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田仁朗” 相关资源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延进八日成)
(辽人扰边命将兵禦之三战大破之获人马牛羊/铠甲数十万以功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田仁朗(元城人宋初为西头供奉官从讨李重进/有功还浚五丈河以通漕运乾德中从破)
(蜀秋毫无犯累拜右神武军大将军部修河北东/路诸州城池数月而就仁朗性沈厚有谋略颇涉)
(书传所至/有善政)
宋白(大名人年十三善属文豪俊尚气/节建隆二年擢进士甲科乾德初)
(献文百轴试拔萃高等累官翰林学士雍熙 (第 46b 页)
  田仁朗(元城人宋初为西头供奉官从讨李重进/有功还浚五丈河以通漕运乾德中从破)
(蜀秋毫无犯累拜右神武军大将军部修河北东/路诸州城池数月而就 仁朗
性沈厚有谋略颇涉)
(书传所至/有善政)宋白(大名人年十三善属文豪俊尚气/节建隆二年擢进士甲科乾德初 (第 46b 页)
   杰(太原人中宗时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后迁豫州时越王兵败支党)

(馀二千人论死仁杰密疏其诖误有诏悉谪戍边/囚出宁州父老迎劳曰狄使君活汝耶因相与哭)
(碑下斋三/日乃去)︹宋︺姚内斌(卢龙人太祖时西夏数犯西/鄙以内斌为庆州刺史兼青)
(白两池榷盐制置使在郡十/数年西夏畏服不敢犯塞)董遵诲(范阳人乾德/六年以西夏)
(近边授通远军节度使既至召诸族首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
(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泉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环州刺史如故太宗即)
(位兼领灵州路巡检在军凡/十四年按抚一面夏人悦服) 田仁朗(元城人开宝/七年以西北)
(边内侵选知庆州仁朗至率麾下往击大破之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
(安玺书/褒美)
慕容德丰(太原人太平兴国二年知庆州/兼邠宁都巡检尝破小遇族夺)
(名马数十匹诏书褒谕居任/九年以简静 (第 25b 页)
   杰(太原人中宗时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后迁豫州时越王兵败支党)

(馀二千人论死仁杰密疏其诖误有诏悉谪戍边/囚出宁州父老迎劳曰狄使君活汝耶因相与哭)
(碑下斋三/日乃去)︹宋︺姚内斌(卢龙人太祖时西夏数犯西/鄙以内斌为庆州刺史兼青)
(白两池榷盐制置使在郡十/数年西夏畏服不敢犯塞)董遵诲(范阳人乾德/六年以西夏)
(近边授通远军节度使既至召诸族首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
(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泉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环州刺史如故太宗即)
(位兼领灵州路巡检在军凡/十四年按抚一面夏人悦服)田仁朗(元城人开宝/七年以西北)
(边内侵选知庆州 仁朗
至率麾下往击大破之其/酋长相率请和 (第 25b 页)
仁朗
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
(安玺书/褒美)慕容德丰(太原人太平兴国二年知庆州/兼邠宁都巡检尝破小遇族 (第 25b 页)
   刘熙古(宋州人乾德初知秦州州境多寇患熙古/谕以朝廷恩信取蕃部酋豪子弟为质边)
(鄙以/安)王嗣宗(汾州人太祖末补秦州司法参军侍/御史路冲知州事为政苛急盗贼群)
(起嗣宗乘閒/直言其阙失)刘文裕(保州保塞人太平兴国中为/秦陇巡检与 田仁朗
共擒李)
(飞/雄)宋珰(华州渭南人太宗时知秦州有善政就拜/监察御史充陜西转运使以韦亶代之珰)
(去 (第 28a 页)
 (与兄颉齐名建隆初举进士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知/资眉二州所至以简静为治后召为翰林学士所著)
 (有诗集十卷子仲/回端拱初进士) 田仁朗(大名元城人宋武晋昭义/军节度仁朗性沉厚有谋)
 (略颇涉书传从讨李仲进征太原皆有功累官知庆/州太宗时知泰定州所至皆有善政迁右神武军大)

(第 59b 页)
 (与兄颉齐名建隆初举进士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知/资眉二州所至以简静为治后召为翰林学士所著)
 (有诗集十卷子仲/回端拱初进士)田仁朗(大名元城人宋武晋昭义/军节度 仁朗
性沉厚有谋)
 (略颇涉书传从讨李仲进征太原皆有功累官知庆/州太宗时知泰定州所至皆有善政迁右神武军大 (第 59b 页)
 (金仆姑死国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高崇文(邠宁节度使吐蕃寇/宁州崇文大破之)
 毕諴(邠宁节度使遣吏怀谕羌人顺向时戍兵常苦/调馈諴募士置屯田以省度支经费诏书褒美)
  宋田仁朗(开宝中西北边内侵选知庆州仁朗至率/麾下往击前锋稍却仁朗斩二指挥使军)

(第 27a 页)
 毕諴(邠宁节度使遣吏怀谕羌人顺向时戍兵常苦/调馈諴募士置屯田以省度支经费诏书褒美)
 宋田仁朗(开宝中西北边内侵选知庆州 仁朗
至率/麾下往击前锋稍 (第 27a 页)
仁朗
斩二指挥使军) (第 27a 页)
李昉吕蒙正
李至各赋诗进 上皆和而赐之 上又制晚春游
含芳园五言十韵诗一首赐宋琪等癸酉麟州言閝
门使 田仁朗
败戎人斩首三百级获驼马生口器甲
千计乙亥以连州刺史任知杲本官致仕上章告老
故也丙子甘露降太一宫祠庭柏 (第 5b 页)
官代之先是诸处多阙此官而吏部以资叙相妨难
于注拟上以庶狱为重不可暂阙故委本部选择
焉庚午以东上閤门使 田仁朗
判四方馆事辛未以
左拾遗直史馆宋准守本官知制诰壬申归州刺史 …… (第 2b 页)
以判四方馆事 田仁朗
自京至泰山督治道之役丁
丑乾元文明二正殿哭是日既夕阴云四合风雷暴
作夜漏初上澍雨如倾雷电震激火发自月 (第 3b 页)
给粮禄冀
其畏法而自谨也己丑月掩心后星殿前承旨王著
弃市坐监护资州兵马为奸赃故也庚寅诏曰判四
方馆事 田仁朗
任寄腹心职居亲近昨因戎羯骚扰
边陲令总师徒往伸平荡而稽违诏旨诖误军谋畏
懦不前张皇边事遂使腥膻馀类敢 …… (第 2b 页)
继迁率蕃部
屡为边患是岁二月攻麟州汝州团练使曹光实领
兵檄巡为其所诱而殁又围三族寨麟州驰驿以闻
上遣 仁朗
与閤门使王侁宫苑使李继隆閤门副使
董愿驰发边兵数千击之 (第 3a 页)
仁朗
兵至绥州驻月馀奏
请益兵于是三族寨蕃将折御乜杀监军使者与继
迁合 上闻之大怒亟遣军器库使刘文𥙿自三 (第 3a 页)

疾驰代 仁朗
先是继迁巳攻陷三族因急攻府宁寨
(第 3a 页)
仁朗
喜谓诸将曰戎人随逐水草散保岩险常 …… (第 3a 页)

劲卒犹可以旬日受敌我俟其困率大兵击之遣一
将将彊弩三百以邀其归路北虏成擒矣部署已定
会使者赍诏召 仁朗
赴阙下御史按问 (第 3b 页)
仁朗
陷三族
状对云所征兵在银绥夏等州本州以城守为备不
遣有兵千馀乃曹光实旧卒器甲不完故请益兵转
运刍粟复 …… (第 3b 页)
无益也台司以闻上大怒切责宪府官吏御史
遂重劾之法司以乏军兴者斩征人违期二十日者绞
上止令降黜焉是行也 仁朗
诚为稽缓然计巳决而
为王侁等媒孽构成其罪故及于贬人皆惜之丙申
上幸金明池因幸琼林苑习射 上为歌诗赐群 (第 4a 页)
州县,锢送阙下,配隶远处,隐不以闻,坐及期功以上。

  六月戊午,复给乘驿银牌。壬午,秦州清水监军 田仁朗
击破西羌,斩获甚众。癸未,诏: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乙卯以来诸职官以赃致罪者,虽会赦不得叙,永为定制。是月
其人以归。改定州驻泊都监。尝领兵出土镫砦,与贼战,获牛羊、车帐甚众。诏书褒美。

李继迁叛,命继隆与 田仁朗
、王侁率兵击之。四月,出银州北,破悉利诸族,追奔数十里,斩三千馀级,俘蕃汉老幼千馀,枭代州刺史折罗遇
忠不答。会赵保忠来朝献其地,绥州刺史李克宪偃蹇不奉诏,遣继忠谕旨,竟率克宪入朝。迁西上閤门副使。诏与 田仁朗
率兵定河西诸州,大破西人于葭芦州,迁引进副使,护定州屯兵。

雍熙二年,迁西上閤门使。三年,大将田重
合同凭由印,命延浚与内藏库副使刘蒙正掌之。又领八作司及督治汴河。

雍熙三年,改崇仪使。诏与翟守素、 田仁朗
、王继恩往河北,分路按行诸州城垒,发镇兵葺之。端拱二年,诏建河北方田,命延浚等五人共往规画,会罢其务
息。未几,迁商州团练使。

雍熙二年,改知延州。自刘廷让败于君子馆,河朔诸州城垒多圮。四年,诏守素与 田仁朗
、王继恩、郭延浚分路按行,发诸州镇兵增筑,护其役。赐白金三十两,留充天雄军兵马钤辖、知大名府,改知潞
州观察使,仍判洺州,徙沧州。及代,吏民不忍其去,邻境亦上其善状,诏书褒美之。咸平三年卒,年六十一。 田仁朗
田仁朗,
大名元城人。父武,仕晋昭义军节度使。 仁朗
以父任西头供奉官。太祖即位,从讨李重进,攻城有功,还,与右神武统军陈承昭浚五丈河,以通漕运。

乾德中,讨蜀,命 仁朗
为凤州路壕砦都监。伐木除道,大军以济,录功迁染院副使。太祖征太原,与陈承昭壅汾水灌城。城将陷,会班师。俄迁内染院使,数日,改左藏库使。为中官所谗,太祖怒,立召诘之,至殿门,命去冠带。 仁朗
神色不挠,从容曰:「臣尝从破蜀,秋毫无犯,陛下固知之。今主藏禁中,岂复为奸利以自污?」太祖怒释,止停其职。

开宝六年,起为榷易使。七年,以西北边内侵,选知庆州。 仁朗
至,率麾下往击之,短兵将接,前锋稍却, 仁朗
斩指挥使二人,军中震恐,争乞效命,遂大破之。其酋长相率请和, 仁朗
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

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寇,命 仁朗
屯兵清水。会李飞雄事败,召为西上閤门使。四年,征太原,命 仁朗
与閤门祗候刘绪按行太原城四面壕砦,阅视攻城梯冲、器械。太原平,留 仁朗
为兵马钤辖,闲厩使武再兴、军器库副使贾湜并为巡检。俄命 仁朗
与再兴役民筑榆次新城。从幸大名,又命为沧州钤辖,俄迁东上閤门使、知秦州。九年,判四方馆事。会议东封,命 仁朗
自京抵泰山,督役治道。

李继迁为乱,命 仁朗
率兵巡银、夏,岁馀召还。未几,继迁攻麟州,诱杀曹光实,遂围三族砦。命 仁朗
与閤门使王侁、副使董愿、宫苑使李继隆,驰传发边兵数千击之。 仁朗
次绥州,奏请益兵,留月馀俟报。会三族砦将折遇乜杀监军使者,与继迁合。太宗闻之大怒,亟遣军器库使刘文裕自三交乘疾置代 仁朗。
继迁乘急攻抚宁砦, 仁朗
不知为文裕所代,喜谓诸将曰:「敌人逐水草散保岩险,常乌合为寇,胜则进,败则走,无以穷其巢穴。今继迁啸 ……抚宁小而固,兵少而精,未可以旬浃破。当留信宿,俟其困,以大兵临之,分强弩三百,邀其归路,必成擒矣。」 仁朗
部署已定,欲示闲暇,日纵其樗博,不恤军事。上知之,遣使召 仁朗
赴阙,下御史按问 仁朗
请益兵及陷三族状。 仁朗
对曰:「所召银、绥、夏兵,其州皆留防城,不遣。所部有千馀人,皆曹光实旧卒,器甲不完,故请益兵。况转输 ……怀来之,或以厚利啖诸酋长密图之。不尔,恐他日难制,大为边患。」御史以其状闻,上大怒,切责宪府官吏曰: 「仁朗
不恤军政,得为过乎?」大理遂当 仁朗
乏军兴及征人违期二十日以上,坐死,上特贷之,下诏责授商州团练副使,驰驿发遣。

是役也, 仁朗
计已决,为王侁等所构,逗挠不进军,故及于贬。后数月,上知其无罪,召拜右神武军大将军。部修河北东路诸州 ……而就。留知雄州,加领澄州刺史。时河北用兵,大藩多用节将,朝议以通判权位不伦,选诸司使有吏干者佐之,以 仁朗
知定州节度副使事。俄召赴阙,未闻命而卒,年六十,时端拱二年也。 仁朗
性沉厚,有谋略。颇涉书传,所至有善政。雅好音律,尤臻其妙。时内职中咸以 仁朗
为称首,故死之日人多惜之。
刘谦
刘谦,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置不问。州 ……而不为燕安之谋,可谓国尔忘家者矣。守忠练达边事,禔身谦慎,弭卒校之变于谈笑之顷,非善于行权者不能也。 仁朗
沈毅有谋,累从征讨,绥州之役,不惟无功,而反坐逗挠,岂其计之不善哉?特为谗邪所构尔。自馀诸子,皆积战
(附) 张昭允
张昭允者,字仲孚,卫州人。以父秉荫,试大理评事。潘美妻以女,奏换右班殿直,以久次,迁通事舍人。端拱初,契丹内扰,命为雄州监军。敌骑乘秋掠境上,昭允与知州 田仁朗
选锐卒袭其帐,败走之。进西上阁门副使,提总左右藏金银钱帛。

昭允以诸州绢常度外长数尺,请裂取付工官
承遂,至陇州率监军供奉官王守定,至吴山县率县尉卢赞,皆从行。先是,秦州内属,羌人为寇,朝廷遣周承瑨、 田仁朗
、王侁、梁崇赞、韦韬、马知节及文裕领兵屯清水县,飞雄至,称制尽缚之。承瑨等见姚承遂数辈同至,不觉其诈。 仁朗
独号泣求诏书,飞雄叱之曰:「我受密旨,以若辈逗挠不用命,令尽诛。汝岂不闻封州杀李鹤邪?诏书汝岂得见! ……」飞雄低语谓文裕曰:「尔能与我同富贵否?」文裕觉其诈,伪许之。飞雄即命左右释文裕缚。文裕策马前附耳语 仁朗,
仁朗
佯坠马,若卒中风眩状。飞雄共前视之,又释其缚。 仁朗
奋起搏飞雄,与文裕共擒之。飞雄尚呼云: 「田仁朗
等谋反杀使者!」送秦州狱鞫得实,飞雄、承遂、守定、赞坐要斩,夷飞雄家。捕先与飞雄善者何大举等数辈,悉 ……会契丹万馀骑入,文裕与大将崔彦进击却之。雍熙初,徙屯三交,加领顺州团练使。会李继迁率折遇乜寇边,初诏 田仁朗
与王侁等讨之, 仁朗
坐逗遛,命文裕代 仁朗。
继迁等遁去。

从潘美北征,坐陷失骁将杨业,削籍,配隶登州,事具业《传》。岁馀,上知业之陷由王侁,召
,又为天雄军驻泊都监。自岐沟关、君子馆败绩之后,河朔诸路为契丹所扰,城垒多圮。四年,诏继恩与翟守素、 田仁朗
、郭延浚分路按行增筑之。及遣将北伐,又为排阵都监,屯中山,改皇城使。端拱初,领本州团练使,又为镇、定
充先锋都指挥使,左神武大将军王继涛充濠砦使,内染院使康延泽充马军都监,翰林副使张煦充步军都监,供奉官 田仁朗
充濠砦都监,殿直郑粲充先锋都监,步军都军头向韬充先锋都军头,宁江军节度、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刘廷让充归
。又保细族结集扇动诸部,夏州巡检使梁迥率兵讨平之。

  雍熙初,诸族渠帅附李继迁为寇,诏判四方馆事 田仁朗
及阁门使王侁等相继领兵讨击,并赐麟、府、银、夏、丰州及日利、月利族敕书招谕之。

  二年四月,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