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金石類
史鈔類
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君有心矣。」后四年,申生以谗自杀。近服妖也。

左氏传曰,郑子臧好聚鹬冠, 郑文公
恶之,使盗杀之。刘向以为近服妖者也。一曰,非独为子臧之身,亦 文公
之戒也。初, 文公
不礼晋文,又犯天子命而伐滑,不尊尊敬上。其后晋文伐郑,几亡国。

昭帝时,昌邑王贺遣中大夫之长安,多
州缑氏县(南)东二十五里也。」)王使游孙、伯服请滑,(【集解】贾逵曰:「二子,周大夫。」)郑人囚之。 郑文公
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集解】服虔曰:「惠王以后之鞶鉴与郑厉公,而独与虢公玉爵。」【正义】左传云:



三十 郑文公捷
元年
十九
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宋司马公孙固善于咎犯,曰:「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乃去。

过郑, 郑文公
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
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正义】音于,宋地也。)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三十四年, 郑文公
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过楚,成王以诸侯客礼
子颓,弗胜,于是与周惠王归,王居于栎。七年春,郑厉公与虢叔袭杀王子颓而入惠王于周。

秋,厉公卒,子 文公踕
○索隐音在接反。系本云 文公
徙郑。宋忠云即新郑。立。厉公初立四岁,亡居栎,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二十八年。

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

二十四年, 文公
之贱妾曰燕姞,◇集解贾逵曰:「姞,南燕姓。」梦天与之兰,◇集解贾逵曰:「香草也。」曰:「余为伯鯈。余 ……◇集解贾逵曰:「伯鯈,南燕祖。」以是为而子,◇集解王肃曰:「以是兰也为汝子之名。」兰有国香。」以梦告 文公,
文公
幸之,而予之草兰为符。遂生子,名曰兰。

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 ……襄王使伯馃○索隐音服。左传「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杜预云「二子周大夫」。知伯馃即伯服也。请滑。 郑文公
怨惠王之亡在栎,而 文公
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索隐此言爵禄,与左氏说异。左传云「郑伯享王,王以后之鞶鉴与之。虢公 ……说别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馃。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郑, 郑文公
居王于泛。三十八年,晋文公入襄王成周。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 郑文公
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集解徐广曰:「一作『瑕』。」○索隐音蔇。左传作「瑕」。逐群 ……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 郑文公
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 ……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崤。初,往年 郑文公
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三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

往年◇集解徐广曰:「缪
  查内山三汊河、蕉坑一带,居民稀少,向为盗窃渊薮;刘阿妹又系著名匪犯,上年曾招致戴万生、林晟等逆攻陷淡属大甲土城,虽经前署淡水同知通判张世英、补用同知知县王桢等赶紧克复,彼时该逆等方欲逞志于嘉义,因而不复再扰。然风谣时起,人心浮动。此时若另生事端,则大甲复失,扎近彰界之梧栖港、岸里社水、陆两营官军,后路俱断,致臣援彰之日无期;计殊狡毒。臣随派蓝翎军功范义庭并营弁邵桓带领新募勇丁赶赴大甲,暗中弹压;继饬主事周懋琦偕同都司衔署大甲守备陈兆麟、营弁周凤翔带领省兵准备策应。臣轻军减从,行抵吞霄,派义首 郑捷
英、庄民郑阿婴等夜入蕉坑,出其不备,掩捕股首刘阿妹杀死,割取首级前来,并搜出红衣旂帜多件。刘逆伏诛, (第 429 页)
  李嘉:广东揭阳人,行伍.雍正十三年任.
  施凤:晋江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蔡忠:漳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三月任.
   郑捷:
龙溪人,行伍.乾隆十一年闰三月任.
  李星瑞:莆田人,行伍.乾隆十三年三月署.
  颜得庆:台湾县 (第 431 页)
  李嘉,本姓郑.雍正十三年任,累升左营游击.
  施凤来,晋江人,行伍.乾隆四年七月任.
  蔡忠,漳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三月任.
   郑捷,
龙溪人,行伍.十一年任;十三年离任.
  颜得庆,本县人,效力.十四年任;十五年卒于官.
  陈德, (第 325 页)
  李嘉:广东揭阳人,行伍.雍正十三年任.
  施凤:晋江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蔡忠:漳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三月任.
   郑捷:
龙溪人,行伍.乾隆十一年闰三月任. (第 345 页)
  李嘉,广东揭阳人,行伍.雍正十三年任.
  施凤来,晋江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蔡忠,漳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任.
   郑捷,
龙溪人,行伍.乾隆十一年任.
  颜得庆,同安籍,澎湖人,功加.乾隆十四年任,卒于官.
  陈德,闽 (第 142 页)
  东祠二十一牌:曾大用、周朝、蔡连辉、陈长魁、曾高发、林振成、吴定国、吴良奇、陈得成、陈夺魁、曾亨、吴中之、李应球、蔡金标、陈金树、吴家猷、柯士晖、许承恩、曾尚义、吕飞高、王元良、曾世辉、柯连高、陈承恩、林捷成、谢必成、卜朝章、陈鸿祥、黄朝善、杨瑞、余升、张大品、林清贵、郑必亮、陈铭、陈得捷、郑国香、薛天宝、陈为梁、陈捷春、林锦国、曾朝兴、 郑捷
国、林锦泰、张兴龙、李京宝、陈魁标、高云霄、林兆元、王凤翔、林连飞、郑勤高、陈通宝、陈宝升.
  东 …… (第 774 页)
  嘉庆九年,蔡牵倡乱,随军征剿阵亡名数:葛有德、兵丁,福州人.王达三、兵丁,长乐人.李才、兵丁,澎湖人.李成龙、兵丁,广东人.翁彪、兵丁,台北人.田福得、兵丁,厦门人.张飞凤、兵丁,福建人.赵维殷、兵丁,福建人.王赐福、兵丁,福建人.陈国用、兵丁,湖南人. 郑捷
升、兵丁,湖南人.钟金声、兵丁,湖南人.廖鸣铎、兵丁,湖南人.詹贵、兵丁,湖南人.严令、兵丁,湖南人 (第 841 页)
  道光十二年,张丙滋事案内军功:林廷璋(丙子举人,以联庄守御功,蒙制宪程奏请赏以直隶州州同尽先补用)、杨建邦(捐职州同,以募义守城,赏加五品顶戴)、陈克劝(例贡,以联庄守御,赏六品顶戴)、曾肇基(监生,以募义随军剿贼功,赏加八品顶戴)、郑世雅(捐从九品,赏加八品顶戴):以上五名,奏请有案.维桂芳(廪贡,候选训导)、陈嘉谟(岁贡)、曾绍基(增贡)、杨占鳌(廪生)、陈青藜(廪生)、刘章职(例贡):以上六名,咨赏六品顶戴.杨名榜(岁贡)、乐赞元(廪生)、张象贤(生员)、洪肇勋(生员) 郑捷
(生员)、洪纯佑(监生)、许祥和、杨漳 (第 254 页)
  董事职员庄捷三、王松、陈大用、绅士郑耀桢、张余芳、袁启俊、陈光弟、林开泰、詹捷能、铺户荣盛号、苏文锦、李士梓、源源号、林天汉、许辉德、廖有纶、徐金英、开泰号、刘国直、林泽兴、开春号、 郑捷
登、许宛舍、洪益顺、和茂号、敏芳号、余硕隆、潘诸仡、胡觉、宝兴号、泰源号、陈审观、丰成号、集成号、长 (第 88 页)
   (光绪癸巳科,取进苗栗县学第二名)  




   武

    武 生
 古昌魁(死)
 陈朝升(同治甲子科,取进淡水厅学第一名)
  郑捷
(同治甲子科,取进台湾府学第七名)(死)
 邱光忠
 黄国清(光绪壬辰科,取进苗栗县学第二名)
  (第 72 页)
  李嘉,广东揭阳人,行伍.十三年任.
  施凤来,晋江人,行伍.乾隆四年任.
  蔡忠,漳州人,行伍.八年任.
   郑捷,
龙溪人,行伍.十一年任.
  颜得庆,同安籍,澎湖人.十四年任,卒于官.有传.
  陈德,闽县人,行 (第 215 页)
明、施兆龙、王登山、余连松、池元、李国章、魏朝标,俱应降为额外外委。又额外外委林玉□、□□、陈飞鹏、 郑捷
升、陈安俱应降为马兵。所遗(约缺四字)次考验弓马可观之经制外委叶朝升额外外委,陈隆恩、郑得顺、马兵陈 (第 191 页)
    前署南路参府广捐俸四十大员。署凤山县主庞捐俸四十大员。护南路下淡水营都阃府陈高山捐俸银三十大员。存城汛官郑观涛捐俸二十大员。附城汛官吴兖莲捐俸十六大员。南路放索搭楼屯千总潘天赐、把总刘天水、外委王三元、队目、丁等共捐银一百六十大员。
    陈光明捐银二百二十大员。耆老蔡玉儒、武生 郑捷
辉,以上各捐银一百五十大员。沈永盛捐银一百三十大员。郡城双泰号捐杉料银一百两。陈克彰捐一百一十大员。 (第 239 页)
、生员郑□鼎、王天培、武生简重华、戴高捷、监生李宗茂、郑钟英、黄文贤、李日观、李旺、各捐十五元。武生 郑捷
辉、陈克芳、苏辑瑞、柳廷桂,各捐十(缺若干字)□□□捐十三元。贡生柯廷钟、董事廪生林清图、生员刘省、 …… (第 549 页)
  举人林毓奇、生员施邦俊、生员郑德纯、生员谢克明、生员黄廷辉、乡宾张文资、林会川、杨海瑞,各捐银四十元。兴化府学训导郭青云、岁贡生曾王青、监生杨肇捷、监生许向阳、监生刘日纯、监生赖宗英、生员郭廷梁、生员曾焕章、生员林奎章、生员郭高楷、生员王仕荣、生员苏琼捷、生员陈对杨、生员黄本渊、生员李为邦、生员郑朝清、武生陈景来、武生曾廷琬、武生萧兆龙、武生 郑捷
辉,各捐银三十元。武举曾国材 (第 555 页)
  康熙辛丑,台寇朱一贵煽乱,总帅欧阳凯、将裨许云、游崇功、罗万仓等血战死之,贼遂有全台,服优人衣冠,相称以名号。文臣遁逃。提帅施公世骠闻报,即登舟抵澎

湖扼贼吭,与总督满公保军会,命林亮、林秀等为左右先锋攻鹿耳门,烧贼船十馀。时海水骤涨八尺,我舟并航而入,破安平,克府治。捷闻,赐袍带。是役也,以六月兴师、七月克复,与其父壮襄平伪 郑捷
期悉符。
  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如排衙然。昔人多侨寓其上,茆为庐,耕渔为业。唐施肩吾「岛 (第 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