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愿宪愬听向管见谓非特良将乃贤相乃使閒处/七年而死 使陪侍庙堂参断国事有益于国可)
  (胜数/哉)
  李勉(宗室谏灵武劾大将管崇嗣肃宗叹有勉朝廷/尊 杀关东俘归者日至 帝欲柄用不肯)
  (下李辅国见出暴尹京独不饷朝恩千镇岭南讨/叛五岭平 不 征夷舶至者岁四 馀柁 召)
  (归尽搜家人犀珍投江中章镇滑亳八年不威而/治 镇汴宋德宗就加平 为诸道都统为李)
  (希烈所败不归相内愧不敢有所与见言卢杞奸/邪陛下独 知此所以为奸邪遂益 疏 逆旅)
…… (第 18b 页)
 张伾(守临洛田悦攻之固守累月费粮尽无救命女/拜部将愿卖之为众士一日 士皆哭无不一)
  (当/百)
 周曾(为希烈将希与王玢姚儋韦清相善号四公子/ 曾密以 烈友计告 李勉
玢在许州曾引)
  (兵至汝州相应而儋清谋取希烈/于内 事觉皆见杀 清亦逃)
 张名振(怀光僒受 (第 41a 页)
 并篆额先是河至酸枣濒县而东岁失河道尚书右
 仆射霍国公令狐彰闻之碑以大历八年正月立(新/增)
唐清台新驿记
 唐滑亳 节度使李勉
撰李阳冰篆勉使同州别驾裴
 万增广驿舍以大历九年八月立此碑于驿中(集古/录目)
 李阳冰篆在今滑州驿 …… (第 18a 页)
 者为谁然贾耽尝为李腾序说文字源盛称阳冰此
 记耽为滑州刺史因见斯记而称之耳阳冰所书世
 固多有可爱者不独斯记也(集古/录)
  唐李勉
撰李阳冰篆其阴有铭欧阳公云不知作者
 为谁余尝考之乃舒元舆玉箸篆志后赞也其文载
 于唐文粹反元舆集中 (第 18b 页)
 居剡溪贞元初召为右拾遗不就
朱湾集一卷(案唐书艺文/志作四卷)
 唐永平从事朱湾撰自号沧州其为从事 李勉
辟之 (第 11b 页)
  镇旧制但改名额而周显德初始广新城周回四
  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
  赵德麟侯鲭录 旧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
  步即汴州城唐建中二年 节度使李勉
重筑国初
  号曰阙城亦曰里城新城乃周世宗显德二年四
  月诏别筑新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号 (第 2b 页)
   韩翃诗五卷
右韩翃君平也南阳人天宝十三年进士淄青侯希逸

宣武 李勉
继辟幕府俄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终于中书
舍人翃诗兴致繁富朝野重之
   杜甫集二十卷集外诗一卷注杜甫诗二 (第 24b 页)
 制但改名额而周显德初始广新城周回四十八里

 三百二十三步
 赵德麟侯鲭录 旧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
 即汴州城唐建中二年 节度使李勉
重筑国初号曰
 阙城亦曰里城新城乃周世宗显德二年四月诏别
 筑新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号曰外城又 (第 9a 页)
 (缺/)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唐尧山神记(李诞撰王羡行书上/三碑皆大历八年立)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唐干禄字书(颜元孙撰真卿正/书大历九年正月)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唐干禄字书模本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唐放生池碑上(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九年正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唐放生池碑下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唐乞题放生池额表(肃宗批/答附)

第一千五百唐放生池碑阴记
第一千五百一唐滑台新驿记 (李勉
撰李阳冰篆/大历九年八月)
第一千五百二唐滑台新驿记(裴某八分/书名缺)
第一千五百三唐徐浩先茔题 (第 10a 页)
    唐放生池碑阴记

右唐放生池碑阴记唐自天宝以后纪纲废坏职官之
滥不可胜载此记具列当时僚属名氏凡团练副使别
驾四人同团练副使一人长史三人司马三人录事参
军三人司功司仓司兵皆一人司法司户皆三人司田司士皆二人参军四人乌程县令一人丞三人主簿一
人尉四人长城县令一人丞三人主簿一人尉五人安
吉县令一人摄令一人丞二人主簿一人尉六人武康
县令二人丞三人主簿二人尉四人德清县令一人丞

二人主簿一人尉三人一郡而吏员猥多如此然史不
能尽记故详录之于此焉
    唐滑台新驿记
右唐滑台新驿记 李勉
撰李阳冰篆其阴有铭欧阳公
云不知作者为谁余尝考之乃舒元舆玉箸篆志后赞
也其文载于唐文粹及元舆集中欧阳 (第 9b 页)
   五代都
梁朱晃以汴州宣武节度建国升为东都开封府(以唐/东都)
(为西都废京/兆府为雍州) 后唐庄宗即位于魏州(同光二年升魏/州为东京兴唐)

(府三年改/为邺都)灭梁迁洛京(元年以太原为西京镇州为北/都又复北都为镇州太原为北)
(都复汴州为宣武军永平军/为西都二年以洛京为东都) 晋石敬瑭镇太原即位
都洛阳徙都汴(行阙以大宁宫为名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以洛阳为西京雍州为晋昌军改)
(兴唐府为广晋/府复为邺都) 汉刘皓即位于太原都汴(改晋昌为/永兴军广)
(晋为大/名府) 周郭威都汴(广顺二年修大梁城三年筑郊/社坛作太庙于大梁显德元年)
(废邺都二年以大梁/城中迫隘诏展外城)
   宋朝四京
东京开封府旧城(即汴/州城)唐建中初 李勉
(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 (第 23a 页)
又有豮遂乳养之诸豚赖之以活时论以逞仁政所致
唐源乾曜为京兆尹政存宽简
黎干为京兆尹严肃为治人颇便之 李勉
大历二年拜京兆尹政尚简肃时宦官鱼朝恩为
观军容使仍知国子监事前尹黎干求媚于朝恩每候 (第 10b 页)
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宅/吾是以然诸子皆伏其西本于志宁)昌乐公主宅(明皇/女降)
(嗣毕国/公窦锷) 太子太师汧国公李勉
宅兵部尚书致仕归崇
敬宅剑南东川节度使冯宿宅(卢氏杂说曰宿从子衮/为给事中宅南有山亭)
(院多养鹅鸭 (第 8a 页)
 唐之父子不正而欲以正万事难矣其享国长久亦

 曰幸哉
帝在灵武文武官不满三十人披草莱立朝廷制度草
创武人骄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 监察御史李勉
奏弹之系于有司帝特原之叹曰吾有 (第 2a 页)
李勉
朝廷始尊
 臣祖禹曰昔赵襄子有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高共
 不敢失礼及襄子行赏以共为先(史赵世家知伯怒 …… (第 2a 页)
 朔方唐室危如缀旒(郑氏商颂长发诗笺云缀结也/旒旌旗之垂者也缀旒喻其易)
 (绝以比唐家/之危亦如此) 李勉
不以王路夷险易其心(夷平也/易如字)
 以君父在草莽而废其职(说文曰草/中为莽)事君若此可谓
 忠 (第 2b 页)
 彊于为善諌之为益也少哉
初鱼朝恩既诛代宗不复使宦者典兵帝即位悉以禁
兵委白志贞志贞得罪帝复以宦官窦文场代之从幸
山南两军渐集帝还长安颇忌宿将握兵多者稍稍罢

之十月以文场监神策军左厢兵马使王希迁监右厢
兵马使始令宦官分典禁旅
 臣祖禹曰德宗为唐室造祸之主此宗社覆亡之本
 也臣是以著之
萧复奉使自江淮还与 李勉
卢翰刘从一俱见帝勉等
退复独留言于帝曰陈少游任兼将相首败臣节韦皋
幕府下僚独建忠义请以皋代少游镇淮南 …… (第 10a 页)
 臣祖禹曰萧复欲黜少游赏韦皋此朝廷之公议也
 德宗苟以为然在于一言使宰相行之而己何疑于
  李勉
卢翰而独与从一为密邪且既以为相而不待
 之以诚则疏远之臣其可信者几希矣(几平/声)夫如是
 忠臣贤者 (第 11a 页)
 篇帙今阙全篇止春秋中帙馀篇悉亡

说文二十卷
说文字源一卷
 唐李腾集初李阳冰为滑州 节度使李勉
篆新驿记
 贾耽镇滑州见阳冰书叹其精绝因命阳冰侄腾集
 许慎说文目录五百馀字刋于石以为世法云
说文解 (第 16b 页)
 (汉水溢坏民室八十/馀家所杀三百馀人)(夏帝/幸雍)(春帝幸陇西又/幸雍○秋幸代)(冬丐/奴三)
 (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使将军 李勉
屯飞狐口苏/隐屯句注张武屯北地又使刘礼屯霸上徐厉屯 (第 4b 页)
 (城门慰谕乃止将秋幽州军乱杀朱希彩以衙将朱/泚代之 广州 马崇道桂州将朱济作乱陷十馀)
 (州岭南帅 李/勉
讨平之)(春招义帅薛嵩卒军众立其弟崿州/夏城奉天以备胡 秋吐蕃寇灵)
 (寇广州将哥舒晃杀其帅吕 …… (第 14a 页)
 (恭克广州/斩哥舒晃)十一(春剑南帅崔宁大破吐蕃耀夏汴宋/留后田承玉卒其将李灵 叛归田)
 (承嗣击冬淮西帅李忠臣滑州帅 李勉
河阳帅/马燧 破魏博将田悦于汴州灵耀走追获之)十二
 (春李正已将攻田承嗣承嗣惧请罪诏复其官卿元 (第 14b 页)
   祈请使行程记(日记官严光大录/)
德祐丙子二月初九日宣奉大夫左相吴坚自天庆观
方丈出北关门送通议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贾馀庆
银青光禄大夫枢密使谢堂端明殿大学士中奉大夫

充祈请使刘岊丞议郎守监察御史充奉表纳土官杨
应奎朝奉郎充奉表纳土官赵若秀当登舟时南北朝
阿里议事傅巴延命留吴相登舟泊于北新桥岸下终
夜流涕北军差军前索多 相公勉
谕之此日会文天祥
于军前忠义激烈分辨夷夏遂激北朝丞相之怒遂点
差坚战头目守之
初十日枢使谢堂纳赂免行 (第 3a 页)

者风集一卷今傅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年杨纮榜进士侯希逸
素重其才至是表佐淄青幕府罢閒居十年及 李勉

宣武复辟之德宗时制诰阙人中书两进除目御笔不 (第 16b 页)
南崔中丞瓘辟为从事瓘遇害继
走交广扇动哥舒晃叛如蛟龙见血本质彰矣居无何
伏诛初尝为变律诗十九首上广州 节度李勉
其意长
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故勉加礼待之或曰此
子羽翼嬖臣侵败王略今尚其文可欤勉曰汉策载蒯
通说 …… (第 3b 页)
之间放浪形骸绳检之外郡国交徵
不应工诗格体幽远兴会宏深写意因时穷理尽性尤
精咏物必含比兴多敏捷之奇及 李勉
镇永平嘉其风
操厚币邀署为府中从事日相谈宴分逾骨肉久之尝
谒湖州崔使君不得志临发以书别之曰湾闻蓬莱之 (第 11a 页)
俊尝猎有双鸭起蒲稗间一矢联之遂于马上草射鸭
歌以献因表荐请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就当时重之
李约字存博 汧公李勉
之子也元和中仕为兵部员外
郎与主客员外张谂极相知每联枕静言达旦不寐常
赠韦况曰我有心中事不向韦郎说秋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