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续裁
制之诸将皆怨相与杀之续宗人迪勇冠军中(冠古/玩翻)
推为主迪素寒微恐郡人不服以同郡周敷族望 高显
折节交之(折而/设翻)敷亦事迪甚谨迪据上塘(上塘下卷作/工塘必有一)
(误按陈书周迪/傅工字为是)(第 36a 页)
(还长安仅三/日复出师明)
(引归者欲使齐师疲/于攻平阳而后取之)壬寅济河与诸军合十二月丁未
周主至 高显(高显盖/近涑川)
遣齐王帅所部先向平阳戊申周
主至平阳庚戍诸军总集凡八万人稍进逼城置陈东
西二十馀里先是齐人恐周师猝至 (第 21a 页)
长安仅三/日复出师明)
(引归者欲使齐师疲/于攻平阳而后取之)壬寅济河与诸军合十二月丁未
周主至高显 (高显
盖/近涑川)遣齐王帅所部先向平阳戊申周
主至平阳庚戍诸军总集凡八万人稍进逼城置陈东
西二十馀里先是齐 (第 21a 页)
茂奔齐赵王使楼缓之秦 楚王与齐韩合

十年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
芊戎王之同母弟曰 高陵君
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
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 …… (第 31b 页)
轻秦有骄色宋义谏曰战胜而
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
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 高陵君显
曰公 …… (第 107a 页)
鹿城王离围之陈馀比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
章邯军钜鹿南棘原赵数请救于 楚高陵君显
在楚见
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
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
说之 (第 108a 页)
  周陈之叛
梁敬帝绍泰元年 初晋安民陈羽世为闽中豪姓其
子宝应多权诈郡中畏服侯景之乱晋安太守宾化侯

云以郡让羽羽老但治郡事令宝应典兵时东境荒馑
而晋安独丰衍宝应数自海道出寇抄临安永嘉会稽
或戴米粟与之贸易由是能致富彊侯景平世祖因以
羽为晋安太守及陈霸先辅政羽求传郡于宝应霸先
许之
太平元年 初侯景之乱临川民周续起兵郡中始兴
王毅以郡让之而去续部将皆郡中豪族多骄横续裁制
之诸将皆怨相与杀之续宗人迪勇冠军中众推为主

迪素寒微恐郡人不服以同郡周敷族望 高显
折节交
之敷亦事迪甚谨迪据上塘敷据故郡朝廷以迪为衡
州刺史领临州内史时民遭侯景之乱皆弃农业群聚
为盗 (第 104b 页)
甲午复下诏以齐人围晋
州更帅诸军击之丙申纵齐降人使还丁酉周主发长
安壬寅济河与诸军合十二月丁未周主至 高显
遣齐
王宪帅所部先向平阳戊申周主至平阳庚戌诸军揔
集凡八万人稍进逼城置陈东西二十馀里先是齐人 (第 33b 页)
 (引魏世家以为即郪邱又引徐/广注以为即廪邱其说殊混)

(乙/未)四十九年秦君废其母逐魏冉(穰侯/)芊戎(华阳/君)公子
(高陵/君)
公子悝(泾阳君二君皆/秦昭王同母弟)以范雎为丞相封应侯
(古应城在今河/南汝州宝丰县)
 范睢日益亲 (第 11b 页)
 骄色宋义(宋以国/为氏)谏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
 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不听(使宋义于齐/道遇齐使者)
  (高陵君显
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二世悉 …… (第 32b 页)
 得数万人军钜鹿北章邯军其南(筑甬道属河饟王/离王离兵食多攻)
 (益/急)赵数请救于楚楚王闻宋义先策武信军必败(义/所)
 (遇齐使者 高陵君显
在楚/言于楚王以义为知兵)召与计事大说之以为上 (第 33b 页)
 之吾以求成焉(左传县按崇/在□ 北)
蓝田 梁惠王三年秦子向为蓝田君孟子向之故邑
 也(水经/注)
高陵 高陵邑秦昭王母弟 高陵君
(路/史)
汤社 宁公二年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 …… (第 35a 页)
 (城在临/潼东北)
戏 二世二年陈涉遣周章西至戏(史记秦始/皇本纪)苏林曰
 戏邑名在新丰东南三十里今戏亭是也(水经/注)
高陵 高陵邑秦昭王弟 高陵君
封今属京兆(路/史)高陵 (第 50b 页)
者接收燕赵令泾阳君若 高陵君
先于燕赵秦有变因
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矣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
立为三帝而令诸侯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 (第 17b 页)
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
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 高陵君
泾阳君
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
立惟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
阳诛 …… (第 2a 页)
讥穰侯
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
于是用范雎范雎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
阳君 高陵君
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王悟乃免相
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 (第 32a 页)
三晋厌天下辩士无所信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
之弟也而泾阳君 高陵君
皆昭王同母弟也穰侯相三
人者更将有封邑以太后故私家富重于王室及穰侯
为秦将且欲越韩魏而伐齐纲寿欲以广 (第 3a 页)
之心在今日诚非小补 是日金人所命颍寿二州巡
高显
率所部民兵千馀人据寿春府遂来降
乙丑直显谟阁向子固复知扬州 右朝请大夫主管
台州崇道观方滋知庐州 右 (第 25b 页)
  (雠之恶尚何/咎之有哉)
(庚/午)二十四年秦伐韩拔宛○秦君封魏冉为穰侯公子
市为宛侯公子悝为邓侯考异(提要书曰秦封魏冉为/穰侯芉戎为华阳君弟)

(市为 高陵君/
悝为泾阳君)
(辛/未)二十五年东周君如秦○秦魏冉伐魏魏入河东韩
入武遂于秦
 (魏地四百里/韩地二 …… (第 28b 页)
 (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臣见王独立于朝窃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
 (逐穰侯华阳君芉戎 高陵君
市泾阳君悝于关外以/睢为丞相封应侯魏须贾聘于秦睢因辱之使归告)
 (魏王曰速斩魏齐头来不然且/屠大梁 …… (第 55b 页)
 (华阳泾阳击断无讳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悝秦/国策注击断谓刑人也无讳言不避王也华阳在郑)
 (州管城南泾阳属雍州高陵进退不请 高陵君公子/
市进退由已不请于王大戴礼孔子曰古之大夫有)
 (坐干国之纪者不谓之千国之纪则曰行事不请注/不请而擅行 (第 56a 页)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集览(露台台累土为之将以承露/索隐曰顾氏案新丰南骊山)
 (之顶有露台乡极为 高显
文帝所欲作台之旧趾存/焉徐广曰露一作灵直百金直价也公羊传隐五年)
 (百金之直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 (第 55a 页)
 (秦二世二年胊固城未详处所彭城郡名/注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奚康生河南人)
魏以邢峦都督东讨军事○魏骠骑大将军冯翊公源

怀卒质实(冯翊郡名注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同州)
 (怀性宽简常曰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譬/如为屋外望 高显
楹栋平正基壁完牢足矣斧斤不)
 (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卒谥曰忠)
秋七月魏讨秦泾二州平之
 (吕苟 (第 11b 页)
宋肥齐尊齐而为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燕
赵不利而势为之者以不信秦王也然则王何不使
可信者接收燕赵令泾阳君 高陵君
先于燕赵秦有
变因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秦为西帝燕为北帝赵为 (第 2a 页)
有加赐邑君者盖假其位号或空受其爵耳如)
(田婴为靖郭君白起为武安君魏冉弟为华阳君秦昭/王弟为泾阳君及 高陵君
蔡泽为刚成君其后项梁为)
(武信君陈馀为成安君李左车为广武君之类/是也至汉尤多盖在封爵之外别加为美号 (第 8b 页)
  军将骄败
春秋末吴子问孙武曰敌勇不惧骄而无虑兵众而强
图之奈何武曰诎而待之以顺其意无令省觉以益其
懈怠因敌迁移潜伏候待前行不瞻后往不顾中而击
之虽众可取攻骄之道不可争锋○秦末项梁起兵吴
中北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秦三川守李由益
轻秦有骄色宋义谏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必败今少
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不听乃使宋义于齐说 高陵君显(封于/高陵)
曰公将见项梁乎曰然义曰臣论武信
君军必败公徐行则免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其
将章邯夜衔枚击梁大破定陶 (第 11a 页)
之产也(师古曰中谓/不富不贫)吾奉先帝宫室尝恐羞之何以台
(师古曰今新礼县南骊山之顶有露台/乡极为 高显
犹有文帝所欲作台之处)身衣弋绨(如/淳) (第 25a 页)
于女乐而退孔子(师古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劝定公/受之君臣相与观之废朝礼三日孔)
(子乃/行)天戒若曰去 高显
而奢僭者一曰门阙号令所由
出也今舍大圣而纵有罪亡以出号令矣京房易传曰
君不思道厥妖火烧宫哀公三年五月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