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咸阳县
毕原(即毕郢一名毕陌一名池阳原一名长平阪一名/石安原一名咸阳原一名咸阳北阪一名洪渎原)
 在县北(县/图)文王卒于毕郢(孟/子) 毕公高
与周同姓武王
 封之于毕(史/记)文武周公葬于毕(刘向/传)咸阳县北五里
 有毕原(左传/杜注)三秦 …… (第 23b 页)
 十里(颜师/古注)文王武王周公皆葬毕陌南北(三辅/故事)毕原
 在咸阳县西北十五里(括地/志)初王季都之后 毕公高

 
封焉(通/典)毕原即咸阳县所理左传毕为文昭即此原
 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亦谓之毕
 陌( (第 23b 页)
  祠庙令太常礼院重定配享功臣周文武以师鬻
  熊配武王以召公配成王以周公旦唐叔虞配康
  王以太公 毕公
(挥麈/前录)昭帝庙与龙渊庙相近(贾/志)
  鄂国公庙在县东南旧城内(县/志) …… (第 52a 页)
 吕文简公庙 在县北祀侍郎吕楠(贾/志)
  (附古/祠庙)竹林庙在许村西祀寇莱公(马/志)杨文康公祠
  在县东南三阳寺前 公高
陵人(马/志)
 崇皇寺 在县西南申村唐初置宋太宗赐额相传
  汉薄姬妊文帝而出宫至此柏下诞生文帝俗 (第 63a 页)
 之士得跂而及(圣门人/物志赞)
 名臣

虢仲宫之奇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
 在王室藏于盟府(左/传) 毕公高
与周同姓(史记魏/世家)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
 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
 拱仰 (第 9a 页)
(尚书/毕命)晋语说文王之事云重之以周召毕荣

 则 毕公
于文王之世已为大臣是文武成康四世为
 公卿也(孔/疏)
荣伯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 (第 9b 页)
 命(尚书/序)正义曰晋语云文王诹于蔡原访于莘尹重
 之以周召毕荣荣于文王之时名次 毕公
之下是大
 臣也未知此时荣伯是彼荣公否(孔/疏)马融曰荣伯周
 同姓畿内诸侯为卿大夫也(史记周本纪注 (第 9b 页)
  葬淮南王于雍置守冢三十家(汉书淮/南王传)(按史记/始皇本)
  (纪元德公宣公成公俱葬阳康公葬竘社共公葬/康公南桓公葬义里丘北景公葬丘里南 毕公
葬)
  (车里北夷公葬左宫惠公葬车里悼公葬僖公西/剌龚公葬入里躁公葬悼公南怀公葬栎圉氏灵)
  ( (第 9a 页)
源封五帝之后嗣削五虐
之弊政命周公旦营成周而卜洛命太公望授赐履而
封齐分治西陜委召伯之共功保釐东郊有 毕公
之继
德宇内由是安泰民风所以和畅岂直放牛归马但美
于偃兵保泰建功空歌于成德者哉扬积世之大业成 (第 36a 页)
师周公旦为辅召公 毕公
之徒左右王师脩文王绪业
说苑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
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 …… (第 2a 页)
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其
明日除道脩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
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 毕公
把小钺以
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 …… (第 41a 页)
乃出(○儒者多不/信武王斩纣)
(之事然见于诸家之/说尤多备录于后)
帝王世纪商容及殷民观周军之入见 毕公
至殷民曰
是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视其为人严乎将有急色故君
子临事而惧见太公至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视 …… (第 42b 页)
之武王未下车封)
(比干之墓发太仓之粟以赡天下/封微子于宋此武王以礼信也)
周书乃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 毕公
卫叔出百姓之囚
乃命南宫忽振鹿台之财巨桥之粟乃命南宫百达史 (第 48a 页)
书/序)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或言君陈周公子)
史记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 毕公
率诸
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
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
务在节 …… (第 20a 页)
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 毕公
卫侯毛公师氏
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
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 …… (第 20b 页)
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
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书序成王/将崩命召)
(公 毕公
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
入应门左 (第 22a 页)
毕公
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
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 …… (第 22a 页)
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 毕公
保釐东郊王若曰呜呼
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
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 …… (第 23b 页)
 法而施之晏如也故史称太平封禅周德之洽维成

 王及成王崩召公 毕公
皆四世耆老受顾命以辅新
 君观末命弘济之训鞠子恤若之言父子同一心也
 成王有以正其终康王有以正其始大 (第 26a 页)
纪曰康王恭
 敬神人四夷宾服民尚礼义是时殷民胥化命 毕公
 
保釐东都犹兢兢安危之虑是以成康之际天下安
 宁刑错四十年不用于戏美哉
 
  (第 26a 页)
也 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
俟农功之 毕公
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晰实兴我役邑
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
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 (第 3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八十七上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晋卿废兴上
史记魏之先 毕公高
之后也 (第 1a 页)
毕公高
与周同姓武王之
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
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 (第 1a 页)
等谋整步骑为阵分/戈船为五其二上下东南两涯为游军其一载精兵于)
(中流以待战其二伏内港以备不测号令甫 毕公
复上/马至水滨见北岸有一高台其上立大朱绣旗左右各)
(二环立侍者中张一大黄盖有一人被黄金铠据胡床/坐 (第 18a 页)
  (有君如文帝又以直言策士犹且/不能正议直言岂不深可惜欤)
作渭阳五帝庙
 (赵人新垣平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于是作渭阳五帝庙)集览(新垣平陈留风/俗传云 毕公
封)
 (新垣其后因氏焉平名也作渭阳五帝庙史记封禅/书作渭阳五帝庙同字注瓒曰一营宇之中立五庙)
 ( (第 46b 页)
 (时浚生四年聪达过人/魏主爱之常置左右)集览(虢之将亡神赐之土田/注见元嘉十二年周召)
 (齐毕周公旦召公奭齐太公吕尚 毕公高
飞廉恶来/秦之先也飞廉生恶来俱事纣善毁谮诸侯恶如字)
 (史炤音哀都/反仇尼复姓)质实(周召齐毕周公 (第 7b 页)
旦注见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召公奭姬姓世居岐山)

 (与周公同辅武王定天下又辅成王以成至治齐太/公吕尚注见汉桓帝永康元年 毕公高
姬姓世居岐)
 (山周康王时命继君陈保釐东郊旌别淑慝克成厥/终即战国魏之先也飞廉恶来按史记蜚廉本颛顼 (第 8a 页)
 (专而国命危贪政多而民心离唐室/之亡卒以是三者其所从来渐矣)集览(力疾出勉/力带病而)
 (出也杜甫诗力疾坐清晓顾命之书周成王将/崩命召公 毕公
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之书)质实
 (仓猝注见汉光武建武六年卫次公河东人禁中注/见宋孝武大明六年广陵郡名 (第 10a 页)
 (朱全忠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令诸侯之意胤知谋/泄事急遗全忠书称被密诏令全忠以兵迎车驾)
 览(令狐复姓元和姓纂云周文王子 毕公高
之后封/令狐因氏焉左传文七年晋败秦师于令狐即此) (第 20a 页)
 周公诰召公亦诰也多方周官上诰于下亦诰也君

 陈君牙与 毕公
之类亦命也吕刑陈刑告王亦诰也
 书篇之名因事而立既无体例随便为文
 陆德明曰典凡十五篇正典二摄十三十 …… (第 4a 页)
    其君于蒲姑传本蒲作薄王俾荣伯作贿肃
    慎之命传本俾作办肃作息作顾命传云成
    王将崩顾念康王命召公 毕公
率诸侯辅相 (第 16b 页)
 诗鲁宗国也而无风故次鲁颂康叔者武王之子也

 故次弼鄘卫唐叔者成王之弟也故次唐以其厉王
 之后故次郑异姓而大功者太公 毕公
也故次齐次
 魏秦诸侯而狄者也故次秦国小而极乱乱极必治
 君子有未济之思故次之以陈桧曹终焉
袁氏(炜 (第 16a 页)
 成王时周公以公兼太宰召公以公兼宗伯苏忿生

 以公兼司寇故书洛诰云司徒司马司空也成王将
 崩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 毕公
卫侯毛公则是六卿
 中召公 (第 15b 页)
毕公
毛公亦上兼三公矣由是推之先王之
 制其职则不可废其官未必一一有举其大略则土
 训诵训无他职事掌葛徵絺 (第 15b 页)
 焉按昏义云三公九卿者六卿并三孤而言九其三
 公又下兼六卿故书传云司徒公司马公司空公各
 兼二卿按顾命太保领冢宰 毕公
领司马毛公领司
 空别有苪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卫侯为司寇则周
 时三公各兼一卿之职与古异矣但周监二代郁 (第 15a 页)
 夏商官倍而周官至于三百六十今观成王时周公
 以公兼太宰召公以公兼宗伯苏忿生以公兼司寇
 成王将崩有召太保奭芮伯彤伯 毕公
卫侯毛公则
 是六卿中召 (第 11a 页)
毕公
毛公亦上兼三公矣由是推之
 先王之制其职虽不废其官未必一一皆有举其大
 略如掌葛徵絺绤掌染草徵染草掌 (第 11a 页)
  赵(其先与秦共祖至周幽王时叔带去周如晋事晋文侯五世而后生赵夙晋献公赐赵夙耿夙生赵
衰七世而始命为侯十传而后为秦所灭今正定顺德广平皆其地)


  魏(姫姓侯爵文王子 毕公高
之后也武王克商封高于毕遂为姓其后绝封有毕万者事晋献公帅师
伐魏灭之献公遂以魏封毕万为大夫世秉晋政传至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