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雜史類
載記類
職官類
    (初州废置齐郡唐武德/年曰临淄郡五年曰济) (年曰齐州天宝元/郡皇朝治平二年)
    (升兴德军今县五/城 章丘 长清) (历城/临邑) (禹/)
赵相
刘君碑
 碑云君讳衡字元宰济南东平陵人也又云 (第 8a 页)
赵相

 
在位三岁拜议郎年五十有三以中平四年二月戊
 午卒其四月己酉葬其馀文字完好者尚多衡墓与
 碑在今历城县 (第 8a 页)
  太尉杨震碑(并/阴)<    荆州从事苑镇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督邮斑碑
  浚仪令衡立碑    戚伯著碑
   赵相
雍劝阙碑    先生郭辅碑
  相府小史夏堪碑   李翊夫人碑 …… (第 1a 页)
 (性焉以性为姓也京□府丞以晁为兆也□即之字/□<即是字□即中字□即京字□即丞字事即事字)
 (夫即才字□即笔字□即龟字㛎即始字□/即<邪字□即不字□<<即□<<字惟□字未详)    赵相
雍劝阙碑高祖父讳窦字伯著孝廉河南令侍御史九江大守 …… (第 13a 页)
 祖诸兄名又有字其官秩甚详而雍君事迹则甚略
 赵氏以此为碑而谓前十字为阙予考其文水阙旧
 墓者谓九江君也右校既易地造垄此之诸家皆同
 兆域 赵相
故吏并志其事盖题阙之文非墓道之碑
 与丘中之铭也九江乃资中曾祖谓之高祖者似指 (第 1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隶释卷十七
             宋 洪适 撰

   赵相
刘衡碑     富春丞张君碑
  郎中郭君碑     广汉属国都尉丁鲂碑
  南阳太守秦颉碑   鲁 …… (第 1a 页)
  益州太守无名碑(并阴/) 吉成侯州辅碑(并阴/)

    赵相
刘衡碑
君讳衡字元宰济南东平陵人也厥先尚矣圣汉□兴
(下阙/)王爰启冀土□于岱阴自康侯以来弈世□ …… (第 1b 页)
琅琊
相亡即日轻举州察茂材(阙/)除蓨令□张掖属国都尉
以病徵拜议郎(阙/)辽东属国都尉不(阙/) 赵相
左位三
(下阙/)左□<(阙二/字)(阙/)拜议 …… (第 2a 页)
(阙/)□降(阙/)殁而名□善(阙/)令终
休烈孔(阙/)永<(阙二/字)风爰勒金石千载遗芳
 右 赵相
刘君碑在齐州历城县刘君名衡字元宰为
 渤海王郎中令察茂材除蓨令历张掖属国都尉议 (第 2b 页)
 郎辽东属国都尉 赵相
再为议郎以灵帝中平四年
 卒碑云渤海王帝之冢弟不遵宪典君以特选为郎
 中令渤海王名悝威宗之母弟也灵帝 (第 3a 页)
  朱龟碑阴       都乡正街弹碑

  太尉刘宽碑     刘宽碑阴
  尉氏令郑君碑     赵相
刘衡碑
  陈君碑       陈仲弓碑
  陈仲弓碑阴
 金石录中
   郎中马君碑 …… (第 2b 页)
   尉氏令郑君碑
右尉氏令郑君碑云君字季宣聘君之孙而其名已残
缺其他字画时有可识处皆断续不成文理略可见者
年五十有七卒于中平二年而碑阴题尉氏故吏处士
人名知其为尉氏令尔
    赵相
刘衡碑 (第 26b 页)
赵相
刘衡碑云君讳衡字元宰济南东平陵人也厥
先尚矣圣汉龙兴其下残缺又云爰启冀土迁于岱阴 (第 26b 页)
自康侯以来奕世丕承又云勃海王帝之冢弟不遵宪
典君以特选为郎中令以兄琅邪相忧即日轻举州察
茂材除脩令迁张掖属国都尉以病徵拜议郎迁东<(东/上)
(阙一/字)属国都尉不行拜 赵相
在位三岁拜议郎年五十
有三以中平四年二月戊午卒其 (第 27a 页)
  浚仪令衡君碑    光禄勋刘曜碑

  张侯残碑      荆州从事苑镇碑
   赵相
雍府君碑    三公碑
  酸枣令刘熊碑    临朐长仲君碑 …… (第 1b 页)
谓苑柏何与子园左传国语皆无其人故录之以待知

    赵相
雍府君碑
右赵相雍府君碑其前历叙家世官爵而所述雍君 (第 8a 页)
谓苑柏何与子园左传国语皆无其人故录之以待知

   赵相雍府君碑
赵相
雍府君碑其前历叙家世官爵而所述雍君
甚略云赵国相 (第 8a 页)
中尧山县本柏人春秋晋邑也汉属赵国高帝过赵欲
宿心动问县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去弗
宿 赵相
贯高等果有逆谋后汉及晋皆属赵国元魏属
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天宝元年改为尧山皇
朝熙宁六年省入内丘 (第 10a 页)
阳为河南王都雒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
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
歌徙赵王歇为王代王 赵相
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
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当阳君黥英布为楚将常
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鄱番君吴芮率 (第 17b 页)
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赵将司马卬为殷王
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
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
阳君黥英布为九江王都六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 …… (第 14a 页)
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广
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
都为齐王都临菑徙赵王歇为代王 赵相
张耳为常山
王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封梅鋗十万户汉
王怨项羽之背约欲攻之丞相萧何谏乃止夏四月诸 …… (第 14b 页)
乃说自栎阳徙都长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
如雒阳(汉书在上年二/月接八年冬)高祖之东垣还过赵柏人 赵相

贯高等耻上不礼其王阴谋欲弑高祖上高祖上欲宿
心动问县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去弗宿
因不留(连下 …… (第 38a 页)
秋八月吏有罪未𤼵觉者赦之
九月行自雒阳至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皆从
九年(连下冬/十月)十二月行如雒阳 赵相
贯高等谋逆事𤼵
觉逮捕高等并捕赵王敖下狱诏敢有随王罪夷三族
郎中田叔孟舒等十人自髡钳为王家奴从王就 …… (第 39a 页)
能去豨黄来归者皆赦之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
上喜曰豨不南据邯战而阻漳水吾知其无亡能为矣
赵相
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
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
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 (第 40b 页)
元公主为赵王敖后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
王朝夕袒韝蔽旦暮自上食礼体甚卑有子婿礼高祖
箕倨骂詈甚慢易之 赵相
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
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敖曰夫天
下豪杰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皇 (第 12a 页)
            宋 倪思 编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九十六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汉书四十二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
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
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

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
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
耳归汉汉乃以张苍为常山守从淮阴侯韩信击赵苍
得陈馀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 赵相
相赵王耳耳卒相其子赵王敖复徙相代王燕王
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
中封为北平侯食邑 …… (第 1b 页)
奈何中道而弃之于
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
无可者公不得已彊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 赵相
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
大夫者孰视赵尧曰无以易尧遂拜赵尧为御史大夫
尧亦前有军功 …… (第 4a 页)
王王年少窃
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固为不敢遣赵
王王且亦疾不能奉诏于是高太后患之怒乃使使召 赵相
周昌周昌相至谒高太后太高后怒而骂周昌曰
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被徵高后
使使召赵王赵王果 (第 4b 页)
从连衡力政争强繇是列国公子魏有
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
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 赵相
虞卿弃国捐君以
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戮将专师以赴
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掔而游谈者 (第 3b 页)
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
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 赵相
类然近梁鲁微重
而矜节濮上之邑徙野王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夫
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 (第 10a 页)
则欲出之)且拘茂也且以置公孙赫樗
里疾(茂不还秦/则二人用)
武灵王平昼(无事之日/犹平日)间居肥义 (赵相
也馀并公族正/曰鲍指公子成王孙)
(緤赵文赵造言文造无他据元/和姓纂引策云肥义赵贤人)侍坐曰王虑世事 …… (第 20b 页)
王不如勿逐以明王之贤而折韩魏之招(元作招之补/曰姚云刘点)
(此二字皆/作之招)
谓皮相国 (赵/相)
曰以赵之弱而据之建信君(据犹任建/信赵幸臣)
(盖为横者与建信异趣故赵雠之补曰涉孟之雠四/字未详 (第 88a 页)
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智氏遂

   文侯(桓子之孙补曰名斯元/年威烈王二年丁巳)
赵相
难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
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
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 (第 2a 页)
大王知其所以然乎
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其南也秦赵
五战(补曰设/辞也)秦再胜而赵三胜秦 赵相
蔽而王以全燕制
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且夫秦之攻燕也踰云中九
原过代上谷弥地踵道(弥犹亘踵犹系正曰踵 …… (第 3a 页)
分交犹)
(皆/)而后相效(交后人见其不/可因而效已)是臣之患也(患其/后时)若臣死
而必相攻也(齐 赵/相
攻)臣必勉之而求死焉尧舜之贤而死 (第 31a 页)
汉刘宽后碑阴
第一百八十五汉尉氏令郑君碑(中平/三年)
第一百八十六汉尉氏令郑君碑阴
第一百八十七汉 赵相
刘衡碑(中平四/年三月)
第一百八十八汉小黄门谯君碑(中平四/年七月) (第 12b 页)
  目录二 (汉/魏) (魏/梁) (吴/) (晋/) (伪汉/) (伪赵/) (东/)
第二百一汉太尉杨震碑
第二百二汉杨震碑阴
第二百三汉冯使君墓阙铭
第二百四汉高阳令杨君碑
第二百五汉高阳令杨君碑阴

第二百六汉琅邪相王君墓阙铭
第二百七汉浚仪令衡立碑
第二百八汉光禄勋刘曜碑
第二百九汉张侯残碑第二百十汉荆州从事苑镇碑
第二百十一汉高君墓阙铭
第二百十二汉武阴令高君墓阙铭
第二百十三汉 赵相
雍府君碑(阙铭/附) (第 1b 页)
  跋尾八(汉/)
汉成阳令唐君颂
汉唐君碑阴
汉白石神君碑
汉幽州刺史朱龟碑
汉朱龟碑阴

汉都乡正街弹碑
汉太尉刘宽碑
汉刘宽碑阴
汉尉氏令郑君碑 赵相
刘衡碑
汉陈君碑
汉陈仲弓碑
汉陈仲弓碑阴 …… (第 1b 页)
    汉尉氏令郑君碑

右汉尉氏令郑君碑云君字季宣聘君之孙而其名已
残缺其他字画时有可识处皆断续不成文理略可见
者年五十有七卒于中平二年而碑阴题尉氏故吏处
士人名知其为尉氏令
    汉 赵相
刘衡碑
右汉 (第 6a 页)
赵相
刘衡碑云君讳衡字元宰济南东平陵人也
厥先尚矣圣汉龙兴有下残缺又云爰启冀土迁于岱
阴自康侯以来奕世丕承 (第 6a 页)
又云渤海王帝之冢弟不遵

宪典君以特选为郎中令以兄琅邪相忧即日轻举州
察茂材除修令迁张掖属国都尉以病徵拜议郎迁东
(东上阙/一字)属国都尉不行拜 赵相
在位三岁拜议郎年五
十有三以中平四年二月戊午卒其四月己酉葬其馀
文字完好者尚多 (第 6b 页)
库全书
 金石录卷十九     宋 赵明诚 撰
  跋尾九(汉/)
汉张侯残碑
汉荆州从事苑君碑
赵相
雍府君碑
汉逢府君墓石柱篆文
汉永乐少府贾君阙铭 …… (第 1a 页)
    汉荆州从事苑镇碑
右汉苑镇碑其略云汉故荆州从事苑君讳镇字仲弓
南阳人也其先出自苑柏何为晋乐正世掌朝礼之制
又云有苑子园实能掌阴阳之理君即其胄也按姓氏

书皆云苑氏出于左传所载齐大夫苑何忌之后今此
碑所谓苑柏何与子园左传国语皆无其人故录之以
待知者    汉 赵相
雍府君碑
右汉 (第 3b 页)
赵相
雍府君碑其前历叙家世官爵而所述雍君
事甚略云赵国相名劝孝廉成皋令赵国相又云在官
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 (第 3b 页)
 七(冬匈奴围帝于平城七日不火食用陈平秘/计得免○春徙都长安○与匈奴约和亲)(冬/帝)
 (击韩王信馀寇于东垣过赵 赵相/
贯高谋为逆不果○春帝如洛阳)(冬初徙郡国豪/杰以实关中○)
 (帝如洛阳○贯高事觉/废赵王敖为宣平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