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熊文灿明末清初 1575 — 16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贵州永宁卫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崇祯元年,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招抚郑芝龙
总督两广军务广东巡抚,用郑芝龙平广东海刘香等。
十年,以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自知兵力不足以制农民军,乃以抚助剿。
次年,受张献忠罗汝才等降。
十二年,张、罗再起,文灿因此被逮处死。
维基
熊文灿(1575年—1640年)字大濛(一说大蒙),号心闻贵州永宁卫(今四川叙永)军籍四川泸州人
官至兵部尚书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因围剿张献忠不力,被崇祯帝下狱处死。
贵州永宁卫学生万历三十四年中贵州乡试第二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八名,廷试三甲七十四名进士
户部观政,授黄州府推官,迁礼部主事,升郎中
出封琉球还,擢山东左参政历官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
丁忧归里,从此徙家蕲水
崇祯元年(1628年)熊文灿就职福建巡抚郑芝龙厦门铜山文灿招降芝龙,任命为海防游击
因讨海贼李魁奇、刘香有功,为杨嗣昌所荐。
文灿提出“五难四不可”,竭尽推托,崇祯仍委以大任。
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熊文灿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杨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增兵饷大半,围剿农民军,“随贼所向,专任剿杀”。
初期此举颇见成效。
文灿督主军务后,明军连打胜仗,农民起义陷入低潮,张献忠罗汝才亦在其中。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张献忠诈降于熊文灿
张献忠投降后,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九日张献忠重新反叛,一路势如破竹,占领谷城县城知县阮之钿服毒自尽。
五月二十三日献忠房县,同罗汝才、白贵、黑云祥等部会合,遂占领房县郝景春被处死。
文灿左良玉、罗岱率兵进剿,张献忠罗汝才在播箕寨两山之间设下埋伏,良玉中计大败,士卒死者一万多人。
熊文灿因此被崇祯帝定为“私通”罪,入诏狱。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月,弃市。
后崇祯遗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军进剿。
主要活动
  • 160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