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侯仁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汾州平遥人
侯益第三子。
以荫迁太子中允
邕州,九年不代。
太宗太平兴国中上言取交州之策,任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途中遇敌,援军不继,遇害死于江中。
全宋文·卷一○○
侯仁宝(?
——九八一),汾州平遥(今山西平遥)人,侯益第三子,赵普妹婿(一言外甥)。
汉乾祐中,官太子中允
开宝六年邕州九年不得代,恐老死岭外,太平兴国五年遂建言取交州太宗命为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
六年,率前军深入,援兵不继,遇害死江中。
太宗甚悼惜,特赠工部侍郎,录其子延龄、延世为斋郎
事见《宋史》卷二五四《侯益传》、卷四《太宗纪》一、卷四八八《交趾传》,《文献通考》卷三三○,《安南志略》卷九,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
主要活动
  • 973年-981年,广南西路邕州(广西省南宁市),邕州知州
郑思肖宋末元初 1241 — 13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福州连江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
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
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
宋亡,隐居吴下,寄食城南报国寺
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
善诗。
工墨,自易代后,不画土根。
卒年七十八。
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
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全宋诗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
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
宋末太学生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
,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
善画墨兰,宋亡后画不画土,根无所凭,以为地已为人夺去。
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
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乾学《通鉴后篇考异》以为是明末人伪托。
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为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郑思肖(1241-1318) 字亿翁号所南
连江(今属福建)人。
宋末曾以太学生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隐居平江(今苏州),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
擅画墨兰,兼工墨
画兰根不着土,人问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
" 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以当时形势无法刊行,遂于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苏州承天寺眢井中,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始被发现,藏一大铁盒中,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之,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曰:"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全宋文·卷八三三一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所南号忆翁(一作亿翁),又号三外野人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寓居吴县(今江苏苏州)
郑起子。
太学上舍生,尝应博学宏词科
兵南下,扣阍上书,辞切直,忤当路,不报。
宋亡隐居,改今名,及字与号皆示不忘于宋。
坐卧不北向,扁其室曰「本穴世界」,隐指「大宋」也。
岁时伏腊辄野哭南拜,闻北语必掩耳疾走。
精绘墨兰,国亡后,为不画土,意谓宋朝疆土已为元人所夺。
尝谋举事讨元复宋,未果。
无妻无子,郁郁而终。
卒于元延祐五年,年七十八。
着作存世者有《心史》七卷、《文集》一卷、《一百二十图诗》一卷、《锦钱余笑》一卷、《太极祭鍊内法》三卷。
见正德《姑苏》卷五五及所撰诸文。
释道通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道通字白斋西蜀人也。
早岁披缁,苦行自励。
壮而发足,蹑屩负簦,遍迹名山,独以荆门西达峨嵋,北通五台,而滇、黔、湘、陇四方行脚者,欲瞻文殊而礼普贤,多道出沙市,水云往还,殊无止息之地。
使过者烦苦,来者沮丧,非所望于弘法者也。
乃矢志修持,自甘淡泊,感应人天,卒遂所愿,建庵沙市,人以“白斋”呼之,因以名焉。
于是,远近游侣接踵而至,伊蒲之给,四时无缺。
临化时,谓诸僧曰:“法性本无生,今复何灭?
其不立一切法者,亦不舍一切法也。
吾所以苦心经营,正以待诸佛子耳,岂有他耶?
前为殿三楹以栖像,为阁五楹以栖法,为楼左右以栖僧,而禅室、方丈俱备,居者得所,行者如归,有田可粒,有圃可蔬。
尔曹善护之,吾将他往矣。
”安禅而寂。
阇维,得舍利无算,因立塔焉。
勤修有恒,昕夕无惰,五十年如一日。
其徒德全,缵绪续焰,律肃宗明,更宏殿宇,洞启法门。
荆南会稽陶公崇道为之记。
温纯明 1539 — 16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9—1607 【介绍】: 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
累迁至左都御史
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
屡疏陈,不报。
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
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
卒谥恭毅
有《温恭毅公集》。
维基
温纯(1539年—1607年)字希文号一斋,更号亦斋陕西三原县人
明神宗万历时期名臣。
嘉靖甲子陕西解元,乙丑进士万历时官至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少时为人凝重,不苟言笑。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十六岁时举陕西乡试第一,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会试联捷二百五十一名,廷试三甲五十九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六月山东寿光知县,颇有政绩。
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选授户科给事中三年三月吏科右给事中五月升户科左,四年三月兵科都给事中,以敢言著称。
因与首辅高拱政见不合,十月出为湖广参政,以告病回乡
高拱罢职,六年(1572年)七月起为河南参政,分守南阳
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
升任太仆寺少卿,五年(1577年)四月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十一月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光禄寺卿
七年(1579年)正月,转太常寺卿
因与首辅张居正意见不合,在七月请求养病告老归家。
张居正死后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十一年十二月再次起复为太常寺卿十二年三月大理寺卿六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十五年(1587年)二月,调任户部右侍郎三月左侍郎十七年(1589年)九月以母忧去职。
除丧后,二十年四月起为南京吏部尚书,主持癸巳年(1593年)京察。
事毕,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工部尚书
以父亲老迈,上书乞归家奉养,七月准在籍侍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终丧,五月召为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又主持己亥年(1599年)京察。
以争请下考选、罢矿税、释逮系诸臣三事,为朝野所瞩目。
由因于永清、妖书、楚宗三案及乙巳年(1605年)京察,与首辅沈一贯交恶。
不久,三十三年七月被迫致仕。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初三三原家中去世,年六十九,赠少保谥号“恭毅”。
关于他的事迹,有明萧彦掖垣人鉴》(万历间刊本)卷一五,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万历三十八年刊本)卷一,清徐乾学《明史列传》(旧抄本)卷七六,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二〇均有专传。
明史》载温纯:“肃百僚,振风纪,允称名臣”。
主要活动
  • 156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释治禅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法者,楚中僧也。
少有异趣,独怀幽致。
夙闻庐山林谷绝胜,欲于其间拓地数亩,覆以居,而苦乏赀。
托钵九江市中,有西城王西溪者,方欲延僧讽诵《金经》,期以三年,奉资三百。
闻法初来,有建庵志,与之相约,两情欣许。
从此朝夕无懈,心维口诵。
寒暑苒荏,忽焉三易。
王已拮据,才与百金。
高迈,略不与校。
金少愿宏,不称所怀,亦既已矣。
性复好施,所得几何,强半舍去,仍持空钵,往还江干。
会分封藩王行九江,湖浪风激,舟不得前。
起夫牵缆,役者逃匿,强僧应募,法与焉。
时众舫齐发,风逆水急,进寸退尺,独僧缆挽之若驶,足如飞。
王见惊骇,进询其故。
茫然不知所对,再四徵诘,良久方悟,乃曰:“贫僧素无他术,唯讽《金刚经》三年。
”因述前事,王喟然叹曰:“《金刚》灵应,乃如是哉。
”赐银三百,使终其愿。
天启辛酉岁,遂隐于庐山云。
释云峰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云峰者,不详姓氏,常与大千友善。
崇祯甲戌旱,六月不雨,直指姜公乞僧祈祷,云峰与焉,曰:“吾无他术,惟知念佛耳。
”遂趺坐于海源寺龙池磐石上。
已而果雨,三农遍渥。
士人感德,建庵以答灵庥。
归化比丘尼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一
归化薪传庵比丘尼者,昆明人,亦未详其名氏。
明崇祯季年,欲募薪自焚,众未之信。
及佛诞日,诣归化东,积薪为台,自登其上,趺坐念佛,乃命秉炬,移时而化。
当日见者,感叹赞扬,交于巷涂。
后人仰之,为之建庵,名曰“薪传”。
复为立塔,以示崇向。
一时名士骚人,闻其苦行,多相题咏。
今所传者有四绝,云:“今日优昙花茂发,净梵王宫生悉达。
只从者里便承当,性火真空阿剌剌。
”“痼冷沈寒骨一束,十方普见光明烛。
灵龟托壳已多时,无位真人火中浴。
”“万仞祥光匝地飘,漫空枝叶一肩挑。
今朝匾担两头折,千日担柴一日烧。
”“刹刹尘尘悬宝鉴,鉴中熌烁飞急电。
三千世界尽遭焚,九品莲花开烂熳。”
赵士春明末 1599 — 16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常熟人字景之号苍林
赵用贤孙。
崇祯十年进士
编修
黄道周刘同升何楷林兰友等称长安五谏。
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复谋入阁,士春抗疏争劾之。
忤旨,谪广东布政司照磨
后复官,终左中允
维基
赵士春(1599年—1675年)字景之号苍霖晚号东田居士直隶常熟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吏部侍郎赵用贤之孙,叙州知府赵隆美之子。
崇祯初年(1627年)入复社,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刘同升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为人耿介不阿,杨嗣昌夺情入阁,赵士春上疏弹劾。
福建布政司检校
不久复官,终官左春坊左中允
时人称赵士春林兰友何楷黄道周刘同升为「长安五谏」。
入清不仕。
著有《保閒堂集》26卷,诗14卷。
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十月十三日以疾卒于家。
徐乾学为其撰墓志铭。
主要活动
  • 1637年,进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朱鹤龄明末清初 1606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
诸生
入清,弃科举。
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
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词学图录
朱鹤龄(1606-1683) 字长孺号愚庵
江苏吴江人
诸生
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
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
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
著述甚富,有《愚庵诗文集》及《读左日钞》14卷,《禹贡长笺》12卷,《春秋集说》22卷,《诗经通义》20卷,《易广义略》4卷,及《尚书埤传》17卷。
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人
有《愚庵小集》。
顾湄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字伊人
惠安程新子,新与顾梦麟善,梦麟无子,以予嗣。
诸生
陈瑚弟子。
工诗古文。
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
顺治末,为奏销案所累,乃不求进取。
曾应徐乾学聘,助之校刊《通志堂经解》。
有《水乡集》。
顾湄字伊人太仓人
有《水乡集》。
清诗别裁集
字伊人江南太仓人
著有《水乡集》。
伊人麟士长子,克承经学。
梅村称为麟士有子。
钱澄之明末清初 1612 — 16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93 【介绍】: 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
诸生
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
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
文章颇有才气。
有《屈宋合诂》、《藏山阁诗文集》(别本名《田间文集》)等。
钱澄之初名秉镫字幼光更字饮光桐城人
有《藏山阁稿》、《田间诗集》。
人物简介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桐城人,明季诸生,崎岖两粤,顺康间归隐,著《易学》,《田间诗文集》。
藏山阁文存》六卷、《诗存》十四卷、《田间尺牍》四卷,桐城钱饮光先生遗著,同邑萧氏所庋之钞本也。
犹忆幼时读方望溪文集,即稔先生为胜朝耆旧,与杜于皇辈同以诗鸣。
其后复于国初诸家集中,杂触杂受,以得先生之言行。
已而于吴中获见先生易学》,知其演倪、黄绪馀,为治易者别宗。
先生暮年尝躬至吴会,刊所著诗文全集,鬻诸市以自供,故其《致王安节书》有「拙刻付坊间,何法得推行」等语。
然则此椠当为先生刻全集时所自芟存之别本,盖其中多据事直书、且有忌讳语,易罹文网故也。
先生少有声闻,为当时江表诸布衣之一,与方密之诸人友善。
明都既覆,福王由崧马士英拥立于南京阮大铖以阉党久锢之馀,竟缘马起用,挟《南都防乱檄》之憾,修怨东林,党祸甚炽,羼先生名于党籍,名捕四出,先生乃亡命三吴,幸免。
俄而南京破,福王被执,先生因佐嘉善钱柄起义兵,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也。
顾不崇朝,遇战即败死,先生又幸免。
闽中唐王聿键,间关赴之。
至则早为黄漳浦所荐,谒选,授推官,得吉安,值疆臣已前举人题补矣,乃改授延平
未几,闽破,粤中立桂王由榔
先生复度岭走,连上二疏,请急经营江西,以图恢复中原,引两汉关中河内为喻,其言咸中历物之意,关于当时存亡大计至切,顾竟不见用。
会集投奔诸臣廷试,先生庶吉士翰林院教习
居粤二年,亲见武夫悍恣,纲纪陵夷,大势已去,不可复为;重以孙可望封事起,内溃之势尤岌,先生乃引归,遂以文学箸述终老,克享大年
此其生平之大略也。
尝谓明室之亡,讵非人谋之不臧耶?
怀宗旧劳于外,习知天下险易、民生息耗,又复怀澄清之志,宜有拨乱反正之功矣。
然因偏愎自用,好行小慧,以操切之术行政,遂为温、周诸奸所挟持,终其身末由觉悟。
而当时贤人君子,则被杀逐、遭廷杖者接踵不绝,求跂息之安而不得。
迨至国破之馀,诸王踵起,救死不暇,犹扇党锢之馀波,弃大谋而安晏毒,其时朝臣镇将,又颠倒于恩雠我尔之痼见,弘光短祚,仅为宵人傀儡,其馀小腆残腊,且蹙蹙于悍将骄卒之手,生息于其肘腋,虽欲蕲存,抑胡可得?
顾今夷考其世,当时牧相百僚,实多贞干练事之人,皆中屏藩之选;下至里闬之士,怀忠信、笃道义,匹夫匹妇,临危不改而致命遂志者,项背续,绝非历代末叶所及。
本朝入关定鼎,其风流馀韵犹能泽及百年,何其盛也!
夫以如是之人材,而终不获致安危扶倾之效,明室之亡,转如拉枯摧朽,此其原因虽甚駮杂,今为简语以明之,则从来专制之朝,皆行迫狭酷烈之法,始也,虽能凭假天然之力以振一旦;既也,天然之力浸穷,乃至无复可以假,朽索驭马,其势终必逸去而无幸。
当此之时,虽有善者亦无如何,此俚俗所以有「一姓不再兴」之谚,殆为专制言也。
乌虖!
世之君子观于明亡受祸之惨,与夫今日大势之所向,而犹欲守一覕之见,师其成心以断制天下,斯非所谓大惑不解、大愚不灵之至者耶!
歙县汪德渊。
(《藏山阁》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明政失纲,海内鼎沸,流贼陷京师,怀宗殉国,诸王拥行朝虚号,播越于江、浙、闽、粤间,卒以覆亡。
呜呼!
明之自蹙其国也,廷臣搆于上,奄宦乱于中,贪鄙鲜耻之夫盈天下,泰然居民上,日从事脧削,民无以遂其生。
及根本动摇,大命将去,虽有英君哲相起而图之,然亦无可为救。
国家之民气,百年养之而不足,一朝丧之而有馀,呜呼!
此岂独有明一代然哉?
明之亡也,在下者颇多忠义奋发之士,其民气似非无一可用者。
士或效力行阵,奔窜颠越,不易其志;穷阴闭结之气,郁而无所发,或托之文字,摅其忠爱之念。
当中原板荡,不能拨乱世反之正,行道于当时,穷愁著书,传之来祀,使天下正义不绝如缕,若梨洲亭林船山二曲先生者,足以风矣。
田间先生,胜国逸老之一也,学既宏富,又负经世之略,所著《诗学》《易学》《庄屈合诂》及《诗集》《文集》已梓行矣,惟《藏山阁》以多忌讳语,未能付剞劂。
其已行之诗文集亦列入《四库违碍书目》,版籍不存,识者憾焉。
龙潭室主曰:昔孔子生周之世,闻扬殷之三仁;汉室文网疏阔,司马迁乃成《史记》。
韩昌黎谓「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以朝代兴革之故,霸者虽能取夺于一时,而公理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盖自有未能湮废者也。
予读兹集,可以观明代兴亡之理由,天地之气之所以赋畀于吾民者,犹于是乎在。
故谋之璱楼,毅然印行之,俾广其传。
田间学业已自不朽,名以久而弥彰,而又何待予之喋喋耶?
是书校刊之役,阅时凡三月,于其发行也,爰为之序,以志来者。
戊申十一月龙潭室主。
余兄弟束发即与龙眠诸子游,惟时龙眠声气遍于海内,诗坛文社与东南遥为应和更相雄长者久矣,而为之领袖者,厥惟钱子,则今所称田间饮光先生也。
先生才敏绝人,作为诗文,摇笔辄就,意不可一世。
会寇躏吾皖,同时避地白下,琐委之日,啸歌自如。
既素负不羁之才,又以落拓书生好持议论,为异己者所衔,致有南渡钩党之祸。
自是亡命天隅,十年不返。
改革后,白门寓客相率归里,独先生音问杳然,鸡鸣风雨之思,凡我同学未尝一日忘也。
辛卯冬,还自岭外,戢影江村,著作益多,诗益奇,每一落纸,竞相传写,上自卿士大夫,下至田里负贩妪孺,皆吟诵不去诸口。
既为诸同人鸠赀授梓,播之四方,所谓《田间集》者是也。
迩年文教聿兴,风雅益盛,先生亦不能深隐,仍事远游。
所至,诗辄成帙,号《客隐集》,视《田间集》殆将倍之,而仍以「田间」名者,田间固先生读书处也。
诗集外,文集等是。
又有《诗学》《易学》《庄屈合诂》各种,卷帙浩繁。
戊辰春东海徐先生谋诸都下大老,将尽梓以行世,会余有山左之役,语余曰:「子乡有传人、有传书,今且悉付剞氏以公同好,子能与其成之乎?
」噫!
余志也。
以余乡之有传人、有传书,其乡人不能传而借手于诸大君子,负愧甚矣!
其敢自外乎?
惟公所命,吾任其诗可也。
先生生平诗不下万首,昔寓金陵有《过江集》,已流离天未,有《生还集》,既皆入《藏山阁》中,兹特集其辛卯还里以后迄今四十年所作,总为《田间全集》,亦既洋洋乎大观矣。
校士之暇,聊题数语,略述往事,并识兹集之所由始事云。
至其诗文之妙,脍炙士林已久,固不俟余之多言也。
田间全集·序(徐乾学)
三十年前,桐城姚经三尝手一编示余,为其同里钱饮光先生所撰《田间诗集》。
余日夕讽诵,心仪其为人,已得读其文,则益慕之,恨不即造席奉教也。
岁壬子,冬,忽来都下,馆余座师龚端毅公家,因与订交欢甚。
明年,余将出京,与叶讱庵张素存诸公邀之共游西山,萧寺清宵,剧谈夜半,益悉其生平本末。
暨余家居二年,再入都,以丁太夫人艰归,先生时访余庐居,或不至,亦因风便通殷勤焉。
丁卯春,余在礼部,方有文史之役,即安得饮光先生北来一切与就正乎?
分两月光禄馔金,寄枞阳为治装,惟虑其老,不堪远涉耳。
乃健甚,慨然脂车既至,尽出所著书,所谓《田间易学》《田间诗学》《庄屈合诂》及诸诗文,读之皆根极理要,禀经酌雅,陈言勿去,一归自然,而真定宛平相国及余季弟立斋皆笃好之,因谋为授梓以传。
吾观古今著书,其人未有不穷愁者。
先生甲申变后,南都拥立新主,奸邪柄国,群小附之,浊乱朝政,而为之魁者,其乡人也。
以夙负盛名之士,慷慨好持正论,与乡人迕,及其得志,脩报复,固欲得之而甘心焉,刊章捕治,将兴大狱。
于是亡命走浙、闽,又自闽入,崎岖绝徼,数从锋镝间支持名义所至,辄有可纪。
既岭外削平,穷年归隐,乃肆力著书,今且四十年矣。
今夫《》,圣人所谓忧患之书也,泰否剥复诸卦,为君子小人消息倚伏之机;而《》之作也,则又多出于贞臣志士感激激扬之怀,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皆有不容自已者。
先生既穷而著书,乃尤致意于二经,又有取于蒙庄之旷达,悲正则之幽忧,手辑其书,为之诂释,其志足悯矣。
其他游览、纪载、投赠之作,无非原本此志,未尝苟作也。
顷以校书,寓余花溪草堂且一年所,今年余乞归,迎余于惠山,年七十有九,登山渡涧,上下相羊,不异强壮少年,饮酒剧谈,与十五六年前无异。
庄生曰:「受命于地,惟独也,在冬夏青青。
」然则先生人中,而其所为文,亦犹夫凌霜犯雪之菁葱挺秀,非凡卉之可比也。
余幸得官侍从,历卿尹,兄弟受国恩至,顾于《青蝇》《贝锦》之诗,恒兢兢焉,忧愁偪侧,不能终日。
先生知余深,余特服先生能信心独行,卒自免于小人之机械,而余不能随时韬晦,以终脱于忧患,序其集有深感焉。
时康熙二十有九年夏五月
田间集·小引
今江南北,盖无不诵西顽道人诗云。
西顽者,吾乡钱幼光先生也,或称饮光
南渡时遭党锢,亡命流滞岭峤,迄辛卯始归,归则番然老头陀矣,自称西顽道人,人亦以道人称之。
道人无边幅,好诙谐,饮酒放浪山水间,每酒后谈说平生,声泪俱下,听者不能仰视。
呜呼!
烈丈夫也。
往学禅,已信禅与易通,益读《》及《南华》《楞严经》,自谓有得,因注《》,旁通星卜、奇门、术数诸书,为人言,或奇中已,笑曰:「此皆易中馀绪也。
」悉弃去。
间入城为余辈讲《》及《庄子》,超超玄解,即京、郭失其奥论矣。
顾时吟诗,诗不拘一格,上自汉魏,下迄中晚,随其兴会所至,即为之生平。
厌人分别四唐,谓:「唐诗莫工于少陵,今少陵集具在,其中亦初亦盛,亦中亦晚,或一篇中有为盛者、中者、晚者,孰得而优劣之?
彼优初盛而劣中晚者,直小儿强作解事语耳,乌足与论诗?
诗,以道性情也,吾适吾性而止,而格律矜哉故。
」自道人归后,所得诗近千馀首,自士大夫以迄穷乡野老竖子,无不能诵道人诗。
顾其所传者,皆即事、怀古、田家诸近体诗,至于古诗,世或未之见也。
吾尝一诵之,感慨讽谕,婉而有风,真得古三百篇之旨,而于性命之理,当世之故,往往托以见焉。
嘻!
盛矣!
余发燥即受道人知,以余可言诗也,与为忘年友
余亦惟道人诗法是宗,间录其近体数百首置笥中,出游吴越,同人竞相传写,楮弊墨漶,至不可读,思安得悉付剞劂,用公同好耶?
会子直诸子先获我心,搜其全本,删订成集,余适自吴兴归,乃与山民、喈公广谋同志,合力梓焉,以应四方之求。
呜呼!
此道人返里后十年内作也,删者十之三,所存如此,亦可以传矣,吾犹惜其删者之不尽传也。
至若十年前,别有诗数千首,皆感时纪事,自成诗史,不欲示人,又有《行路难》《行脚诗》,亦各为一集,不载此内。
集曰田间,谓辑诸田间也,田间者,道人学易处也。
读田间诗者,由诗以见道人之所见,庶几于易有得尔,而徒诵诗云乎哉?
康熙壬寅季冬嘉平月,同学小弟姚文燮谨识。
田间集·自述
钱子游十年归,归十年后,始有庐,庐在先人墓傍,废瓜田盈亩为之,环庐田也,故名曰「田间」。
其未有庐前,往来鸠兹白下、天柱、龙眠间,足迹不出五百里,所至有诗,诗且千数百首。
既居田间,则覃心学易,自谓于图象外别有得也,故又名其居曰「乐易堂」,乐易之暇,间有吟咏,咏其所得耳,志不在诗也。
同人顾独好余诗,儿子法祖间取十年来所有诗,汇成帙,号《田间集》,藏诸左子子直
子厚见之,谓钱子曰:「子游十年归,其十年诗既不肯传矣,今《田间》诸什,大半播人口耳间,子乌能终藏乎?
是不可以不传。
」钱子曰:「不可。
吾诗悲,非世所乐闻,其声往往激楚也。
」二左子曰:「删之。
删其过悲者,可矣。
」钱子曰:「嗟乎!
夫诗言志,子谓我遭遇如此,欲不悲,得乎?
吾学易者也,尝谓诗通于易,易无体,以感为体,诗有音,感而成音,彼无所感而吟者,无情之音不足听也,是以论诗者,当论其世也,论其地也,亦曰观其所感而已。
吾不知世所为温厚和平者何情也,悲从中来,郁而不摅,必遘奇疾,何则违吾和尔。
风也者,所以导和而宣郁也,吾极悲而情始和也。
吾宁诗不传尔,其悲者不可删也,且吾又安知其悲也?
」二左子顾谓潘子蜀藻、戴子导及孙子喈公曰:「钱子悲不自知,吾党知之,其悲之极者,其情之至者也,情之至者不能自删,吾党代为删之。
」删讫,姚子经三适自吴兴返,惊曰:「田间诗存者仅此乎?
然诸子之爱田间者至矣,仅此亦足以传矣,吾与同学诸子为授梓焉。
」梓成,为卷十,为诗八百五十有奇,钱子览之,叹曰:「嗟乎!
删之是也。
然是集也,是诸子之志,非吾之志也。
澄之记。
主要活动
  • 1649年,进士,己丑取庶吉士
盛符升明末清初 1615 — 16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90后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珍示号诚斋
张溥夏允彝弟子。
入清,康照三年成进士,官内阁中书,荐修《大清会典》。
礼部主事,官至御史
工诗,为王士禛诗弟子。
有《诚斋诗文集》等。
盛符升字珍示昆山人
康熙甲辰进士历官御史
有《诚斋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珍示江南昆山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御史
著有《诚斋诗集》。
○待御少从夏考功彝仲游,与云间诸先哲相切磨。
既出王新城尚书门,所诣益进。
徐司寇健庵评其诗,谓原本少陵,诗外别有事在,非溢分语。
主要活动
  • 1664年,进士
张汧清初
维基
张汧:qiān)(?—?),字蕙嶪号壶阳山西高平人
清初政治人物。
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次年(1646年)考中丙戌进士
庶吉士
历官福建布政使,官至湖广巡抚
依附大学士明珠,恃势贪暴,言路莫敢摘发。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陈紫芝参劾张汧“莅任未久,黩货多端”,“甚至汉口市肆招牌,亦指数派钱”,康熙帝下谕:“张汧贪婪,无人敢言。
陈紫芝独能参劾,甚为可嘉。
张汧被逮捕问罪,供出曾向徐乾学行贿,并涉及高士奇陈廷敬,终遭革职。
户部侍郎王遵训内阁学士卢琦大理寺丞任辰旦等人,因保举张不当,一律革职。
著有《壶阳集》。
主要活动
  • 164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高咏清初 162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2—? 【介绍】: 安徽宣城人字阮怀
幼称神童,而屡试未售,年近六十,始贡入太学
徐乾学奇其才,延入家塾。
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授检讨,与修《明史》。
所撰史稿,皆详慎不苟。
诗、书、画皆工,世称“三绝”。
有《遗山堂集》、《若岩堂集》。
高咏字阮怀宣城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
有《遗山堂诗》。
清诗别裁集
字阮怀江南宣城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
著有《遗山堂诗》。
顾祖禹明末清初 1624 — 16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80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复初又字景范,侨寓常熟宛溪学者称宛溪先生
以遗民自居,曾应徐乾学聘,修《一统志》,书成,力辞疏荐。
精史地,所著《读史方舆纪要》,于每一地名之下,必详言历代战守得失之迹,洵为军事地理巨著。
另有《宛溪集》。
顾祖禹字景范无锡人
有《宛溪集》。
许三礼清初 1625 — 16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5—1691 【介绍】: 河南安阳人字典三号酉山
顺治十八年进士,官浙江海宁知县,立书院,延黄宗羲主讲
康熙间福建道御史,历大理寺卿顺天府右副都御史兵部督捕侍郎
其学初师孙奇逢,后得力于黄宗羲
有《易贯》、《圣学直指》等。
维基
许三礼(1625年—1691年)字典三号酉山河南安阳人
清初政治人物。
早年师从孙奇逢,读书于林虑山中。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进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北京,与魏象枢叶方蔼有往来,官海宁县知县
康熙十五年(1676年),礼聘黄宗羲海宁讲学。
主持纂修了《海宁县志》。
黄宗羲称之“举循吏第一”。
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考授御史
康熙二十三年七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先后掌山东道事、江南道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4年)三月提督四译馆、任太常寺少卿
七月,转任大理寺少卿
十二月,迁顺天府府尹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上疏弹劾刑部尚书徐乾学纵子贪赃受贿。
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初九日病逝京师,葬安阳县西之灵药。
主要活动
  • 166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姜宸英明末清初 1628 — 16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8—1699 【介绍】: 浙江慈溪人字西溟学者称湛园先生
诸生
工古文。
康熙间以荐入明史馆,又从徐乾学洞庭山修《一统志》。
三十六年进士,年已七十。
两年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以科场案牵连下狱,病死狱中。
有《姜先生全集》。
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慈溪人
康熙丁丑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
有《苇间诗集》。
词学图录
姜宸英(1628-1699) 字西溟号淇园又号韦间
浙江慈溪人
书法家史学家
康熙三十六年七十岁始举进士康熙三十八年副主考官,因科场案牵连,被御史鹿佑弹劾,与李蟠入狱,饮药自尽。
朱彝尊严绳孙合称"江南三布衣"。
擅书法,尤精楷书,宗米芾董其昌,书法以摹古为本,融合各家之长。
笪重光、汪士鉴、何焯并称为康熙四大家。
曾参与修纂《明史》、《大清一统志》。
有《湛园未定稿》、《湛园题跋》、《苇间诗集》、《西溟文钞》、《姜先生全集》33卷(后人编撰)。
清诗别裁集
字西溟浙江慈溪人
康熙丁丑进士第三人,官翰林院编修
著有《苇间诗集》。
○苇间根柢经史,以古文名,年将老,因大臣荐,食七品俸,与修《明史》,然仍艰于遇合也。
至入词馆时,已七十馀矣。
己卯典北闱试,因正主考李殿撰累及下狱,旋殒其生,天下共悲叹之。
维基
姜宸英(1628年—1699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韦间
浙江慈溪县(在今宁波市境)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
初以布衣荐修明史,曾撰《张使君提调陕西乡试闱政记》。
康熙二十八年徐乾学被弹劾告假归田,奉命即家纂修大清一统志》,姜宸英黄虞稷偕行,后设局于洞庭东山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十岁始举进士康熙帝亲置于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顺天府乡试副考官
是科发榜后,物议沸腾,当时落第士子戏称:“老姜全无辣气,小李大有甜头。
”因科场案牵连,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弹劾,姜宸英李蟠入狱,宸英饮药自尽,死于狱中。
不久康熙帝得知浙江宁波考生姚观确有文才,下旨释放姜宸英,追回被充军的李蟠
康熙得知宸英已于狱中自尽,痛惜咨嗟不已,“举朝知其无罪,莫不叹息”。
书法、学术有文名,与朱彝尊严绳孙合称“江南三布衣”。
擅书法,尤精楷书,宗米芾董其昌,书法以摹古为本,融合各家之长。
笪重光汪士鋐何焯并称为康熙四大家。
曾参与修纂《明史》,史称为文“宏博雅健,但叙事稍差”。
主要活动
  • 1697年,探花,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金德嘉清 1630 — 17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1707 【介绍】: 湖北广济人字会公号豫斋
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一统志》。
曾主贵州乡试。
以与徐乾学善,被掌院李光地劾罢。
归后闭门著书
门人私谥贞孝先生
有《居业斋文集》、《居业斋诗钞》、《续纂元明名臣言行录》。
金德嘉字会公一字豫斋广济人
康熙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有《居业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会公湖广广济人
康熙壬戌进士第一,官翰林院检讨
维基
金德嘉(1630年—1707年)字会公号蔚斋,湖广广济(今武穴市)龙坪人
金德嘉顺治十七年(1660年)举人,授安陆府教授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会试考中第一名贡士(会元)。
殿试居三甲第一名,赐同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检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贵州乡试副考宫。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以疾告归。
还乡后闲居近二十年,闭门著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卒。
主要活动
  • 1682年,状元,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吴兆骞清 1631 — 1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84 【介绍】: 江南吴江人字汉槎
吴兆宽弟。
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
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居二十三年。
友人顾贞观求明珠子纳兰性德为之缓颊,旧日文友宋德宜徐乾学集资纳赎,始得放归,又三年而卒。
有《笳集》。
吴兆骞字汉槎吴江人
顺治丁酉举人
有《笳集》。
词学图录
吴兆骞(163l-1684) 字汉槎
吴江人
少负才名,吴伟业将其与陈维崧彭师度并举为"江左三凤凰"。
清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中举,科场案起,为人诬告舞弊。
次年在京复试,除名,流放宁古塔二十馀年,期间结"七子诗会"。
亦工骈文。
词作不多。
有《笳集》。
其词见《今词初集》等词总集。
清诗别裁集
字汉槎江南吴江人
顺治丁酉举人,以科场事戍塞外。
后赦归,旋卒。
著有《茄集》。
汉槎傲岸自负,尝顾同辈述袁淑语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
”其不顾世眼惊可知也。
乃无辜被累,戍宁古塔,比于苏武穷荒十九年矣。
然缘此,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则尝人世之奇穷,非正使之为传人耶?
诗可采者多,兹取其尤魁垒者。
汉槎阅历,倘以老杜之沉郁顿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
此则“王杨卢骆当时体”也。
然就此体中,他人未能抗行,宜为梅村首肯。
西曹杂诗
兆骞丘樊幼生,菰芦下士,弱龄有意,总角知名。
才愧临川,蚤擅芙蓉之誉;年同僧孺,即传芍药之篇。
汉代三君,长其声价;江东二俊,许以追攀。
既而擢秀艺林,含毫锁院,自惭庸薄,猥簉贤良。
江头舣榜,京尹孝廉之船;道上鸣镳,君王命上计之吏。
岂知新妆始竟,便嫉扬蛾;嘉卉初繁,遽逢鸣鴂。
孝子有掇蜂之惧,贤人生市虎之悲。
直比朱丝,乃见嫌于曲木;贞如白璧,忽致叹于缁尘。
成是南箕,搆兹北寺。
江文通之就吏,伤心谤缺之间;范孟博之拘囚,慷慨棘木之下。
夏台日暗,畴惜贤豪;贯索星高,竟灾文士
望慈闱于天际,白发双悲;忆少妇于楼中,红颜独倚。
缄冤情而莫诉,抱幽愤以谁知。
呜咽银筝,空寄思乡之调;凄凉石阙,难传羁客之情。
爰寄托于篇章,聊自陈其胸臆。
南冠琴曲,泣钟仪之土风;西陆蝉声,庶骆丞之慨咏。
诗成杂体,情比四愁云尔。
胡渭清 1633 — 17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1714 【介绍】: 浙江德清人初名涓生字朏明号东樵
太学生
潜心经学,尤精地理考證。
曾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
所著《易图明辨》,考定宋儒“河图”、“洛书”之说为伪。
又撰《禹贡锥指》,纠正前人于地理上疏误之处。
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