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目錄類
  转运盐铁总叙
皇朝自武德永徽以后姜行本薛大鼎诸使皆以漕运
上言然未能通济其后监察御史王师顺运晋绛之粟
于河渭之间增置渭桥仓自师顺始也
开元二年 河南尹李杰
为水运使大兴漕事 …… (第 1a 页)
复召宣室弘
羊重兴功利敢不悉力以答所知驱马陜郊见三门渠
津遗迹到河阴巩洛见宇文恺立梁公堰分河入渠及 李杰
新堤故事饰像河庙凛然如生步步探讨知昔人
用心则潭衡桂阳必多积谷可以沦波挂席西指长安
三秦待此而饱六军 …… (第 3b 页)
师度于蓟州之北涨水为沟以
备契丹奚之入寇毕约旧渠傍海穿漕号为平寇渠以
避海难运粮者至今赖焉
开元二年 河南尹李杰
奏汴州东有梁公堰破江淮漕
运不通杰奉发汴郑丁夫以浚之省功速就公私深以 …… (第 15a 页)
右仆射裴枢充诸道转运使其年
门下侍郎平章事柳璨充诸道转运使
  河南水陆运使
开元二年闰二月陕郡刺史 李杰
除河南少尹充水陆
运使至三年十二月毕构为河南尹不带水陆运使至
天宝三年十一月李齐物除河南尹又带水陆运 (第 23b 页)
使贞
元十年二月河南尹齐抗充河南水陆运使至元和六
年十月敕河南水陆运使宜停

  陕州水陆运使
先天元年十月 李杰
为刺史充水陆运使自此始也已
后刺史常带使天宝十载五月崔无诐除太守不带水
陆运使度支使杨国忠奏臣请自勾 (第 24a 页)
   姚崇为救时之相卢怀慎为伴食宰相
三年以卢怀慎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怀慎清谨俭
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
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馀日政
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明皇曰朕以天下事委
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

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
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
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
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
伴食宰相
   卢怀慎荐宋璟等
四年黄门监卢怀慎疾亟上表荐宋璟 李杰
李朝隐卢 …… (第 18a 页)
   杨孚弹纠不避权贵
景云元年侍御史杨孚弹纠不避权贵权贵毁之睿宗
曰鹰搏狡兔须急救之不尔必反为所噬御史绳奸慝
亦然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亦为奸慝所噬矣
   杨玚廷奏 李杰
反为崔日知所构
开元三年京兆尹崔日知贪暴不法御史大夫 (第 88b 页)
李杰

纠之日知反构杰罪十二月侍御史杨玚廷奏曰若纠
弹之司使奸人得而恐愒则御史台可废矣明皇遽命 (第 88b 页)
杰视事如故贬日知为歙县丞
   长孙昕殴 李杰
皇后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以细故与 (第 89a 页)
御史大夫李杰
不协四年春正月昕与其妹夫杨仙玉于里巷伺杰而
殴之杰上表自诉曰发肤见毁虽则痛心冠冕被陵诚
为辱国明皇大 (第 89a 页)
   卢怀慎荐宋璟等
四年黄门监卢怀慎疾亟上表荐宋璟 李杰
李朝隐卢
从愿并明时重器所坐者小所弃者大望垂矜录明皇
深纳之薨家无馀蓄惟一老苍头请自鬻以办丧事
   (第 68a 页)
    下阴在阴城之西阴后迁此(左/白)今化光乾德
    汉阴县随阴城(春秋时道柏巢吕申息/房应胡阴桐与楚比者)
务   一作瞀帝尧时务成商有 务光
诸侯也后有
    务氏一作牟或云即牟(见后/)
庾   帝尧时侯国春秋时有庾子皮皮子过邑于
    (第 17b 页)
   汤逊解(卞随务光○许/由在四岳中)
庄子曰汤伐桀因卞随而谋之不对又因务光而谋乃

用伊尹克商之后逊于卞随随投椆水又逊于光光投
卢水而死(亦详吕氏离俗览云/随投颍水光投募水)纪佗闻之恐其及已帅
弟子踆于窾水三年申屠狄者闻之爰踣于河故列仙
传言汤伐桀因 务光
而谋光怒曰非吾事也汤得天下
逊之于光光遂负石而自沉卢水(狄商时人鹖冠子云申/屠易以世溷浊负石投)
( (第 33a 页)
河故墨子有申屠投河河伯分流之说皇甫谧以 务光/
为黄帝时而韩婴刘向以为崔嘉谋之狄称子胥泄冶)
(以对大率/难信矣)夫汤之伐岂其所欲哉应顺天人拯民水火 …… (第 33a 页)
盖甚章著非寓言者吕正献云许由不可)
(谓无其人/盖有见也)虽然事有大惑不可以不析墨子书言汤以
天下逊 务光
既而使人谓之曰汤昔伐桀而逊于子欲 …… (第 34b 页)
遂投清泠之渊其在韩子亦云
然则斯举也果姑制为之名邪汤无是也(说林云汤伐/桀恐天下言)
(已之贪也让之 务光
恐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之云云/此以小人之腹而度之者列仙传云 (第 35a 页)
务光
耳长七寸即)
(暓光也荀子作牟光类林逸士传云禹聘之为上卿光/投于河韩子亦云投于河而仙传以为武丁欲相之 (第 35a 页)
欲俳巢父拉许由仿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 务光
何足比涓子不能俦及其鸣驺入谷鹤书)
(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 (第 20b 页)
  北山移文          孔稚圭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
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
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
焉岂有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

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俊俗之士
(周颙字彦伦元徽中出为/剡令建元中为山阴令)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
遁东鲁习隐南郭窃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
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将欲排
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歌
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
务光
何足比涓子不能俦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
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 (第 14b 页)
  (蓍龟𨽻篆琴奕时以俗泥于阴阳作析滞论讥隐/山中有意当世 号随驾隐士 司马子微 为)
  (终南捷径公晚徇权利/ 附太平 主流驩州)
  李杰(孝友尹明经寡详敏子采访山南复业者十七/八 河南 妇告 不孝杀道士破其谋)

(第 29b 页)
 崔圆 房琯 崔涣(皆幸蜀道中相/之 详见肃宗)
(诸/臣)杨玚(麟游令拒窦怀贞曰所论者民冤位高下何取/ 韦后表民二十二为下及败諌有司追其课)
  (口奏崔日知先劾 李杰
儒抗议宇文融捡脱户馀/ 不便 祭酒表用诸 皆有名 言明经不质)
  (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绝 (第 12a 页)
受/而逃事具庄周让王篇)太史公曰余登箕山(盖杨恽/东方朔)
(见其文称余而/加太史公曰也)余以所闻由 务光(谓太史公所闻庄周/所说许由务光等)
义至高(谓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遂逃箕山冼耳于颍水/卞随自投于桐水务光负石自沉于庐水是义)
(至高/也) (第 1b 页)
余登箕山(盖杨恽/东方朔)
(见其文称余而/加太史公曰也)余以所闻由务光(谓太史公所闻庄周/所说许由 务光
等)
义至高(谓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遂逃箕山冼耳于颍水/卞随自投于桐水务光负石自沉于庐水是义)
(至高 (第 1b 页)
治桥梁道路为事至今犹存
  叙仙释
学者多疑于鬼神然言有物又云世无仙特有隐君子
至汉刘向乃取古之隐者 务光
彭祖老𣆀楚狂接舆之 (第 24b 页)
书如周书之所说岂非汤既胜桀力制夏人使桀推让
归王于己盖欲比迹尧舜袭其高名者乎又按墨子云
汤以天下让 务光
而使人说曰汤欲加恶名于汝 (第 6a 页)
务光
遂投清冷之泉而死汤乃即位无疑然则汤之饰让伪
迹甚多 (第 6a 页)
 毕咨嗟以为有益始重画
戴逵画行像
 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语戴曰神
 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曰唯 务光
当免卿此语耳(列/仙)
 (传曰 (第 1b 页)
务光
夏时人也好鼓琴汤将伐桀谋于光曰伊/尹何如 (第 1b 页)
务光
曰强力忍诟不知其他汤克天下让)
 (于光光曰吾闻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让我乎负石自沈于蓼水)
王羲之像 (第 1b 页)
  列子
刘向论列子书穆王汤问之事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

又观穆王与化人游若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夏革所言四海之外天地之表无极无尽传记所书固
有是事也人见其荒唐幻异因以为诞然观太史公史
殊不传列子如庄周所载许由 务光
之事汉去古未远
也许由 (第 11a 页)
务光
往往可稽迁犹疑之所谓禦寇之说独见
于寓言耳迁于此讵得不致疑耶周之末篇叙墨翟禽
滑釐慎到田骈关尹之徒以 (第 11a 页)
   韦虚心(万年人景龙中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以庐江多盗遂县舒城盗贼为衰)韦陟
(万年人肃宗初为江东节度使时永王璘兵起委/陟招谕与高适来瑱会安州为载书登坛词旨慷)
(慨士皆/陨泣)颜真卿(琅邪人乾元二年拜浙西观察使/刘展将反真卿豫饬战备都督李)
(峘以为生事非短之展卒/举兵渡淮而峘奔江西)刘晏(南华人代宗时领/江淮转运租庸盐)

(铁常平使时大兵后京师斗米千钱禁膳不兼晏/乃自按行浮淮泗达于汴入于河右循底柱硖石)
(观三门遗迹至河阴巩洛见宇文恺梁公堰厮河/为通济渠视 李杰
新堤尽得其利病乃移书宰相)
(元载言运之利与害各有凹载得书尽以/漕事委晏晏得尽其才凡岁致四十万斛)(第 30b 页)
邑人后入长安晋王广镇并州/以雄为河北行台兵部尚书当官)
(正直侃然有不可犯之/色王甚敬惮吏民称焉) 唐︺李杰(滏阳人神龙中为/河东巡察黜陟使)
(课最/诸道)
郭子仪(郑人广德元年兼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镇河中)李光弼(柳/城) (第 19b 页)
盐铁常平使时大兵后京师斗米)
(千钱农挽穗以输晏自按行由汴入河观三门遗/迹至河阴巩洛见梁公堰通济渠及 李杰
新堤尽)
(得其利病岁致粟四十万斛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帝劳曰卿朕酂侯也)张延赏(猗氏/人大)
(历初 (第 30b 页)
(在荥泽县境河/阴废县西即汴)
(口堰也隋开皇七年使梁睿增筑汉古堰遏河入/汴自是更名梁公堰唐开元二年 河南尹李杰
奏)
(河汴閒有梁公堰岁久堰破南方漕不通请自故/渠修之十四年洛阳人刘宗器请塞旧汴河于下)
(流开梁公 (第 21a 页)
堰置斗门通淮汴广德二年刘晏为转/运租庸使亲历河阴巩洛验视梁公堰及 李杰
新)
(堰尽得其利病于是转运无壅元/和志汴口堰在河阴县西二十里)
 ︹陵墓︺︹五代︺︹汉︺隐帝陵(在 (第 21a 页)
   永业(中山人乾明初洛州刺史时宜阳深在敌境/周人于黑涧筑城戍以断粮道永业亦筑镇)
(以抗之治边甚有威信久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巽二百人为爪牙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
(惮/之)︹隋︺樊子盖(庐江人大业中为检校河南内史车/驾至高阳追诣行在帝劳其留守东)
(都之功曰昔高祖留萧何于关中/光武委寇恂于河内公其人也)︹唐︺贾敦颐(冤句/人永)
(徽中迁洛州刺史洛多豪右占田类踰制敦頣举/没者三千馀顷以赋贫民发奸摘伏下无能欺弟)
(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洛阳令杨德/干杖杀人以立威敦实喻止曰政在养人复生过)
(多不足贵也德干为衰减始洛人为敦颐刻碑大/市旁及敦实入为太子右庶子人复为立碑于其)
(侧故号棠/棣碑焉)张仁愿(下邽人神龙中检校洛州长史/会谷贵多盗仁愿一切捕杀畿)
(甸震慑/无敢犯) 李杰(滏阳人先天中为河南尹精于听断/虽行坐食饮省治不少废由是府无)
(淹事人吏爱之河汴之交旧有梁公埭废不/治南方漕弗通杰调丁男复作之不费而利)
李朝 (第 33a 页)
 (复位封琅琊公后为武三思/所诬被害睿宗时谥曰忠)卢从愿(本范阳人六世/祖昶徙居临漳)
 (从愿擢明经举制科仕为山南黜陟巡/抚使开元末为中书舍人迁刑部尚书) 李杰(相州/滏阳)
 (人本名务光少以孝弟擢第为河东巡察黜陟使课/最诸道先天中自陕州刺史以河南尹府无淹事人)
 (吏爱之后为/御史大夫)
邵说(安阳人郭子仪辟置幕府累迁长/安令秘书少监德宗立擢吏部侍)
 (郎以/才显)杜羔(正伦孙贞元初进 (第 21a 页)
 (复位封琅琊公后为武三思/所诬被害睿宗时谥曰忠)卢从愿(本范阳人六世/祖昶徙居临漳)
 (从愿擢明经举制科仕为山南黜陟巡/抚使开元末为中书舍人迁刑部尚书)李杰(相州/滏阳)
 (人本名 务光
少以孝弟擢第为河东巡察黜陟使课/最诸道先天中自陕州刺史以河南尹府无淹事人)
 (吏爱之后为/御史大夫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