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说即成损谤。如此之
身当有何疾。此总结法身智断。既无此四过
岂得有疾。破阿难说致成二谤。前释须菩提 章明
谤佛义。至此意显。

时我下三阿难内 (第 0632c 页)
。今无色界色是佛境界。当知诸譬
皆譬众生中道之空。又上明如十九界竟。即
结云菩萨观众生。为若此方复立 章明
无色界
色。故不同前。此皆释成上问疾品从假入空。
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得此法时无有馀病唯
有空病。空病 (第 0673c 页)
住。第四无色以非相法微故识不乐住。随识
乐住即是法性。

八邪至为种四重约烦恼道
为种。八邪如前迦叶 章明。
不舍八邪而入八
正即是种义。九恼者约三世违情是生嗔之
缘。谓此人现世恼我恼我亲叹我怨。过未亦
尔。是 (第 0686c 页)
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肇曰。
夫心直则信固。信固然后能发迹造行。然则
始于万行者其唯直心乎。此 章明
行之次
渐。微著相因足以始于直心终于净土。譬
犹植栽丝发其茂百围也。直心树其萌。众
行因而成故言随也 …… (第 0336c 页)
说清净。受法则具下三净。具下三净
则与化主同德。故曰一切净也。上章虽广
说净国行。而未明行之阶渐。此 章明
至极
深广不可顿超宜寻之有途履之有序。
故说发迹之始始于直心终成之美则一
切净也。肇曰。积德不已者欲 (第 0337a 页)
常说法。先以施戒七
事发悟居士。居士闻施戒生天受福。则
起众生想。起众生想已则于诸法妄生众
相。故建 章明
无众生后破众相。乃可以
返其所迷应其本识也。肇曰。经不载其
所说。依后呵意。当是说有为善法施戒之
(第 0345c 页)
名法之供养。养成法身也。生曰。以受持
读诵是守护之义。故名法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

什曰。上 章明
奉顺经
典。真法供养也。如说修行通举六度也。十
二因缘以下。明得无生忍以实智慧随顺
实法也。肇曰。上 (第 0416b 页)
住不思议解脱也。
三正通经文略举四。例如方便品。诸仁者此
可患厌即权折伏。当乐佛身即实摄受。如善
章明。
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是实折伏。又云。
如佛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是权摄受。若实
折伏实摄受。如弥勒身子等 …… (第 0506c 页)
者。今造化经文务存圣意。若炉冶之所
造也 文约而诣者。其文简约而理诣也 其
旨趣婉顺而彰明也 如弥勒 章明
菩提等。
即文约而诣。其佛道品答眷属等是旨婉而
彰。诸如此例讲者。叙之时预听次者。什法
师随译随讲务 (第 0509c 页)
亦复与诸文不等诸智文对或云因果今乃以慧
而荡于智如是善男子者如前诸句一一皆须约圆
施心细辨相状具如前 章明
诸教意来入此中寄法
华说述其观旨悉入法门观财如法方称此中诸科
文旨若唯消法相何能涉于财中法耶法施既迷 (第 0918c 页)
界色是佛境界当知自知以去皆是辩观众生
入中道空义也且又上文明如十九界竟即结云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方复创 章明
无色界色岂同
第五大十九界毕竟无也此悉释成上问疾品从
假入空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得此法时无有馀病
唯有空 (第 0646c 页)
之身当有何疾此即是总结法身
智断既无此四过岂得有疾破阿难取三藏教意
说生身佛有疾致成二谤也前释须菩提 章明

佛义至此意显。】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

【此是第三明阿难内怀耻愧就文即有二 (第 0581a 页)
「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

【此两科是四重约烦恼道为种也八邪如前迦叶 章明
不舍八邪而入八正即是种义也九恼者约
三世违情明九恼九恼是生瞋之缘谓此人现世
恼我恼我亲叹我怨过去未来 (第 0667c 页)
耶解云经文如此今依经而明又问经何故明二
慧解云此经以二慧为宗前一品略明二智今下
去广明二智为此故前 章明
实慧此 (第 0209c 页)
章明
方便慧
也问何故前明实慧后明方便慧不前明方便后
明实慧耶解云此无所在既前明实慧亦得前明
方便慧而今前 (第 0209c 页)
法。无言无说。无
示无识。离诸问答。然后可为入不二法门也。其中
下一识字。是其主意。判教观心。具如次 章明
之。

○三维摩居士说入不二法门三。初文殊以入不
二法门问。】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 (第 0705a 页)
自坏成第二明化他德成初中为二第一所但
大乘毕定作佛第二明毕定菩萨所于果报永无八
难须菩提问者下解云上 章明
菩萨大行成就兼济
无方应形同迹真伪难明未达之源坏疑不次但观
其迮谓之府故释其所疑而致问佛答意言通二遇 (第 0336b 页)
善巳下。此下去一一还约上六对经文。
佛自一一解释。此初即□□□一对也。若出世间善
法。乃属世间出世间 章明
故。所以今此中但问何等
世间善法也。

孝顺巳下。欲论菩萨所行。如是等善。皆悉无相。尽得
名出世间。 (第 0873c 页)
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下明此经之胜。成彼生福之多。此 章明
此经能令
物尊。随何处说此经。即令此处可尊。随何人说此
经。即令此人可贵。随何所舍此宝。不令此处可尊 …… (第 0456b 页)

显有能受。两圣居中处可尊。】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
持。」

【此 章明
此经体是真流。夫證真如者得真般若。从
真般若流乎大定。从大定流乎大悲。从大悲流乎
化身。从化身流乎此 …… (第 0456c 页)
依名作取
舍两意。以持此文之。义即是如法奉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此 章明
此经是诸佛同说。夫能證真者能说真。如
说行者能證真。诸佛巳證。为他證故同说。菩萨未
證。为自證故同行 …… (第 0457a 页)
而福少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 章明
此经是灭惑之本。夫通论财施之福。内生
不善之惑。外感无记之尘。弘经之善。则近灭烦恼 …… (第 0457a 页)
义故。施宝虽多而福
少。弘经虽少而福多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此 章明
弘经之福是诸善中胜。夫因以感果。果以
酬因。果胜即因胜。果劣即因劣。欲寄应真两果。以
辨胜劣二因。故 …… (第 0457b 页)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
功德。」

【此下叹修行之用。以励修者之心。此 章明
境界深。
心口所不及。不可思议也。权衡不能准。不可称量
也。】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第 0460a 页)
。」

【此 章明
依止大。运出二乘之表。故曰大乘。显过两
障之外。故称最上。由佛说有三。一下说。说四谛。即
小乘。二上 …… (第 0460a 页)
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
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
德。」

【此 章明
满界种。界种即是三种佛性也。一自性住
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德果佛性。自性住佛性即
真如界。引出佛性 …… (第 0460a 页)
与此三性相应。故能圆满界种也。】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 章明
持正法。正法即菩提也。菩提名觉。觉有四
种。一应觉。谓真如。觉之缘也。二正觉。谓真智。觉之
体也。三 …… (第 0460b 页)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
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脱。」

【此 章明
难信闻。乐小是声闻缘觉。著我是外道凡
夫。乐小明无受大之机。著我显与无我正反。并非
法器。岂妄授哉。 …… (第 0460b 页)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
以诸香华而散其处。」

【此 章明
处成尊。恭敬围绕。内心处也。华香散处。外
则供也。】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 …… (第 0460b 页)
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
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 章明
净三障。一惑障。二业障。三报障。由经力故。
转重为轻。促长令短。此净义也。为人轻贱。转报障
也。先世 …… (第 0460b 页)
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
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
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 章明
速證果。阿僧祇。此云不可数也。外国算法
有六十位。过此以后佛可复知。故名阿僧祇。夫以
事佛之福为一分 …… (第 0460c 页)
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
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
不信。」

【此 章明
得大报。先显因多也。具说。则文浩荡故耳
识不能受。义深邃故意识不能持。耳不能受则耳
识乱。意不能持则 (第 0460c 页)
一未度苦海
令其得度。二未脱业烦恼缚令得脱之。三未
得道谛之安令得安之。四未得灭谛涅槃令
得涅槃。前 章明
一切众生皆得涅槃。即是四
愿之中略举后究竟愿也。今一章经略举六
度中最初行也。然前章举于后愿则摄得三 …… (第 0102c 页)
故大品云。菩萨大
事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然度众生必须二
事。一者内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济。前 章明
遍拔众生生死苦即是大悲心义。与众 (第 0102c 页)
有信以况现在。未来是恶
世。外不值佛内薄福钝根。尚信波若。况现世
之人闻不生信。佛告须菩提下。此第二 章明
如来答。就文为二。一者遮无答。二者明有信
答。莫作是说者。即是遮无答也。汝勿谓现在
有信受之人。言未 …… (第 0105b 页)

不谤。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值少佛。以于下。第
二句明值于多佛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
净信者下。第六 章明
信得利益。凡有二益。一
者外为诸佛知见。二者内得无边功德。然信
波若之利难可称量。今举一念之信尚获无 (第 0106a 页)
施至恒沙身命施。此明自行化他门明功德
也。今此 章明
受持读诵自行门功德。故非重
说也。此三门摄一切般若经明功德也。初日
分下。第二三时舍身格量功德也。为 …… (第 0117a 页)
尽观。
前周尽缘者。正教菩萨无所得发心破有所
得发心。乃至无所得修行破有所得修行。故
是尽缘也。今此 章明
无有发菩提心人。亦无
有修行人。故是尽观也。论云。于内心修行存
我为菩萨。此即障于心违于不住道。斯经 …… (第 0118b 页)
果实得疑也。又上云如来
有所说耶。有菩提可得耶。此得说合论。今则
开得说为二章经。前章经明无所说。此 章明
无所得也。文三。初佛牒疑情反问善吉。次善
吉奉答。明佛无少法得菩提。若有一豪之得
则不得道。以毕竟无 …… (第 0121b 页)
此章来。又初周两过明相好。
后周亦两过明相好。二会之信亦不可失。又
近接前章总明正法平等无有高下。次 章明
无众生可度释无下义。今了三十二相非佛
释无高义。此一章经凡五句。一佛牒疑情问。
二须菩提同迷答。三佛 (第 0122b 页)
为非心。称性本无也。是名为心。衍门平等也。融八
十一科之法。至矣尽矣。此般若部旨。极广大精微
之最 章明
较。著处。推此以例前后。文或出没。理实
尽焉。故历三际中。庋身口而先历意业。从便从要。
佛意甚深。 (第 05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