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时帝得风疾事多决于皇后寇准李迪以为忧一日
 准请间曰皇太子人所属望愿陛下思宗庙之重传
 以神器择方正大臣羽翼之 丁谓
钱惟演佞人也不 …… (第 1b 页)
 体平朝廷何以处此李迪曰太子监国古制也何不
 可之有谓因力谮准请罢其政事帝不记与准有成
 言竟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
秋七月以李迪 丁谓
同平章事冯拯为枢密使
 迪时兼太子宾客制下固辞帝不允会皇太子见帝
 拜曰陛下用宾客为相敢谢帝顾谓迪曰 …… (第 2a 页)
 迪乃受命
贬寇准知相州
 帝始得疾自疑不起尝卧宦者周怀政股与之谋欲
 命太子监国怀政东宫官也出告寇准已而事泄准
 罢 丁谓
等因疏斥之使不得亲近怀政忧惧不自安
 阴谋奉帝为太上皇而传位太子罢皇后预政杀 (第 2b 页)

 谓
而复相准客省使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等以其谋告谓
 谓即微服夜乘犊车挟崇勋诣曹利用议明日以闻 …… (第 2b 页)
 廊庙之贵者自罢相三绌皆非帝意岁馀帝问左右
 曰吾目中何久不见寇准群臣畏谓威莫敢对
九月帝疾瘳
冬十一月李迪 丁谓
罢翌日谓复留视事罢翰林学士
刘筠(字子仪/大名人)
  (第 3b 页)
丁谓
擅权用事至除吏不以闻迪愤然谓同列曰迪
 起布衣至宰相有以报国死犹不恨安能附权倖为 …… (第 3b 页)
 傅故事宰相无兼左丞者及入对长春殿内出制书
 置榻前帝谓辅臣曰此卿等兼东宫官制也迪进曰
 东宫官属不当增置臣不敢受命 丁谓
罔上弄权私
 林特钱惟演而嫉寇准特子杀人事寝不治准无事
 远谪惟演以皇后姻家使预朝政曹利用冯拯相为 …… (第 4a 页)
 诏自今军国大事取旨如故馀皆委皇太子同宰相
 枢密等参议施行太子固让不允遂开资善堂亲政
 皇后裁决于内而 丁谓
用事中外以为忧王曾谓钱
 惟演曰太子幼非中宫不能立中宫非倚太子则人
 心亦不附后若加恩太子则太子安太 …… (第 5a 页)
 安矣惟演乘间言之后深纳之
(辛/酉)五年秋七月甲戌朔日食

九月吐番嘉勒斯赉降
冬十月贬王钦若为司农卿分司南京
 钦若判河南有疾表乞就医京师 丁谓
使人绐之曰
 上甚思一见君也钦若信之即舆疾至京谓因言钦
 若擅去官守无人臣礼命御史就第按问钦若惶恐 (第 5b 页)
 伏罪故贬
(壬/戌)乾兴元年春二月群臣上帝尊号
帝崩遗诏皇后权处分军国事太子祯即位(是为/仁宗)尊皇

后为皇太后赦
 王曾奉遗诏入殿庐草制命皇后权处分军国事辅
 太子听政 丁谓
欲去权字曾曰皇帝冲年太后临朝
 斯己国家否运称权犹足示后且增减制书有法表
 则之地先欲乱之邪谓遂止太 …… (第 6a 页)
 外众莫敢抗独曾正色立朝时倚为重
夏四月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李迪为衡州团练副
使
 真宗临崩惟言寇准李迪可托 丁谓
怨准而太后憾 …… (第 6b 页)
 (死遣中使赍敕就赐以锦囊贮剑揭于马前示将诛/戮状至道州众皆皇恐不知所为准方与郡官宴饮)
 (神色自若使人 谓之
曰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中/使不得已乃授敕准拜于庭升阶复宴至暮乃还)
六月契丹遣使来吊祭
 契丹主闻真 (第 7a 页)
宗崩集蕃汉大臣举哀遣耶律僧隐等

 来吊祭置真宗御灵建资福道场百日而罢诏诸州
 军不得作乐凡国中犯真宗讳者悉改之
内侍雷允恭伏诛 丁谓
任中正免
 谓为山陵使允恭为都监判司天监邢中和言于允
 恭曰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孙类汝州秦王坟但恐
  …… (第 7b 页)
 欲并诛谓冯拯进曰谓固有罪然新帝即位亟诛大
 臣骇天下耳目后怒稍解遂止诛允恭等二日太后
 召宰相谕曰 丁谓
为宰相乃与宦官交通谓前附允
 恭奏事皆言已与卿等定议故皆可之且营奉先帝
 陵寝而擅有迁易几误大事拯等 …… (第 8b 页)
 言论列无所畏避真宗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丁谓
有罪贬崖州司户参军
 初女道士刘德妙尝以巫师出入谓家谓败逮系德
 妙内侍鞫之德妙具言谓尝教之曰汝所为 …… (第 10a 页)
 (史臣曰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屡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及澶渊既盟封禅事故祥)
 (瑞沓臻天书屡降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贤哉)
十一月钱惟演罢
 初惟演见 丁谓
当国权势薰灼因附之与为昏姻寇
 准之斥惟演有力焉及序枢密题名独削去准姓氏
 云逆准不书御史中丞蔡齐( …… (第 11a 页)
 司天监张奎运所造
秋九月冯拯罢

 拯气貌严重而乏风节 丁谓
不诛实拯营救力也平
 居自奉多侈靡外示俭陋人不能知至是以疾罢(未/几)
 (卒/)
以王钦若同平章事 (第 15a 页)
 际惇毅然主持卞或噤不启齿一时论者以为惇迹

 易明卞心难见至是龚夬论惇卞之恶大略以为昔
 日 丁谓
当国号为恣睢然不过陷一寇准而已及惇
 则故老元辅侍从台省之臣凡天下之所谓贤者一
 日之间布满岭海自有 (第 46b 页)
 先是金置太学(大定/六年)及是又命增置外府学(其科曰/词赋曰)

 (经义曰策论 谓之进士
曰律科曰经 (第 46a 页)
谓之
举人曰宏词则制举科也)又有专试女真
 人科(始于大定四年颁行女真大小字所译经书于/是兴女真字学多择明 (第 46a 页)
安穆昆内良家于为生)
 (于京师廪给九年以国史院编脩温特赫吉达字/学最号精深命教诸生习作诗策后复定为策论)
 之
女真进士科又命京师增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
 女真府学亦同汉进士三年一试之制(又定宗室宰/相子程试等) (第 46a 页)
 击定西域诸城置达噜噶齐(犹华言掌/印官也)监治之已而
 蒙古主进掠痕都(即印度也方舆纪要汉身毒国六/朝及唐谓之天竺 宋时谓之
忻都)
 (后又讹为印度有东西南北/中五国所谓五印度是也)次铁门关(明史西域传/撒马儿罕渴)
 (石 (第 11a 页)
城西有石峡两崖如斧劈其口有门色如铁番人/号为铁门关设兵守之赛玛尔堪古罽宾国旧作撒)
 (马儿罕/今改)侍卫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 谓之
曰汝
 君宜早还蒙古主怪之以问耶律楚材对曰此兽名
 角端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今大军西征已四年盖 (第 11a 页)
 (太宗第七子密特哩大王之/元孙密特哩旧作□里今改)败没死者蔽野馀兵皆
 溃散而还
诸王哷喇台(旧作忽剌台/今改后仿此)等兵入紫荆关(在易州西即/大行第七径)
(也 宋时谓之
金陂关/金元以来皆名紫荆)
 守关军士皆溃散遂乘胜进逼京城与额森鼐等军
 遇于良乡南转战至卢沟桥闻雅 (第 68b 页)
 州(注见/前)攻大同使景隆疲于奔命景隆自紫荆关(在/易)
 (州西即太行蒲阴陉也地记太行第七陉为/蒲阴 宋时谓之
金陂关金元以来始名紫荆)赴援燕
 兵已旋居庸官军多冻馁死者不见敌而还
罢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 (第 45a 页)
  周康王闻之拜为大夫以其楼观望故号此宅为
  关令草楼观即观之始也一云周穆王尚神仙因
  尹真人草楼在终南山之阴召幽逸之人尹轨杜
  冲 谓之道士
居于草楼之所号草楼观(玉/海)玄宗开
  元十年四月帝梦京师终南山趾有天尊之像求
  得之于盩厔楼观 (第 91a 页)
 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由是罢知天雄军天禧元年
 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三年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
 公时周怀政请奉帝为太上皇而传位太子复相准
  丁谓
以闻乃贬准雷州司户卒归葬道出公安县人
 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枯竹尽生笋
 众因为立庙岁时享 (第 77b 页)
合三晋疑/诸策皆轸说也) 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
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司马浅为
丁谓
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
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
则不伐秦者赵也韩魏 (第 11b 页)
夫一
害此一谓之一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
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
道而求 道者谓之
虚一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
人将事道者之一则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
行体道者也虚一而静 (第 27a 页)
谓之
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
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
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 …… (第 27a 页)
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故
有知非以虑是则 谓之
惧有勇非以持是则 (第 31b 页)
谓之
贼察
孰非以分是则 (第 31b 页)
谓之
篡多能非以修荡是则 (第 31b 页)
谓之
知辩
利非以言是则 (第 31b 页)
谓之
詍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
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
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耶若夫 …… (第 31b 页)
从周文名从
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
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 谓之
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 (第 32b 页)
谓之
性性 …… (第 32b 页)
之好恶喜怒哀乐 谓之
情情然而心为之择 (第 33a 页)
谓之
虑心
虑而能为之动 (第 33a 页)
谓之
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 (第 33a 页)
谓之

正利而为 (第 33a 页)
谓之
事正义而为 (第 33a 页)
谓之
行所以知之在人者 (第 33a 页)
谓之
知知有所合 (第 33a 页)
谓之
智知所以能之在人者 (第 33a 页)
谓之

能有所合 (第 33a 页)
谓之
能性伤 (第 33a 页)
谓之
病节遇 (第 33a 页)
谓之
命是散名之
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
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 (第 33a 页)
正名使民疑惑民多辩讼则 谓之
大奸其罪犹为符节 …… (第 33a 页)

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徵知必将待天官之当
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无说则
人莫不然 谓之
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然后随而命
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
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 …… (第 34b 页)
为害矣知异实者之
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实
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 谓之

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
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 (第 34b 页)
谓之
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
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
之以命约定俗成 (第 35a 页)
谓之
宜异于约则 (第 35a 页)
谓之
不宜名无固
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 (第 35a 页)
谓之
实名名为固善径易而
不拂 (第 35a 页)
谓之
善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
可别也而为异所者虽可合 (第 35a 页)
谓之
二实状变而实无别
而为异 (第 35a 页)
谓之
化有化而无 (第 35a 页)
谓之
一实此事之所以 …… (第 35a 页)
后说说不
喻然后辩故期命辩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
也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
谓之
知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 …… (第 36a 页)
白其志义者也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
舍之矣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外是者 谓之
仞是君子之所弃而愚者拾以为已宝故愚者之
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誻誻然而沸彼诱其名眩其
辞而无深于其志义 …… (第 37b 页)
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
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
事而在人者 谓之
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第 42a 页)

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
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 …… (第 42a 页)
心好
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
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大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
后然者 谓之
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故
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
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 …… (第 43b 页)
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衡
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
法礼不足礼 谓之
无方之民法礼足 (第 54a 页)
谓之
有方之士 …… (第 54a 页)
礼之中焉能思索 谓之
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 (第 54b 页)
谓之

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
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
者固学为 …… (第 54b 页)
其所隆亲乎故死之
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
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 谓之
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 (第 55b 页)
谓之
瘠君子贱野而羞瘠故天
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载重然后皆有衣
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 …… (第 55b 页)

祀敬事其神也其铭诔系世敬传其名也事生饰始也
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刻
死而附生 谓之
墨刻生而附 (第 59b 页)
谓之
惑杀生而送 (第 59b 页)


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
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三年之丧一段已见/礼记三年问篇 …… (第 59b 页)
法数制之量地而
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
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必时藏馀
称数故自天子通于庶人事无大小多少由是推之 …… (第 75a 页)
先事虑事 谓之
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 (第 92b 页)
谓之
豫豫则
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 (第 92b 页)
谓之
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
虑者 (第 92b 页)
谓之
困困则祸不可禦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
戒无怠庆者则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
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 (第 92b 页)
蛙𪓰詹诸在水者黾 魁陆蜌螷蚌含浆蜃小者珧
蝾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方言守宫秦晋 西夏/谓之
守宫或 (第 94a 页)
谓之
蠦)
(䘃或 (第 94a 页)
谓之
蜤易其在泽中者 (第 94a 页)
谓之
易蜴南楚 (第 94a 页)
谓之
蛇医/者 (第 94a 页)
谓之
蝾螈东齐海岱 (第 94a 页)
谓之
䗔北燕 (第 94a 页)
谓之
祝蜓桂林)
(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 (第 94a 页)
谓之
蛤解) 鱼 (第 94a 页)
谓之
丁鱼 (第 94a 页)
谓之
乙鱼 (第 94a 页)

丙 鳖三足能龟三足贲(博雅射工/短狐𧌒也)
 
 
  (第 94a 页)
虚文细务又复出矣上曰赵鼎记此可为戒(中兴圣政/臣留正等)
(曰唐李吉甫始部录元和国计著为成书本朝因之 丁/谓
著景德会计录田况著皇祐会计录蔡襄著治平会)
(计录苏辙著元祐会计录皆所以总括国计杜失谩制/丰耗量入为 (第 21a 页)
珉共劾钜罪德元言臣闻国朝赵普有佐命之功而卢
多逊阴陷之寇准有澶渊之功而 丁谓
阴陷之后来事
体虽终归于正当时不能无伤于国体故当辨之于早
斯无难图之患臣谨按钜顷为小官常与李光游后为 …… (第 9b 页)
何铸引用铸既被斥钜常怏怏钜常与一猾僧往还及
居府第频以书简传人不知所谋果何事深恐倾陷君
子有如卢多逊 丁谓之
所为珉亦劾钜慢易宗庙与僧
宗喜往来共为奸谋有不可测钜再章求去初罢为资 (第 9b 页)
皆喜至是偶与诸生读江少虞所集皇朝类苑至章圣
东封 丁谓
取玉带事忽怒曰 (第 9b 页)
丁谓
奸邪虽人主物亦以
术取因不怿废卷而入疾复作不能言一夕卒讣闻诏
复敷文阁待制致仕(九成复职在/闰月乙卯 (第 9b 页)
 (数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县苦之太尉封奕奏/请非军期严急不得遣使自馀赋发皆责成州郡从)
 (之/)集览(见 丁谓
见在民丁也所谓丁者人寿百年为/期一干十年则丁当四十彊壮之时故曰丁) (第 79b 页)
 (也又注见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全丁半丁使者道路/旁午索隐曰言使者之多也郑玄曰一纵一横 谓之)
 (
旁午汉霍光传使者旁午/颜师古曰旁午分布也)质实(泰山郡名注见秦始/皇二十八年东郡注)
 (见汉光武建 (第 80a 页)
 (中周有常伯见尚书立政秦汉为侍中徐坚初学记曰/秦取古官置夲丞相史也丞相使史五人来往殿中奏)
 (事故 谓之侍中
后魏始为枢密之任梁又以为宰/相职事唐侍中与中书尚书二令并为真宰相矣)
 
 
 
 
御批资治通鉴纲 (第 77b 页)
 (所为自有朝典耳宪诚/惧不敢复与同捷通)集览(保汝使句绝本/作保尔使主)质实(河/北)

 (道名注见汉成帝绥和/二年魏郡 晋公谓
裴度)
冬十一月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卒
(戊/申)二年春三月亲策制举人
 (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 (第 13b 页)
 之侧宋寇准南迁日题于东楹曰平仲酌泉经此回

 望北阙黯然而去未几 丁谓
过之题于西楹曰 (第 27b 页)
谓之
 
酌泉礼佛而去后范讽安抚湖南留诗于寺云平仲
 酌泉回北望 (第 27b 页)
谓之
礼佛向南行烟岚翠锁门前路转
 使高僧厌宠荣淳熙中张栻榜曰莱公泉
 孝女泉在城北六十里老学庵笔记甘泉寺 …… (第 27b 页)
 水即是水也九域志龙阳县有沧浪水
 鼎口水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水经注澹水又东历
 诸湖方南注沅亦曰渐水也水所入之处 谓之
鼎口
 广舆记大中祥符五年神鼎见改朗州为鼎州 …… (第 32a 页)
 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峤之山北流入于沅水
 嵩溪在县东二十里述异记辰州嵩溪有丹青树枝
 叶直上笼云下无枝条上有五色叶圆如华盖故号
 丹青树俗 谓之
五采树今在辰阳县
  溆浦县
 红旗山在县东二十里明一统志五代马希范遣兵 …… (第 40b 页)
 泉涌不竭
 潕水在县北境本无水字又作潕禹贡九江之一水
 经注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又东南入沅
  谓之
无口九域志黔阳县有潕水
 渠水今名黔江在县南 …… (第 44b 页)
 东陵水经注澧水自充县东径临澧零阳二县故界
 又东径零阳县又东径澧阳县南又径作唐县南又
 东与赤沙湖水会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 谓之
决口
 又东南注于沅水曰澧口盖其枝渎耳澧水流注于
 洞庭湖俗 (第 50b 页)
谓之
曰澧江口也
 兰江在州城东地多兰蕙楚词捐余佩兮澧浦又沅 …… (第 50b 页)
 大通湖在县西二百里

 澹水在县北一里水经注澧水又东澹水注之 谓之
 
澹口王仲宣赠孙文始诗曰悠悠澹澧者也九域志
 安乡县有澹水
 白龙泉在县北黄山西麓地名井峰
  石门县 …… (第 52a 页)
 雄黄诸水至县西入澧水经注澧水又径澧阳县右
 会渫水水出建平郡东径合黄水黄水北流注于渫
 水渫水又东注澧水 谓之
渫口
 黄水在县西北水经注渫水又左合黄水水出零阳 …… (第 53a 页)
 岑水入武溪者也北入桂阳湘水注于江即是水也

 黄水又北流注于耒水 谓之
郴口隋薛道衡入郴江
 诗杖节遵严会扬舲溯急流征途非白马水势𩔖黄
 牛跳波鸣石碛溅沬拥沙洲岸迫槎倒转 …… (第 59b 页)
 石牛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明一统志有石牛特异土

 人望之以占一冬寒燠雪冒其顶 谓之
雪过嶂雪不
 复作矣
 题诗岭在县东十五里石上有蝌蚪文不可读人称
 仙迹
 九峰岭在县西五里连簇九峰 …… (第 64b 页)
 灵泉在县南五十里常涸天旱祷之则泉出
  兴宁县
 程乡水在县西北亦曰程水一名渌醽水水经注郴
 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
 之
程乡溪郡置酒官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同酃也
 元和郡国志程水乡出美酒九域志郴县有渌醽水
 金箭滩在兜率岩 (第 66b 页)
 六十里溉田六千六百馀顷修治陂堰民以获利虑
 州县遽欲增税乞诏三司一应兴修水利垦开荒梗
 无增税(旧通志/)
 李垂宋史列传字舜工聊城人元祐间 进士第丁谓
 
执政李康伯谓曰舜工文章议论称于天下但宰相
 未尝相识垂曰我若昔谒丁崖州乾兴初己为翰林
 学士矣今己老 …… (第 48b 页)
 士民欲赴阙击登闻鼓栋如敕勿行嗣果得白(以上/)

 (旧通志/)
 吴昂字德义海盐人明一统志嘉靖间令宜城廉介
 自持邑民领种官庄者一百亩收三分 谓之
老亩量
 出加租昂调停其法百姓称便
 王家业西安举人知均州州南四十里石板滩有堰
 灌田数十顷岁久废圯 …… (第 57b 页)
 宋侯延赏平遥人姓谱真宗时施州巡检使蛮民怀
 畏延赏言蛮民无他求惟欲盐耳帝曰此常人所欲
 何不与之乃诏夔州 转运使丁谓
措置谓即传告陬
 落群蛮感悦因相与盟约不为寇抄负约者众杀之
 且曰天子济我以食盐我愿输以兵食自是边谷 (第 63b 页)
 言讫枕于公膝而化遗命焚弃江湖

 刘白云不知何许人家富好义在江都市遇一 道士
 谓之
曰子有仙骨而流浪尘土中何也因出袖中两
 卷书与之后白云寓襄州隔江小山上化兵士数千
 于其中紫云帐幄天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