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雜史類
金石類
,历侍御、主文中散。迁洛,为太子步兵校尉。

齐将陈显达谋将入寇,时顺阳太守王青石,世官江南,荆州刺 史、广
阳王嘉虑其有异,表请代之。诏侍臣各举所知,互有申荐者。帝曰:「太子步兵张烈,每论军国事,时有会人意处
即位,改南京通政使。明年就拜户部尚书,出督畿内田赋。师逵病,命朴代之。宣德三年二月卒于官。

初,户 部主
事刘良不检,乞中贵人求上考。朴不可。良遂诬奏朴罪,朴就逮。成祖察其诬,得释。他日,吏部奏予良诰。仁宗
太守。

  向终丧,再迁中书舍人,改工部侍郎。卒,赠华阴太守。尝以李善释《文选》为繁酿,与吕延济、 刘良
、张铣、李周翰等更为诂解,时号《五臣注》。

王翰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少豪健恃才,及进
不可延累吾民。吾当为厉鬼以报汝。”寇欲降之,乃以言激贼怒,引颈受刃死。其女闻之,亦抱子赴水以殉。 刘良,
常州万户府知事也。张士诚围常州,援兵不至,遣其子毅赍蜡书,间道抵江浙求救。未及还,而城陷,良不屈,阖
  「台湾志略」三卷,济水尹士俍(东泉)著.
  「瀛壖百咏」一卷,钱唐张湄(鹭洲)著.
  「台湾风土记」一卷,衡阳 刘良
(省斋)著.
  「台海采风图考」一卷,白麓六十七(居鲁)著. …… (第 675 页)
  「澄台集」一卷,长洲庄年(榕亭)著.
  「台湾府志」十卷,榆林高拱乾撰.
  「重修台湾府志」二十卷,衡阳 刘良
(省斋)撰.
  「台湾县志」十卷,虞山王礼(立山)撰.
  「凤山县志」十卷,滦水李丕煜(叔) (第 676 页)
  二月,钟淩秀弟复秀叛,招馀党三百馀,焚掠蓝屋驿;复由渌水潭至回龙冈,焚劫甚酷.巡道顾元镜遣百户赖其勋等御之,战死.谢志良追兵亦至,战败,死者百人.赖明照亦陷阵死.
  四月,顾元镜自上杭率千总 刘良
机、材官郭之英、陈望正、把总黄基昌、蔡联芳等往雩都、兴国,会郑芝龙兵大剿.
  八月,顾元镜同总兵陈 (第 4 页)
六队、八队、闯塌天、顺义王等三十二营。各拥众数万,少者万计,蹂躏直省无虚日。时李自成方依闯王高氏,与 刘良

佐自结一队,号闯将,名不大著。
  癸酉(崇祯六年),贼在河南,沿山州县,无处不到。正月,副将芮琦战 (第 2 页)
  「台湾志略」三卷,济水尹士俍(东泉)著.
  「瀛壖百咏」一卷,钱唐张湄(鹭洲)著.
  「台湾风土记」一卷,衡阳 刘良
(省斋)著.
  「台海釆风图考」一卷,白麓六十七(居鲁)著.
  「番社釆风图考」一卷,同上. …… (第 573 页)
  「澄台集」一卷,长洲庄年(榕亭)著.
  「台湾府志」十卷,榆林高拱乾撰.
  「重修台湾府志」二十卷,衡阳 刘良
(省斋)撰.
  「台湾县志」十卷,虞山王礼(立山)撰.
  「凤山县志」十卷,滦水李丕煜(叔) (第 573 页)
  潘思,字絜方,江苏阳湖人,雍正甲辰进士.乾隆十三年,任福建巡抚.闽地田少人多,不必凶年,俱劳经尽.思筹常平积储,请拨台仓协济内地.是年秋漳、泉旱,台湾亦旱,海潮复坏民田.乃奏请截江浙漕十五万石运闽,民得不饥(「福建通志」)


  吴士功,河南固始人,雍正癸丑进士.乾隆二十三年,任福建巡抚.始至,缉巨盗南州 刘良
福、马迹山、林成功等,上嘉之.内地民寄食台湾者,向准给照搬眷.自乾隆十二年,经喀尔吉善奏止;而冒险偷 (第 478 页)
  伍士胜、林朝宝、张得全、辛得生、黄长生、李清亮、袁振生、王万福、林江淮、曾连贵、刘长泰、卢凤、翁有祺、郭第良、黄连标、郑必升、李朝龙、林长枝、谢廷梅、黄清楷、谢得兴、谢步发、谢元朗、谢得胜、沈得标、王良标、侯言、陈准、吴信、梁上兴、欧日升、张士进、张耀闾、林大道、陈升高、魏饮、叶崇兴、陈旺、蔡本、陈朝基、廖世忠、李福胜、黄海、陈烈、李法、汤兆旺、苏得发、李汉杰、董成金、翁义成、蔡好、陈盖、许得胜、 刘良
顺、陈元春、苏金宝、许连春、黄法生、许振辉:以上兵丁.文仪、大宇、换班、衔使:以上番勇(以上俱见「福 (第 851 页)
    (昔霍去病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李西平云:『天子何在,敢言家乎』?宜其立大功、成天下大名也。泽清当乾坤颠覆、大敌在前之时,即卧薪尝胆,犹惧不济;乃大兴土木,真处堂燕雀耳。愚昧若此,堪为将乎?他事抑勿论矣!)



   刘良佐

   刘良
左,字明辅;大同左卫人。初与高杰同居李自成麾下,杰护内营、良左护外营。后杰降,良左亦有归朝意。未几, (第 65 页)
  「遗闻」云:童氏本周府宫人,逃乱至尉氏县,遇上于旅邸,相依生一子,已六岁。已而贼破京师,播迁流离,遂相失云。 刘良
左言童氏非假冒;马士英亦言『苟非至情 (第 167 页)
  分巡道陈武起兵琼州。拔临高、昌化,黎人响应,儋、崖道绝。高进库告急,尚可喜使张国柱击灭之。
  其诸别部英六 吉、
刘良机、张兴龙、揭结、陈志良并起兵,据山险以守。志良战尤锐,尚可喜屡攻之,不能克。已知不敌,使其部薙 (第 469 页)
  巡道署:在西定坊,西向.中曰敬事堂(「旧志」),其后堂曰鹤驯堂,右有厅曰「若济」(俱乾隆五十三年,观察杨廷理题,有跋).署后有园,旧曰寓望园(康熙二十五年观察周昌辟);有亭,曰斐亭(康熙二十二年,观察高拱乾建.丛篁环植,翠色猗猗,故取卫诗有斐之义.每夏秋间,清风掠树,竹韵璆然,与海涛声相和答.亭虽屡圮,后亦屡修,且常易其故处焉.嘉庆四年,观察遇昌修建).亭之右,曰澄台(亦观察高公建.台可观海,升高旷览,沧溟岛屿,悉入望中.故旧志所称八景,有「斐亭听涛」、「澄台观海」之语.嘉庆四年,观察遇昌题扁).其东南隅,曰丰亭(观察 刘良

璧建),又曰禔室十三胜(乾隆三十一年观察蒋允焄建,有记.其略云:『署创自有台以来,堂宇西向,迤北为别 (第 86 页)
朝基、廖世忠、李福胜、黄海、陈烈、李法、汤兆旺、苏得发、李汉杰、董成金、翁义成、蔡好、陈、许得胜、 刘良
顺、陈元春、苏金宝、许连春、黄法生、许振辉等,例得增祀本祠.又征安南案广西凌云县知县袁天逵、上杭县人 (第 113 页)
  陈大受,湖南祁阳人,雍正癸丑进士,乾隆十年任.时巡台御史肆威福,苛责供应,滥准讼牒,挠有司之守.无赖子窜名役伍中,恃符扰民,县官不能问.大受劾奏,下部议处.自是少戢.又台郡惟凤山有谷,许番民春借秋还,无息,馀厅县则番民重息称贷汉人,不能偿则没其子女田产.大受请拨台谷二万石分贮以贷,如凤山例.十三年内召去.
  吴士功,河南固始人,雍正癸丑进士,乾隆二十三年任.始至,缉巨盗南州、 刘良

福、马迹山、林成功等.上嘉之.内地民寄食台湾者向准给照搬眷,自乾隆十二年经喀尔吉善奏止,而冒险偷渡, (第 477 页)
  樾子(俱万历间)
刘茂
  广陵人.见「闽书」.
成继颇
钱枑
  绩溪人.
王可兴
  福安人以功升授.  刘良

  茂子.
王桂
周海
陈忠
  同安人(「闽书」.以上万历间). 
刘捷原
  良卿子(俱万历 (第 107 页)
    疏云:『闯贼未知何往,闻九江将士家眷皆已登舟;事急,则图道走南昌矣。归德之贼,未知实到何处,据报王之纲、李仲兴、杨承祖,皆已逃回扬州。李成栋已于徐州城外扎营,家眷俱登舟,淮徐道家眷亦登舟矣。东平侯刘泽清有书与臣,言江北文武将吏熟计,北警则相从入海。是今日防河之胜著,已豫备走海之上计也。广昌伯 刘良
左亦有书与臣,言诸将豫计□若东来,则入海者入海、渡江者渡江,独本藩孤军当道,无可退步。至于骗官骗饷, (第 83 页)
    一曰北使宜速:『臣料敌今在临、济间者以安民为名,不过建州零骑,或即我降将。万一大众南下,而我玉帛待诸境上,城下之盟,国体益伤!宜敕左懋第、陈洪范等星驰渡淮,先赍敕谕往;而令马绍愉等护银、币续行。沿途将登极诏四行腾布,使诸夏晓然知有共主,则人心尚可鼓也』。一曰河、淮当守:『淮自濠、梁以上,秋冬之际,浅而难守;河自徐、邳以上,归德、汴、洛之境,荒远近寇。今我所恃江北障蓛,四镇兵耳。刘泽清扼守淮阴, 刘良
左并镇濠、寿,差为得策。扬州无藉兵守,高杰之来,安顿家眷;今秋气渐爽,闻其久怀进取,自当速往徐、邳本 (第 73 页)
  十七日,李成栋攻陷新安西乡,陈御策战死于白石。

  是月,福建张兴龙、谢志良拥众入海。
  广东英六吉、 刘良
机拥众入海。
  海师攻破兴国州,擒斩程文衮。
  秋七月初五日,督辅陈子壮率舟师攻广州,不克。
  (第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