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孝子庙在县城东南隅祀黄香明知府范理建
 张亮庙在儒学东祀唐郧国公张亮
 七相堂在县东祀唐郝处俊宋张齐贤寇准宋庠
 大防
范纯仁等
 思贤堂在县西祀范纯仁
 贤守庙在县治中祀知府陈规建炎初规极力禦贼 (第 51b 页)
 藁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

 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熙宁
 四年以太子少卿致仕卒谥文忠
  吕大防
宋史列传字微仲其先汲郡人祖通葬京兆
 蓝田遂家焉 (第 27b 页)
大防
进士及第元祐初拜尚书左仆射
 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并位同心戮力以相王室复
 命以观文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 …… (第 27b 页)
 商英御史周秩刘丞相继攻之夺学士知随州贬秘

 书监居郢州徙安州兄大忠自渭入对哲宗询 大防
 
安否且曰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
 声问之 (第 28a 页)
大防
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邢居实姓谱字敦夫恕之子有异才从父居随州作
 南征赋蚤天苏轼以诗挽之曰 (第 28a 页)
 毓秀阁县西南三里

 七相堂在县东宋郡守陆世良建七相者唐郝处俊
 宋张齐贤寇准宋庠 吕大防
范纯仁蔡确
 黄堂在府治内宋神宗潜邸建为节度府今八郭尚
 存滕甫记踞紫金之秀面白玉之奇涢溪凤台如拱 (第 36a 页)
 自朕志赐文彦博诏亦曰朕命不再至于历试诸难

 盖尧舜事轼于 吕大防
胡宗愈诏屡用历试二字然
 臣不敢援此为例恐未是命龟的證国初赵普拜相
 制曰询于元龟历选群后又有甚的切 (第 10b 页)
豫久之乃令出御史既而曰不宜责之太重也
于是诲罢侍御史知杂事以工部员外郎知蕲州范纯
仁以侍御史通判安州 吕大防
落监察御史里行以太
常博士知休宁县故事知杂御史解官皆有诰词时知 …… (第 6b 页)
学士知制诰御史中丞知杂各举御史两人
以起居舍人同知諌院傅尧俞兼侍御史知杂事 司
马光言窃闻吕诲范纯仁 吕大防
因言濮王典礼事尽
被责降中外闻之无不骇愕臣观此三人忠亮刚正忧
公忘家求诸群臣罕见其比今一旦以言事太切 (第 7b 页)
乎抃上疏言
任道德委辅弼别邪正去侈心信号令平赏罚谨机密
备不虞勿数赦容諌诤十事又言吕诲傅尧俞范纯仁 吕大防
赵鼎马默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搢绅 (第 22b 页)
百馀顷招汉蕃弓箭
手四千九百馀人骑团作八指挥壬申诏以卨为吏部
员外郎赐银绢二百匹两 冬十月戊寅知华州 吕大
言九月丙寅少华山前阜头谷山岭摧陷其下平地
东西五里南北十里溃散坟裂涌起堆阜各高数丈长 (第 15b 页)
淑问行已有耻难进
易退范祖禹温良端厚修身无缺此六人者皆臣素所
熟知若使之或处台谏或侍讲读必有裨益馀如 吕大
防王
存李常孙觉胡宗愈韩宗道梁焘赵君锡王岩叟
晏知止范纯礼苏轼苏辙朱光庭或以行义或以文学
皆为众所推伏望陛 (第 28a 页)
作相矣怅然者久之 诏韩维 吕大防
孙永范纯仁详
定役法以闻从吕公著言也 壬辰以尚书左丞吕公
著为门下侍郎 命司马光提举编修神宗实录 丙 …… (第 14a 页)
意略正典刑纵未以污铁锧犹当追
削官职投畀四裔以禦魑魅 诏特赠吕诲通议大夫
子由庚与堂除合入差遣以刘挚 吕大防
范纯仁言其
触忤时宰谴死外藩故也 壬午诏文彦博已降旨令
独班起居自今赴经筵都堂凡同三省枢密院奏事并 (第 30a 页)
表从之程颐
建言神宗丧未除节序变迁时思方切恐失居丧之礼
无以风化天下乞改贺为慰不从 戊午以尚书左丞 吕大防
为中书侍郎御史中丞刘挚为尚书右丞自张
璪罢中书侍郎久未补人吕公著 (第 10a 页)
吕大防
忠实可任 …… (第 10a 页)
然之
效如此盖自河而南地势平衍直抵京师长虑却顾可
为寒心今欲便于治河而缓于设险非计也文彦博议
与焘合 中书侍郎吕大防
从而和之三人者力主其议 …… (第 17a 页)
 丙辰罢诸州数外岁贡 戊午以辽使萧德崇等贺

坤成节曲宴垂拱殿始用乐 庚申进封李乾德为南
平王 辛酉改诚州为渠阳军 壬戌御札付中书省
曰门下侍郎韩维尝面奏范百禄任刑部侍郎所为不
正辅臣奏劾臣僚当形章疏明论曲直岂但口陈意欲
无迹何异奸谗可罢守本官分司南京吕公著上疏言
自来大臣造膝密论亦未尝须具章疏维素有人望忽
然峻责罪状未明恐中外闻之人情不安 吕大防
亦以
为言甲子诏维除资政殿大学士知邓州中书舍人曾 …… (第 21b 页)
王岩叟刘安世为首而辅之者尤
众是时熙丰用事之臣退休散地怨入骨髓阴伺间隙
而诸臣不悟各为党比以相訾议唯 吕大防
秦人戆直
无党范祖禹师司马光不立党 癸未以西蕃寇洮河
民被害者给钱粟死者赐帛其家 乙酉 (第 23b 页)
吕大防
为 …… (第 23b 页)
光至诚尽公本不求人
希合而陛下虚心无我亦岂有所主哉使光无恙至今
见其法稍弊则更之久矣臣每见吕公著安焘 吕大防

范纯仁皆言差役不便但为己行之令不欲轻变兼恐
台谏纷争卒难调和愿陛下问吕公著等令指陈差雇
二法各有若干 …… (第 28b 页)
第于东府之
南启北扉以便执政就议宋兴以来宰相以三公平章
军国事者四人而公著与父夷简居其二世以为荣
中书侍郎吕大防
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知 …… (第 31b 页)
 五月右谏议大夫王觌疏言胡宗愈自为御史中丞
论事建言多出私意与苏轼孔文仲各以亲旧相为比
周内批王觌论列不当落职与外任差遣翼日吕公著
言觌若止为论列宗愈便行责降必不协众情未敢行
下后二日公著与 吕大防
范纯仁再论于帘前太皇太 …… (第 34b 页)
 癸未诏司谏正言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仿故事以
升朝官通判资序历一年者为之 戊戌诏黄河未复
故道终为河北之患王孝先等所议已尝兴役不可中
罢宜接续工料期于必成范纯仁乞寝前命以杜希合

尚书王存等亦言孝先初未有必然之论但侥幸万一
以冀成功且预求免责若遂听之将有噬脐之悔乞选
使覆按审度可否兴工未晚庚子三省枢密院奏事延
和殿文彦博 吕大防
安焘谓河不东则失中国之险为
契丹利范纯仁王存胡宗愈则以虚费劳民为忧存谓
契丹自景德至今八九十年通好如 (第 36a 页)
未罢幸琼林苑金明池 夏四月乙巳 吕大防
等以久
旱求罢不允 丁未少保司徒兼中书令太一宫使济
阳郡王曹佾卒佾性和易美仪度神宗每咨访以政然
退朝 …… (第 10b 页)
宽厚不可以语言文字暧昧不明之过诛窜大臣刘挚
亦以确母老引柳宗元乞与刘禹锡换播州事 吕大防
因曰确先帝大臣乞如挚所论移一近里州郡太皇太
后曰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也于是不敢复言画可而退
纯仁独留身揖 …… (第 15a 页)
敢发李常盛陶翟思赵挺之王彭年坐不举劾
彭汝砺坐营救并不草责词皆罢去擢吴处厚知卫州
初议窜确岭峤纯仁谓 大防
曰此路自丁晋公后荆棘
六七十年矣奈何开之吾侪政恐亦不免耳知杭州苏
轼未行密疏言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 …… (第 15b 页)
景温黄履吕嘉问沈
括舒亶叶祖洽赵挺之张商英等三十人于是太皇太
后宣谕宰执曰确党多在朝范纯仁进曰确无党 吕大

进曰确党甚盛纯仁言非是刘挚亦助 (第 17a 页)
大防
言有之
纯仁曰朋党难辨恐误及善人退即上疏言蔡确之罪
自有典刑不必推治党人旁及枝叶前奉特降诏书尽
释臣 …… (第 17b 页)
好学不倦之一端也
六月辛丑录囚 自元祐初一革新政至是五年人心
已定唯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撼在位 吕大
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宿怨谓之调停太皇太后 …… (第 27a 页)
事故死亡者勿补及额而
止不过十年自当消尽执政然之遂申尚书省后数月
诸司所供文字皆足因裁损成书以申三省 左仆射吕
大防
得其书大喜欲此事必由已出别将详定任永寿
本诸司吏也为人精悍而猾尝预知元丰吏额事独能
言其曲折 (第 31b 页)
大防
悦之即于尚书省创立吏额房使永寿 …… (第 31b 页)
与吏数辈典之凡奏上行下皆 大防
自专不复经由两
省一日内降画可二状付中书其一吏额也省吏白中
书侍郎刘挚请封送尚书省挚曰当时文书录黄过 …… (第 32a 页)
省分功何耶吏额事寻毕永寿等推恩有差永寿急于
功利劝 大防
即以立额日裁损吏员仍以私所好恶变
易诸吏局次吏被排斥者纷然诣御史台诉不平台官
因言永寿等冒赏徇私不可 …… (第 32b 页)
详定皆人情所便行之甚易而吏额房所改皆
人情所不便守之最难且大信不可失宜速命有司改
从其易以安群吏之志 大防
知众不服徐使都司再加 …… (第 32b 页)
详定大略如辙前议行之 刘挚初以吏额房事与
大防
议稍不合已而挚迁门下侍郎及台谏共攻 (第 33a 页)
大防
(第 33a 页)
大防
称疾不出挚每于上前开陈吏额本末曰此皆被
减者鼓怨言路风闻过实不足深谴 (第 33a 页)
大防
他日语人曰
使上意晓然不疑刘门下之力居多然士大夫趋利者
搆斗其间谓两人有隙于是造为朋党之论挚 (第 33a 页)
大防
曰吾曹心知无他然外议如此非朝廷所宜有愿引避 (第 33a 页)
大防
曰行亦有请矣八月辛卯朔奏事毕挚少留奏曰 …… (第 33a 页)
期必得请帝遣中使召挚入对太皇太后
谕曰侍郎未得去须官家亲政然后可去使者数辈趣
入视事挚不得已受命未几 大防
辞位亦不许及挚迁
右仆射与 (第 33b 页)
大防
同列未满岁言者争诋挚挚寻罢朋党
之论遂不可破其衅盖自吏额始 右正言刘唐老言
伏睹大学一篇论入德之序愿 …… (第 33b 页)
 冬十月癸巳罢都提举修河司从中丞苏辙请也
诏导河水入汴 丁酉诏定州韩𤦺祠载祀典 苏辙
屡言许将过失将亦累表乞外十二月辛卯朔罢为资
政殿学士知定州 安康郡王宗隐卒 许将既罢甲
辰侍御史上官均又言 吕大防
坚强自任不顾是非每
有差除同列不敢为异惟许将时有异 (第 34b 页)
大防
每有私 (第 34b 页)
憾苏辙素与 大防
相善希合其意尽力排将期于必胜
将既以异论罢去执政台谏皆务依随是威福皆归于 (第 35a 页)
大防
纪纲法令自此败坏矣因乞解言职于是责知广
德军 丙辰禁军大阅赐以银楪匹帛罢转资 是岁
东北旱浙西水灾 (第 35a 页)
曰孟氏子能执妇道宜正位中宫命学士草
制又以近世礼仪简略诏翰林台諌给舍与礼官议册
后六礼仪制以进甲子命 尚书左仆射吕大防
摄太尉
充奉迎使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摄司徒副之尚书左 …… (第 16b 页)
位蔽贤惟陛下加察 八月辛酉太皇太后
不豫帝不视事 壬戌遣使按视京东西河南北淮南
诸路水灾戊辰赦天下  吕大防
范纯仁苏辙郑雍韩
忠彦刘奉世入崇庆殿后閤问太皇太后安太皇太后
谕曰今疾挚有加与公等必不相见且善辅佐官 …… (第 32a 页)
以为女中尧舜 己卯诏以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命 吕大防
为山陵使 庚辰遣使告哀于辽 戊子端明
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出知定州(考/异)
(李焘曰政 (第 33a 页)
使再议易地诏不允 三月壬申朔
日有食之云阴不辨 癸酉以知陈州蔡卞为中书舍
人 乙亥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吕大防
(第 3a 页)
大防
当宣
仁垂帘时位首相踰六年帝春秋既长大防但专意辅
导未尝建议亲政虽宣仁有复辟之志卒不得伸当国
日久群 (第 3a 页)
怨皆归焉及宣仁始祔庙侍御史来之邵乞先
大防
以破大臣朋党因疏列神宗简拔之人章惇安 …… (第 3a 页)
焘吕惠卿等以备进用 大防
亦自求去位帝亟从之诏
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后二日改知永兴军 乙
酉御集英殿试进士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 …… (第 3b 页)
商英为右
正言商英在外久不召积憾元祐大臣攻之不遗馀力
上疏言神宗盛德大业跨绝今古而司马光吕公著刘
吕大防
援引朋俦敢行讥议凡详定局之建明中书
之勘会户部之行遣言官之论列词臣之诰命无非指
擿抉扬鄙薄嗤笑剪除陛 …… (第 7a 页)
下之势岌岌殆矣今天青日明诛赏未正乞下禁省
检索前后章牍付臣等看详签揭以上陛下与大臣斟
酌而可否焉又指 吕大防
梁焘范祖禹为奸邪以司马
光文彦博为负国言吕公著不当谥正献甚者至以宣
仁比吕武始商英在元祐时作嘉禾颂以 …… (第 7b 页)
老奸擅国置在言
路使诋先朝反以君父为仇无复臣子之义中书舍人
林希所草老奸盖阴斥宣仁也希典书命自司马光
大防公
著刘挚等数十人之制极其丑诋一日草制罢
掷笔于地曰坏尽名节矣闰月壬申以陆师闵等二 …… (第 11a 页)
后希庄为
閤门祗候 九月甲午以安定郡王宗绰为嗣濮王
壬寅告迁神宗神御于景灵宫显承殿 知陈州范纯
仁闻 吕大防
窜居远州终身勿徙不胜忧愤欲斋戒上
疏申理之所亲劝其勿为触怒万一远斥非高年所宜 …… (第 25a 页)
纯仁曰事至于此无一人敢言若上心遂回所系大矣
如其不然死亦何憾乃上言 大防
等所犯亦因持心失
恕好恶任情违老氏好还之戒忽孟轲反尔之言然牛
李之祸数十年沦胥不解岂可尚遵前轨 (第 25b 页)
大防
等年老
疾病不习水土炎荒非久处之地又忧虞不测何以自
存臣曾与 (第 25b 页)
大防
等共事多被排斥陛下之所亲见臣之
激切止是仰报圣德向来章惇吕惠卿虽为贬谪不出
里居臣向曾有言深蒙陛下开 …… (第 25b 页)
常轸圣念今赵彦若已死贬所将不止一蔡确矣愿陛
下断自渊衷将 大防
等引赦原放癸卯出御批曰范纯
仁立异邀名沮抑朝廷已行之命可落观文殿大学士
知随州帝始亦有意从所奏章惇力 …… (第 26a 页)
归一从之至是复
使侍郎专领尚书不得与焉 右正言孙谔言知河中
府杨畏在元丰时其论议皆与朝廷合及元祐之末
大防
苏辙等用事则尽变其趣而从之绍圣之初陛下
躬亲总揽则又欲变其趣而偷合苟容天下谓之杨三
变诏落畏职依旧知 …… (第 32b 页)
 己亥
诏知渭州宝文阁待制吕大忠特除宝文阁直学士知
秦州以元祐中坚持边议又领帅日久故也大忠因言
臣弟 大防
自罹谪籍流落累年恐一旦不虞倏先朝露
死生隔绝衔恨无穷伏乞陛下少赐哀怜追寝臣已除
职名只量移 (第 37a 页)
大防
陜西州郡居住不听始大忠自泾原 …… (第 37a 页)
入对帝问 大防
安否且曰大臣初议令过海朕独处之
安州卿有书当令且将息忍耐 (第 37b 页)
大防
朴直为人所卖候
三二年可复相见也大忠泄其语于章惇惇惧绳之愈
力元祐党人由是再行贬黜 庚戌依元丰职事官 …… (第 37b 页)
韶庙 乙卯
国子司业龚原言将来科场止令依旧专治一经从之
 八月辛酉夏人寇宁顺砦 丙子诏王岩叟遗表并 吕大防
等所得恩例及举官并罢更不施行提举舒州 (第 37b 页)
 己丑追复文彦博王圭司马光吕公著 吕大防
刘挚
等三十三人官 辛卯还司马光等致仕遗表恩 癸
巳河北河东陜西饥诏帅臣计度振恤 六月丙申朔
辽主遣 (第 21a 页)
也 诏知河州王厚权管勾
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职事 夏四月甲寅诏侍从官各
举所知二人 丁卯诏毁吕公著司马光 吕大防
范纯
仁刘挚范百禄梁焘王岩叟景灵西宫绘像 己巳童 (第 12b 页)
 环庆路统制慕洧叛附于夏国
 泾原统制张仲彦经略司干办赵彬叛降于金 十
一月癸卯诏追赠元祐故相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第 14b 页)
七害委之可缓而未治可也
且去岁之患己甚前岁今岁又甚焉则奈何望深诏执
政大臣早决河议而责成之太师文彦博 中书侍郎吕
大防
皆主其说中书舍人苏辙谓右仆射吕公著曰河
决而北先帝不能回而诸公欲回之是自谓智勇势力 …… (第 20b 页)
禄改吏部侍郎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 大防
意向之
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
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 (第 22a 页)
大防
犹谓大河东流中国之险限今塘泺既坏界河淤
浅河且北注矣百禄言塘泺有限寇之名无禦寇之实
借使河徙而北敌始 (第 22a 页)
有堤岸若涨水稍大必披滩漫
出则平流在北京恩州界为害愈甚乞塞梁村口缕张
包口开青丰口以东鸡爪河分杀水势 吕大防
以其与
已意合向之诏同北京留守相视时范纯仁复为右相 (第 16b 页)
  王 震(元祐初以龙图/阁待制知蔡州)苏 轼(眉州人汝州/团练副使)
  苏 辙(眉州人轼弟元/祐间知汝州)李清臣(魏人资政殿/学士知河阳)
   吕大防(蓝田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
  王岩叟(清平人枢密都承旨/权知开封又知河阳)
  韩 缜(雍丘人维/弟知河南)  范纯仁(吴人 (第 48a 页)
  王诏字景献真定人元祐中为开封府推官富民

  贷后绝僧牒为缗钱十三万踰期复责倍输身死
  赀籍又锢其妻子诏请免之
   吕大防
字微仲京兆蓝田人哲宗时以翰林学士
  权知开封府有僧诳民财因讼至庭下验冶得情
  命抱狱具即其所杖之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