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初,岩之遇祸,刃将及,龄熙年甫十四,以身翼蔽其父,刃著于颐而死。龄发趋救,矢洞右腋,移时复苏;见父弟已死,遂以手抉其创而卒。长子龄文从外至,得不死,乃奉其母归杭州,藜藿不充、蓬头垢面者又十馀年而终。
  王之拭(胜朝殉节诸臣录作栻)字瞻御,南直武进人;甲申殉难忠臣 章子。
南都不守,东走至鄞。截江之役,监国令以墨缞任车驾主事,知鄞县事。其制词曰:「以汝父之遗爱,望厥子之世 (第 93 页)
  黄氏,父墀,邑庠生.年二十二,适总兵林国彩孙岐云.期年岐云殁,矢志孀守,继嗣成人.年今六十五.小姑爵娘,国彩女孙、守备联芳女也;许字同安举人陈光 章子
文绥.[文绥]弱冠得心疾,家中落,不能娶;年四十二而殁.爵娘不嫁,与嫂相依.里 (第 631 页)
    「勘本」曰:石斋先生为翰林时,补经筵展书官;故事:必膝行以前。先生独否;魏忠贤目慑之。后救故相钱龙锡,疏凡三上;钱得减死。及召对平台,帝问:『郑鄤,激父杖母者也。尔自言不如,何邪』?对曰: 『匡章
见弃通国,孟子不失礼貌。臣言文章不如,且众恶之必察也』。论列久之(语详「明史」)。既而曰:『臣今日不 (第 162 页)
    (徐鼒曰:方曾留守之以揭、傅并荐也,隆武帝以傅污贼命,故抑之;而揭每事与傅偕,同入闽、同入赣、同入山。傅能改过、揭能知人,其交谊有古风焉。夫吴起何以见绝于子 舆?
匡章何以礼貌于孟子?盖观过有术,取友必端。故锄金细事也,而割席不为褊;累囚刑馀也,而纳交不为滥。) (第 839 页)
  姜曰广,字居之,号燕及;江西新建人也。祖冕,良令尹。曰广登万历己未进士;以庶常,授编修。清介矫峻,善属文,力持先辈,崇尚端邃;为后学指归。尝语所知:

『吾此方 匡子。
自未第时,迄今未摹一角』。邹忠介以荐李三才为廷论所指,曰广出揭直之。
  熹庙中,奉命册封朝鲜便,详 (第 109 页)
    (--见原书「列传」卷之十二(下)



    刘中藻(子思诚、汤云章、云 章子
芬)

  刘中藻,字荐叔,号洞山;福建福安人。登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甲申之变,中藻无能为,匿去。 (第 160 页)
  二十七年壬午:颜嘉(贤聚人.副榜)

  三十一年丙戌:陈射策(元 章子
.由府学)
  道光元年辛巳:文成章(后浦人;把总应祥子)
  十七年丁酉:林焜熿(后浦人)(第 186 页)
  丁内艰,哀毁之中,亲力作以襄大事。当读礼之馀,修辑查氏家谱若干卷(今名敬修谱,有饬祠仪、统祠事宜、振义八条、广义八条、家谱书法诸条议)



己丑(一六四九),先生四十九岁。
  先生以他事为奸凶所诬(偶记:己丑,余为彼妇所□,尝憩花阴亭,与 章子
淇上、俞子次寅赋诗以志感,如「覆载宁吾窄,饥寒孰与深」。遇同年杨仲逸之子杨汪度)。臬司檄郡守张公石 (第 152 页)
  河南道监察御史王章,字芳州,南直武进人,戊辰进士。贼偪,同光时亨巡城至东直门。贼拔城,而光时亨已先跪请降矣。贼呼章曰:『降乎不降』?章曰:『不降』。贼奋刀斫其膝,章骂不绝口,遂被害。是变也,死之最先者,王章也;降贼而开门最先者,光时亨也; 章子
之栻,亦死难于闽,甚烈。
  四川道监察御史除良谟,字宾日,浙江鄞县人也,辛未进士。甲申尚未生子。闻 (第 42 页)
寓中。是月也,仆从亦多病者。朋友最关切,周志甫、汪晴溪、李眉生;在寓照应,则刘亭、石少楠(启铣) 章子
(国均)始终无懈志。节相自初十日后,天甫晓,即走价省视;至二十七、八日,始罢。皖省大小官绅宾僚,无 …… (第 19 页)
    八月,阅「朱梅崖文集」。又从卧云处借得张皋文「茗柯文集」、「大云山房文集」,从礼堂处借得「沈果堂集」阅之。二十日,复同刘亭、 章子
亮、吴子俊游鼓山,留诗别去──其诗长善甫(庆)协领刻之喝水岩石上。成「李恕皆观察墓志」一首,又作「诸 …… (第 51 页)
    十月,卧云处借得「魏叔子日录」阅之;叔子盖志于文,而求几于道者也。礼堂以诗相赠,亦赋七古一章答之。阅「朱竹垞文集」,乃悟筮法以本卦爻辞为断,积疑为之顿消。十五日,挈眷居番船埠麦晴川花园,风景大佳。阅阎氏「尚书古文疏證」,略有进处;从此,将治「尚书」。二十四日,闻余开缺摺已奉旨允准。是时,「台湾进退志」成。十六日,率 章子
亮、张小斋暨旧仆周三元登「美也驾」轮船;二十日,抵上海,寓陕甘采运粮台。次日,往龙门书院访刘融斋(熙 (第 52 页)
    三月朔,至河洋,易舟。初四日,抵钟祥义河口;吴子俊留住二日。初七日,子俊同行。初十日,抵樊城。十五日,先遣 章子
亮赴闽。二十三日,过河南淅川厅。自樊城舟行至此,阅「唐诗别裁」一过。二十四日,抵紫荆关;途中阅王船山 (第 56 页)
五十里,命张扳执岛官何国用,安抚四百家。诸岛官俱南人降清者。次又收复鹿岛、长山岛、小长山岛、色利岛、 章子
留岛、海洋岛、王家岛、至弥串堡。文龙上崖驻军招集,难民归者甚众。是堡为朝鲜地,过此二百里,即鸭绿江, (第 31 页)
不忍见圣世有夺情之事,故言』.帝曰:『如此,又言不如郑鄤,何也』?对曰: 『匡章
弃于通国,孟子不失礼貌;孔子自云辞命不如宰予.臣亦谓文章不如郑鄤』.帝曰: (第 29 页)
『章子
不得于父,岂鄤杖母之比?尔言不如,岂非朋比』?对曰:『众恶必察』.帝曰:『陈新甲谙练军情,尔言其走邪 (第 29 页)
出,将不告于父母而出之耶?抑告于父母,曾亦以为宜出而出之耶?曾子固孝子,曾非慈父耶?奈何等曾于 匡章
之父也!读书当知人论世,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韩子所谓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是也.若檀弓则 (第 335 页)
息邪说。古之邪说,别为一教。今则直附于圣贤经传中,系世道人心更大。且尔言「不如郑鄤」,何也』?对曰: 『匡章
见弃通国,孟子不失礼貌。臣言「文章不如鄤」』。帝曰: (第 402 页)
『章子
不得于父,岂鄤杖母者比。尔言不如,岂非朋比』?道周曰:『众恶必察』。帝曰:『陈新甲何以走邪径、托捷足 (第 40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