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目錄類
 京师以待之泚至蔚州(注见/前)有疾诸将请还泚曰死
 则舆尸而前至京师宴犒甚盛泚请留阙下以弟滔
 知留后许之
(乙/卯)十年春正月 田承嗣
反夏四月发诸道兵讨之
 先是 (第 9a 页)
田承嗣
为安史父子立祠谓之四圣且求为相
 上讽令毁祠而加同平章事以慰之己复诏以永乐
 公主(帝之/女)(第 9a 页)
承嗣
之子华欲以固结其心 (第 9a 页)
承嗣
(第 9a 页)
 骄慢至是 承嗣
诱昭义兵马使裴志清使作乱志清
 逐其留后薛㟧帅众归 (第 9b 页)
承嗣
引兵袭取相州上遣使
 谕止之 (第 9b 页)
承嗣
不奉诏遂陷洺卫二州初李宝臣李正
 已皆为 (第 9b 页)
承嗣
所轻及 (第 9b 页)
承嗣
拒诏皆表请讨之于是贬
  (第 9b 页)
承嗣
永州(注见/前)刺史命诸道兵进讨之时朱滔方恭
 顺与宝臣及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攻其北正己与淮
 西节度使 …… (第 9b 页)
 妃以姝艳进居常专夜及是卒追谥贞懿皇后(上悼/念不)

 (已殡于内殿/累年乃葬)
(丙/辰)十一年春二月赦 田承嗣
入朝
 先是 (第 11a 页)
田承嗣
请入朝李正己亦屡为之请至是 (第 11a 页)
承嗣
 
复遣使上表诏赦其罪听与家属入朝
夏五月汴宋军乱秋七月诏发诸道兵讨平之
 汴宋都虞侯李灵曜杀兵马使孟鉴 (第 11a 页)
北结 田承嗣

 援诏以灵曜为濮州刺史不受遂以为汴宋留后灵
 曜益骄慢悉以其党为管内八州刺史县令欲效河 …… (第 11a 页)
 (西军溃忠臣将归燧曰以顺讨逆何忧不克奈何自/弃功名坚壁不动忠臣收散卒军势复振燧忠臣与)
 (陈少游军合大战于汴州灵/曜败入城固守忠臣等围之) 承嗣
遣田悦将兵救灵
 曜败永平淄青兵乘胜进军汴州城北忠臣遣裨将
 李重倩(本奚/人)将精骑数百夜入其营纵 …… (第 11b 页)
 (囚之非护丧从行者无得远送致祭拜哭皆有/定节送丧近远皆有定处达者以军法从事)
(丁/巳)十二年春三月诏复讨 田承嗣
既而释之
 承嗣竟不入朝又助李灵曜上复命讨之承嗣上表
 谢罪上亦无如之何复其官爵令不必入朝(后二年 …… (第 12b 页)
 李正己先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注俱/见前)十州之
 地及李灵曜之乱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各为己
 有又得曹濮徐兖郓五州因徙治郓使子纳守青州
 (是时 田承嗣
据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李宝臣据恒/易赵宋深冀沧七州梁崇义据襄邓均房复郢六州)
 (相与根据蟠结虽奉事朝 …… (第 15a 页)
 李宝臣卒孔目官胡震家僮王他奴劝其子惟岳匿
 丧诈为宝臣表请继袭不许乃发丧自称留后使将
 佐共奏求旌节又不许初宝臣与李正己 田承嗣

 崇义相结期以土地传子孙故 (第 36b 页)
承嗣
之死宝臣力为
 田悦请继袭至是悦亦屡为惟岳请上卒不许或曰
 不与必为乱上曰贼本无资以为乱皆藉我土地假 …… (第 36b 页)
 (师而讨之则节钺庶可得矣惟岳然之使作奏胡震/与将吏不可惟岳又从之后竟杀真定州刺史谷从)
 (政惟岳舅也切谏不纳乃称疾杜门饮药而卒且死/曰吾不惮死哀张氏今族灭矣 田庭玠 承嗣
从父)
 (子哀张氏李宝臣/本姓张氏故云)
以杨炎卢把(字子良/奕之子)同平章事 …… (第 37a 页)
 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聣不敢动
尚父太尉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卒(谥曰/忠武)
 子仪为上将拥彊兵程元振鱼朝恩谗谤百端诏书
 一纸徵之无不即日就道由是谗谤不行(尝遣使至 田承嗣
所)
  (第 40a 页)
(承嗣
西望拜之曰此膝不屈于人若干年矣李灵曜/据汴州公私物过汴者皆留之惟子仪物不敢近遣)
 (兵卫送出境校中 (第 40a 页)
 府士卒大噪环拜请为留后兴惊仆久之起谓众曰
 汝肯听吾言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
 吏然后可皆曰诺兴乃杀蒋士则等十馀人迁怀谏
 于外(自 田承嗣
据魏博至怀/谏凡四世四十九年)监军以闻上亟召李绛
 曰卿揣魏博若符契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 (第 70a 页)
 等惧改用来年正月至是全忠弑太后诛璨等敕以
 宫禁内乱罢之
(丙/寅)三年春正月罗绍威杀其牙军八千家
 初 田承嗣
镇魏博选募六州骁勇之士五千人为牙
 军厚其给赐以自卫自是父子相继亲党胶固日益 (第 30a 页)
 安年才十五军人推为留后朝廷因授魏博节度营
 田观察处置等使季安幼守父业惧嘉诚之严粗修
 礼法及公主薨遂自恣(旧唐书 田/承嗣
传)
 新都公主贞元十二年下嫁田华具礼光顺门五礼
 由是废(唐书/本传) (第 28a 页)
  (王奂李云张巡薛景仙罗贯皆美之也书既而释/之三朱云上书得罪侯君集上书下某狱下书既)
  (而释之唐太宗贞观十四年皆释无罪之辞也 田/承嗣
上书讨下书既而释之代宗大㻺十二年释)
  (有罪之/辞也)
  发明(梅福以一尉而上书朱云以一令而言 (第 25b 页)
 (数百万以尚庄通儒及将军孙孝哲为腹心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廷玠向润容李庭望崔乾)
 (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 田承嗣
田乾真阿/史那承庆为爪牙尚本名不危颇有辞学薄游河朔)
 (贫困不得志常叹曰高不危当举大事而死岂能齧 (第 14b 页)
草根求活邪禄山引置幕府出入卧内尚典笺奏庄)
 (治簿书 承嗣
为前锋兵马使治军严整尝大雪禄山/按行诸营至 (第 14b 页)
承嗣
营寂若无人入阅士卒无一人不)
 (在者禄山/以是重之)集览(能元皓能/姓也音柰)质实(河东道名注见汉 …… (第 14b 页)
 (名注见汉帝玄更始二年涿郡河朔二州名河注见/晋穆帝永和元年朔注见汉高帝六年马邑幕府注)

 (见秦王政三年三镇谓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藩镇 田承嗣
卢龙人)
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败绩制复募
兵以击之考异(讨当/作击)考證(讨当/作击) …… (第 15a 页)
 (古兖州今滑州是絙约絙/居登反大索也约束也)质实(灵昌郡名注见隋/恭帝皇泰二年)
制朔方河西陇右兵赴行营质实(陇右注见秦王/政三年陇西)○禄
山陷荥阳杀其太守崔无诐质实(荥阳郡名注见/秦庄襄王元年)○封
常清与贼战于武牢败绩禄山遂陷东京留守李憕御
史中丞卢奕死之
 (禄山以 田承嗣
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常清所募兵/皆白徒屯武牢以拒贼贼以铁骑蹂之再战皆败禄)
 (山陷东京常清再战城中又 (第 33b 页)
 (大招权利御史劾之罢为太子少师以镐同平章事/上常使僧数百人为道场于内镐諌曰帝王当修德)
 (以弭乱未闻饭僧可/致太平也上然之)
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奔襄阳
 (初贼将武令珣 田承嗣
攻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于/南阳城中食尽饿死者相枕藉上遣宦官曹日升往)
 (宣慰围急不得入日升请单骑入城 …… (第 9b 页)
 (致帝命何为沮之借使不达不过亡一使者达则一/城之心固矣日升与十骑皆往贼不敢逼城中大喜)

 (炅在围中凡周岁昼夜苦战力竭不能支夜开城帅/馀兵数千突围奔襄阳 承嗣
追之转战二日不克而)
 (还时贼欲南侵江汉赖/炅扼其冲要南夏得全)质实(山南东道节度注见汉/献帝建安 …… (第 10a 页)
  (出此固不得/以还书也)
安庆绪走保邺郡质实(邺郡注见汉元帝/建昭二年魏郡)
 (庆绪走保邺步骑不过千馀人旬日间蔡希德自上/党 田承嗣
自颍川武令珣自南阳各帅所部兵归之)
 (又召募河北诸郡人/众至六万军声复振)
以甄济为秘书郎苏源明知 (第 20a 页)
 (阳城获伪中书令许叔冀怀恩留回纥营河阳使其/子玚帅步骑万馀逐朝义至郑州再战皆捷汴州降)
 (回纥入东京肆行杀掠死者万计朝义自濮州北渡/河怀恩追败之于卫州贼将 田承嗣
等将兵四万与)
 (朝义合复来拒战仆固玚击破之于是朝义邺郡莭/度使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于李抱玉恒阳莭 …… (第 35a 页)
  发明(来瑱诚有罪耶宜正其诛诚无罪耶则不可/杀今纲目书杀而分注述元振之谮则其无)
  (罪为可知代宗初政如此何以号令天/下宜乎他日叛将援之以为口实也)
贼将 田承嗣
以莫州降李怀仙杀史朝义传首京师
 (史朝义屡出战皆败 (第 38b 页)
田承嗣
说朝义令往幽州发兵/朝义从 (第 38b 页)
承嗣
即以城降时朝义范阳莭度使李怀) …… (第 38b 页)
 (取其首以献仆固/怀恩与诸军皆还)集览(奚契丹奚注见陈宣帝大建/十三年契丹注见晋安帝义)
 (熙二/年)质实(幽州注见高/祖武德四年)
以薛嵩 田承嗣
李怀仙为河北诸镇节度使
 (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卫邢洺贝磁六州 (第 39a 页)
节度使/田承嗣
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禦使李怀仙仍故)
 (地为卢龙节度使时河北诸州皆已降嵩䓁迎仆固/怀恩拜于马首乞行 (第 39a 页)
间自效怀恩恐贼平宠衰故奏)
 (留嵩等及李宝臣分帅河北自为党援朝廷亦厌苦/兵革苟冀无事囚而授之 承嗣
举管内户口壮者皆)
 (籍为兵惟使老弱耕稼数年间有众十万又选其骁/健者万人自卫谓之牙兵范氏曰唐失河北 …… (第 39a 页)
  书法(讥不早也故虽不/行亦书遣讥之)
立雍王适为皇太子○以魏博为天雄军质实(天雄军/注见汉)

(成帝绥和/二年魏郡)
 (从 田承嗣/
之请也)
  书法(承嗣请之也军曰天雄则/跋扈之意可见矣故书)
仆固怀恩反寇太原
 (怀恩谋取太原辛 (第 51a 页)
 (希逸好游畋营塔寺兵马使李怀玉得众心希逸忌/之因事解其军职希逸宿于城外军士闭门奉怀玉)
 (为帅希逸奔滑州召还京师以郑王邈为莭度使怀/玉知留后赐名正巳时成德李宝臣魏博 田承嗣
相)
 (卫薛嵩卢龙李怀仙收安史馀党各拥劲卒数万治/兵完城自署将吏不供贡赋与山南东道梁崇义及)
 ( (第 4a 页)
正已皆结为婚姻互相表里/朝廷专事姑息不能复制)集览(成德成德藩镇自/李宝臣始有州四)
 (曰常冀深赵魏博魏博藩镇自 田承嗣
始有州七曰/贝魏博相磁洺卫相卫相息亮反殷王河亶甲居相)
 (即此后魏置相州今彰德府是也卫古汲郡也在汉 …… (第 4a 页)
  发明(郇模一布衣而得召见代宗若可与有为者/然所献之言未闻有所施行则亦徒然而已)
  (果何/益哉)
冬十月加 田承嗣
同平章事 (第 31a 页)
(田承嗣
为安史父子立祠谓之四圣且求/为相上讽令毁之而加平章事以褒之)质实(安史/谓安)
 (禄山史/思明) …… (第 31a 页)
 (发精卒戍四五万/人则可以制胜矣)集览(羌浑羌三苗姜姓别裔如党/项之属浑胡昆反本铁勒诸)
 (部之号也如吐谷浑之/类皆近吐蕃故连言之)
三月诏以永乐公主妻田华
 (诏以永乐公主妻 田承嗣
之子华上欲固结其心而 (第 33a 页)
承嗣
益骄慢范氏曰齐景公诸侯也涕出而女于吴)
 (后世且犹羞之代宗以天子之尊而以女许嫁叛臣/之子苟欲姑息反 …… (第 33a 页)
 (县属芮州后属河中府金省为镇故/城在平阳府蒲州东南一百二十里)
  书法(下嫁未有书妻者此许嫁也其书妻何讥也/妻者以为之妻也妻者齐也 田承嗣
庙祀安)
  (史父子谓之四圣其逆莭可见矣以至尊之女而/齐之逆臣之子非匹也故特书妻深讥之终纲目)
  …… (第 33b 页)
 (尸而前至京师宴犒甚盛泚请/留阙下以弟滔知留后许之)质实(蔚州注见楚义/帝元年代国京)
 (师注见周显/王二十五年)
(乙/卯)十年春正月 田承嗣
反陷相州 (第 34b 页)
(田承嗣
诱昭义兵马使裴志清使作乱志清逐其留/后薛㟧帅众归 (第 34b 页)
承嗣
承嗣引兵袭取相州上遣使谕)
 (止之承嗣/不奉诏)质实(相州注见汉元帝/建昭二年魏郡) (第 34b 页)
 (师注见周显/王二十五年)
(乙/卯)十年春正月田承嗣反陷相州
 (田承嗣诱昭义兵马使裴志清使作乱志清逐其留/后薛㟧帅众归承嗣 承嗣
引兵袭取相州上遣使谕)
 (止 (第 34b 页)
承嗣/
不奉诏)质实(相州注见汉元帝/建昭二年魏郡) (第 34b 页)
  书法 (承嗣
越境争城耳书反何谕之而不奉诏是/真反也况复陷洺卫乎纲目一字之贬不虚)
  (矣/)
  发明(前书以 …… (第 35a 页)
 (盖疑之也今子仪所奏朝廷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亲厚之也诸君可贺矣又何怪焉)

 (闻者/皆服)质实(跋扈注见汉质/帝本初元年) 田承嗣
陷洺卫州质实(洺卫二州名注见/肃宗宝应元年)○诏诸道不
得辄募兵○二月河阳军士逐三城使常休明质实(河 …… (第 35b 页)
 (陜上命按之忠臣设棘围令军士匿名/投库物一日获万缗尽以给其从兵)质实(淮西节/度注见)

 (宪宗元/和十年)
夏四月敕贬 田承嗣
发诸道兵讨之
 (初李宝臣李正己皆为 (第 36a 页)
田承嗣
所轻及 (第 36a 页)
承嗣
拒命宝/臣正己皆表讨之于是贬 (第 36a 页)
承嗣
永州刺史命诸道进)
 (兵讨之时朱滔方恭顺与宝臣及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攻其北正己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攻 …… (第 36a 页)
 (阳武县名注见秦始皇二十九年沧州注见晋/穆帝永和六年陈留县名注见秦二世三年)
冬十月朔日食质实(日食注见新/莽天凤元年)○李正己按兵不进
李宝臣袭卢龙军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 田承嗣
囚之至是礼而遣之/籍境内户口甲兵榖帛之数以与正己曰 (第 36b 页)
承嗣
老矣)
 (溘死无日诸子不肖今为公守耳岂足以辱师乎正/己遂按兵不进于是诸道兵皆不敢进上嘉李宝臣) (第 36b 页)
 (之功遣中使马承倩赍诏劳之宝臣遗之百缣承倩/诟詈掷出道中王武俊说宝臣曰今公在军中新立)

 (功竖子尚尔况寇平之后召归阙下一匹夫耳不如/释 承嗣
以为己资宝臣遂有玩寇之志范氏曰寺人)
 (貂夙沙卫皆以宦寺败国丧师承倩一怒宝臣而诸/镇解体巨滑逋诛终 (第 37a 页)
唐之世不能取魏其为害也过)
 (于寺人貂夙沙卫远矣○ 承嗣
知范阳宝臣乡里心/常欲之因刻石云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为侣入幽)
 (燕密令瘗宝臣境内使望气者言彼有王气 (第 37a 页)
宝臣掘/而得之又令客说之曰公与朱滔共取沧州得之则)
 (地归国非公所有公能舍 承嗣
之罪请以沧州归公/而从公取范阳以自效宝臣喜谓事合符谶遂与 (第 37a 页)
承)
 (嗣
通谋宝臣谓滔使者曰闻朱公仪貌如神愿得画/像观之滔与之宝臣置于射堂命诸将共观之曰真)
 (神人也遂选精 (第 37a 页)
骑二千夜袭其军戒曰取貌如射堂/者滔不虞有变战败走免 承嗣
闻之引军南还使谓)
 (宝臣曰河内有警不暇从公石上谶文吾戏为之耳/宝臣惭怒而退元载王缙以魏州盐贵请禁 (第 37a 页)
盐入其)

 (境以困之上不许曰 承嗣
负朕百姓何罪)集览(溘死溘渴合反说文奄忽/也庄子溘然而死注谓奄)
 (然也字或作□寺人貂寺音侍寺人阉 …… (第 37b 页)
  书法(妃卒不悉书此何以书讥惑溺也于是上悼/妃甚追谥贞懿皇后故书讥之武惠妃谥皇)

 (后则书薨以为讥此其书卒何后/书葬贞懿皇后则虽不书薨可也)
十一月 田承嗣
将吴希光以瀛州降质实(瀛州注见汉/帝玄更始二)
(年河/间国)○岭南节度使路嗣恭克广州斩哥舒晃考异( (第 38a 页)
斩/当)
(作/诛)质实(岭南莭度注见秦始皇三十三/年南海广州注同上年南海)
(丙/辰)十一年春二月赦 田承嗣
入朝
 (初 (第 38a 页)
田承嗣
既请入朝李正己亦屡为之请至是 (第 38a 页)
承嗣
复遣使上表诏赦其罪听与家属入朝)
  发明(按分注 (第 38a 页)
承嗣
请入朝诏赦其罪然纲目不书/表请者 (第 38a 页)
承嗣
本无朝意姑以是款兵耳况前)
  (书 (第 38a 页)
承嗣
反发诸道兵讨之未闻举正其罪今乃无/故赦之故纲目直书曰赦以见天讨不能加威令) (第 38a 页)
  (不复振之意若曰 承嗣
反逆未尝屈服而朝廷自/赦之也然 (第 38b 页)
承嗣
实未尝入朝而书入朝犹为唐人)
  (文其词/云尔)
夏五月汴宋军乱秋七月诏发诸道兵讨平之
 (汴宋都 (第 38b 页)
虞候李灵曜杀兵马使孟鉴北结 田承嗣
为/援诏以灵曜为濮州刺史不受遂以为汴宋留后灵)
 (曜益骄慢悉以其党为管内八州刺史县令欲效河/北诸镇 …… (第 38b 页)
 (讨逆何忧不克奈何自弃功名坚壁不动忠臣收散/卒军势复振燧忠臣与陈少游前军合与灵曜大战)
 (于汴州灵曜败入城固守忠臣等围之 田承嗣
遣田/悦将兵救灵曜败永平淄青兵乘胜进军汴州城北) …… (第 38b 页)
 (礼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注为干人私也离两也)质实(卒哭注见齐/武帝永明八)
 (年偶语/对言也)
(丁/巳)十二年春三月诏复讨 田承嗣
既而释之
  (第 39b 页)
(承嗣
竟不入朝又助李灵曜上复命讨之 (第 39b 页)
承嗣
上/表谢罪上亦无如之何复其官爵令不必入朝)
  书法 (第 39b 页)
(承嗣
前书反书讨矣未闻捷也以其请朝则/赦之请而不至则复讨之得其谢罪则又以)
  (释之纲目不书请朝而书赦不 (第 39b 页)
书谢罪而书释所/以黜 承嗣
之奸欺著代宗之不振也纲目书既而)
  (释之三朱云上书言事得罪侯君集上书下某狱/释无罪之辞也 (第 39b 页)
田承嗣
上书讨释有罪之辞也) (第 39b 页)
  发明 (承嗣
跋扈既反复赦既赦复反请入朝而未/尝入朝代宗坐受玩侮皆无如之何今又书)
  (复讨 (第 40a 页)
田承嗣
既而释之则其姑/息亦太甚矣尚何以为国哉噫)
诛元载贬王缙为括州刺史
 (元载王缙俱纳贿赂又以政事委群 …… (第 40a 页)
 (得曹濮徐兖郓五州因徙治郓使子纳守青州正己/用刑严峻法令齐一赋均而轻拥兵十万雄视东方)
 (邻藩畏之是时 田承嗣
据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李/宝臣据恒易赵定深冀沧七州各拥众五万梁崇义)
 (据襄邓均房复郢六州有众二万相 (第 44a 页)
  (常衮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昔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
  (病俟报政/而用之)
 二月 田承嗣
卒 …… (第 1a 页)
 (臣特亲爱之故孝忠武俊独得全及卒孔目官胡震/家僮王他奴劝惟岳匿丧诈为宝臣表请继袭不许)

 (乃发丧自称留后使将佐共奏求旌节又不许初宝/臣与李正己 田承嗣
梁崇义相结期以土地传子孙)
 (故 (第 28b 页)
承嗣
之死宝臣力为悦请继袭至是悦屡为惟岳/请上亦不许或曰不与必为乱上曰贼本无资以为)
 (乱皆藉我土地假我 …… (第 28b 页)
 (州注见宗孝武大明五年北/徐州睥睨说文云邪视貌)
尚父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郭子仪卒考异(此误/书谥)
(当去忠武二字/分注谥忠武)
 (子仪为上将拥彊兵程元振鱼朝恩谗谤百端诏书/一纸徵之无不即日就道由是谗谤不行尝遣使至)
  (田承嗣
(第 33a 页)
承嗣
西望拜之曰此膝不屈于人若干年/矣李灵曜据汴州公私物过汴者皆留之惟子仪物)
 (不敢近遣兵卫送出境校中 (第 33a 页)
 (见太宗贞观十年/淮西谓李希烈)
以曹王皋为荆南节度使淮西将李思登以随州降之
质实(曹州名注见汉光武建武八年济阴荆南节度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南郡随州注见宋文帝元)
(嘉二十/二年)○六月以韦皋为西川节度使质实(西川节度/注见晋武)
(帝泰始八/年益州)○朱滔死以刘怦为幽州节度使质实(刘怦/幽州)

(平昌人幽州节度注/见高祖武德四年)
  书法 (田承嗣
尝反矣书卒滔既上表待罪则其书/死何 (第 18a 页)
承嗣
既赦滔未赦也纲目一字之贬严)
  (矣/)
○秋七月陜虢军乱杀其节度使张劝诏以李泌为都
防禦转运使 (第 18a 页)
 (氏以越州为东都宋仍为越州绍兴初升为绍/兴府元改绍兴路本朝复为绍兴府𨽻浙江道)
罗绍威杀其牙军八千家
 (初 田承嗣
镇魏博选募六州骁勇之士五千人为牙/军厚其给赐以自卫自是父子相继亲党胶固日益) (第 60b 页)
  广德元年置魏博等州防禦使治魏州是年升为

节度使天祐元年赐魏博节度号天雄军节度(唐书
方镇表)


   田承嗣
迁贝博沧瀛等州节度使代宗宠其军曰
天雄以魏州为大都督府从子悦继为节度使僭
称魏王以府为大名府(唐书藩 (第 35b 页)
  卢 粲(范阳人神龙中累迁给事中武崇训死诏墓视陵制粲固执争之得罢安乐公主怒出为
陈州刺史粲曰苟所论得行虽远何惮)


  鲁 炅(蓟人以破吐蕃功除右领军大将军安禄山乱炅保南阳 田承嗣
攻之炅被围一年昼夜
战人相食卒无敕乃突围走襄阳 (第 12a 页)
承嗣
尾击炅殊死战二日斩获甚众贼引去初贼欲剽乱江湖炅
扼其冲故南夏以完策勋封岐国公)


  陈利贞(范阳人 (第 12a 页)
  隆庆之戊辰冬余自副察起再游大名睹其疆邑土
风淳美民竭其谷麦桑麻之利奉给县官退而治其
馀以共事家长上庶几乎能自足忠孝之愿而亡所
事于诗书之力者居无何而郡太守郑君以祠故田
侍中弘正及其子仆射布事请盖大名古魏州地而
侍中父子尝为其州刺史节度诸军者也当肃代之
季所谓魏州者一辱于安禄山再辱于 田承嗣
盖至
于悦与绪而天子意不复有魏之山川人民而为魏 (第 48b 页)
  屯守南阳贼围之城中食尽斗米五十千一鼠四
  百饥者相枕籍被围凡一年昼夜备战人至相食
  卒无救援至德二载五月乃率众突围走襄阳
  承嗣
尾击炅殊死战二日斩获甚众贼引去时贼 (第 21a 页)
而擒之斩首来献仆固怀恩荐/怀仙可用代宗复授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捡校侍中幽)
(州卢龙等军节度使与贼将薛嵩 田承嗣
张忠志等分/河朔而帅之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
(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列传)
原大 (第 6a 页)
  (臣/)等谨按
阅马

御制诗是为首见之篇谨编载卷内
补虞书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至唐开元中教习舞马曲
尽其态杜甫诗舞马解登床陆龟蒙诗月窟龙孙四百
蹄骄骧轻步应金鞞皆纪其实也郑嵎津阳门诗云幽
州晓进供奉马玉珂宝勒黄金羁又云马知舞彻下床
榻人惜曲终更羽衣然则舞马产于幽州者为多也(说/臆)
补塞外以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衣以文绣络以金
铃饰其鬣间杂以珠玉其曲倾杯乐者数十回奋首鼓

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舞马于上抃转如飞或命
壮士举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十人立于前后左右皆
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年少而姿白美秀者(明皇/杂录)
补舞马衣䊵绮而被铃铎骧首奋鬣举趾翘尾变态动
容皆中音律安禄山将数匹以归而私习之其后 田承
代安有存者一旦于厩上闻鼓声顿挫其舞厩人恶
之举蔧以击之其马以为怒未妍妙因更奋击宛转曲
尽其态厮恐以告 (第 10b 页)
承嗣
以为妖遂戮之而舞马自此绝 (第 10b 页)
  太尉
太尉秦官唐制非有大功者不授是官肃宗至德二载

以广平郡王俶为太尉上元二年加李光弼太尉代宗
广德二年加郭子仪太尉大历八年加 田承嗣
为太尉
德宗建中二年朱泚为太尉贞元三年以李晟为太尉
武宗会昌四年以宰臣李德裕守太尉
梁太尉不常置贞明 (第 7b 页)
 (仁镇在今州西南十里卫河南岸洪武二年又移治/故县北八里景泰初徙今治弘治二年始建为州今)
 (州有新旧二城旧城即景/泰中筑新城正德六年筑)永济城(在州西南唐大历/七年 田承嗣
柝临)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