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川/县界)戎城旧县(在苍梧县西南元和志戎城县/东北至梧州二十里汉广信县)
(地晋置遂城县隋开皇十一年 虞庆则
南征顿兵/于此改曰戎城县北临西江水旧唐书地理志梧)
(州戎城隋县旧属藤州今来属宋史地理志熙宁/四年省 (第 58b 页)
 始安王注未举正
隋文帝开皇十年越州高智慧反 注会稽郡梁置东
 扬州陈改吴州平陈改吴州后改越州按平陈下衍
 改吴州三字
开皇十七年 虞庆则
还至潭州临桂岭  (第 11b 页)
庆则
傅作 (第 11b 页)
云见。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以柱国、相国司马、渤海郡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沁源县公 虞庆则
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咸安县男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汉安县公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义宁 ……丽遣使献方物。

十二月辛未,上讲武于后园。甲戌,上柱国窦毅卒。丙子,名新都曰大兴城。乙酉,遣沁源公 虞庆则
屯弘化,备胡。突厥寇周槃,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之,为虏所败。丙戌,赐国子生经明者束帛。丁亥,亲录囚徒。 ……八月丁丑,靺鞨贡方物。己卯,以右武卫大将军李礼成为襄州总管。壬午,遣尚书左仆射高颎出宁州道,内史监 虞庆则
出原州道,并为行军元帅,以击胡。戊子,上有事于太社。

九月壬子,幸城东,观稼谷。癸丑,大赦天下。 ……州。突厥可汗阿史那玷率其属来降。

夏四月己亥,敕总管、刺史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上,不得将之官。庚子,以 吏部尚书虞庆则
为尚书右仆射,瀛州刺史杨尚希为兵部尚书,毛州刺史刘仁恩为刑部尚书。甲辰,以上柱国叱李长叉为信州总管。
至自河东。


九年春正月己巳,白虹夹日。辛未,贺若弼拔陈京口,韩擒虎拔陈南豫州。癸酉,以尚书右仆射 虞庆则
为右卫大将军。丙子,贺若弼败陈师于蒋山,获其将萧摩诃。韩擒虎进师入建邺,获其将任蛮奴,获陈主叔宝。陈 ……戌,以广平王雄为司空。

冬十一月壬辰,考使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上表,请封禅,上不许。庚子,以右卫大将军 虞庆则
为右武候大将军,右领军将军李安为右领军大将军。甲寅,降囚徒。

十二月甲子,诏曰:「朕祗承天命,清荡 ……清区宇,圣灵垂祐,文武同心。申明公穆、郧襄公孝宽、广平王雄、蒋国公睿、楚国公绩、齐国公颎、越国公素、 鲁国公庆则
、新宁公长叉、宜阳公世积、赵国公罗云、陇西公询、广业公景、真昌公振、沛国公译、项城公子相、钜鹿公子干 ……独孤罗云为凉州总管。

闰月己卯,群鹿入殿门,驯扰侍卫之内。

秋七月丁丑,桂州人李代贤反,遣右武候 大将军虞庆则
讨平之。丁亥,上柱国、并州总管秦王俊坐事免,以王就第。戊戌,突厥遣使贡方物。

八月丁卯,荆州总管、 ……殿庭勿设乐悬。」辛未,京师大索。

十一月丁亥,突厥遣使来朝。

十二月壬子,上柱国、右武候大将军、 鲁国公虞庆则
以罪伏诛。


十八年春正月辛丑,诏曰:「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
周大定元年,静帝遣兼太傅、上柱国、杞国公椿,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煚,奉皇帝玺绂策书,禅位于隋。司录 虞庆则
白,请设坛于东第。博士何妥议,以为受禅登坛,以告天也。故魏受汉禅,设坛于繁昌,为在行旅,郊坛乃阙。至 ……国李穆进喻朝旨,又与百官劝进,高祖不纳。椿等又奉策书进而敦劝,高祖再拜,俯受策,以授高颎;受玺,以授 虞庆则。
退就东阶位。使者与百官,皆北面再拜,搢笏,三称万岁。有司请备法驾,高祖不许,改服纱帽、黄袍,入幸临光
。」又曰:「人主无德者亡。」是月,灭陈。

十四年十一月癸未,有彗星孛于虚危及奎娄,齐、鲁之分野。其 后鲁公虞庆
则伏法,齐公高颎除名。

十九年十二月乙未,星陨于渤海。占曰:「阳失其位,灾害之萌也。」又曰:「大人
卷四十
列传第五 梁士彦 宇文忻 王谊 元谐 王世积 虞庆则
元冑

隋书卷四十列传第五

梁士彦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 ……大将军元胄、左仆射高颎,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虞庆则
虞庆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其先仕于赫连氏,遂家灵武,代为北边豪杰。父祥,周灵武太守。庆则幼雄毅胄、左仆射高颎,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虞庆则
虞庆
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其先仕于赫连氏,遂家灵武,代为北边豪杰。父祥,周灵武太守 。庆
则幼雄毅,性倜傥,身长八尺,有胆气,善鲜卑语,身被重铠,带两鞬,左右驰射,本州豪侠皆敬惮之。初以弋猎 ……二年,授开府。时稽胡数为反叛,越王盛、内史下大夫高颎讨平之。将班师,颎与盛谋,须文武干略者镇遏之。表 请庆
则,于是即拜石州总管。甚有威惠,境内清肃,稽胡慕义而归者八千馀户。

开皇元年,进位大将军,迁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彭城郡公,营新都总监。二年冬,突厥入寇 ,庆
则为元帅讨之。部分失所,士卒多寒冻,堕指者千馀人。偏将达奚长儒率骑兵二千人别道邀贼,为虏所围,甚急 ,庆
则案营不救。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上不之责也。寻迁尚书右仆射。

后突厥主摄图将内附,请一重臣充使,于是上 遣庆
则诣突厥所。摄图恃强,初欲亢礼 ,庆
则责以往事,摄图不服。其介长孙晟又说谕之,摄图及弟叶护皆拜受诏,因即称臣朝贡,请永为籓附。初 ,庆
则出使,高祖敕之曰:「我欲存立突厥,彼送公马,但取五三匹。」摄图 见庆
则,赠马千匹,又以女妻之。上 以庆
则勋高,皆无所问。授上柱国,封鲁国公,食任城县千户。诏以彭城公回授第二子义。

高祖平陈之后,幸晋王第,置酒会群臣。高颎等奉觞上寿,上因曰:「高颎平江南 ,虞庆
则降突厥,可谓茂功矣。」杨素曰:「皆由至尊威德所被。 」庆
则曰:「杨素前出兵武牢、硖石,若非至尊威德,亦无克理。」遂与互相长短。御史欲弹之,上曰:「今日计功为乐,宜不须劾。」上观群臣宴射 ,庆
则进曰:「臣蒙赉酒食,令尽乐,御史在侧,恐醉而被弹。」上赐御史酒,因遣之出 。庆
则奉觞上寿,极欢。上谓诸公曰:「饮此酒,愿我与诸公等子孙常如今日,世守富贵。」九年,转为右卫大将军,寻改为右武候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岭南人李贤据州反,高祖议欲讨之。诸将二三请行,皆不许。高祖顾 谓庆
则曰:「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国家有贼,遂无行意,何也? 」庆
则拜谢恐惧,上乃遣焉。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以妇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什柱先 与庆
则爱妾通,恐事彰,乃宣言曰: 「庆
则不欲此行。」遂闻于上。先是,朝臣出征,上皆宴别,礼赐遣之。 及庆
则南讨辞上,上色不悦 ,庆
则由是怏怏不得志。暨平贤,至潭州临桂镇 ,庆
则观眺山川形势,曰:「此诚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遂使什柱驰诣京奏事,观上颜色。什柱至京,因 告庆
则谋反。上案验之 ,庆
则于是伏诛。拜什柱为柱国。
则子孝仁,幼豪侠任气,起家拜仪同,领晋王亲信。坐父事除名。炀帝嗣位,以籓邸之旧,授候卫长史,兼领金谷 ……史评
史臣曰:昔韩信愆垓下之期,则项王不灭;英布无淮南之举,则汉道未隆。以二子之勋庸,咸愤怨而菹戮,况乃无古人之殊绩,而怀悖逆之心者乎!梁士彦、宇文忻皆一时之壮士也,遭云雷之会,并以勇略成名,遂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报者倦矣,施者未厌,将生厉阶,求逞其欲,及兹颠坠,自取之也。王谊、元谐、王世积 、虞庆
则、元胄,或契阔艰厄,或绸缪恩旧,将安将乐,渐见遗忘,内怀怏怏,矜伐不已。虽时主之刻薄,亦言语以速祸
之才,作法垂世,宁不欲大位邪?天命不可耳。颎与子言,自比晋帝,此何心乎?」有司请斩颎。上曰:「去年杀 虞庆则,
今兹斩王世积,如更诛颎,天下其谓我何?」于是除名为民。颎初为仆射,其母诫之曰:「汝富贵已极,但有一斫 ……道任其从父弟彻、肃等罔冒为官。又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威属卢恺,以为其府参军。上令蜀王秀、 上柱国虞庆则
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
禅代之际,其相国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皆德林之辞也。高祖登阼之日,授内史令。

初,将受禅, 虞庆则
劝高祖尽灭宇文氏,高颎、杨惠亦依违从之。唯德林固争,以为不可。高祖作色怒云:「君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 ……请计日追赃。」上因责德林,德林请勘逆人文簿及本换宅之意,上不听,乃悉追店给所住者。自是益嫌之。十年, 虞庆则
等于关东诸道巡省使还,并奏云:「五百家乡正,专理辞讼,不便于民。党与爱憎,公行货贿。」上仍令废之。德
机亲览,颎用心平允,奉法而行。此乃爱憎之理,惟陛下察之。」高祖深然其言。雄时贵宠,冠绝一时,与高颎、 虞庆则
、苏威称为「四贵」。

雄宽容下士,朝野倾瞩。高祖恶其得众,阴忌之,不欲其典兵马。乃下册书,拜雄为司
军元帅,步骑七万以备胡。出平凉,无虏而还。明年,大举北伐,又为元帅。河间王弘、豆卢绩、窦荣定、高颎、 虞庆则
等分道而进,俱受爽节度。爽亲率李充节等四将出朔州,遇沙钵略可汗于白道,接战,大破之,虏获千馀人,驱马
西面立。牛弘宣敕谓齐王曰:「我昔阶缘恩宠,启封晋阳,出籓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 虞庆则
、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于时诫我曰:'以汝幼冲,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
览欲乘衅遂灭之,监军高颎以礼不伐丧而还。上常命览与安德王雄、上柱国元谐、李充、左仆射高颎、右卫大将军 虞庆则
、吴州总管贺若弼等同宴,上曰:「朕昔在周朝,备展诚节,但苦猜忌,每致寒心。为臣若此,竟何情赖?朕之于 ……?因与高宝宁攻陷临渝镇,约诸面部落谋共南侵。高祖新立,由是大惧,修筑长城,发兵屯北境,命阴寿镇幽州, 虞庆则
镇并州,屯兵数万人以为之备。晟先知摄图、玷厥、阿波、突利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 ……万,与摄图相攻。阿波频胜,其势益张。摄图又遣使朝贡,公主自请改姓,乞为帝女,上许之。

四年,遣晟副 虞庆则
使于摄图,赐公主姓为杨氏,改封大义公主。摄图奉诏,不肯起拜,晟进曰:「突厥与隋俱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
豫州刺史。在职数年,以创业之旧,进位大将军,检校潭州总管。其年,桂州人李世贤作乱,武以行军总管与武候 大将军虞庆则
击平之。 庆则
以罪诛,功竟不录,复还于州。多造金带,遗岭南酋领,其人复答以宝物,武皆纳之,由是致富。后武晚生一子,
子之朝,宁劳渭桥之拜。普告海内,知朕意焉。
于是以河间王弘、上柱国豆卢绩、窦荣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 虞庆则
并为元帅,出塞击之。沙钵略率阿波、贪汗二可汗等来拒战,皆败走遁去。时虏饥甚,不能得食,于是粉骨为粮, ……得书,知大有好心向此也。既是沙钵略妇翁,今日看沙钵略共儿子不异。即以亲旧厚意,常使之外,今特别遣大臣 虞庆则
往彼看女,复看沙钵略也。」沙钵略陈兵,列其宝物,坐见 庆则,
称病不能起,且曰:「我父伯以来,不向人拜。」 庆则
责而喻之。千金公主私谓 庆则
曰:「可汗豺狼性,过与争,将齧人。」长孙晟说谕之,摄图辞屈,乃顿颡跪受玺书,以戴于首。既而大惭,其群下因相聚恸哭。 庆则
又遣称臣,沙钵略谓其属曰:「何名为臣?」报曰:「隋国称臣,犹此称奴耳。」沙钵略曰:「得作大隋天子奴,虞仆射之力也。」赠 庆则
马千匹,并以从妹妻之。

时沙钵略既为达头所困,又东畏契丹,遣使告急,请将部落度漠南,寄居白道川内, ……。沙钵略大喜,乃立约,以碛为界,因上表曰:

大突厥伊利俱卢设始波罗莫何可汗臣摄图言:大使尚书右仆射 虞庆则
至,伏奉诏书,兼宣慈旨,仰惟恩信之著,逾久愈明,徒知负荷,不能答谢。伏惟大隋皇帝之有四海,上契天心,
日,告庙。大赦,改元。京师庆云见。改周官,依汉、魏之旧制:以相国司马高谵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 虞庆则
为内史监兼史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户部 ……军府,以拟征突厥。十二月辛未,上讲武于后园。甲戌,上柱国窦毅卒。丙子,名新都曰大兴城。乙酉,遣彭城公 虞庆则
屯弘化以备胡。突厥寇周盘,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为虏所败。丙戌,赐国子生经明者束帛。丁亥,亲录囚徒。是岁, ……宜超恒赏,用明沮劝。台玫可大都督,假湘州刺史。」丁卯,日有蚀之。八月壬午,遣尚书右仆射高颎出宁州道, 吏部尚书虞庆则
出原州道,并为行军元帅以击胡。戊子,亲祀太社。九月壬子,幸城东观谷稼。癸丑,大赦。冬十月甲戌,废河南 ……州。突厥可汗阿史那玷厥率其属来降。夏四月己亥,敕总管、刺史,父母及子年十五以上,不得将之官。庚子,以 吏部尚书虞庆则
为尚书右仆射,瀛州刺史杨尚希为兵部尚书,毛州刺史刘仁恩为刑部尚书。五月癸酉,契丹主莫贺弗遣使请降,拜 ……。乙亥,行幸定城,陈师誓众。丙子,幸河东。十二月,车驾至自河东。

  九年春正月癸酉,以尚书左仆射 虞庆则
为右卫大将军。丙子,贺若弼败陈师于蒋山,获其将萧摩诃,韩擒进师入建邺,获陈主叔宝,陈国平。合州四十, ……八月壬戌,以广平王雄为司空。冬十一月壬辰,考使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上表请封禅,上不许。庚子,以右卫大将军 虞庆则
为右武候大将军,右领军将军李安为右领军大将军。甲寅,降囚徒。十二月甲子,诏太常卿牛弘、通直散骑常侍许 ……赐各有差。己巳,蜀王秀来朝。闰月己卯,群鹿入殿门。驯扰侍卫之内。秋七月丁丑,桂州人李世贤反,遣右武候 大将军虞庆则
讨平之。丁亥,并州总管、秦王俊坐事免,以王就第。九月甲申,车驾至自仁寿宫。庚寅,上谓侍臣曰:「庙庭设 ……用弘礼教。自今享庙日,不须备鼓吹,殿庭勿设乐县。」辛未,京下大索。十二月壬子,上柱国、右武候大将军、 鲁公虞庆则
以罪伏诛。是岁,高丽、突厥并遣使朝贡。

  十八年春正月辛丑,诏曰:「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
」因与高宝宁攻陷临渝镇,约诸面部落,谋共南侵。文帝新立,由是大惧,修长城,发兵屯北境。命阴寿镇幽州、 虞庆则
镇并州,屯兵为之备。

晟先知摄图、玷厥、阿波、突利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 ……卒,与摄图相攻。阿波频胜,其势益强。摄图又遣使朝贡,公主自请改姓,乞为帝女,上许之。

四年,遣晟副 虞庆则
使于摄图,赐公主姓为杨氏,改封大义公主。摄图奉诏,不肯起拜。晟进曰:「突厥与隋俱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 ……欲乘衅灭之,监军高颎以礼不伐丧,乃还。文帝命览与安德王杨雄、上柱国元谐、李充、左仆射高颎、右卫大将军 虞庆则
、吴州总管贺若弼等同宴。上曰:「朕昔在周朝,备展诚节。但苦被猜忌,每致寒心。为臣若此,竟何情赖!朕与
道任其从父弟彻、肃等罔冒为官。又国子学请黎阳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威属卢恺,以为其府参军。上令蜀王秀、 上柱国虞庆则
等杂按之,事皆验。帝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惧,免冠顿首。帝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
述等从殿廷引謇之诣齐王所,西面立。弘宣敕谓齐王曰:「我出蕃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 、虞庆
则、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诫我曰:' 以汝未更世事,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
封弟士贵,朝廷许之。或奏高颎朋党者,帝言之于朝,雄深明其虚,帝亦以为然。雄时贵宠,冠绝一时,与高颎、 虞庆则
、苏威称为「四贵」。雄宽容下士,朝野顾属。帝阴忌之,不欲其典兵马,乃改授司空,外示优崇,而内实夺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