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翠峰显云。非惟把定世界。亦 乃安
怗邦家。若也善能
参详。便请丹霄独步。 古南门云。如何是般若体。盲
人见暗。如何是般若用。机妇停梭。 (第 0587c 页)
门因僧问。如何是般若体。门曰蚌合明月。曰如何
是般若用。门曰兔子怀胎。

雪窦显云。非惟把定世界。亦 乃安
怗邦家。若善能
参详。便请丹霄独步。

古南门云。古南则不然。如何是般若体。盲人见暗。
如何是般若用 (第 0229b 页)
若额规规而频频少焉殿侧之语者果露其形也吹万
子咄然责之曰若 乃安
逸鬼也若之所以安逸者非安
逸之所以也若常饭梁齧肥以可其口毛褥纺丝以厚
其身衣食足而思安安而逸逸而倦不 (第 0175c 页)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之信心住也
又参胜热婆罗门令善财登其刀山入其火聚而得清
凉即入其烦恼转其逆境而證菩提 乃安
住无为得无
遗失之戒心住也十住位中自在主童子者所修书数
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慧门可见诗书 (第 0183a 页)
问是何祥瑞太史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帝传敕金州太守韩偕亲往
存悯其家家有三子唯师最小炳然殊异性唯恩让父 乃安
名怀让年十岁时唯乐佛书十五
岁依律师出家十七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 (第 0755b 页)


「举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蚌含明月僧云
如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雪窦云非唯把定
世界亦 乃安
贴家邦若善能参详便请丹霄独步。」

【颂曰。

#+BEGIN_VERSE
「 不俭不奢知音可嘉明珠 (第 0392c 页)
乃安
慰之曰。林下养道人。先要身体安泰。然后
可以造诣至道。若无色身。将谁修證无生法忍。万
庵直以为不然。 (第 0589a 页)
老病者立常住。尔不
病不死也。」

【此节恻隐存诚。师住云居时。每闻衲子有病移延
寿堂。堂名延寿者。 乃安
抚老病之所也。古来丛林。
老者送安乐堂。病者送延寿堂。今又名涅槃堂是
也。师乃咨嗟叹息。如出诸已。谓 (第 0666b 页)
众下语不契。公再请师指示。
师曰待公出母胎著。公曰我知大师婆心也。

太宰曰袁中郎尝引罗近溪云。圣人 乃安
心之百姓。
百姓乃不安心之圣人。犹是道学窠臼。不许夜途刚
把火。大家吹灭暗中行。邓豁渠末后见解又出于 (第 0654a 页)
真先圣大悲。为法檀度之妙旨也。自非深入
生死。透出圣凡。安能入此如幻解脱之金刚三昧哉。
丹曰众生劳之 乃安。
安乃肯劳。少有一得。蚖蛇恋窟。
或委之天。或其力。或浅视之。不过如此。或深畏之。
非我所及。竟亦茫茫 (第 0801a 页)


#+BEGIN_VERSE
「 秉烛黄昏后空山但寂然于心无少事即梦 乃安
禅鹤唳声何越鸦栖影不迁衲寒松露滴岩月正孤圆」
#+END_VERSE


*** 重过藿园看海棠 (第 0625a 页)

池欣然默庆得人乃杓柄在握犹复迟回不轻授手
师先还南数年池至自长安师再侍巾瓶池知师不
淹他家齑瓮中 乃安
西堂位挝鼓集众付衣法师犹
固辞不受池徵其意曰愿随侍终身然后行止听缘
耳呜呼师资受授之际彼此郑重如此今 (第 0073a 页)
方境。官潭子是白莲池。时大众
感叹。欲久住大宁。共酬徐公之愿。伊阖宅不废初
志。一一倾心。大开法席。 乃安
徐公位于禅堂之侧。
与众同事作十二时歌。撰黄龙寺碑文。
[[date:十六年癸未][十六年癸未 (第 0097a 页)
不得巳
只得放开一线令诸大众见我先兄不难左右顾云
且道如何见聻喝一喝云皋亭夜月春风煖十里桃
华惹梦香 乃安
位 秉苣豁其门户放出无毛铁鹞
决破籓篱难留折角泥牛鹭鸶牵昆崙之象铁蛇入
金刚之眼恭惟法兄龙门和尚唯德 (第 0069a 页)
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蚌含明月。僧云。如
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雪窦云。非惟把定世界。
乃安
怗邦家。若善能参详。便请丹霄独步。 (第 0340a 页)
十馀卷。春秋七十二。腊五十二。将寂之前。
有天来庭除礼白曰。师当生睹史天。持物一包云。
是棘林香云。 乃安
坐十旬而化。时十月三日。灵昌
太守李邕。工部朗中严厚本。各撰碑颂。以久居终
南。故称南山焉。塔曰净光 …… (第 0139b 页)
帝问。是何瑞太史对
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帝传敕金州太守韩偕。亲
往存慰。见让炳然殊异。性惟恩让。 乃安
名怀让。

戊寅三年。

禅师双峰(即牛头山)第二世智岩寂。

岩曲阿人。姓华。弱冠过人。身长七尺六 (第 0141b 页)

则长在生死。若脩行无正方便。则无门可入。若无
渐次。亦难顿悟故。问思惟乃初心止观下手工夫。
住持 乃安
心之法则。总是开悟之方便也。】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
三昧。心生迷闷。 …… (第 0485a 页)
便故。为假说耳。按
后答文初。依奢摩他持戒宴坐。乃正方便。恒作是
念。止观双运。乃正思惟。非幻不灭。 乃安
住垢相永
灭。十方清净。乃开悟也。】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第 0485b 页)
。将我伽黎。上至梵天。地又大动。日月无光。坚牢
地神。告梵王言。汝可持衣。还安顶上。梵王依教。大
乃安。
日月还明。太子问梵王言。汝知僧伽黎在
我顶上意否。答言不知。此为未来诸恶比丘。比丘
尼等。不敬我解脱 (第 0177a 页)
慢中。又彼下功行也。自谓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
悟则下功过也。

四中。不礼塔庙等者。塔 乃安
佛灵
骨。庙乃设诸佛尊像。经是诸佛慧命之所寄。像是诸
佛法身之所托。不礼塔庙。更毁经像。永丧法身。终 (第 0184b 页)
具大随顺
得无量乐虽非正修真三摩地而安隐心中欢喜具
足名为三禅按此巳离喜得乐今复言欢喜毕具者
何以此 乃安
隐心中恬寂清净之真欢喜也。】

「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至)名为色界。」

【前初禅离苦有忧二禅离忧得喜 (第 03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