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別史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寿圣寺在虎林山上旧名长寿在东青门外永乐十
三年为潮水所侵徙建今所得废圣寿院故址遂以
名焉内有大井合抱银杏皆宋物也而残碑断碣倾

仆草中磨灭不可读矣俗称祖山寺

  青莲寺在车桥北宋隆德间钱氏建祥符中改净戒
院先是宋元丰中 吴处厚
以皇嗣未立上书乞立程
婴公孙杵臼庙诏封婴为成信侯杵臼为忠智侯庙
食于绛后又以韩厥存赵孤三人皆以春秋祠 (第 11a 页)
 美谈后闻王丞相将明为承旨太上皇眷爱之厚乃
 旁取西省右正言厅以广之中为殿曰右文则非余
 前日所见
  吴处厚
青箱杂记 梁祖都汴庶事草创正明中始 (第 25a 页)
   去小人
元祐元年二月蔡确罢汪觌言执政八人奸邪害政
者相半极言惇确韩缜张璪朋邪害正刘挚朱光庭苏
辙累数十疏四年五月窜蔡确先是知汉阳军 吴处厚
言蔡确所作登车盖亭诗称唐郝处俊指武后事涉讥 …… (第 9b 页)
 贻后日缙绅之祸不能无过也盖君子小人相为消
 长能使君子在上小人在下君子在内小人在外各
 安其分足矣岂可杀而绝之哉一 吴处厚
以前宰相 (第 10b 页)
 入然后发号施令为宗庙社稷之福岂务章通句解
 以资口舌之辩哉及在经筵进讲必反覆开陈其说
 归于人君可用而后止
元祐三年有 吴处厚
者以蔡确题安州车盖亭诗来上 (第 4b 页)
 亲而依违其间不能紏正雷同循默岂得无罪愿出
 臣此章遍示三省俾自此以往厉精更始(并言/行录)
会知汉阳军 吴处厚
上蔡确安州所为谤诗公即论奏 (第 8b 页)
    过之故弹击权贵尽言不讳当时有殿上虎
    之称集中所论诸事史不具载颇足以考见
    时政其中稍有遗议者如 吴处厚
之劾蔡确
    本出罗织而安世申 (第 2a 页)
处厚
之说章凡一十二
    上务欲置确于死地殊不免意见之偏然由
    其嫉恶太严至于已甚故徒知确为佥邪 (第 2a 页)

    不察 处厚
非善𩔖见无礼于君者遂如鹰鹯
    之逐实非故相排挤之比观欧阳棐为苏轼 (第 2a 页)
 吴郡阳羡许馘季轶范纪光和四年馘以卫尉代刘

 宽为太尉今许氏两墓皆在宜兴而此碑犹在夫人
 冢旁 吴处厚
青箱杂记云义兴有许馘庙其碑许邵
 所作唐开元诸孙重刻碑阴有八字云谈马砺毕王
 田数七徐延休读之曰谈马 (第 7b 页)
长编)按此时每月以赏功罚罪事镂板下
诸州故昌衡奏状有伏睹之语盖时方排击党人是以
出位论奏无害亦元祐中 吴处厚
笺蔡确车盖亭诗之
比耳
按绍圣间郑公肃不带职周次元止带待制非自西美
始绍兴后萧德起符正明亦以次对为制 (第 6a 页)
【几】如字。)○吕公著为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大防范纯仁左
右仆射。纯仁仲淹子也。公著寻薨。○知漢阳军 吴处厚
言。蔡
确谪安州日。作夏中登车盖亭诗。讥讪台谏。论确不已。安置
新州。吕大防刘挚范纯仁王存等。以为不 (第 008a 页)
 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一首(吴谱<折 t="33"/>案藏/山在盂县北)
(五十里其旁有圣水宋神宗元丰四年五月 吴处厚
以帝阙/嗣请立程婴公孙杵臼庙优加封爵从之诏立庙于绛州封)
(程婴为成信侯封公/孙杵臼为忠智侯)
十一 (第 49a 页)
  在观之东

    祠庙
祚德庙
 在车桥西青莲寺南初神宗皇帝未有圣嗣 吴处厚
 
言程婴杵臼存赵氏最为忠义乞访墓庙特加封爵
 (墓在绛州太平县/之赵村墓侧有祠)元丰四年五月遂封婴成信 (第 19b 页)
药数器发之皆金追而反/之历知安邱县治豪右无所挠终尚书职方员外)
(郎子垲官至广东转/运判官治有异绩) 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人博学/能诗文登皇祐进士)
(为大理丞历官知卫州卒以元祐党/人追贬歙州别驾著有青箱杂记)
游烈(字晋光/邵武人)
(从胡瑗学官至职方员外/郎郡人知经学自烈始)谢诇(字诚甫建宁人治/平进士初令 (第 23a 页)
皆金追而反/之历知安邱县治豪右无所挠终尚书职方员外)
(郎子垲官至广东转/运判官治有异绩)吴处厚(字 伯固
邵武人博学/能诗文登皇祐进士)
(为大理丞历官知卫州卒以元祐党/人追贬歙州别驾著有青箱杂记)游烈(字 (第 23a 页)
 (枕江臂淮为/节镇首称)东南佳丽(广陵志长淮之区绵亘数千/里扬其都会也迷楼九曲珠)
 (帘十里二十四桥风月/之景尤为东南佳丽)江淮一都会(宋司马光送 吴/处厚
知真州序)
 东南繁雄之地江山清淑(真州/图经)据江海之会握襟带
 之薮(宋通州守狄遵/修海堤祭文) (第 4a 页)
 (从/臣)羊舌祠(在绛州西二里祀/晋大夫羊舌氏)宫之奇祠(在平陆县东/北六十里坛)
 (谷/村)二侯祠(在太平县古晋城北门外祀赵朔客程婴/公孙杵臼宋神宗时皇嗣不育 吴处厚
上)
 (言程婴杵臼全赵氏孤最为忠义宜旌之/诏封婴成信侯杵臼忠智侯立祠于此)程公祠(在/曲)
 (沃 (第 23a 页)
 (八里一名仙姑洞昔有仙女乘鸾鹤来下洞阔/丈馀高十馀丈有悬石飞瀑岁旱祷雨多应)玉京
 洞(在上虞县西三十里 宋吴处厚
诗秉烛携筇步步/前玉京迢递访神仙四时自冇壶中景一罅都述)
 (物外/天)蔷薇洞(在东山之半旧传晋谢安 (第 9a 页)
 (方有燕赵之气玉贽是也英宗践祚/进给事中神宗即位改户部侍郎)张庠(永新人博/通经史尝)
 (著斥蠹正言二书以排佛老作元经图以推五行六/度之秘郑獬 吴处厚
钱明逸辈皆师之号白云先生)
 毛洵(吉水人父应佺举进士历官太平州通判洵亦/举进士又中拔萃科性至孝凡守 (第 31a 页)
 (东为樊口/入于江)寒溪(在樊山下虽盛夏凉气逼人唐元结/尝居此上有寒溪寺宋张舜民诗传)
 (与寒溪莫惆怅漫郎今已借舟还 吴处厚
诗吴王宫/殿作飞尘野鸟幽花各自春料得寒溪喧笑日也曾)
 (惊动武/昌人)蘋花溪(在咸宁县南四十里相传 …… (第 12b 页)
 (旧传关羽磨刀处又/大别山顶亦有此石)蟠龙石(在汉川县南六十里其/石如蟠龙之状故名)
 大江(在府城东南上接潇湘洞庭诸水合流东南入/本府界一百九十里转烟波湾四十里入黄州)
 (界而东 宋吴处厚
诗江汉滔/滔一向东暮云叆叆夕阳红)郎官湖(在府城中唐李/白有泛郎官湖)
 (诗自序云乾元岁秋八月白迁 …… (第 45a 页)
 (三峰/故名)秋兴亭(在凤栖山颠唐刺史贾载建中书舍人/贾至作记大略谓诗人之兴秋最高故)
 (以名亭后飞阁瞰大湖对大别山景趣尤胜宋元祐/初郡守 吴处厚
从而新之实一郡伟观孙杓诗前有)
 (长江后有湖天将此景属吾徒当时想未见/秋兴漫说南楼天下无本朝景泰四 …… (第 47b 页)
 (言/事)宋陈执中(知汉阳军持心公/正人莫敢干以私)陈升之(知汉阳军以/时俗好藏去)

 (交亲尺牍有讼则转相告言有司据以推诘/及入知谏院谓此乃告讦之习请禁止之) 吴处厚
 (知汉阳军有嘉/政尤工于诗)
游酢(知汉阳军于视事之馀召一郡/士子讲明道德性命之学于是)
 (风俗丕变/人皆好学)黄干(知汉阳军值 (第 51a 页)
 (私惠/乎)高照(邵武人举进士任虔州司理恭军时郡有/盗驱胁良民捕者利赏诬以真盗将论死)
 (照察其枉出/系者百馀人) 吴处厚(邵武人举进士累官知武阳军/神宗初皇嗣不育处厚上言程)
 (婴杵臼全赵氏孤最为忠义宜旌之诏封婴成信侯/杵臼忠智侯立庙于绛州祀之所著有青箱杂记)
 叶祖洽(邵武人熙宁三年廷试陈数千言贯穿古今/擢进士第一签书奉国军判官累迁给事中)
 (知济洪等州 (第 13b 页)
 (私惠/乎)高照(邵武人举进士任虔州司理恭军时郡有/盗驱胁良民捕者利赏诬以真盗将论死)
 (照察其枉出/系者百馀人)吴处厚(邵武人举进士累官知武阳军/神宗初皇嗣不育 处厚
上言程)
 (婴杵臼全赵氏孤最为忠义宜旌之诏封婴成信侯/杵臼忠智侯立庙于绛州祀之所著有青箱杂记)
  (第 13b 页)
二年坐窃弄威福故纵其弟硕盗
用官钱罪死夺职知安州满岁徙邓州充西京路安抚
使四年复观文殿学士会知汉阳军 吴处厚
奏确昨责
安州作车盖亭诗语涉讥讪诏确具析确自辨数甚悉 (第 5a 页)
补外时两省谏官惟安世独员章二十上宗愈乃罢章
惇强买昆山县民田 吴处厚
缴进蔡确知安州日诗安
世皆极言且谓惇确与黄履邢恕自言圣上嗣统有定
策功眩惑中外若不早赐辨正恐岁月寖久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