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王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太仓人字汉舒
诸生
以词名,尤侗曾邀主其家。
有《香雪词钞》。
香雪词钞·序
从来才子,尽解倚声;自昔名流,尤多绝唱。
晓风残月,井华汲处能讴;流水孤村,舆台知为好语。
郴江书素扇,坡翁绝爱神来;湖水绘新图,曼卿移情字外。
拈红绡香润之句,身是谪仙;讽玉船风动之词,巧争造化。
虽绿杨年少,致或近于妇人;而稚娇黄,旨每关乎时事。
小道,风骚上接渊源;递有专家,绚烂弥工体制。
汉舒王先生,风丁早慧,云子临书。
竟体芬芳,姿凌荀、谢;微言隽永,语妙王、裴。
一门则大令中郎,竞誉威明之玉魄;群彦则过江入,交称元礼之青箱。
玳筵作赋之馀,兼谱娇歌于金缕;罗帕题诗之暇,更裁小令于琼奁。
将疑士衡之才多,旁耽协律;或效樊川之豪致,间托曼声。
先生则嗜等书淫,狂探词海。
沉酣乎西蜀南唐之艳曲,泛涉乎东都北里之繁音。
片玉群珠,遍考红牙哲匠;竹垞湘瑟,近搜斑管名家。
靡不撷彼雕华,贮奇薰于秘帐;爰是倾其沥液,炼香雪以成丹。
夫其体尚轻纤,思工绮密。
芳龄十五,待嫁王昌;锦字三千,暗酬苏蕙
若彩云之易散,认旧燕之已非。
小院夕阳,吟咽落花之句;紫兰孤冢,香沉暮雨之魂。
此则衣泪当风,惯情牵乎楚女;而帷剪水,特貌写夫张秾者也。
若乃栗里名村,芦川结隐。
门临东海,玩蜃市以荡胸;塌下南园,飞桂觞而蘸笔。
迎妇于尚湖百里,不俟天晴;授徒于吾谷长林,纵吟秋色。
语其秀劲,石抱白云;俪此鲜妍,霜渲红叶。
又若名场数踏,席帽难离;路鬼相轻,毛锥无用。
青衫一领,频年哭辽海秋风;白下空还,回首别秦淮夜月。
声韵激为酸楚,景光助其苍凉。
况复落魄王孙,飘蓬做客;离乡乞士,敝帚依人。
挂峭帆于罗刹江头;把豪盏于滕王阁下。
蛮花瘴土,悼生世之不谐;盘髻秃襟,叹侯门之误人。
话遇补锅遗老,嘅慷和皋羽之歌;目惊浮炮头衔,哀艳敌江村之制。
工于赋物,复起黄花庵;念及友朋,同珍青玉案
旁行侧出,韵屡押以弥新;累牍连篇,墨未乾而随续。
兼收众妙,不袭豪气于辛、刘;独张一军,自足抗行乎姜、史。
洵极才人之能事,应推乐府之大成。
元䌽綟思装,宫醪未贽。
少耽词癖,堆箱加钞撮之勤;时被酒狂,脱帽发歌呼之兴。
捧斯编而剔蠹,剧怜恨血磨残;诵丽句以生香,宛睹微髭撚断。
昙华偶现,要在护持;豹采半斑,先贻好事。
譬拾杨家绣袜,即可偷拟全身;倘博西子针钱,岂止仅窥一面。
尤愿连云缃帙,尽付梓人;始知九禁仙韶,独高菊部。
则落霞孤鹜,庶无憾江上之吟魂;而莲谢子成,或共领湖头之妙谛。
不思鸿宝,用告鸡坛。
乾隆丙寅秋日,后学金照元题。
僧道岸唐 654 — 7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4—717 【介绍】: 唐僧。
光州人俗姓唐
少通经史百家,及长,出家,为文纲法师高足,精《四分律》。
会稽龙兴寺,时号大和尚
中宗时,徵召至京师,为菩萨戒师。
后辞归,度人置寺。
知江表多行《十诵律》,乃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四分律》始盛于江淮间。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唐氏
其先颍川人
晋永嘉南渡迁光州
遂世为光州人
岸生而不群。
始自期以儒学奋。
既而悔之。
乃求薙染。
夜梦迦叶波有所教戒。
且阅经所见。
与梦中语合。
由是慧解日进。
而声名日起。
初法师方以道德重扬。
越俗号大和尚
从之。
会稽龙兴寺
中宗朝。
诏偕诸大德见内殿。
宠遇隆渥。
上因从受菩萨戒。
诏图其形林光宫。
且制赞其辞曰。
戒珠皎洁。
慧流清净。
身局五篇。
心融八定。
学纵真典。
观通实性。
维持法务。
纪纲僧政。
律藏冀以传芳。
象教因乎光盛。
历任白马中兴。
庄严荐福罔极等寺。
纲维之职。
天下以为荣。
锡赉山积云委。
俄还乡里。
度人建寺以散之。
而星霜之变。
复二纪于兹矣。
迫钟漏之期。
念钓游之地。
开元五年八月十日卒于龙兴
寿六十四。
弟子。
以礼葬。
礼部侍郎姚奕。
撰文勒碑云。
先是江表。
盛行十诵至为天子师。
动以墨敕从事
东南之僧罔敢或戾。
而四分之传。
繄亦之力欤。
释道岸
姓唐氏
世居颖川。
是为大族。
尚书令司空吴尚书仆射雍州刺史彬凉镇北将军瑶之后也。
永嘉南度迁于光州
衣冠人物晖映今古。
岸生而不群少而奇概。
爰在髫龀有若老成。
齿胄胶庠侚齐坟典。
犹恐闻见未博艺业有遗。
遂浮江淮达洙泗禹穴升孔堂。
多历年所矣。
翰林之鼓吹。
游学海之波澜。
讨论百家商攉三教。
乃叹曰。
学古入官纡金拾紫。
儒教也。
饵柏驾鹤乘龙。
道教也。
不出轮回之中俱非筏喻之义。
岂若三乘妙旨六度宏功。
缁铢世间掌握沙界哉。
遂落发出家洗心访道。
一音克举四句精通。
竖修律仪深入禅慧。
夜梦迦叶来为导师。
朝阅真经宛契冥牒。
由是声名籍甚远近吹嘘。
为出世之津梁。
固经行之领袖
十方龙象罔不师范焉。
万国鹓鸾无敢詶对者。
向若回兹妙识适彼殊途。
议才必总于四科。
济世雅符于三杰。
有若越中初法师者。
秘藏精微罔不明练。
道高寰宇德重丘山。
闻善若惊同声相应。
乘杯去楚杖锡游吴。
雾一披钟鼓齐振。
期牙合契澄什联芳。
由是常居会稽龙兴寺焉。
扬越黎庶江淮释子。
辐辏乌合巷少居人。
罕登元礼之门。
且睹公超之市。
身遗缠盖心等虚空。
不择贤愚无论贵贱。
温颜接待善诱克勤。
明鉴莫疲洪钟必应。
皆窥天挹海虚往实归。
其利博哉。
无得称也。
号为大和尚
登无畏座讲木叉律。
容止端严。
辞辩清畅。
连环冰释理窟毫分。
瞻仰者皆悉由衷。
听受者得未曾有。
于是高僧大士心醉神倾。
捐弃旧闻佩服新义。
江介一变其道大行。
孝和皇帝精贯白业游艺玄枢。
闻而异焉。
遣使徵召前后数介。
然始入朝与大德数人同居内殿。
因朝暇躬阅清言。
虽天眷屡回而圣威难犯。
凡厥目对靡不魂惊。
皆向日趋风灭听收视。
人望虽重僧腊未高。
犹沦居下筵累隔先辈
有轮王之位不起承迎。
以吾为舍那之后晏然方坐。
皇帝睹其高尚。
伏以尊严偏赐衣钵。
特彰荣宠。
因请如来法味屈为菩萨戒师。
亲率六宫围绕供养。
仍图画于林光宫。
御制画赞。
辞曰。
戒珠皎洁。
慧流清净。
身局五篇心融八定。
学综真典。
观通实性。
维持法务。
纲统僧政律藏冀兮传芳。
象教因乎光盛。
比夫灵台影像麟阁丹青
功德义殊。
师臣礼异。
铨择网管统帅僧徒者。
有司之任也。
德广至行高邈。
思遍雨露特变章程。
所历都白马中兴。
庄严荐福罔极等寺纲维总务。
皆承敕命深契物心。
天下以为荣。
古今所未有。
中宗有怀罔极追福因心。
先于长安荐福寺
事不时就作者烦劳。
工部尚书张锡
同典其任。
广开方便博施慈悲。
人或子来役无留务
费约功倍。
甚嘉之顿邀赏
何间昏晓既天泽。
言酬恩地遂还光州
度人置寺。
于是祇陀苑囿郁起僧坊。
拘邻比丘便为人宝。
能事斯毕夫何恨哉。
江海一辞星霜二纪。
每怀成道之所。
更迫钟漏之期。
遂去上京还至本处。
将申顾命精择门人僧行超玄俨者。
是称上足也。
克传珠髻之宝。
俾赐金口之言。
右胁而卧示其泡幻也。
开元五年岁次丁巳八月十日
灭度会稽龙兴道场。
时年六十有四。
海竭何依。
山崩安仰。
天人感恸道俗哀号。
执绋衣缞动盈万计弟子龙兴寺武寺主义海都维那道融大禹寺怀则大善寺道超齐明寺思一云明寺慧周洪邑寺怀莹香严寺怀彦平原寺道纲湖州大云寺子瑀兴国寺慧纂等。
秀禀圭璋器承磨琢。
导蒙之力怀栝羽之恩。
思播芳尘必题贞石。
乃请礼部侍郎姚奕为碑纪德。
文纲律师高足也。
孝和所重其道克昌。
以江表多行十诵律东南僧坚执罔知四分。
墨敕执行南山律宗
伊宗盛于江淮间者之力也。
范滂母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人
灵帝初,大诛党人,滂自投案。
母谓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而无恨。
韩韶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舞阳人字仲黄
少仕郡,辟司徒府,为赢县长
时流民入县界者甚众,悯其饥困,开仓赈之。
同郡李膺等为立碑颂之。
以病卒官。
符融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陈留浚仪人字伟明
少为都官吏,耻之而去。
游太学,师事李膺
每见,辄绝他宾客,听其言论,每捧手叹息。
由是知名。
公府连辟不应,后以寿终
李瓒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襄城人
李膺子。
位至东平相。
初,曹操微时,异其才,将没,谓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嘱诸子从之,得免于乱世。
聂季宝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襄城人
李膺名高,季宝因小家子不敢拜谒。
杜密季宝为人正直,乃语
请见,与语,称季宝为国士材。
后竟如言。
钟瑾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长社人
好学慕古,有退让风。
李膺同年,俱有声名。
辟州府,未尝屈志。
荀淑东汉 83 — 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149 【介绍】: 东汉颍川颍阴人字季和
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守章句。
安帝时征拜郎中,迁当涂长。
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事之。
贤良方正,对策讥刺外戚,为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
莅事明理,称为神君。
寻弃官归。
张成东汉 ? — 1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 【介绍】: 东汉河内人
善风角术,以方技交通宦官
桓帝延熹九年,以教子杀人,为河南尹李膺收捕案杀。
其弟子牢修上书诬告等养太学游士,交结生徒,共为部党,诽讪朝廷,遂酿成党锢之祸。
张朔东汉 ? — 1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6 【介绍】: 东汉颍川人
中常侍张让弟。
桓帝时野王,贪残无道,虐杀孕妇。
后闻李膺威严,惧罪逃慝张让家,藏于合柱中。
破柱捕捉处死。
贡奎元初 1269 — 13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1329 【介绍】: 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
十岁能属文。
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
成宗时书奏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
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
有《云林》。
字仲章宁国路宣城人
自少以文学名,檄为池州路齐山书院山长。
秩满,授太常奉礼郎,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编修
延祐初,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入为翰林待制
至治初,以母年垂九十,谒告归。
益治园池,莳花木,筑亭曰「爱日」。
兄弟奉母游宴其间,乡人荣之。
泰定中,母忧服阕,拜集贤直学士
天历改元,命代祠北岳、济淮、南镇。
其明年春,还自会稽,以疾归故里之南湖,至秋疾愈。
十月朔旦早作,谓犹子师文曰:「吾夜梦作诗,有『竹树萧萧夹泉石』之句。
其末云『九转丹成生羽翼』,是何祥也?
」语已,泊然而逝,年六十一。
翰林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仲章为文,闳放俊傀,不狃卑近。
大德中,朝廷方议行郊祀礼,诸大臣以仲章识鉴清远,引置礼属,多所讨论。
其在词林,与元复初袁伯长邓善之马伯庸王继学虞伯生辈相唱和,皆一时豪俊声名之士。
晚年萃撷诸礼书,欲定为一家言而未竟。
所著诗文有《云林小稿》、《听雪斋纪》、《青山谩吟》、《倦游》、《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悉藏在秘府
明弘治间,曾孙吏部郎元礼编其所存者曰《云林诗集》,刊行于世。
字仲章宣城人
元初官集贤直学士
云林集。
陈蕃东汉 ? — 16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蕃 588年—589年 陈后主第十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 【介绍】: 东汉汝南平舆人字仲举
初仕郡,举孝廉。
太尉李固荐为议郎,历任豫章太守尚书令大鸿胪光禄勋桓帝时累迁太尉,谢绝大将军梁冀请托,不与交往。
有“不畏强御陈仲举”之誉。
灵帝立,为太傅录尚书事,封高阳侯
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曹节王甫等,事泄,窦武被杀。
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拔刀突入宫门,遂被害,年七十余。
全后汉文·卷六十三
字仲举汝南舆兴人。
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
母忧弃官。
州辟别驾从事,复弃去。
公府举方正,不就。
徵拜议郎,再迁乐安太守,以忤梁冀,左转修武,迁尚书,出为豫章太守
徵拜尚书令,迁大鸿胪,坐救李云免。
复徵拜议郎,迁光禄动,免。
徵为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代杨秉太尉,坐救李膺等免。
窦后临朝,以为太傅录尚书事。
建宁初,与窦武等谋诛宦官,事泄,为曹节等矫诏反杀,年七十馀。
侯览东汉 ? — 1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 【介绍】: 东汉山阳防东人
桓帝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势贪侈,受货巨万。
以与议诛梁冀功,封高乡侯
灵帝建宁初,为督邮张俭劾奏,遮截其章,诬李膺杜密等为钩党,等遇害,先后杀、流三百余人,囚禁六七百人。
后以专权被劾,策收印绶,自杀。
杜密东汉 ? — 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 【介绍】: 东汉颍川阳城人字周甫
少有志气,为司徒胡广所辟。
历任太太守北海相。
曾拔擢郑玄,署以郡职
宦官子弟为令长有奸恶者,辄收捕之。
后去官还家。
桓帝时征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
延熹九年,因党锢免归乡里。
李膺齐名,时称“李杜”,为“八俊”之一,有“天下良辅杜周甫”之誉。
灵帝窦武秉政,复起为太仆
窦武等谋诛宦官事败,被下狱,自杀。
景毅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蜀郡人
桓帝时侍御史
李膺遭党禁死,门生故吏并被禁锢。
子景顾为门徒,以未入名籍而不及于难。
不为苟安,自表免归。
刘茂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彭城人字叔盛
刘恺子。
桓帝时司空
李膺等抵罪,成瑨刘瓆下狱当死,陈蕃等共上书讼之,遂免官。
灵帝初复为太中大夫
荀昱东汉 ? — 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 【介绍】: 东汉颍川颍阴人字伯条
荀淑兄子。
为沛相,正身疾恶,志除宦官
后与窦武谋诛宦官,被诬为钩党,与李膺俱死。
郭泰东汉 128 — 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169 【介绍】: 名或作太
东汉太原界休人字林宗
博通典籍,善谈论。
尝游洛阳,与河南尹李膺相友善,名震京师。
后归乡里,官府徵召,不就。
善品评海内人士,然不为危言刻论。
党锢之祸起,独得免,闭门教授,弟子数千。
及卒,蔡邕为撰碑文。
全后汉文·卷六十八
字林宗太原介休人
累辟公府,皆不就。
朱俊东汉 ? — 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 【介绍】: 东汉沛人
官至司隶校尉,与李膺杜密号为八俊
灵帝时遭党禁,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