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庆历四年五月幸国子监谒孔子再拜敕曲阜县差

 中户五十人充孔庙洒扫 八年诏圣父齐国公像
 易以九章之服于圣殿后立庙奉安
 皇祐三年七月以孔氏子 孙复
知仙源县事(祥符中/改曲阜)
 (为仙/源)诏曰国朝以来世以孔氏子孙知仙源县使奉
 承庙祀近岁废而不 (第 25a 页)
 后兮岱宗之前

  宋创建孟子庙碑(景祐/四年)   (泰/山) 孙 复
 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求孟子墓于四基山
 得之始就山建庙立碑泰山 (第 46a 页)
孙复
记曰孔子既殁千
 古之下驾邪怪之说肆奇险之行侵轶我圣人之道
 者众矣而杨墨为之魁故其罪剧孔子既殁千古 …… (第 46a 页)
 旌其烈于是符下俾其官吏博求之果于邑之东北
 三十里有山曰四基之阳得其墓焉遂命去榛莽肇
 其堂宇以公孙丑万章之徒配越明年春庙成俾泰
 山 孙复
文而志之复学孔而希孟者也世有蹈邪怪
 奇险之迹者常思嗣而攻之况承公命而志其庙又
 何敢让噫子云能述孟 …… (第 47b 页)
 林以草木障翳庙与圣井无所见寻旧路复达鲁原
 西南历峻山二十里而近达四基山谒邹国公墓墓
 在庙之东北有泰山 孙复
碑孔中丞立石其西大冢
 七比正墓差小无从考之南有寺曰亚圣寺有碑傍
 有古墓三行四五里过黄注村又十里由 …… (第 61a 页)
 成宗元贞二年县尹司居敬重修孟子墓立碑张𩓣
 记曰有宋景祐四年岁在丁丑孔公道辅守兖州访
 孟子墓得于邹县东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阳即其地
 庙而祀之 泰山先生孙复
为记以辟杨墨事著孟子
 之功可谓识其大者后二百五十有九年乙未是为
 元元贞元年东阳司居敬尹邹度爽垲以 (第 72a 页)
 泰安县儒学暂同府学肄业入学贰拾名武学拾伍

 名社学在府治东南
  泰山书院(在府城北五里 宋孙明/复
讲学处明弘治年建)
 肥城县儒学在县治东元至元十二年县尹赵圭建
 二十八年县尹张纲重修殿庑增设祭器明 (第 47b 页)
 范瑄(齐河人/知县)栾煇(齐河人/通政使)鉴福(齐河/人)王厚(齐东/人)王宁
 (济阳/人)鲁宗儒(济阳人/主事)张信(肥城/人) 孙复(德州人/郎中)
张惠(德/州)
 (人尚/书)王栋(德州/人)赵端(德平人/推官)田玙(商河人/通判)刘莘(商河/人 (第 88b 页)
 (子/师)述圣子思祠(在县城南门/外详阙里志)孟母祠(在县城/南门外)亚圣孟
 子庙(一在县南一里一在四基山墓/前有 宋孙复
撰碑详阙里志)徐子祠(在县东/二十里)
 (桃源村祀孟/子弟子徐辟)孟博士祠(在县城南祀殉难博士/孟 …… (第 23a 页)
 (按本传未载及此公尝官河北都运使疏/请分兵备兖郓齐濮等州其惠政可徵也)鲁两先生
 祠(在府治南祀 宋孙复
石界)肥城县和圣祠(在县东南六/十里柳沟社)过化庙
 (在城南五十里/ 宣圣遗迹)先贤冉子庙(在城 (第 42a 页)
 (契丹往来必敛卓徒无敢哗人乐其政为画像祀之/景祐初复拜平章事封沂国公卒谥文正仁宗篆其)
 (碑曰旌/贤之碑)
 石 介(字守道奉符人师事 孙复进士
及第历嘉州/判官居忧躬耕徂徕山下葬五世未葬者七) (第 44b 页)
 氏(谢振/妻)张氏(田可/蒿妻)李氏(刘学/向妻)周氏(程化/龙妻)耿氏(张铎/妻)

 氏(滑宗/福妻)赵氏 (孙复/
隆妻)周氏(生员许/辅鼎妻)张氏(苗芸/妻)孔氏(李敬/妻)
 (以上俱夫亡守/节见郡邑志)
 曲阜 …… (第 28a 页)
 (已依其再从孙显祚/年八十六岁而终)丁氏(刘如/玠妻)周氏(生员王/璘妻)张氏(齐/含)
 (美/妻)苏氏(生员强/崖妻)董氏(张延/远妻)张氏(李邦/和妻)史氏 (孙复/
享妻)尹氏
 (信洪/谋妻)尹氏(孙惟/声妻)王氏(张延庄妻康以上俱/夫亡守节 熙年旌)吴氏(高明 (第 113a 页)
 孙 复(字明复平阳人隐于梁父/著春秋发微从游者甚家)

 胡 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与 孙复
石介同读书泰/山瑗独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得家)
 (问见上有平安二字不复展视辄投之涧中今泰山/有 (第 20a 页)
 吕安墓(在州境梁山西南/安字仲悌见水经)宋孙奭墓(在州东/十五里)梁灏墓
 (在州北二十五里望山之阳子/固祔墓东北次子适祔墓西北) 孙复
(在州城北欧/阳修志铭云)
 (葬郓州须城县芦泉/乡之北扈原即此也)马伸墓(在州北峗/山北五里)(第 33a 页)
 则实庄严道场往往鞠为茂草如来遗法其能久住
 世乎汝尚唯唯于是刻诸石以告来者
  鲁两先生祠记       (金/)党怀英
 鲁两先生曰 孙明复
石守道氏宋祥符天圣间以仁
 义忠孝之道发于文章为诸儒倡当世大儒如文忠
 欧阳公文正王公皆尊礼之故其没 (第 63b 页)
 行纳铭为识诸幽(按荆公黜春秋诬圣得罪于孔氏/其志铭何足为原鲁重然重原鲁)

 (之人非重/其文也)
   孙明复先生
墓志铭     (宋/)欧阳修
 先生讳复字 (第 43b 页)
明复
姓孙氏晋州平阳人也少举进士
 不中退居泰山之阳学春秋著尊王发微鲁多学者
 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 …… (第 43b 页)
 之不善者吾勉之诚均入于善奚必择焉故受业于
 门者人皆以为厚于已也先生殁门人议谥之皆曰
 先生之德所谓大醇者非耶乃名曰醇德于是进士
 杨好古以 泰山先生
李守纯之状与涿郡军事判官 (第 53b 页)
  王佩兰(浙江副榜康熙/二十八年任) 戎 澄(浙江进士康/熙三十年任)

  冷宗昱(湖广进士康熙/三十九年任)  孙复
(奉天人康熙/四十二年任)
  吴 双(江南岁贡康熙/四十六年任) 丛方菡(江南进士康熙/五十二年 (第 86b 页)
  王 舟       张师夔

  史天觉        孙 复
  
孙 若       杨尧俞
  蒲 荣       张天从
  杜士琛       贺 炎
  史举 (第 107b 页)
  (继成前烈殆将三百年江汉之人诵其遗风若前/日事今韩氏亦再世镇蜀能懋其功比于二郑之)
  (贤古今相照美哉予故书其事以俟/其子 孙复
有临此都者得以观焉)
  杨天惠温江县二瑞颂(并序千温江隶成都远王/畿三 几百里有奇盖西)
  ( (第 29a 页)
  (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

  (惟寂惟莫自投于阁爰清爰静无作符命此讥子/云作也 宋孙明复
曰太玄一书乃明天人始终之)
  (理君臣上下之分盖疾莽而作也王介甫诸家以/年数考之谓子云与莽不相及上 (第 2a 页)
  请恤靖难忠臣

弘治四年兵科给事中吴世忠言太宗皇帝奉天靖难
时文臣如方孝孺周是修练子宁黄子澄邹公瑾魏公
冕颜瑰齐泰诸人伏节以死然至今未及褒表似为阙
典因言太宗之奉天靖难乃武王之心孝孺诸人之伏
节死义则夷齐之志二者固并行而不相背况仁宗皇
帝即位之初于孝孺公瑾诸人之事俱尝明著诏书称
其忠义还其子孙俾不失所后至宣宗皇帝之世凡诸
恩义亦以渐推举今天下之人景仰诸贤之忠义如彼

而感叹三宗之明识远度如此伏乞赐之爵谥崇以庙
祀录其子 孙复
其族属以励士夫之节慰忠义之灵命
下其奏于礼部
 改定历法
  改定历晷刻
景泰二年诏更定大统历晷刻先 (第 12b 页)
  张瑛(陈/荣)王清
张瑛正统中为建宁太守多善政十三年福沙县民邓茂
七反寇建宁诏遣总兵刘聚出禦贼时处州盗叶宗留亦
煽众为乱建宁守瑛已升福建左采政未离府任而贼攻
城急聚兵未至城单莫与守瑛身 民健垛禦力竭阵死
已而尚书金濂宁阳侯陈𢡟次第讨贼茂七中矢死伊兄
子伯 孙复
横寻破贡川䓁寨执伯孙㐲法闽贼平陈荣者
以副总兵从聚还讨宗留守留死其众推叶希八为盟主
荣奉监军都御史檄 (第 98a 页)
  山西
平阳中镇庙(祀中镇霍/山之神)
平阳平水祠(今以本号/称其神)

平阳薛文清祠(祀翰本朝礼部左侍郎/兼 林院学士薛瑄)
蒲州西海庙(西海/之神)
蒲州河渎庙(大河/之神)
汾州永泽庙(今称白彪山/马跑泉之神)
汾州狄武襄庙(祀宋将/狄青)
长子崔令祠(祀唐县令/崔元靖)
沁州南山神庙及焦龙神庙(俱称以/本名)
沁州龙泉神庙(今称伏牛山/龙泉之神)

  山东
泰安东岳庙(泰山/之神)
泰安 孙明复
(以其徒石/守道配享)
兖州黄石公祠
兖州颜孟二氏祠
兖州宗圣公祠
兖州青山庙(今称为青/山之神) (第 10b 页)
贡永为属国皇帝一举群臣慑焉诸
侯畏焉四夷服焉臣愿皇帝寿万千年诗所称多一时
名臣其言大奸盖斥竦也诗且出 孙复
闻之曰介祸始
于此矣范仲淹亦谓韩琦曰为此鬼怪辈坏事也 五 …… (第 52a 页)
死介安然不惑不变曰吾
道固如是 十一月罢京东安抚使富弼时滁州狂人
孔直温谋反伏诛搜其家得石介书并所遗 孙复
书时
介已死宣徽南院使夏竦深怨石介讥己常欲报之因
言介诈死乃弼遣介结契丹起兵期以一路兵马内应
请发介 …… (第 64a 页)
刑吕居简亦言无故发棺何以示后具状上之始获免
遂罢弼安抚使贬 孙复
监虔州税介子孙羁管池州
 
 
 
 
 
 宋史纪事本末卷五 (第 64b 页)
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
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 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
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 直讲孙复
五品服初海
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 …… (第 2b 页)
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
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
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 孙复
而下
皆明经旨臣曾任丹州军事推官颇知武事若使尧臣
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