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曼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
惠王府乐户。
张献忠荆州,以技能为献忠所悦。
后欲进毒酒杀献忠
献忠令先饮,乃自饮而死。
梁之栋
维基
梁之栋四川保宁府剑州人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初授中书舍人泰昌元年八月考选,授贵州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缉获通夷提塘官刘保。
二年巡视榆关、居庸、山海等关,条陈八议:一核军实、一增兵饷、一精选练、一申功令、一修险隘、一严侦探、一核抚夷、一选战将。
寻任辽东监军三年二月巡按河南,以平妖功,赏赐金币。
迁任大理寺丞崇祯元年起用。
梁之栋家仆王承祖,张献忠据蜀,之栋子田璧知不免,止一五岁儿名绳武,召承祖夫妇嘱之曰:一线之脉尽托于汝,其善保之。
梁氏一家俱遇害,承祖绳武以逃,贼追急,遂弃己子而匿绳武岩穴间得脱。
后贼复起知绳武在,欲索之,承祖又负之逃,丐食山中,及盗贼平息,为之经营婚娶,延师以教,庚子举于乡。
钱策明末清初 1569 — 16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庐州府无为州人字国猷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由南京刑部主事历官贵阳知府,多惠政。
光禄卿,归里。
张献忠部破城时被杀。
维基
钱策(1569年—1642年)字国猷一字靖甫号霜松南直隶庐州府无为州匠籍。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东宁侯文耀子殴杀奕客李秋,诬以盗,诸司畏势不敢问,按其狱,论如法,以此得名。
兵部职方司,以部民力攻漕抚,与诸贤论不协,出为贵阳府知府万历四十年贵州巡抚胡桂芳参劾屑越职守,肆意妄行,遂听调回籍。
四十六年十月,以荐起升光禄寺少卿
天启初,薰莸杂沓,二年七月南京太仆寺少卿三年以京察被令致仕。
六年起升南京光禄寺卿,后推操江通政司寇,不果用。
崇祯八年乙亥寇乱,有孤城善后之疏。
崇祯十五年壬午(1645年)张献忠庐州,城陷被执,不屈死之,赠大理寺卿,荫一孙入监读书。
张邦翼明末清初 1571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湖广蕲州人字君弼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临海知县
累迁浙江按察佥事,掌驿传,条陈里解累民者三事。
历官广东提学副使,迁江西布政使,以廉能称。
崇祯末家居,张献忠蕲州城时被杀。
编有《岭南文献志》。
维基
张邦翼(1571年—1643年)字君弼号轸南湖广黄州府蕲州人,军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湖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进士盛著文名,授浙江临海知县,以廉能称。
迁南户部主事,洁己奉公。
广东督学佥事四十四年四川参议
四十六年浙江驿道副使天启元年升本省右参政三年四川按察使,备兵建昌兼摄学政
迁广东按察使,转江西右布政,以年老乞休。
崇祯十六年癸未春张献忠蕲州,不屈而死,年七十三,祀乡贤
张效,中天启甲子乡试。
张承位,中顺治丁酉乡试。
邦翼广东督学时,采集粤中先哲之文,分类编次,先文后诗,起唐张九龄,迄于明之万历,凡二百六十余人,编刻成《岭南文献录》三十二卷。
又有《汉魏丛书》行海内。
乾隆四十一年赐谥「节悯」。
张锡命明末
维基
张锡命四川潼川州人,民籍,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四川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中式丙辰钱士升榜三甲进士
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两淮盐政
丁忧去,遗课二十一万,为继任御史史𡎊侵吞。
其女张氏,遂宁孝廉黄缵妻,张献忠破城时被执,骂不绝口而死。
戴东旻
维基
戴东旻字日文,浙江严州府建德县匠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浙江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授歙县知县,歙地狭人稠,仰食他郡,爰凿谭家桥新河四十里,以通米运,复筑龙王山堤以卫民居,至今称戴公堤。
秩满,迁仪部郎,转河南汝宁兵备副使
时流氛日炽,洛陕川湖所在被寇,东旻躬擐甲胄,率祖宽左良玉陈洪范诸将与剧寇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四十馀战,前后告捷,以佥都御史巡抚郧阳
初,献忠,破谷城,围光化东旻单骑驰赴,贼乃解围,大破于林双沟等处,献忠势穷乞降,总理熊文灿主抚,东旻疏请先剿后抚,阁臣杨嗣昌左袒文灿献忠因得安插谷城,而东旻坐免。
未几,献忠叛,焚襄樊,罪主抚者,文灿辞连东旻,亦被逮,后帝省东旻疏,前言尽验,欲再用之,而东旻已病卒七日矣。
东旻被逮入都,长子茂追随辇下,欲叩阙诉冤,遘病先卒,父子忠孝,海内伤之。
黎弘业明 ? — 1635
全粤诗·卷五八六
黎弘业(?
—一六三五),字孟扩号行俟
顺德人
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官和州知州
张献忠入境,全家死节。
事闻,赠太仆少卿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四有传。
卢谦明 ? — 1635
维基
卢谦(?
—1635年),字吉甫号芳菱南直隶庐州府庐江县人,军籍。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授永丰,时大仙、马騣等陂倾废,按故迹垒石为堤,引溪水以备旱涸,民食其利。
河南道御史巡按畿辅,境内肃然。
山东屯政,剔除宿弊,以廉介闻。
督学顺天,称得士。
天启元年(1621年),以病告归,三年起升江西右参政,以魏忠贤柄政,告病归,御史倪文焕疏荐,不赴。
崇祯八年张献忠庐江,不屈被杀。
光禄寺卿
熊文灿明末清初 1575 — 16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贵州永宁卫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崇祯元年,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招抚郑芝龙
总督两广军务广东巡抚,用郑芝龙平广东海盗刘香等。
十年,以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自知兵力不足以制农民军,乃以抚助剿。
次年,受张献忠罗汝才等降。
十二年,张、罗再起,文灿因此被逮处死。
维基
熊文灿(1575年—1640年)字大濛(一说大蒙),号心闻贵州永宁卫(今四川叙永)军籍四川泸州人
官至兵部尚书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因围剿张献忠不力,被崇祯帝下狱处死。
贵州永宁卫学生万历三十四年中贵州乡试第二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八名,廷试三甲七十四名进士
户部观政,授黄州府推官,迁礼部主事,升郎中
出封琉球还,擢山东左参政历官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
丁忧归里,从此徙家蕲水
崇祯元年(1628年)熊文灿就职福建巡抚郑芝龙厦门铜山文灿招降芝龙,任命为海防游击
因讨海贼李魁奇、刘香有功,为杨嗣昌所荐。
文灿提出“五难四不可”,竭尽推托,崇祯仍委以大任。
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熊文灿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杨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增兵饷大半,围剿农民军,“随贼所向,专任剿杀”。
初期此举颇见成效。
文灿督主军务后,明军连打胜仗,农民起义陷入低潮,张献忠罗汝才亦在其中。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张献忠诈降于熊文灿
张献忠投降后,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九日张献忠重新反叛,一路势如破竹,占领谷城县城知县阮之钿服毒自尽。
五月二十三日献忠房县,同罗汝才、白贵、黑云祥等部会合,遂占领房县郝景春被处死。
文灿左良玉、罗岱率兵进剿,张献忠罗汝才在播箕寨两山之间设下埋伏,良玉中计大败,士卒死者一万多人。
熊文灿因此被崇祯帝定为“私通”罪,入诏狱。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月,弃市。
后崇祯遗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军进剿。
喻思恂明末清初 1575 — 1647
维基
喻思恂(1575年—1647年)字醒拙号川石四川荣昌县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
柏乡枣强知县,考选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漕运。
天启四年(1642年),与魏大中等多次上疏抨击魏忠贤,被严旨斥责,愤然辞职。
崇祯帝即位,魏党败,喻思恂复任山西道御史,巡查长芦盐政
太仆寺卿、浙江巡抚等职。
明末,升南京兵部右侍郎,致仕归。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大军入川,喻思恂逃往贵州,为永历朝兵部尚书,与王应熊范文光等力图恢复,不久病卒,葬贵阳
高迎祥明末 ? — 163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迎祥 兴武 1635年—1635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一名如岳
明末陕西安塞人李自成舅。
崇祯初陕西大饥,起义于安塞,称闯王
为十三家七十二营主要首领之一。
曾与张献忠率军东下,攻陷凤阳等地。
崇祯八年,在渭南洪承畴所败,东走河南,退入陕南,中陕西巡抚孙传庭埋伏,在盩厘被俘牺牲。
黄公辅明至南明 1576 — 1659
维基
黄公辅(1576年—1659年1月28日)字廷玺广东新会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担任浦城知县,挽留辞官的叶向高、谴责卸职的钱象坤
转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后,他为误读帝诗的府属辩白,发还馈金责备对方,又上疏弹劾韩敬魏忠贤李实不法,乞求治罪,言辞激切,被霍维华反劾而削籍。
魏忠贤败亡后,黄公辅得起用为湖广湖北道参议,改任江西副使
其时湖广有数百人到北京杨嗣昌衙门,责骂杨嗣昌不为当地著想,对方因此上疏让他留在湖广,其后再进任宝庆参政,入贺朝廷期间上疏「流寇燎原,征讨宜急」,获崇祯帝嘉奖。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公辅兼任长沙副使,正值张献忠攻打长沙城,他设置埋伏,斩杀三千多名流贼平定事件;很快他回到宝庆监督军队反击攻城的临蓝营军队,斩杀对方首领
他清廉谨慎,长沙宝庆人民感恩其德政,获举荐任佥都御史抚治偏沅,与巡按不和而称病归乡。
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失陷,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起兵;黄公辅则在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南明朝廷起用为太仆少卿,到七月时他也在新会起兵。
陈邦彦攻打顺德,和他约定屯兵充当犄角,他和连城璧接连收复新会新宁,不久三人战死,他的军队也散去。
永历帝临幸肇庆,转任左通政经筵永历三年(1649年)擢官刑部左侍郎,署任兵部尚书,其时他已年老,无心仕进,只是想见皇帝抒发怀抱。
次年(1650年)永历帝西奔,他留在肇庆,率领李元胤、马吉翔守卫三水,兵败后退入深山。
永历八年(1654年)李定国出师,黄公辅和孙子黄确依附王兴至十一年(1657年)他写信给郑成功,商议以福建广东军队收复南京,适逢勤王兵前来,他命黄确自龙门越南前往永历帝行在。
十二年(1658年)南明朝廷晋任他为兵部尚书总督水陆义旅,赐尚方剑方便行事;他和王兴议事被泄密,拒绝尚可喜前来招降,孙儿黄确、黄硕兄弟被擒后也坚持不屈。
十三年(1659年)正月七日黄公辅在文村忧愤而死,年八十四岁。
王瑊明 ? — 1636
维基
王瑊(?
—1636年),字昆璧湖广德安府应城县官籍。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由刑部主政,迁员外郎四十七年知开封府,性侃直,遇事无所避,莅任三载,剔奸釐弊,天启二年二月举卓异,赐宴于礼部
寻升守大梁道,省城有恶少结党害人,为患甚剧,公廉得其状,寘之极法,不少宽假,奸党一清,阖省安堵。
三年二月山东右参政霸州兵备道,寻改河南,仍管大梁道,历浙江按察使五年四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兼督理湖北湖南川东等处地方军务,继王三善围剿奢安之乱,七年二月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五月改本部左侍郎
崇祯元年以阉党被议,三月自请免职。
崇祯九年张献忠应城,率家人堵御,力不支被杀。
王肇坤明末 ? — 16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浙江兰溪人字亦资
崇祯四年进士
刑部主事,改御史
张献忠等军破凤阳,疏言兵骄将悍之弊,请假督抚重权,大将违军令者,便宜行戮。
得旨申饬。
后出巡山海关居庸关
九年,清兵入喜峰口,往御不敌,退保昌平,城破死。
王焘明末清初 ? — 16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8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浚仲
少孤贫,族人谋夺其家产,举以让之,迎养嗣祖母及母。
万历四十六年中举。
崇祯初随州知州
死于张献忠之难。
晏清南明 1578 — 1650
维基
晏清(1578年—1650年)字玄洲一字泰征,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湖广承宣布政使黄冈县人
晏清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
芜湖知县,有清廉的名声;改吴江知县芜湖民请他留任。
吴江吏来迎接,在路上相争,不得行,再宿乃去。
吴江水涝,他为民请命,擢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启年间魏忠贤请封其从子魏良臣为伯爵;晏清阻止。
吏部尚书周应秋晏清籍。
崇祯初年,以原官起用。
崇祯九年(1636年)张献忠骚扰蕲州黄州,焚黄冈县枫香桥一带;文学邓云程兜甲执铁鞭,率乡兵数千格斗退敌。
张献忠黄冈县白杨山,县民被杀六、七万人;晏清率父老向湖广巡抚王梦尹请兵,王梦尹不应。
晏清验封司郎中周延儒勾结太监王化民入吏部,奏转任晏清广东盐法道佥事
弘光元年(1645年)晏清尚宝司卿隆武二年(1646年)晏清太仆寺卿:但都没有赴任。
当时江州黄州已经沦陷至满清。
朱由榔即位,擢升他为吏部左侍郎,辞官不至。
李成栋广东晏清避地浔南。
永历帝南宁,擢升为吏部尚书
吴贞毓主事吏部侍郎,诋毁晏清
晏清方端士所重,吴贞毓没有什么作为。
永历四年(1650年)吴贞毓户部尚书,与王化澄一起陷害晏清晏清辞官;皇帝不许。
诏狱兴起,晏清进谏,皇帝不听;于是移病不起,拜表即行。
浔州不久病卒,年七十三岁。
郝景春明末清初 ? — 16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扬州府江都人字和满
举人
崇祯中房县
张献忠罗汝才降后再起,攻房县景春拒之,城破被杀。
苏琼明末 ? — 1639
维基
苏琼(?
—1639年),字赤友号青城南直隶池州府石埭县(今安徽池州市石台县)坊市人,明末官员。
苏琼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的举人,,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进士工部观政八年景州知州
崇祯末年,调任四川泸州知州。
十二年冬天,张献忠大军陷城,苏琼正衣冠,向京师方向拜泣,坐于堂上,为敌兵所杀,明廷追赠太仆寺卿。
清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悯
张学周明末清初 1579 — 1641
维基
张学周(1579年—1641年)字遹西成都府内江县人
张学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到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获授偃师洛阳知县,升任云南道御史巡视诸省。
其后他历任直隶巡按太常寺卿,熟悉时务,再升为工部侍郎崇祯帝以他简约沉静、老成持重打算重用,他就因为生病归乡,将俸金赠送给后辈,乡人都称他对兄弟友爱。
在六十三岁时去世,下葬后数个月张献忠才攻入四川,人们都说天会保住善人。
余应桂明末 1580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都昌人字二矶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历任武康龙岩海澄知县,有治绩。
崇祯四年御史,以劾户部尚书毕自严媚首辅周延儒,取其亲戚陈于泰殿试第一,又劾周延儒杨鹤等贿,贬归。
后以言张献忠降后必反,当先发图之。
事泄被纠,遣戍,献忠果再起反明,廷臣交章荐应桂
十六年起用为兵部侍郎
孙传庭败死,代为督师,而无兵无饷,竟以“逗留”夺职。
大顺军克京师后,家居不出。
寻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