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 金安节
校勘, 安节
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张浚 ……免行钱非是,以旧职提举太平兴国宫。中书舍人阎安中欲留其行,叔达并劾之。诏大宝致仕。寻卒,年七十七。 金安节
金安节,
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 ……:「司马光以财用乏,请用宰相领总计使,宜以为法。」

除司农丞,又迁殿中侍御史。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 安节
言:「崇、观以来,因父兄秉政而得贴职近制,皆在讨论。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不报。任申先除待制致仕, 安节
劾其忿戾,乞追夺。秦桧兄梓知台州, 安节
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

桧死,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入为大理卿, ……卓然以教化为务者。愿申饬守令,俾无专事法律,苟可以赞教化,必力行之。」时获伪造盐引者,大臣欲置之死, 安节
力争,以为事已十馀年,且自首无死法,因得减等。两浙漕属王悦道鞫仁和令杨绩狱不实,事下大理, 安节
并逮悦道。悦道,幸医王继先子也,屡因人求免, 安节
不从。

迁宗正少卿。为金使施宜生贺正, 安节
馆伴。属显仁皇后丧,服黑带,宜生曰:「使人以贺礼来,迓使安得服黑带?」 安节
辞难再四,宜生屈服。迁礼部侍郎。明年,再充送伴使。至楚州,副使耶律翼夺巡检王松马不得,鞭笞之。 安节
遣人责翼,词色俱厉,朝廷恐生事,坐削两秩。叶义问使金,金主因言:「前日夺马事,曲在翼,已笞二百,回日可详奏。」乃复元官。

迁礼部侍郎。将祠明堂,时已闻钦宗升遐, 安节
言:「宫庙行礼,皆当以大臣摄事。」从之。迁侍讲、给事中。殿院杜莘老论张去为补外, 安节
言:「不可因内侍而去言官。」上遂留莘老。

金主亮犯淮,从幸建康。亮死, 安节
陈进取、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上将还临安,命杨存中宣抚江、淮、荆、襄, 安节
言:「存中顷以权太盛,人言籍籍,方解军政,复授兹职,非所以全之。」又言:「方今正当大明赏罚,乃首用刘宝、王权刻剥庸懦之人,何以激劝将士。」上皆纳之。

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 安节
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 ……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存中议遂格。

孝宗嗣位,给廷臣笔劄陈当世事, 安节
请:「严内降之科,凡内侍省、御药院、内东门司冗费,一切罢去。堂除省归吏部,长官听辟僚属,以清中书之务 ……邸旧恩,大渊除枢密都承旨,觌带御器械,谏议大夫刘度仍累疏论之。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閤门事,宰相知 安节
必以为言,使人讽之曰:「若书行,即坐政府矣。」 安节
拒不纳,封还录黄。时台谏相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 安节
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 ……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 安节
即自劾乞窜,上意解,命遂寝。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 安节
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张浚闻之,语人曰:「金给事真金石人也。」

拜兵部侍郎。金将仆散忠义遗三省、枢密院书,论和议,乃画定四事,诏群臣议。 安节
谓:「世称侄国,国号不加「大」字及用「再拜」二字,皆不可从。海、泗、唐、邓为淮、襄屏蔽,不可与。必不 ……肯归我,宜每因遣使恭谒。但讲好之后,当益选将厉兵,以为后图。」已而请祠,得请。中书舍人胡铨缴奏,谓: 「安节
太上之旧人,而陛下之老成也。汉张苍、唐张柬之、国朝富弼、文彦博皆年八旬尚不听其去, 安节
膂力未愆,有忧国心,岂宜从其引去。」上遂留之。

逾年,权吏部尚书兼侍读。自是力请谢事,诏以敷文阁学 ……为中兴以来全名高节,鲜有其比。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遗表闻,赠通奉大夫,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少保。 安节
至孝,居丧有礼。与兄相友爱,田业悉推与之,又以恩奏其孤子㒜。初筮仕,未尝求荐于人,及贵,有举荐不令人知。其除司农丞,或语之曰:「公是命,张侍郎致远为中司时所荐,盍往谢之?」 安节
曰:「彼为朝廷荐人,岂私我耶!」竟不往。荐晁公武、龚茂良可台谏,皆称职,二人弗知也。与秦桧忤,不出者 ……耻为深恨。王蔺犯颜忠谏,刚肠嫉恶。方赵鼎、张浚非罪远谪,朋交绝踪,大宝独从之游,逮斥权奸,了无顾忌。 安节
拒秦桧,排渊、觌,坚如金石,孤立无党,死生祸福,曾不一动其心。当金兵犯大散关,刚中单骑星驰,夜起吴璘
?」应辰主之尤力。或又言:「主上奉亲,乌得援元丰自却为比?」于是议状书者半,不书者半。明日,应辰复与 金安节
等十二人各陈所见,大概谓「光尧」近乎「神尧」,「寿圣」乃英宗诞节,尝以名寺。御史周必大亦以为问,应辰 ……是语有闻之德寿者,高宗因上过宫,云:「汪应辰素不乐吾。」于是有诏:「尊号之议,已尝奏知,不容但已。」 安节
等遂奉诏。

应辰连乞补外,遂知福州。未几,升敷文阁待制,举朱熹自代。在镇二年,会朝廷谋蜀帅,乃以敷 ……。莘老弹治,上疑其未审,不乐。莘老执奏不已,竟罢去为御马院,致仕,而莘老亦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给事中 金安节
、中书舍人刘珙封还制书,改司农少卿,寻请外,仍与遂宁。

始莘老自蜀造朝,不以家行。高宗闻其清修独处
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閤门事,必大与 金安节
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
浩与之异议,欲城瓜洲、采石。浚奏:「不守两淮而守江,不若城泗州。」除参知政事。有诏议应敌定论,洪遵、 金安节
、唐文若等相继论列,宰执独无奏。上以问浩,浩奏:「先为备御,是谓良规。傥听浅谋之士,兴不教之师,寇去
何面目尚为谏官?乞赐贬黜。」中书舍人张震缴其命至再,出知绍兴府。殿中侍御史胡沂亦论二人市权,既而给舍 金安节
、周必大再封还录黄。时张焘新拜参政,亦欲以大渊、觌决去就,力言之,帝不纳。焘辞去,遂以内祠兼侍读。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