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史評類
別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著《存著斋文集》、《北门类稿》、《薇垣类稿》、《经说》、《绍熙讲义》、《奏议》、《历官表奏》行世。 高斯得
高斯得,
字不妄,利州路提点刑狱、知沔州稼之子也。少从李坤臣学,坤臣瞽, 斯得
左右扶持之。中成都路转运司试,补入太学。绍定二年举进士,授利州路观察推官。越二年,辟差四川茶马干办公事。李心传以著作佐郎领史事,即成都修《国朝会要》,辟为检阅文字。端平二年九月,稼死事于沔,时大元兵屯沔, 斯得
日夜西向号泣。会其僮至自沔,知稼战没处,与 斯得
潜行至其地,遂得稼遗体,奉以归,见者感泣。服除而哀伤不已,无意仕进。心传方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检阅,秩同秘阁校勘,盖创员也。 斯得
分修光、宁二帝《纪》。寻迁史馆校勘,又迁军器监主簿兼史馆校勘。

时丞相史嵩之柄国, 斯得
遇对,空臆尽言。冬雷, 斯得
应诏上封事,乞择才并相,由是迕嵩之意。迁太常寺主簿,仍兼史馆校勘。时 斯得
叔父定子以礼部尚书领史事,时人以为美谈。会太学博士刘应起入对,拄嵩之,嵩之恚,使其党言叔父兄子不可同朝,以 斯得
添差通判绍兴府。淳祐二年,四朝《帝纪》书成,上之。嵩之妄加毁誉于理宗、济王,改 斯得
所草《宁宗纪》末卷, 斯得
与史官杜范、王遂辨之。范报书亦有「奸人剿入邪说」之语,然书已登进矣。心传藏 斯得
所草,题其末曰「前史官高某撰」而已。

逾年,添差通判台州。范既入相,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郎。六年正月朔,日有食之, 斯得
应诏上封事,言:「大奸嗜权,巧营夺服,陛下奋独断而罢退之,是矣。谏宪之臣,交疏其恶,或请投之荒裔,或 ……懿之祸,将有不忍言者。」时监察御史江万里及它台谏累疏论嵩之罪恶,竟不施行,第因嵩之致仕,予祠而已,故 斯得
封事首及之。

又言:「大臣贵乎以道事君,今乃献替之义少而容悦之意多,知耻之念轻而患失之心重。内降当 ……同而恶异,任术而诡道,乐媮而惮劳。陛下虚心委寄,所责者何事,而其应乃尔。」时范钟独当国,过失日章,故 斯得
及之。又言:「便嬖侧媚之人,尤足为清明之累,腐夫巧谗而使传几摇,妖㜮外通而魁邪密主,阴奸伏蛊,互煽交 ……炭之厄。当是时也,能洁身以去,其能逃万世之清议乎?」于是群憸悚惧,或泣诉上前,或上章求去,合力排摈, 斯得
遂求补外。在告几百馀日,于是差知严州, 斯得
三请乞祠,不许。严环山为郡,虽丰岁犹仰它州。夏旱 斯得
蠲租发廪,招籴劝分,请于朝,得米万石以振济。

迁浙东提点刑狱,遂劾知处州赵善瀚、知台州沈暨等七人倚势厉民,疏上,不报。改江西转运判官, 斯得
具辞免,上奏曰:「臣劾奏赵善瀚等七人,未闻报可,固疑必有党与营救,惑误圣听,今奉恩除,乃知中臣所料。 ……拜,则与世之顽顿无耻者何异?乞并臣镌罢,以戒奉使无状者。」章既上,坦自谓己任台谏而反见攻,遍恳同列论 斯得,
同列难之,计急,自上章劾罢 斯得
新任,未几,坦亦罢,七人竟罢去。

移湖南提点刑狱,荐通判潭州徐经孙等六人。攸县富民陈衡老,以家丁粮食资强贼,劫杀平民。 斯得
至,有诉其事者,首吏受赇而左右之,衡老造庭,首吏拱立。 斯得
发其奸,械首吏下狱,群胥失色股栗。于是研鞫具得其状,乃黥配首吏,具白朝省,追毁衡老官资,簿录其家。会诸邑水灾,衡老愿出米五万石振济以赎罪。衡老婿吴自性,与衡老馆客太学生冯炜等谋中伤 斯得
盗拆官椟。 斯得
白于朝,复正其罪,出一箧书,具得自性等交通省部吏胥情状, 斯得
并言于朝,下其事大府,索出赇银六万馀两,黥配自性及省寺高铸等二十馀人。初,自性厚赂宦者言于理宗曰: 「斯得
以缗钱百万进,愿易近地一节。」理宗曰:「高某硬汉,安得有是。」而 斯得
力求去,清之以书留之。又荐李晞颜等五人。

加直秘阁、湖南转运判官,改尚右郎官,未至,改礼部郎中。上 ……则天意可回,和气可召矣。」会斥左司徐霖,帝虑给事中赵汝腾争逐霖事,乃徙汝腾翰林学士,汝腾闻命即去国。 斯得
言:「汝腾一世之望,宗老之重,飘然引去,陛下遂亦弃之有如弁髦,中外惊怪,将见贤者力争不胜而去,小人踊 ……数月,初意遽变,臣深惜之。」

时上封事言得失者众,或者恶其欢呶,遂谓:「空言徒乱人听,无补国事。」 斯得
因转对,言:「诸臣之言,上则切劘圣主,下则砥砺大臣,内则摧压奸邪,外则销遏寇虐,顾以为无补于实政乎? ……虑者也。」监察御史萧泰来论罢。

踰年,以直宝文阁知泉州,力辞,迁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朝廷行自实田, 斯得
言:「按《史记》,秦始皇三十一年,令民自实田。主上临御适三十一年,而异日书之史册,自实之名正与秦同。」丞相谢方叔大愧,即为之罢。董槐入相,召为司农卿。程元凤入相,改秘书监。丁大全入相,监察御史沈炎论 斯得
以闽漕交承钱物,下郡吏大府,榜死数人。先是,吴自性之狱,高铸为首恶黥配广州,捐资免行,至是为相府监奴,嗾炎发其端。京尹顾岩傅会其狱,安吉守何梦然奉行其事,陵铄甚至, 斯得
不少挫,竟无所得。大全既谪,朝廷罪其委任非人,遂斩铸。 斯得
既拜浙西提点刑狱之命,炎,浙西人,泣于上前,乞更之,移浙东提举常平。命下,给事中章鉴缴还。 斯得
杜门不出,著《孝宗系年要录》。

彗星见,应诏上封事,曰:「陛下专任一相,虚心委之,果得其人,宜天心 ……。兼权工部侍郎,遂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仍兼侍讲。进《高宗系年要录纲目》,帝善之。大元军下襄阳, 斯得
疏论言事,最为切要,帝嘉纳,迁工部侍郎。屡求补外,以显文阁待制、知建宁府。

度宗崩,陈宜中入相,以权兵部尚书召。 斯得
痛国事之阽危,疏言诛奸臣以谢天下,开言路以回天心,聚人才以济国事,旌节义以厉懦夫,竭财力以收散亡。忠 ……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同提举编修《敕令》及《经武要略》。大元兵下饶州,江万里赴水死,事闻,赠太傅。 斯得
言赠恤之典,所当度越故常,以风厉天下,遂加赠太师。又言赏通判池州赵卯发死节太薄,乃加赠待制。

台谏 ……直方等四人论似道误国之罪,乞安置岭表,簿录其家。丞相留梦炎庇护似道,止令散官居住,且谓簿录扰及无辜。 斯得
谓:「散官则安置,追降官分司则居住,祖宗制也。」梦炎语塞。梦炎乘间直罢去平章事王钥、监察御史俞浙,并罢 斯得,
于是宋亡矣。所著有《诗肤说》、《仪礼合抄》、《增损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长编》、《孝宗系系年要录》、 《耻堂
文集》行世。
张忠恕
张忠恕,字行父,右仆射浚之孙。以祖任,监楼店务。入府幕,时韩侂胄权势熏灼,尝夺 ……至切劘上躬,尽言无隐,帝益严惮之。居官大节,则母教之助为多。


论曰:观高定子在西陲,政业著闻矣。 斯得
屡起而屡仆于权臣之手,及其再起,宋事已非。张忠恕论济邸事,有父祖风焉。唐璘者,亦可谓古之遗直。
,讲读官皆在;晚讲,惟说书一员。宰相惧子才言己,并晚讲于早,自是不得独对矣。迁军器少监,御史萧泰来劾 高斯得
、徐霖,右司李伯玉言泰来所劾不当,上切责伯玉,降两官罢,子才言:「陛下更化,召用诸贤。今汝腾、 斯得
、霖相继劾去,伯玉又重获罪,善人尽矣!」除兼侍立、修注官,力辞。行都大火,子才应诏上封事,言甚切直。
,兼权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三年,进大学士,致仕。卒,赠少保。炎居言路,尝按劾福建转运使 高斯得
、观文殿学士李曾伯、沿江制置司参谋官刘子澄、左丞相吴潜。然论罢右丞相丁大全及其党与,则为公论也。
。」迁起居舍人兼侍讲,即力丐去。清之犹冀师雍少贬,师雍曰:「吾欲为全人。」终不屈。数月,坦卒劾师雍及 高斯得
俱罢。久之,以直宝文阁奉祠,陈垓又嗾同列寝之。清之卒,起师雍为左史,既而改江西转运使,迁礼部侍郎,命
等官,诛其幕官翁应龙,廖莹中、王庭皆自杀。潘文卿、季可、陈坚、徐卿孙皆似道鹰犬,至是交章劾之。四月, 高斯得
乞诛似道,不从。而似道亦自上表乞保全,乃命削三官,然尚居扬不归。五月,王爚论似道既不死忠,又不死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