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焉)杨仲元(管城人知郧乡/县宰相张士逊)
(先茔隶境内将属之召不往至则/按籍均役之虽堂帖求免不为减) 陈希亮(眉州青/神人仁)
(宗时盗起京西富弼荐知房州州素无兵备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
(南殿侍雷甲以兵百馀人逐盗竹山所至为暴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
(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吏士皆欲斩甲/以徇希亮独治为暴者十馀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第 57b 页)
不往至则/按籍均役之虽堂帖求免不为减)陈希亮(眉州青/神人仁)
(宗时盗起京西富弼荐知房州州素无兵备 希亮/
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
(南殿侍雷甲以兵百馀人逐盗竹山所至为暴 (第 57b 页)
希/亮
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
(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吏士皆欲斩甲/以徇 (第 57b 页)
希亮
独治为暴者十馀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 (第 57b 页)
(供奉官崔德赟捕贼党军子不获围竹山民向氏/杀父子三人枭首南阳市曰此党军子也 希亮
察)
(其冤下德赟狱未服党军子获于商州诏赐向氏/帛复其家流德赟通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
(为元昊谋 (第 58a 页)
臣诏徙其族百馀口于房饥寒且死 希/亮
言元事虚实不可知请释其族诏从之老幼哭)
(庭下画 (第 58a 页)
希/亮
像祠焉)李璆(汴人徽宗时知房州时既㩁官茶/复强民输旧额贫无所出被系者)
(数百人璆至/即日尽释之)(第 58a 页)
   马亮(合肥人真宗时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闾患人共谋杀之事觉法当死者四人)
(亮咸贷之曰为民去害而反/坐以死罪非法意也徙升川)赵抃(西安人为武安/军节度推官人)
(有赦前伪造印更赦而用者吏议当死抃曰赦前/不用赦后不造不当死遂以疑谳宥生之一府皆)
(服)李若谷(徐州人仁宗时知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水中当捕获以无验每)

(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掠若/谷擒致之磔于市自是寇稍息)王罕(华阳人知/潭州为政)
(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乃)
(本为人妻夫死妾遂逐妇而据家赀因愤恚成疾/罕为治妾而反其赀妇艮愈郡人传为神明事闻)
(诏书褒谕/赐绢三匹) 陈希亮(青城人天圣中知长沙县有僧/出入章献后家恃势据氏地希)
(亮捕治寘诸法一县大耸郴州竹场有伪为劵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
(已而果得/其伪造者)
齐廓(会稽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潭州/鞫系囚七人为强盗当论死廓讯)
(得其状非强付州/使劾正乃悉免死)(第 21b 页)
愈郡人传为神明事闻)
(诏书褒谕/赐绢三匹)陈希亮(青城人天圣中知长沙县有僧/出入章献后家恃势据氏地 希)
(亮
捕治寘诸法一县大耸郴州竹场有伪为劵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 (第 21b 页)
希亮
察其非辜出之)
(已而果得/其伪造者)齐廓(会稽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潭州/鞫系囚七人为强盗当论死廓讯) (第 21b 页)
韪之咸平二年旱求直言台符历疏时务)
(优诏褒答历工部员外郎陜西转运使/台符好学喜延誉后进有集三十卷) 陈希亮(青/神)
(人好学励志不治生业天圣中进士历知数州郡/迁京东转运使英宗立迁太常寺少卿以才干刚)
(直名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所/恕)
(故严而不残子慥尝与苏轼论用兵及古今成/自谓一时豪士稍壮折节读书晚年遁于光黄/败/间)
(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不与世相闻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古方山冠之遗人因谓之方山子)
   孙抃(眉山人六世祖长孺喜藏书号书楼孙氏抃/登进士皇祐中为御史中丞数言事不为矫)
(激帝欲除内 (第 16a 页)
 (安静民皆/乐其至焉)欧阳修(通判滑州时仁宗登用杜衍等分/列府乞召脩重言路遂入知谏院)
 包拯(两为河北转运使治大名府/政令严明吏民畏而爱之) 陈希亮(知滑州会/河决鱼池)

(第 48b 页)
  (希亮
发禁兵捍之而自庐于当决之处吏民/涕泣更谏坚卧不起水亦渐去人比之王曾)李若谷
 (知滑州恺悌爱人河啮韩 …… (第 49a 页)
 (日至庾/治事)金裴时亨(同知大名府事先是豪猾纵横前/政莫能制亨下车宣明约束阖境)
 (帖/然)图克坦 公弼(知大名府事时军兴有司督捕租及牛/头税甚急公弼奏民皆疲弊宜缓征以)
 (纾民/从之)
元张弘范(大名路总管以岁大水免民租税朝/廷罪其专弘范请入见言朝廷储之)
 (小仓不若储之大仓帝曰何说 (第 50a 页)
 (日至庾/治事)金裴时亨(同知大名府事先是豪猾纵横前/政莫能制亨下车宣明约束阖境)
 (帖/然)图克坦公弼(知大名府事时军兴有司督捕租及牛/头税甚急 公弼
奏民皆疲弊宜缓征以)
 (纾民/从之)元张弘范(大名路总管以岁大水免民租税朝/廷罪其专弘范请入见言朝 (第 50a 页)
 (政事闻于一时公馀手不释卷/时邵亢为推官殊诿之以事)段少连(仁宗时知蒙/城县通敏有)
 (才遇事无大/小决遣如流) 陈希亮(知宿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常/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

(第 29b 页)
 (政事闻于一时公馀手不释卷/时邵亢为推官殊诿之以事)段少连(仁宗时知蒙/城县通敏有)
 (才遇事无大/小决遣如流)陈希亮(知宿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常/坏舟 希亮
始作飞桥无柱以便) (第 29b 页)
 (为御史中丞孔道辅所劾会道辅卒客有谓此害公/者德用曰渠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亡一直)
 (臣/) 陈希亮(知曹州先是冤句盗起尽劫张郭镇希/亮至曹不逾月悉擒其党州以无事)

 讽(知广济军河决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吕公著(皇/祐)
 (中知单 (第 30b 页)
 (为御史中丞孔道辅所劾会道辅卒客有谓此害公/者德用曰渠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亡一直)
 (臣/)陈希亮(知曹州先是冤句盗起尽劫张郭镇 希/亮
至曹不逾月悉擒其党州以无事)
 讽(知广济军河决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 (第 30b 页)
 (视事未几决遣殆/尽京师翕然称之)李绚(为开封府推官尽心民事后/为知府京师多老奸宿猾吏)
 (不能擒绚推迹其物色起居/一时录治略尽威令大行) 陈希亮(仁宗时开封府/司录先是青州)
 (人赵禹上书言元昊必反被流及昊反禹至京自理/时相怒下禹狱希亮言禹不可罪上释禹赏为徐州)
 (推/官)
窦卞(开封府推官方禁销金为衣皇城卒捕得之/属卞治以中禁为言奏曰真宗行此制自掖)
 (庭始今不正以法无 (第 32b 页)
 (不能擒绚推迹其物色起居/一时录治略尽威令大行)陈希亮(仁宗时开封府/司录先是青州)
 (人赵禹上书言元昊必反被流及昊反禹至京自理/时相怒下禹狱 希亮
言禹不可罪上释禹赏为徐州)
 (推/官)窦卞(开封府推官方禁销金为衣皇城卒捕得之/属卞治以中禁为言奏 (第 32b 页)
 (元丰中知河南府夏大雨伊洛间民被溺者十五六/绛发廪赈恤收葬溺死禁止盗贼又环城筑堤数月)
 (水复至民/赖以免)韩缜(知河南府视民/如子不以苛法) 陈希亮(西京运转使/石塘河兵叛)
 (希亮轻车出按贼相与列诉道周希亮徐询其所/苦令曰汝已自首皆无皋乃推首谋者斩之以徇)
(第 34b 页)
 (元丰中知河南府夏大雨伊洛间民被溺者十五六/绛发廪赈恤收葬溺死禁止盗贼又环城筑堤数月)
 (水复至民/赖以免)韩缜(知河南府视民/如子不以苛法)陈希亮(西京运转使/石塘河兵叛)
  (希亮
轻车出按贼相与列诉道 (第 34b 页)
希亮
徐询其所/苦令曰汝已自首皆无皋乃推首谋者斩之以徇)马 …… (第 34b 页)
 (迁唐州马步军副总管又从岳飞复西京六州平湖/贼与金人战于海州中流矢卒孝宗命祠于战所子)
 (世雄没于/符离之战)陈与义(洛阳人其先居京兆自曾祖 希亮/
始迁洛与义天资卓伟政和间上)
 (舍甲科累官大学博士徽宗见所赋墨梅诗有见晚/之叹绍兴中拜翰林学士参知 (第 55b 页)
 (州元昊寇边起为陜西都转运使镐尝阅同州厢/军得材武者三百人教以强弩号清边军最骁悍)
 尚宽(知同州勤于为政/治有异等之效) 陈希亮(知鄠县老吏曾腆侮/法以希亮年少易之)
 (希亮视事首得其罪腆叩首出血/愿自新希亮戒而舍之卒为善吏)
程颢(鄠县主簿民/有争藏钱者)
 (令不能决颢一言决之其人遂服南山僧寺有石佛/岁传其首放光颢戒曰俟后 (第 6a 页)
 (州元昊寇边起为陜西都转运使镐尝阅同州厢/军得材武者三百人教以强弩号清边军最骁悍)
 尚宽(知同州勤于为政/治有异等之效)陈希亮(知鄠县老吏曾腆侮/法以 希亮
年少易之)
  (第 6a 页)
(希亮
视事首得其罪腆叩首出血/愿自新 (第 6a 页)
希亮
戒而舍之卒为善吏)程颢(鄠县主簿民/有争藏钱者)
 (令不能决颢一言决之其人遂服南山僧寺有石佛/岁传 (第 6a 页)
 (建楼/因名)卖酒楼(在宝鸡县东陈仓古城内自唐至宋中/更兵燹独存此楼宋苏轼诗晓入陈仓)
 (县惟馀/卖酒楼)武成楼(在宝鸡县东三十里武成镇 宋陈希亮
守凤翔日建有诗)风月楼
 (在汧阳县南汧河岸侧/下临清流极其爽垲)竹阁(在府治东北竹圜唐光/启中李茂 …… (第 10a 页)
 (六十里昔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亦好之以妻史作台居焉积数十年)
 (一旦随凤而去后人/即其遗址建凤女祠)凌虚台(在府治东北 宋陈希亮/
守郡时所建判官苏轼)
 (记其略云国于南山之下宜石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最丽者 …… (第 11a 页)
 (福受命四十日而/战守之备皆具)司马池(知凤翔府有疑狱上谳大/理辄复下掾属惶遽引咎)
 (池曰长吏者政事所由非诸/君过乃独承其罪有诏勿劾) 陈希亮(知凤翔府吏事/精敏仓粟支十)
 (三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三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
 (民皆/便)
苏轼(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坡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
 (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 (第 18a 页)
 (池曰长吏者政事所由非诸/君过乃独承其罪有诏勿劾)陈希亮(知凤翔府吏事/精敏仓粟支十)
 (三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 希亮
发十三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 (第 18a 页)
希亮
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
 (民皆/便)苏轼(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坡下岁输南山木筏 (第 18a 页)
 (米废冗役治湖水筑/堤七百步民不病涉)宋杨澈(虔州通判时郭载兴拥/兵自固澈独趍其垒谕)
 (以威信即/委符听命) 陈希亮(天圣间知雩都县清劲节介有巫/觋岁敛民财以禳火讹言有绯衣)
 (三老人行火希亮禁之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家)
余良肱(知虔州/士大夫) (第 12a 页)
 (以威信即/委符听命)陈希亮(天圣间知雩都县清劲节介有巫/觋岁敛民财以禳火讹言有绯衣)
 (三老人行火 希亮
禁之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家)余良肱(知虔州/士大夫) (第 12a 页)
 (名/者)崔述(房州刺史推情瘽身以裕/劳人恻隐所被四封嘉靖)宋辛文悦(太祖幼/从文悦)

 (肄业逮即位召见授判太府寺时周郑王出居/房州太祖谓文悦长者命知房州以保全之) 陈希
 亮(时以盗起西京富弼荐知房州州素无兵备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
 (盗不/入境)
晋骘(绍兴初知房州适桑仲蹂践之馀军士绝/粮骘令军士开垦至秋大熟仓廪富足凡)
 (贫民能为工匠者令脩制 (第 67a 页)
 (肄业逮即位召见授判太府寺时周郑王出居/房州太祖谓文悦长者命知房州以保全之)陈希
 亮(时以盗起西京富弼荐知房州州素无兵备 希亮/
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
 (盗不/入境)晋骘(绍兴初知房州适桑仲蹂践之馀军士绝/粮 (第 67a 页)
 (式立裁之/吏民咸服)杨覃(知潭州王师讨宜贼军须多出/长沙曹利用以闻诏书褒劳)刘沆
 (庆历中湖南蛮猺数入寇以沆知潭/州兼安抚使许便宜从事蛮酋多降) 陈希亮(天圣间/知长沙)
 (县有僧出入章献后家恃势据民/地希亮捕冶寘诸法一县耸服)
刘夔(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初)
 (至遣人谕蛮酋使降不从乃率/兵进讨破其巢穴州境获安)周沆(知潭州他 (第 25a 页)
 (庆历中湖南蛮猺数入寇以沆知潭/州兼安抚使许便宜从事蛮酋多降)陈希亮(天圣间/知长沙)
 (县有僧出入章献后家恃势据民/地 希亮
捕冶寘诸法一县耸服)刘夔(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初)
 (至遣人谕蛮酋使降不从乃率/兵进讨破其巢穴州境 (第 25a 页)
 (苦吟三/百篇)毛安舆(洪雅人年九岁父死负土营坟庐于/其侧三年知益州张方平闻之遗以)
 (酒饩状其/事以闻) 陈希亮(青神人幼孤好学其兄使治息钱/希亮悉召逋家焚其劵天圣中举)
 (进士历知数府州累官太常少卿以才干刚直名子/四忱度支郎中恪滑州推官恂大理寺丞慥有隐名)

(第 32b 页)
 (苦吟三/百篇)毛安舆(洪雅人年九岁父死负土营坟庐于/其侧三年知益州张方平闻之遗以)
 (酒饩状其/事以闻)陈希亮(青神人幼孤好学其兄使治息钱 希亮
悉召逋家焚其劵天圣中举)
 (进士历知数府州累官太常少卿以才干刚直名子/四忱度支郎中恪滑州推官恂大理 (第 32b 页)
馀补不足周急不继富之意也其讲睦邻
之好不过以酒相遗彼此交易复还公帑苟私用之则
有刑矣治平元年知凤翔府 陈希亮
自首曾以邻州公
使酒私用贬太常少卿分司西京乃申严其禁公使酒 (第 12a 页)
」世以亮为知人。亮卒,时夷简在相位,有司谥曰「忠肃」,人不以为是也。

子:仲甫,为天章阁待制。 陈希亮
陈希亮,
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唐广明中,违难迁眉州青神之东山。 希亮
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馀万. 希亮
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

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 希亮
捕治置诸法,一县大耸。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 希亮
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再迁殿中丞,徙知鄠县。老吏曹腆侮法,以 希亮
年少,易之。 希亮
视事,首得其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 希亮
戒而舍之,卒为善吏。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民讹言有绯衣三老人行火。 希亮
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馀家。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泣曰:「公去我,绯衣老人复出矣。」迁太常博士。有言郴狱活人死罪,赐五品服。

初,蜀人官蜀,不得通判州事。 希亮
以母老,愿折资为县侍亲,于是知临津县。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 希亮
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青州民赵禹上书,言赵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开封狱, 希亮
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上释禹,赏为徐州推官,且欲以 希亮
为御史,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 希亮
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 希亮
及诸掾吏。 希亮
曰:「杀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

期年,盗起京西,杀守令,富弼荐 希亮
可用,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希亮
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殿侍雷甲以兵百馀人逐盗竹山,甲不能戢,所至为暴。或疑为盗,告 希亮
盗入境,且及门, 希亮
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皆欲斩甲以徇, 希亮
独治为暴者十馀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时剧贼党军子方张,转运使使供奉官崔德赟捕之。德赟既失党军子,遂围竹山民,贼所尝舍者,曰向氏,杀父子三人,枭首南阳市。曰:「此党军子也。」 希亮
察其冤,下德赟狱,未服。党军子获于商州,诏赐向氏帛,复其家,流德赟通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馀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 希亮
曰:「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乃密以闻,诏释之。老幼哭 希亮
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画 希亮
像祠焉。

代还,执政欲以为大理少卿, 希亮
曰:「法吏守文,非所愿,愿得一郡以自效。」乃以为宿州。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常坏舟。 希亮
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皇祐元年,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瓘劾 希亮
擅增损物价。已而瓘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希亮
乞廷辨。既对,仁宗直 希亮,
夺瓘职知越州,且欲用 希亮。
希亮
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会河溢鱼池埽,且决, 希亮
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 希亮
坚卧不动,水亦去,人比之王尊。是岁,盗起宛句,昼劫张郭镇,执濮州通判井渊。仁宗以为忧,问执政可用者。未及对,仁宗曰:「朕得之矣。」乃以 希亮
为曹州。不逾月,悉擒其党。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 希亮
乘传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 希亮
至,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久之,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馀不反者数百人于庐,皆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 希亮
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馀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人为之惧, 希亮
益加亲信,皆感德,指心誓为 希亮
死。改提点刑狱江东,迁度支郎中,徙河北。

嘉祐二年,入为开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户部勾院。朝廷以三司事冗,簿书留滞,乃命 希亮
又兼开拆司。荣州鬻盐凡十八井,岁久澹竭,有司责课如初,民破产籍没者三百馀家。 希亮
为言,还其所籍,岁蠲三十馀万斤。三司簿书滞留者,自天禧以来,末帐六百有四,明道以来,生事二百一十二万, 希亮
日夜课吏,凡九月,去其三之二。度支吏不时勾, 希亮
杖之。副使以 希亮
擅决罚,由是事复滞。

会接伴契丹使还,自请补外,乃以为京西转运使,赐三品服。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自称「周大王」,震动汝、洛间。 希亮
闻之,即日轻骑出按,吏请以兵从, 希亮
不许。其贼二十四人道遇 希亮,
希亮
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遂相与列诉道周。 希亮
徐问其所苦,命一老兵押之,曰:「以是付叶县,听吾命。」既至,令曰:「汝以自首,皆无罪,然必有首谋者。 ……役如初。

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 希亮
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徐州守暴苛,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获小盗,使必自诬抵死。 希亮
言其状,卒以废去。

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 希亮
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 希亮
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馀,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 希亮
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 希亮
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

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狱有盗,法当死,僚官持不可。久之,盗杀守吏遁去。 希亮
以前议谳于朝,而 希亮
之议是,僚官惧,欲以事中 希亮,
希亮
自顾无有其事。始,州郡以酒相饷,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 希亮
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以家财偿之。遂借此上书自劾,求去不已,坐是分司西京。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 希亮
尝梦异人按图而告之年,至是果然。赠工部侍郎。 希亮
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 希亮
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

四子。忱,度支郎中;恪,滑州推官;恂,大理寺丞; ……,颍不阿贵戚,有儒者之风。挚淳静而不矫,池质易而长厚,肃议法平恕,及、堂、夔清修自守,盖侍从之选也。 希亮
为政严而不残,其良吏与。马亮饶才智而寡廉称,士论以此惜之。
,时王嗣宗留守西京,厚遇之,及徙青神县,贫不自给,嗣宗假奉半年使办装。既至县,兴学校,教生徒。后邑人 陈希亮
、杨异相继登科,逸改其居曰桂枝里。县东南有松柏柏滩,夏秋暴涨多覆舟,逸祷江神,不逾月,滩为徙五里,时
  坪仔顶圳:道光元年,业户张天球筑,源出清水溪。

  清水沟圳:嘉庆二十四年,佃户廖阿礼筑,源出清水溪。
  三角潭圳:道光二十四年,业户 陈希亮
筑。
  大水窟陂:源出崠顶山下泉,邱、董二氏合筑。
  姜仔寮圳:乾隆五年,业户叶初筑。
  隆兴 (第 679 页)
  三角潭仔圳 在县东二十五里.于三角潭仔溪北引水入圳,溉五里林、下坪等处田

;圳长四里馀,宽六、七尺,溉田三十馀甲.道光二十四年,训导 陈希亮
开筑.
  大水窟陂 在大坪顶,距县四十五里崠顶山下.泉源上涌,汇一大窟,兼收山水潴为陂;周广一、二 …… (第 157 页)
   义 塾(无)



   社 学

  郁郁社 在林屺埔街(县治东二十五里).未有文祠之先,社长恩贡生张焕文、训导 陈希亮
、廪生刘玉章招诸士子讲学,会文结社,以为敬业乐群之所;今名莲斋.有社学租在文祠内,为香灯祭品之资. …… (第 158 页)
    圣迹亭

  圣迹亭 在林屺埔福德庙前.高丈馀,宽五尺,四围环立栏杆.咸丰辛酉年,郁郁社教职 陈希亮
、廪生陈贞元诸生等捐建.又一在天后宫庙壁.一在东埔蚋延平郡王庙右畔.咸丰八年三月,生员刘汉中倡建;光 (第 160 页)
。袁宏道曾多次游览黄鹤楼,将黄鹤楼、岳阳楼、晴川阁和荆州仲宜楼称誉为“楚四名楼”,并作七绝《偕王章甫 陈公弼
登黄鹤楼》二首,介绍黄鹤楼的建筑艺术等。
柳敬亭(1587—1670) 明末说书艺人。本姓曹。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