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載記類
 坛室以居善篆𨽻命以三体写老子刋正文句又命
 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绦至所居按金箓设祠厚赐
 焉卒年八十九赠银青光禄大夫字 正一先生
上亲
 文其碑
裴翛然楚州刺史思训之子开元中为道士嗜诗酒工
 丹青尝夜醉卧街犯禁赋诗曰遮莫鼕鼕动须倾 (第 60b 页)
  (肃王请住馀杭慈光院奏赐紫衣及无著号光化/三年移住无著院是冬夜半告众曰三界心尽即)
  (是涅槃趺坐而化时方丈发白/光垂树同色建塔灵隐之西坞)
  五代
 谭峭(笔丛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师嵩山道士/十馀年得辟榖养气之术周游无所不之夏则)
  (服乌裘冬则绿布袍或卧于风雪霜中经日人谓/已毙视之气咻咻然海盐县图经邑中谭仙岭相)

(第 3b 页)
  (肃王请住馀杭慈光院奏赐紫衣及无著号光化/三年移住无著院是冬夜半告众曰三界心尽即)
  (是涅槃趺坐而化时方丈发白/光垂树同色建塔灵隐之西坞)
 五代
 谭峭(笔丛字 景升
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师嵩山道士/十馀年得辟榖养气之术周游无所不之夏则)
  (服乌裘冬则绿布袍或卧于风雪 (第 3b 页)
  紫霄峰去府城北二十五里相传大禹刻石于石室中
好事者缒而下摹得百馀字奇古不可辨惟洪荒漾
予乃檋六字可识云又传秦始皇登此谓其与霄汉
相接因名上霄峰实则两峰并峙也紫霄峰后有艑
底池传是许吴二仙遗迹峰侧有栖隐洞南唐 道士
谭紫霄
所居其东南为白云峰上有瀑布泉及白云 (第 11a 页)
  八仙台旧志在南山绝顶阔方丈

  观瀑台府志在东古山之东去府城西南十里

  虚白馆旧府志在郡北二十五里五老峰九叠屏下唐 道士谭紫霄


  白鹿洞新志在城北二十里庐山五老峰下唐李渤读
书处以洞初蓄有白鹿故名馀详书院 (第 27b 页)
  陈云布字宣威开元中举博学宏词禄山兵起避地至
郡栖于今宜黄之绵谷能呼龙致雨武宗封通元悟
真先生年百馀岁沐浴而逝子万匡奉棺以葬至半
山棺开寸许惟存简履今妙常观有唐碣存焉(同上)


  宋

  饶洞天临川人为县掾淳化中梦神告曰汝心公平名
已动天遂修道有羽士告以宜见 谭紫霄
访之数年
乃遇于南丰一日语其徒曰群仙会绿竹峰余被召
遂别去不知所终(同上)

  晏颍临川人丞相元献 (第 19a 页)
  昭德观(在星子县卓岭东唐女仙李腾空所居一名延真观李白有诗)

  青霞观(旧名黄龙观在府西三十里唐道士 谭紫霄
建宋赐今名)

  广福观(原名圣寿观在府南一里递运所南唐道士 (第 15a 页)
谭紫霄
建已废)

  元妙观(在府南九江道右宋祥符间建名天庆观元改今名明洪武间设道纪司后以观近公署巡抚
(第 15a 页)
雨不止君祷之立霁有诏奖谕拜 金门羽客
自校籍升
侍宸赐号冲虚通妙先生淮南北以无雪告上忧麦以
告侍宸遂大雪麦熟赐金帛不受盗起山东徒党号巨
(第 41b 页)
死所谓太师中书令者史策不载惟陈孜瑄检校此
官而兼中书令最后者其是与他皆不复可究质矣(同
前)


   谭景升
于终南山著化书出授宋齐邱托序之行世齐 (第 31b 页)
邱将酒灌之沈湎以牛皮裹缝投于江为渔人所获剖
开见先生齁齁卧不止唤之久方觉乃曰宋齐邱夺我
化书沈我于江因留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
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地只在谭生拄杖间遂化风去 景升
名峭即 (第 32a 页)
紫霄真人
也住庐山栖隐洞(临江府志)
南唐胡雄宁都人有神术贼入寇坐城上自称胡太公
跨一巨足下掩城门贼骇而退没后 (第 32a 页)
 道士也

  (臣/)等谨案是书取 谭峭
化书按节分章各为注释
枕流日劄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明季心学盛行未流之弊沦于异说西 (第 30a 页)
华岳有三麓首谷口次青柯坪次宗土
地祠为削成四方之下踰之则至三峰(说/铃) 四仙庵近
宗土祠有四仙庵为 谭紫霄
马丹阳刘海蟾邱长春修
炼之所(三才/图会) 细辛坪在顶之西南隅方圆三四亩尽
是细辛(雍胜/略)三峰特 (第 27a 页)
 巅有奉真观(汉中/志)

何尚翁略阳人修真于仙人关道成飞升关以此名(汉/中)
 (志/) 谭峭
(第 85b 页)
景升
幼而聪明及长好黄老诸子及周穆汉武
 茅君列仙传靡不精究一旦告父出游终南山父以
 南山近京都许之自终南 (第 85b 页)
素为通真达
灵元妙先生张虚白为通元冲妙先生虚白南阳人通
太一六壬术帝召管太一宫恩赉无虚日官太虚大夫 金门羽客
出入禁中终日论道无一言及时事曰朝廷
事有宰相在非予所知也帝每以张胡呼之而不名
壬辰颁御制圣济经以青华 (第 5a 页)
  卷三十四

   南唐二十(列传/)
    王栖霞      陈允升
    史守冲       谭峭
    潘扆       陈曙
    许坚       聂绍元
    耿先生      杨保宗 …… (第 26a 页)
    僧从允      僧玄应
    建州僧      僧行云
    陈守元(靖姑/)     谭紫霄
    吴翁       虞皋
    林愿女
  卷一百
   荆南一 (第 63a 页)
公言也其纵恣狂悖如此有文
集六卷(宋史艺文志宋齐/邱祀玄集三卷)增补玉管照神经十卷化书
六卷或曰化书 谭峭
所作齐邱特窃而有之
论曰齐邱任计数喜机变故纵横捭阖之士也乘时干
主化家为国可不谓有功焉而躁悻热中植党 (第 11b 页)
 十国春秋卷三十四
             检讨吴任臣撰
南唐二十
 列传
  王栖霞  陈允升  史守冲   谭峭
  潘扆   陈曙   许坚   聂绍元
  耿先生  杨保宗 …… (第 1a 页)
可常进哉烈祖曰孤服之
已久宁有是事俄而疽发遂至大渐临终谓元宗曰吾
服金石求长年今反若此汝宜以为戒也 谭峭
(第 3a 页)
景升
故唐国子司农洙之子也洙训以进士业
而峭酷好黄老书师嵩山道士十馀年得辟榖养气之 …… (第 3a 页)
于后世齐邱遂夺而传之(一云齐邱利其书虐峭/以酒醉而缝以革囊投)
(诸深渊有渔人剖之峭鼾睡正浓呼问曰我 谭景升
也/齐邱夺我化书沉我于渊化书已行吾不复人世矣吾)
(睡囊中得大休歇○又五色线载 (第 3b 页)
谭峭
诗有/蓬莱信道无多地只在谭生拄杖前云云)后入青城 (第 3b 页)
春馀宴后/苑飞红满空昶曰弥陀)
(经云雨天曼陀罗华此景近似今日观/化工之雨天三昧宜召六宫设三昧宴) 道士谭紫霄
(第 13a 页)
正一先生
是月有虹见于宫中夏四月巫者林兴传
神言宗室将为乱之兆帝乃命兴率壮士杀叔父延武
延望并其五子作三清殿于 (第 13a 页)
改镇徐州子文显通州团练使文颢文顗及
文顼并受诸州刺史宋师入城作笳鼓为乐悉如其言
  陈守元(靖姑/) 谭紫霄   
吴翁   虞皋
  林愿女
陈守元闽县人已而为道士以左道见信于惠宗惠宗
作宝皇宫居之守元谬为大言称宝 …… (第 12b 页)
姑辞让食邑不受乃赐宫女三十六人为弟子后数岁
逃居海上不知所终 谭紫霄
泉州人也与陈守元相善守元斸地得木札数
十贮铜盎中皆汉张道陵符篆朱墨如新藏弆而不能
用以授 (第 14a 页)
紫霄
(第 14a 页)
紫霄
尽皆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
劾鬼魅治疾病多效康宗奉为师封 (第 14a 页)
正一先生
月给山
水香焚之闽亡寓庐山栖隐洞学者百馀人有道术醮
星宿事黑煞神君禹步魁罡祈禳灾福颇知人寿夭南 …… (第 14a 页)
唐武昌节度使何敬洙宠婢置井中死人无知者敬洙
遘疾召 紫霄
中夜被发仗剑考治见女厉自䜣为祟之
由诘旦屏人以语敬洙乃书丹符遣之疾良己庐山僧
辟路有大石坚不可镵 (第 14b 页)
紫霄
往视曰斯固易尔索杯水
噀之命工施镵应手如粉南唐后主闻其名召至建康
赐号 (第 14b 页)
金门羽客
阶以金紫比蜀之杜光庭皆让不受金
陵既 (第 14b 页)
紫霄
年百馀岁卒于庐山栖隐洞人谓之尸解
归葬日有祥云白鹤绕之 (第 14b 页)
 二十一卷(书/)矫亭儒见漫书(方/朋)古三坟书(毛/渐)偶书
  愿丰堂漫书(陆/深)上西涯相国书(崔/铣)
 二十二卷黄石公素书 广潜书 化书 (谭景/升)
异梦 (第 29b 页)
俯伏曰昶夷貊之
君不知礼义陛下方示大信以来远人臣将命无状愿
伏斧锧以赎昶罪高祖乃赦元弼遣归昶亦好巫拜
士谭紫霄
(第 8a 页)
正一先生
又拜陈守元为天师而妖人林
兴以巫见幸事无大小兴辄以宝皇语命之而后行守 (第 8a 页)
   里开郎去不如潮有信朝朝暮暮两番回
  设家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海宁县东南七十里
  高二十丈周围三里海宁县志 五代谭峭
炼药得 (第 10a 页)
  道处所著有化书传澉水志在永安湖西紫云山
  之南有高岭入海宁县界乃南塘仙人 谭峭
得道
  处观仙鉴所载诗亦奇迹海峤之證峭字 (第 10b 页)
景升

  海上诗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
  元是无多路只在谈生拄杖前
   诗
   徐元粲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