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武信军节度使追封循国公谥康简生平博览坟典

 尝注易二十卷极天人性命之理天子览而嘉叹赐
 以金币国朝以来宗室著述自公始也
鲍氏(极/) 易重

  宋志十卷
   佚
 朱震曰鲍极论卦变之义曰遁阴长之卦邪道并兴
 圣人易一爻而成无妄欲以正道 (第 6a 页)
止其邪也
 胡一桂曰周 易重
注十卷治平中建昌军司户鲍极 (第 6a 页)
 先天之卦画于是尽改易中伏羲始作八卦之说与

 文王演 易重
为六十四卦之说而以六十四卦皆为
 伏羲先天之卦画其法自一画而二二而四四而八
 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 (第 18b 页)
 (枢/)三君以通经学古为心梓之以传而余复属友人
 黄应登氏校雠至再其于是役勤矣因并著之万历
 甲寅春日
 黄虞稷曰易叙录因东莱吕氏古 易重
加修订正其
 文字阙衍谬误者
    按菉竹堂目又有纂言外翼四册 (第 16b 页)
 各为一书似不相合故学者未易得其旨也予读是

 经有年乃忘其固陋窃取二传合而编之于其词泛
 而 易重
者则依庐陵李氏会通以少裁之词略而未
 备者则取公羊谷梁传义以少补之然后案与断相
 合事与理俱明而一经 (第 7b 页)
  武邑县城 旧有土城明初渐圯正统十四年知县
张赟循旧址重筑周围四里高二丈四尺门四池
深一丈一尺弘治十四年滹沱河涨城复坏正德
元年知县成文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县魏廷增

筑加高八尺广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万历
十七年知县王学 易重


  衡水县城 旧在县西南十五里明永乐五年大水移
县治于范家疃即今地景泰元年知县欧复始创建
正德 (第 53a 页)
  有小功丧及兄丧在殡改葬父母服议(魏/) (晋/)
魏荀俣云有小功丧服改葬父母服以重包轻宜便服
小功王肃以为宜服改葬缌卒事反故服○晋蔡谟答
或问改葬服缌今甲当迁葬而先有兄丧在殡为当何
服谟答亦应服缌礼三年之丧既练而遭缌麻之丧则
服其服往哭之凡丧相易皆以重易轻至于此事则以

易重
所以然者临其丧故也卑者犹然况至尊乎谓
甲临葬应改服缌麻
  改葬父母出适女服议(晋/)
晋庾和问女子 (第 7a 页)
  今制惟正南有
长庆门
圣祖御制慈宁宫问
太皇太后安诗 定省深宫曙气催承
恩献寿捧霞杯晨昏敬睹
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
乾隆三十六年

御制恭祝
皇太后八帙寿颂 懿懿
慈宁乾清宫右历代敦崇以奉
文母昔实单檐今 易重
构申无方养祝无疆
寿三大朝礼率群辟公观瞻斯协庆忭攸同熊熊丸丸
实实隆隆左平右墄纳陛惟中岁在重光月惟阳 (第 3b 页)
  明洪武癸亥年指挥吴立张良佐建后废

 本朝康熙十一年于卫地设县知县刘羽绳于城内
  西北隅建
 圣殿三楹四十一年知县赵守 易重
修并增棂星门
  一座东西角门二楹五十四年知县郭运昭复移
  建于此六十一年典史王震协同士民等捐建东 (第 9a 页)
方城房倾圯七十五间知县裘秉 修复并)
(重建东南二门城楼二十五年东北战楼/一座串楼四间倾圯知县张冼 易重
修)
(周城深九尺阔二丈天顺六年知县/李鉴浚外濠正德十年沈渊复浚之)
翁源县城(周回二里有奇高一丈 (第 20b 页)
 (意谓之外传曰孔子为经作传后人著作皆传/外之传也故 外传示不敢同于圣人之作云)
又太极演二十卷
许衡读易私言一卷
吴澄易叙录十二篇(叙录之作因东莱吕氏古 易重/
加修订正其文字阙衍谬误者) (第 25b 页)
为宜春长/史嘉肇文行及肇荐送而)
(德裕为太尉曰喜今榜已得状元○肇/诗唤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袍归) 易重(会昌五年/状元时内)
(庭再考复中魁选寄宜春弟/ 诗云一春攀折两重枝)
郑谷(五代史补云谷在袁/州与僧齐已俱有诗)
(名齐已赋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𢾗枝开谷见/之曰𢾗枝 (第 16a 页)
  (五千之数自后/遂为定额矣)

归溪铁场在县西六十里
大石铁场在县西北五十里今废
雄溪铁场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今废
昋公铁场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今废
广济铁场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今废
高梁银场在县西北六十里今废
茶场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今废
新亭盐监在县东南六十里今废(按武烈帝庙记乾符/二年新亭监给官莫)

  (从 易重
建堂宇又九国志亦/载元德昭知台州新亭监)
曷浦酒坊在县东南二十里
长石酒坊在县东南二十里
燥溪酒坊在 (第 7b 页)
禦曹爽等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
门之义然适可禦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寇至诸围
皆敛兵聚榖退就汉乐二城使寇不得入平地且重关
镇守以捍之有事 (第 4a 页)

 明谥纪汇编卷十
            明 郭良翰 撰
  尊谥七
   亲王
诸王宗室蕃衍谥 易重
复第于其本支先王无犯亦得

成 宣 端 定 昭 献 宪 肃 庄 恭 敬 (第 1a 页)
 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

 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 易重
门之义然适可禦
 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
 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塞守以捍之有 (第 17a 页)
 周易注十卷(宋/咸)   周易注十卷(张应/珍)

 易传注二卷(张清/子)  周 易重
注十卷(鲍/极)
 周易衍注四卷(王/哲)  周易旁注十二卷(朱/升)
 周易旁注四卷(李/恕)   (第 5a 页)
自如秋思一绝曰万木
秋霖后孤山夕照馀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按此条/有阙文)
孟迟字达之平昌人会昌五年 易重
榜进士有诗名尤
工绝句风流妩媚皆宫商金石之声与顾非熊甚相得 (第 17a 页)
   钦庙配飨议
钦宗祔庙久未有功臣配飨盖一时宰相六七人皆有
误国之罪是以不克举行也乾道五年冬当祫祭其九
月太常少卿林粟黄中言当时臣僚遭值艰难莫救沦
胥罕可称述而以身徇国名节暴著不无其人虽生前官
品不应配飨之科而事变非常难拘定制乞诏侍从台

谏集议奏可黄中所陈盖指李清卿若水也汪圣锡时
为吏部尚书居侍从之首独以为无可配飨者可罢集
议右侍郎曾逮仲躬谓圣锡云向元祐中神宗未有配
飨朝廷依例权塑二侍臣此可用也于是圣锡奏钦宗
所图共政之臣皆未有能胜其任者若应故事姑令备
数上非所以尊宗庙下非所以劝有功诚如太常所言
当时死事之臣非一今欲令配享究其本末参差轻重
有所取舍尤不可以轻 易重
昔唐文宗武宗皆无配享 (第 5b 页)
折米则是民止须一石之输而国已不失一石之入其在国也以米而
易银一石犹一石也于故额一无所损其在民也以轻而 易重
今之输一
石者昔之输二三石者也于故额则大有所减矣国家立为此法盖于不
可减免之中而寓可以通融之意不必制 (第 41b 页)
静为/治求进者不得逞其志摭事中伤德圭安置湖广)
(帝召使复位/乞骸骨归)王倚(东莱人徙宛平为人孝友乐 易/重
然诺与人交不苟合读书务)
(躬行不专事章句世祖选良家子入侍东宫倚年/弱冠太保刘秉忠器之即以充选服勤守 (第 4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