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察别有施行一合差役人户第三
等以上户空闲四年第四等以下户空闲六年如空闲
不及逐等年限即据所阙役人雇募 如本
路役钱支不
及二分其空闲年限各递展一年一狭乡县役人除已
雇衙前州手力并壮丁不雇外许并雇州县人役上三 (第 4b 页)
  哲宗
元祐七年冬十月庚戌朔环州地再震
乙卯皇叔祖建雄军留后同知大宗正事宗景为感德
军节度使 礼部侍郎曾肇为刑部侍郎(肇十六日/知徐州)
刑部侍郎王觌为权礼部侍郎

丁巳工部言陜西转运司奏乞将本路州县应有前代
帝王陵寝祠庙去处邻近地各行摽拨委所属县分择
比近多丁之家召募看守本部欲依所奏每陵寝此近
十里内有系官空闲地土可修处择丁多之家召募五
户每户给田一顷与免营田地内每岁所出租课及本
县内诸般差役永充看守其祠庙若小有损坏亦责修
葺其间有不就给田看守及虽有承佃地土不及一顷
而情愿看守者并听从便 如本
家有田自合应役者即 (第 1b 页)
兼熙河秦凤路臣平生未到故彼处山川道路
及远近地里臣都不知况又欲出生界修筑青石峡东
楞摩等处决难遥度只 如本
路没烟峡石门城在平川
之内去边壕不远其地里远近及山川形势据大兵至
彼后画到图子与前日传闻百无一同则青 (第 9a 页)
赴场中卖其逐州军如不系出产或
出产数少及虽系出产而当年偶阙即具因依回申本
司别行下出产数多处贴数和买 如本
路诸州军实买
不足令监司具诣实事状申陈即州县辄有科买及监
司不为申陈者并以违制论仍令提举常平司觉察如 (第 6b 页)
有违犯具事因及官员名衔申尚书省仍许被科扰人
户直经提举常平司陈诉 如本
司不为行遣者一等科 (第 6b 页)
 枢密院言河东路经略司奏今相度葭芦寨西北榆
木川北岭上塞地去葭芦寨二十里周围据险南有小
沟泉脉勇壮可以开井控扼得隔祚岭荒土平玛克朗
三处贼马来路及包护得乌龙谷韦子川一带种耕地
土后倚葭芦寨实为便利诏孙览如果便利即依所奏
仍精选兵将官统制兵马前去进筑(三月四日奏乞城/榆木川四月七日)
(进筑十一日赐名布录癸丑诏河东/相度进筑榆木川盖葭芦之屏蔽也) 钟傅奏率秦凤
师进筑浅井三省枢密院言本无朝旨而傅擅为此举

以二十九日已兴役不可遏但进呈讫(布录/癸丑)
甲寅工部言淮南开河所奏请开修楚州支家河其河
系导引涟河与淮水相通乞赐名为通涟河从之 江
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言诸路州军合起上供有额
钱物 如本
州官司不依限计办人船等足备并科杖一
百从之(新无/可削)
丙辰朝请大夫充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刘定为宝文阁 (第 11a 页)
缘边人听归本贯路分经略安抚钤辖司听候差使
候三年满替归部依条对入第四等重格差遣馀并听
归本路押纲一次 如本
路无纲却许归都官依条押汴
河粮纲一次若不愿就押即许令降一等指射次第五
等见阙纲运一次候回日依条各对入 (第 22b 页)
今若画河为界则所以为限隔阻固者皆失之/矣彼岂不思一苇之水顷刻可渡据横山之险他路臣)
(固不能尽知之只 如本
路所筑九寨与今暖泉之通河/东金汤之通环庆幸皆就绪所得疆土东西殆千里而)
(南北远者乃至百馀里若又于新 (第 9b 页)
(河为界则所以为限隔阻固者皆失之矣彼岂不思一/苇之水顷刻可渡据横山之险他路臣固不能尽知之)
(只 如本
路所筑九寨与今暖泉之通河东金汤之通环/庆幸皆就绪所得疆土东西殆千里而南北远者乃至)
(百馀里若又于新 (第 12a 页)
且如京西第三
将下因屯戍回日勘会到军前带器甲逃走共一百八十二人
其因病患死损及逃亡已获之人不在此数又 如本
路第一将
且只会到在渭州四指挥逃走及死亡共一百一人第二将只会
到在渭州三指挥逃走及死亡共二百七十五人 (第 7a 页)
一姓也见国语)
(或作羑魏有陈留人/酉收今望出太原)胚氏(方几切见纂要/又据此当是姓)漆氏(长狄侨 如本
鄋)
(暪之国姓漆又为氏一云桼室女之后古有漆沈为鲁/相或云即漆雕开亦单为桼氏宋有郎中令漆凯之望)
( (第 26a 页)
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郎中其绍封削绌者中尉内
史官属亦以率减列侯国置相(其秩各 如本
县主治民/如令长不臣也但纳租)
(于侯以户/数为限)其官随国大小为增减食邑千户以上置家
丞庶子各一人 (第 7b 页)
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 如本
规恪自领万人馀分给诸将权嘉其功遣尚书仆射薛
综劳军拜恪威北将军封都乡侯恪乞率众佃庐江皖
口因轻兵袭舒 (第 89b 页)
需每旦往看其尸拂去尘霰禽虫之迹交横左右而初
无侵毁衣服 如本
著唯风吹幍巾少侧又以亮识旧南
方法师遣信大栗十枚言期之将来十地果报开亮手
以置把中经宿乃为虫鸟盗食皮 (第 66a 页)
截锦为之贫者用布晋
武帝太康中寻始遣使贡献穆帝升平元年有竺旃檀
称王奉表献驯象诏以劳费停之其后王憍陈 如本

竺婆罗门也有神语曰应王扶南憍陈如心悦南至盘
盘扶南人闻之举国欣戴迎而立焉复改制度用天竺
法憍陈如 (第 28a 页)
  真宗行宫铭碑金人
宋帝行宫汾水边翠华想像杳风烟天书云篆今何在
玉检金泥竟不传伐石自镌西祀日渡河翻恨北征年
金人十二多零落双立犹看辇道前
  太原怀古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
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 僧归云
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
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第 81a 页)
  公使钱始立定额自二百贯至三千贯止州郡所

  入才醋息房园祠庙之利谓之收簇守臣窘束屡
  有奏陈(谓 如本
州额定公使钱一千贯则先计其/州元收坊场园池等项课利钱若干却以)
  (不系省钱贴足额数然诸项课钱逐年 (第 30b 页)
 欠五釐以上一分以下之人立限二十日籴填
孝宗淳熙元年诏不以所欠多少并与放除其纲米赴
仓卸纳以陈易新不得就舟支遣其折帛钱纲在路违

法借贷重其罚或借贷官钱收买物货无偿许估卖出
豁其金银钱帛色额低次亏损官钱者行下元买纳场
吏人名下追理不得均摊民户其有因纲运欠折追降
官资者 如本
非侵盗且补纳已足许保明叙复
  吴氏能改斋漫录曰本朝东南岁漕米六百万石
  而江西居三分之一盖天下漕 (第 46a 页)
  籍田东郊仪
皇帝夹侍二人正衣二人(右合以祀先农坛上/行事夹侍正衣充)中书门
下先奏侍中一人(奉耒耜进耕毕/复受奏礼毕)中书令一人(侍/从)礼部
尚书一人(侍从官已下并合便取/祀先农坛上行事官充)司农卿一人(授耒耜/于侍中)
(侍/耕)右卫将军一人(已上并/侍卫)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行五

推礼(旧例宰臣/摄行事)九卿九人行九推礼(旧例差左右仆射/六尚书御史大夫)
(摄行/事)诸侯三人行九推礼(差正员三品官/及嗣王摄行事)礼仪使一人
(赞导耕/籍礼)太常卿一人(赞导耕籍礼已上官合便/取祀先农坛上行事官充)右礼司
状上中书门下请奏差 如本
官不足差六品已下官充
并服裤褶御耒耜二具并韬(并以青色内一具副准乾/元故事合依农人所执者)
(制造不 …… (第 18a 页)
(量用二十八/人以备礼)郊社令一人(检/校)太常少卿一人(帅庶人/赴耕所)
太常博士六人(分赞导耕礼 如本
司官不足准旧例/本司具名上中书门下请差摄行事)
农少卿一人(检校庶人/终千亩)廪牺令二人一人奉耒耜 (第 18b 页)

如本
官不是常参官并宪官是摄者唯听于御史班中
辞见殿中省官监少监尚衣尚舍尚辇奏御分左右随
伞扇立若入閤亦如 (第 17a 页)
法者足以悛惩满岁者绝其
愁怨从之
穆宗长庆元年制应亡官失爵及放还流人如先有庄
田不经没官被人请射作主 如本
主及子孙已归并委
州府却还务令安业
武宗会昌六年赦书节文应徒流人在天德振武者官
中量借粮种俾令耕田以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