发明(纲目凡卒而书爵者所以因其贤而予之也/书 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
卒则其不负是职)
  (亦可见矣此纲/目劝善之法也) (第 26a 页)
  元
世祖实录(姚燧/修)
成宗实录(畅师/文修)
武宗实录(至顺元年/苏天爵修)

王恽世祖圣训六卷
元朝秘史十二卷
经世大典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公牍一卷纂修通
 议一卷(天历二年命赵/世延虞集等修) 欧阳玄
等修太平经国二百十二卷
  正史类
危素宋史稿五十卷
又元史稿五十卷 (第 8a 页)
  元
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
元永贞东平王世家三卷(木华/黎)
戴羽武侯通传三卷(德安人隐/居不仕)

吴师道敬乡前录
又敬乡后录
张枢曲江张公年谱一卷
黄奇孙三朝言行录(字行弃宋尚书黄度孙入元/不仕辑黄度事实为此书)
胡一桂人伦事鉴
陈显曾昭先录(记其祖宋常州通/判陈炤死难事)
张翥忠义录三卷(记元末兵兴/死义之人)
杨元忠史一卷(鄱阳/人)

赵顺孙中兴名臣言行录
胡□东阳人物表
瞻思西域异人传
陆友米海岳遗事一卷
吴梦炎朱文公传二卷(至元间人采集旧史李焘所为传并载/文公前后历官诰词及建学碑志诸文) 欧阳玄
王清献公神道碑一卷(王都/中)
朱彦修传一卷
刘岳申文丞相传一卷 (第 57a 页)
又集十卷
柳贯文集四十卷
又集三十卷
又待制文集二十卷
又别集二十卷 欧阳原功圭斋
文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许熙载东园小稿(字献臣许有壬父为会/福院照磨见彰德志)
高克恭文简公文集七卷(字 …… (第 36a 页)
字高仲吉水人辽阳儒学副/提举以泰和州州判致仕)
林希元长林存稿(缺/) 卷(台州人上/虞县尹)
卢琦 圭斋
集二卷
林泉生觉是集二十卷(字清源福州永福人天历二年/进士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
 (国/史)
蒋易 (第 45b 页)
  郦道元博览奇书掇其菁华以注水经得从来所未有
唐初名不甚著逮其中叶杜佑摭河源济渎二事以诋
之李吉甫则有删水经十卷不知取舍如何是书傅习
者少错简阙文讹字不可胜计宋初犹未散逸而崇文
总目云郦注四十卷亡其五则仁宗之世已非完书南
渡后程大昌撰禹贡论颇举以相證而终不能得其要
领金蔡正甫撰补正水经三卷 元欧阳原功
为之序谓 (第 19b 页)
  唐陆禋续水经(玉壶清话)


  一清按天中记引其所载雉卵为蛟事第不见于簿
录亦莫能知其卷数也

   欧阳玄
补正水经序曰金礼部即中蔡正甫作补正水
经三卷翰林应奉苏君伯修购得其书将板行之属余
序其篇端按隋经籍志 …… (第 24b 页)
溪文集)

  一清按蔡正甫金史有傅附其父松年后云有补正
水经五篇考元遗山中州集是水经补亡四十篇也 圭斋
序云三卷盖补郦注之亡卷每一篇至苏滋溪 …… (第 27b 页)
  黄宗羲今水经序曰古名儒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
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后世流
为词章之学始修饰字句流连光景高文巨册徒充污
惑之声而已由是而读古人之书亦不究其原委割裂
以为词章之用作者之意如彼读者之意如此其傅者
非其所以傅者也先王体国经野凡封内之山川其离
合向背延袤道里莫不讲求水经之作亦禹贡之遗意

也郦善长注之补其所未备可谓有功于是书矣然开
章河水二字注以数千言援引释氏无稽于事实何当
已失作者之意余越人也以越水證之以曹娥江为浦
阳江以姚江为大江之奇分苕水出山阴县具区在馀
姚县沔河至馀姚入海皆错误之大者以是而槩百三
十有七水能必其不似与 欧阳原功
谓郭璞作经郦善
长作注璞南人善长北人当时南北分裂故闻见有所
不逮余以为不然璞既南人而习南水矣其南水又 (第 28b 页)
   充庙学典籍既已依准勾当本人例受都省劄
   付给降相应具呈照详得此除外合下都省仰
   照验依上施行 元 欧阳玄
林庙创设管勾序
   曰向余读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载司徒臣雄
   司空臣戒言鲁相瑛书称孔子庙褒成侯四 (第 21a 页)
  承旨兼太子赞善
先生在妊七月生儿时苦多病六岁入小学授李瀚蒙
求一日而尽九岁能诗呼为神童稍长受业于闻人梦

吉得春秋三传之旨兼通五经时吴渊颖先生莱方内
儒宗金华胡翰出其门致书招曰举子业不足溷景濂
曷来同学古文词乎欣然从之未几悉得其阃奥吴既
辞去即代讲席乡先生柳文肃公贯黄文献公溍深礼
重之叹曰吾乡得景濂斯文不乏矣莆田陈公旅称其
文沉郁简严能兼二公之所长 欧阳先生玄
则曰非才
具众美识迈千古安能与于斯遂以文名擅天下
主于郑氏者且二十年而是时俗尚波靡独其乡犹传 (第 1b 页)
 茹骧之字曰伯骏嵊县人绍兴戊辰进士
史岩之知长兴县嵩之弟也(见叶水心史/进翁墓志)
镏有开迪功郎安吉州乌程令 (欧阳玄
镏/更亝墓碑)
陈希莆田人通直郎知武康县(楼攻愧陈/居仁行状)
林大中绍兴三十年进士调左迪功郎湖州乌 (第 20a 页)
 其罪不顾身者为国家耳苟畏上怒而不言则祸乱
 何极既而大臣有助其言者上悟遂诛僧格后萨里
 论及斯事叹曰使我有万世名者子昂之力也(函史/参 欧)
 (阳玄
神/道碑)
 元世祖蒇事南郊他学士撰祝册有云章亥复生不
 足以步有元之幅员又云谨以太祖圣武皇帝正东 …… (第 31a 页)
 谢服从所刋定皇太后命学士拟改降福宫名同列拟
 光被公拟光天或曰光天出陈后主诗不祥公曰帝
 光天之下出虞书何谓不祥各书所拟进后竟用光
 天 (欧阳玄/
神道碑)
赵孟頖字景鲁吴兴人以签书高邮军判官厅公事未
仕宋归于元宦情素薄浮沉里闾不求仕进日以翰墨 …… (第 31b 页)
 字足以雄一时(松雪/斋集)
陈绎曾字伯敷康祖子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
注疏皆能成诵文词汪洋浩博其气蔼如也与脩辽史
官至国子助教论者谓与陈旅相伯仲云(元史参研北/杂志 欧阳圭)
(斋
戴剡/源两集)
周密宋季为国局尝祠蜡充奉礼部郎兼太祝终义乌
(癸辛杂识参书绘/宝鉴密详掌故)
宇文 (第 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