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余寅明 1541 — 16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君房一字僧杲
万历八年进士
工部都水司主事,官至太常少卿
有持操,期为国家节用。
所居不改湫隘,僦负郭数椽,读书著述其中。
年七十五卒。
有《乙未私志》、《同姓名录》、《农丈人文集》。
先生本字君房,晚年谓古君房尽非人,改字僧杲学者称汉城先生
自儿时即异里,师授句读,每为所屈。
及壮,益喜读秦汉以前书,倡为古文。
凡为名诸生二十馀年,孝廉十二年,始举进士,官水曹
督制赐俺荅妃三娘子袍𥜗,及犒边士。
锦衣日有支发,未尝干一钱。
凡省缣及金,俱贮所司,人谓余水部真如水也。
方检校六科廊,廊故有庋阁,上贮丝绵。
先生尝假息其下,忽闻阁上大声云:余主事迁去,可惜。
然阁上实无人。
次日命下,迁礼部员外郎
先生尝谓国家一铢一粟,俱有神明护之,守者蔑视,必不祥,盖指此也。
郎中,上正风俗十事。
疏出,以按察副使视学陜西,请谒一无得入。
御史所首录,士考居下下。
最慎乡贤、名宦二祠,谓乡先生非国中大贤,岂得冒祭于社。
循吏尤不易得,必若所祀诸葛京,斯不愧召杜矣。
京盖诸葛丞相次孙也。
稍迁左参政,改山东
居官所信者心,所谨守者法。
宿讲求国朝典故、灼有定画。
及临事更问宪章若何。
持操廉白,期为国家节用。
监司俱以费不给请,先生独否,人虽阳服之,而心龃龉不堪也。
遂以积忤时,上疏乞骸骨,再起福建
再乞休。
故事,凡以病赐告,病巳得召用。
若进官,即不更出。
时遂加先生太常少卿致仕,意尼使不复用也。
先生性亢厉,受不党之气,狷然独行。
与同乡颜御史鲸孙观察光祖并以气伏一时。
家衣食裁足,性顾慕义,倡置田百亩,奉社祭酒沈嘉则
先生养其老。
既里居,身擅文章之事,然耻以其笔札资身,树交养声名,所从交游甚寡,岁时往来,惟老诸生朱一诚及群从子弟数辈,与沈文恭公少同研席。
文恭枋国,先生意漠如也。
至垂死,乃以一剑一书赠文恭曰:别我老友。
初,先生梦人与语,君命若孔子
至七十三,竟无恙。
后二年,奉川产一麟,持献郡中,太守使吏来白,先生曰:吾其死矣。
未几遂卒。
文恭铭其墓曰:君持此道游于世,宜偃蹇能卷,犹可不卷,辱将大故,吾不悲其不合,而幸其能卷。
虽然,先生之不合,天也,非尽天也。
善卷而去之,果幸耶,抑不幸耶。
悲夫,余尝读农丈人集论。
其文,既详言之矣。
先生之诗,癯而坚,质而峭,介然之色,绝似其人,足自成一家。
先生顾欿然自谓于诗涉其藩,未能窥其奥意,专以其古文词上追千载。
然则先生所欿然自谓不必传者,正其所必可传者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房一字僧杲鄞县人
万历庚辰进士,历礼部郎中出为陜西提学副使山东参政入为太常少卿有农丈人集
维基
余寅(1541年—1615年),本字君房号汉城,晚年改字僧杲浙江鄞县人,万历进士,初任工部主事,清廉自持,时人称“余水部,真如水”。
官至太常寺少卿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浙江乡试举人,四十岁登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二甲十四名进士
工部都水司主事,清廉自持,时人称“余水部,真如水”。
范钦友好。
礼部郎中十五年四月升升陕西提学副使,迁左参政
十九年四月山东左参政六月因病乞休。
万历二十三年三月起补福建左参政,再乞休,十二月太常寺少卿致仕。
卒年七十五岁。
宁波仍有其故居棋杆巷。
屠隆明 1542 — 1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605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
少时才思敏捷,落笔数千言立就。
万历五年进士
颍上知县,调青浦县
在任时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
后迁礼部主事
被劾罢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
著作有传奇《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另有《义士传》、《冥寥子》、《由拳》、《白榆》等。
词学图录
屠隆(1542-1605) 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又号鸿苞居士
浙江鄞县(今宁波)人。
精戏曲,明代名家。
亦能词,语多藻绘而少章法。
有《白榆》、《由拳》、传奇集《凤仪阁乐府》。
词在集中。
字赤水宁波人
万历间官仪部。
先生别字纬真亦号赤水
少时,其家少司马竹墟公数称为异才。
司马尝夜梦苍龙入室,及旦起,先生适至,心益奇之。
日与大司马东沙张公共相延誉,名益重
进士,除颍上知县,调青浦
在官建二陆祠,延接吴越间名士沈嘉则冯开之诸公,泛舟置酒,青帘白舫,纵浪泖浦间,以仙令自许,然于吏事不废。
尝有部使者,入县,言霪雨久苦,令日行水启闭,得田苗无恙。
先生对曰:公所见负郭者耳,他污邪渰没甚多,今何敢隐民疾苦,以此欺公。
使者绝叹服。
稍迁礼部主客司主事,进郎中
其在曹,好客益甚,而橐中屡空,时解带付酒家,稍取供客。
王季夏太史为作销带行纪之。
西宁宋小侯,少年好声诗,相得欢甚。
两家为曲宴,杯阑烛灭,每极子夜,遂中白简。
解组归,过吴中由拳父老为敛田千亩奉故侯,请从泖浦卜居。
先生但与饮数日,谢归。
自束发名高,睥睨当世,为诗文任心纵口,以此自豪。
尝集词人四座,戏为叶虞叔松斋李之文咏芙蓉池,各限数百字,言笑中,须臾卮酒,二诗并成。
又与客对奕,口诵诗文,我诵彼书,书不逮诵。
自叙其所作,以为姿敏而意疏。
姿敏故多疾给,意疏故少精坚。
今所传由拳白榆、采真、南游诸集,皆未尝具草之笔也。
既不仕,乃遨游吴越间,啸咏山川,自矜出世。
已而溯旴江,登武夷,穷八闽之胜。
阮坚之为晋安司理,以癸卯中秋大会词客于乌石山邻霄台,名士宴会者七十馀人,而先生祭酒
梨园数部,观者如堵。
酒中乐止,先生幅巾白衲,奋袖作渔阳
鼓声一作广场无人,山云怒飞海水起立。
林茂之年少下坐,先生起执其手曰:子当作挝鼓歌赠我。
快哉此夕千古矣。
已稍倦游归里门,客益辐辏。
每置酒不过一更,辄更然烛坐斋中,填乐府词十馀纸,命善歌者王子长为定点拍唱之,随去。
其繁者,自脱手至上口时,所存率十之四。
御史行部遣吏白旦日早临,家人请脩具。
先生实无一钱,且偃卧榻上,家人不敢复请。
日向昃,适西陵某公遣使者来购文,以白金具札为寿。
先生即起召使者入问,发缄立撰文,并作报书。
遣使出门,日景未尽,即以尽付家人,不启视。
及晚年,家益贫。
更出游人间,阻冻阊,作歌从李叔玄乞米。
自嘲自戏读者怜之。
复留连虞山狼五间,判年始还。
未几,遂寝疾。
先是,吴人孙荣祖挟乩仙称慧虚子,先生笃信之。
及疾革,犹扶床凝望,几慧虚飙轮迎我,怅怏而卒,得年六十三。
其未行世诗文,名绛雪楼集,尚数十卷,藏于家。
先生异才天纵,横视古今;里中父老传其饮中下笔,杯影尚摇,歌声初转,一挥已满,四座尽倾。
莫问得传千载,只言取快一朝,亦既极词人之豪矣。
先生论诗,谓杜陵自有高妙,独立处今人徒尚其粗朴,岂为知杜陵者,可称笃论生平。
北面沈嘉则先生推其七言古诗海内独步。
先生于此体步骤亦适相近。
当其意得处,山奔海立,斯亦一奇也。
余尝谓录古人诗,要当于彼法取其独擅者耳。
近家选长卿仅存一律,复非其所意得,使前人才气于何得伸。
竟陵温李诗,欲全以我法掩彼风华,然温李亦何可掩也。
余既定屠先生集,合于虞山所选,读之始一快。
时谓李供奉而后,先生一人而已,正以其才略同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长卿又字纬真鄞县人
万历丁丑进士,除知颍上县青浦入历礼部郎中由拳白榆采真南游诸集
维基
屠隆(1543年7月26日—1605年10月7日)原名儱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别号由拳山人鸿苞居士桃花客卿溟涬子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文学家、戏曲家,同进士出身
屠隆的家族世居鄞县桃花渡。
其曾祖屠子良、祖父屠璞、父亲屠浚并不富裕,三代布衣。
父亲依靠渔业以及商贾为生。
屠隆为其父六子中最幼者。
屠隆幼年时即受到张时彻屠大山范钦的赏识。
万历元年(1573)屠隆创作了《冥海波恬赋》,受到刘翾赞赏。
二十岁时,屠隆开化开馆授徒谋生。
万历四年(1576)丙子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次年联捷丁丑进士,任颍上青浦知县
进士当年,屠隆瞿九思冤案鸣不平,作《为瞿睿夫讼冤书》,成功使瞿九思获释回乡。
颍上县时,屠隆修筑了颍上东门河堤,解决了颍上的水患问题。
万历六年底,屠隆赴任青浦
当时的青浦属于割上海华亭两县而成的新设建制,非常贫困。
屠隆在任上尽力治理,离开青浦时,当地士民数百人尾随送别至太仓州
万历十年(1582)屠隆上京大计(考核绩效)。
万历十一年(1583)任礼部仪制司主事郎中等官职。
万历十二年十月,和西宁侯世恩“宴游甚欢”,被刑部主事俞显卿弹劾。
屠俞二人双双罢官回乡。
屠隆罢官一事,先是万历十二年夏,宋世恩来到京城,因爱好文艺,极力想要结交屠隆
屠隆见热情难却,便与宋世恩兄弟相称。
九月,宋世恩屠隆等人宴会,席间声称,既然他与屠隆是兄弟,也要让自己的妻子去屠隆家拜见老夫人和嫂夫人,表示两家为通家,交情甚好。
而此时的刑部主事俞显卿青浦乡绅,曾经试图巴结青浦知县屠隆,但屠隆却不理会他。
俞显卿因此十分衔恨屠隆,身为刑部主事的他便将宋世恩的话添油加醋,往“淫秽”上引,暗示屠隆宋世恩夫人有染。
万历帝看了书奏后下令彻查,经查并无俞氏所说事情,俞显卿便因诬告罢官了。
屠隆也因“诗酒放浪”之过罢官。
此事件中,背后操纵者为徐阶
屠隆青浦任上由于没有接受徐阶的笼络,声称“黄发大老,某敢不事之,惟谨第为明天子守三尺法,以牧此中黔首,宁能废公义而媚私门,结纳之言,不敢闻命。
”遭到徐阶忌恨。
屠隆在京时,徐阶花费千金使人日夜侦查他的动向,以便落井下石。
屠隆的仕途因此事件而告终。
罢官后,屠隆汪道昆之邀,前往新安歙县)加入白榆社,又在杭州参与南屏诗社。
屠隆汤显祖情谊深厚,万历二十三年(1595)屠隆在春秋两季两次去遂昌拜访了时任遂昌知县汤显祖
期间他们共同研讨了文艺创作,游山玩水。
万历二十四年(1596)屠隆创作了《昙花记》《彩毫记》《修文记》传奇三部
万历三十三年(1605)屠隆卒,年六十三。
沈当路
字齐卿嘉则先生子,而叶郑朗之婿也。
释明旷
明旷字公郎,语溪人。
西林寺薙染。
风神秀雅,为沈嘉则所重。
惜其早世。
明旷字公朗隆万间崇德崇福寺僧。
蚤见知于沈嘉则黄贞父诸公。
四方作者,过禦儿必与游。
善病,筑宝函楼居其上,西南可望皋亭诸山。
同邑郭舜举辈,结社殳山,招之赋诗。
著有《绀园集》。
沈尝有诗寄之云:“忆汝从游日,追予尚盛年。
传心招秀句,授法准佳篇。
薝卜斋香篆,禦儿溪水船。
追随宋居士(初旸),吟咏谢丸仙(道化)。
风日朋俦合,骚坛尔我偏。
名园友芳胜,画笔许舟传(士载)。
大运苍茫里,飞埃桑海前。
一从凫令去(吕文心),遂断虎溪缘。
梦接真关想,书来讵偶然。
新诗三过读,白雪五成弦。
顿悟知禅理,明心见道筌
从兹超上乘,笑杀辟支禅。”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朗崇德人
西林寺
丰越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
丰坊孙。
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
先生自号天放野人考功之孙也。
少有家难,年三十方娶,与弟吉甫相友善,分衣让产,即自处于匮,不顾也。
性嗜学,工诗,寄情萧散,每杜门散发,翛然于脩桐疏之下,兴到辄有诗,索笔直书,破窗颓垣俱满。
客时过从,至无从觅巾袜。
所深知惟沈嘉则杨伯翼、先宾父数。
先生性不喜交辇上人,以诗应酬,常见一时山人行卷所录诗,率为某公寿贺,某公赴官,辄唾之曰:诗以道性情,岂为汝辈行乞耶?
及见少年人作诗,多杂调谑,更正色相戒,无为风雅罪人。
故时谓先生诗有林泉无朝市,有怀吊无誉颂,有流连无亵慢,足尽洗诗家之陋。
其高怀似陶公,而复少閒情一赋。
所著天放野人集四卷。
丰坊明 1492 — 1563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
丰熙子。
嘉靖二年进士
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
吴中,贫病以死。
性狂诞,滑稽玩世。
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
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
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
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
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
有《万卷楼遗集》等。
初名坊字存礼,坐法窜吴中
更名道生字人翁,以书法名。
人称丰考功书亦称南禺外史
人翁少负异才,中嘉靖癸未进士,授礼部主事
值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与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改南考功主事,坐事谪同知通州,罢归。
学士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
相嵩主其议,上从之,然人翁竟不得录用。
归益自诞放,晚年卒于僧舍。
所著经学诸书,持议诡僻,学者莫宗之。
人翁生平大略若此。
石仓历代诗选于人翁传,后复载张大司马考功集序曰:公质禀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摛词则藻撰立成。
士林儗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
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瞋,立援戈矛相刺。
亦或誉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薋菉,旁若无人,罕所顾忌。
知者以为诡激,不知者以为穷奇也。
由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諆,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
鹑衣蓝缕,湿突不炊,僮仆绝粒而逋亡,宾客过门而不入,顑颔煢独以终其身,不亦悲天。
曹氏曰:人翁负俗,多累,蒙谤下流。
司马持论,瑕瑜不掩。
使后人犹有抚卷叹息者,人翁可以无憾于九京矣。
弇州谓考功诗如沙苑马,恣情驰骤,中多败蹶,亦就其人定之耳。
其实人翁诗于步骤极閒,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存礼鄞县人
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
免官家居,坐事窜吴中改名道生
字人翁,有《南禺集》。
字存礼鄞人
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
谏大礼受杖,改南吏部主事,谪通州判官,以吏议免。
坐法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
有《南禺集》。
(《芝园定集》:南禺质桌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搞词则藻撰立成。
九流百家,罔不涉其津涯;七步八叉,未足誇其捷丽。
士林拟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
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
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嗔,即援矛戟交刺,亦或譬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资录。
旁若无人,罕所顾忌。
知者以为激诡,不知者以为诞罔也。
繇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讥。
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
鹑衣蓝缕,湿突不炊。
童奴绝粒而逋亡,宾客遇门而不入。
竟顑颔以终其身。
悲夫!
《艺苑卮言》:丰道生诗如沙苑马,驽骏相半,恣情驰骋,中多败蹶。
《詹氏小辨》:南禺外史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
诸家白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工于执笔者也。
以故其书大有腕力,特神韵稍不足。
书史会要》:丰坊草书自、唐而来,无今人一笔态度。
唯喜用枯笔、乏风韵耳。
孙广书画跋跋》:馀生平见南禺草书甚多,多精劲有古法,临古帖尤妙,唐元卿称为我朝第一,《列朝诗集》:存礼高才博学,下笔敷千言立就。
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累,每托名古本或外国木。
今所传《石经大学》,《子贡诗传》皆共伪赞也。
家藏古碑刻甚富,临摹乱真。
为人误定法书,以真易赝,不可穷诘。
为人狂诞傲僻,纵口狗意,所至人畏而恶之。
常要邑子沈嘉则具盛巽,结忘年交,相得甚骥。
或间之曰:「是尝姗笑公诗。
」即大怒,设醮上章诅之上帝所。
姐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仇隙者,二等则布衣文士嘉则为首;三等鼠、蝇、蚊、蚤、虱。
其狂易可笑,皆此类也。
甬上耆旧集: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舆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
学土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
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
相嵩主其议,上从之。
人翁竟不得录用,归益自诞放。
诗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田按:南禺工书,于时人中惟文徵仲祝枝山陆子渊稍见许可,而于马一龙沈恺王逢元陈鹤杨珂沈仕皆痛诋丑拟,不遣馀力,其抨沈仕书,云 「如四倚主」。
四乃时相贵溪斡仆,一时气焰张甚。
其滑稽玩世类此。
馀谓南禺以议礼背父,附和时局,悖甚。
然于永陵君也,以视尝时之趋承赏溪、分宜者,不稍愈乎!
持亦激宕淩属,写其牢骚不平之氯。
才人不得志,大抵类此,不足怪也。)
维基
丰坊(1492年—1563年)字存礼又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晚年更名道生
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明朝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榜眼丰熙之子。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式己卯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二甲进士,任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吏议谪通州同知,免官归里。
丰坊博学工文,然而个性狂妄怪诞。
其父丰熙在大礼议中坚守礼法,遭遣戍福建
丰坊居家贫困,欲效仿张璁夏言等以片言求得显贵。
嘉靖十七年(1538年),他诣阙上书,请建明堂,又称宜加献皇帝号称宗,以配上帝。
世宗大喜,并采纳实行。
时人皆恶丰坊违背父志。
次年丰坊又进《卿云雅诗》一章,诏付史馆
然而丰坊待命多时,最终没有得到进擢,只得回乡。
晚年穷困潦倒,寄居于寺庙,病逝于僧舍。
李生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宾父
有《李山人诗》。
号旸谷,于嗣为曾大父行。
为人风仪修整,性和雍,不立崖岸,意思萧散。
精名理,善于微言。
每对客,众论沸起,先生徐发一语,四座尽倾。
生平都无好,惟好为诗,不肯作世人雕饰,天动神来,自然高妙,俱谓诗如其人。
诸兄弟并游太学为郎,先生独不仕,怀,古慕道。
居常爱王孝伯饮酒读骚,因名其斋居。
去甬,江十馀里,为萧皋,在山水佳处。
家世有田一顷,别业区。
先生更起高卧楼,读书其中,岁收粳秫酿酒,旁辟自锄园半亩,遍植嘉草名药,间种蔬,取供宾客
同时名荐绅高士至萧皋辄作数日留,方去,酬唱甚多。
盖吾家草堂在贸东,塘,曰萧皋,俱为海内词家所咏赏。
嘉则先生复作萧皋竹枝词十馀首,被诸乐府,使童子习唱之,流传时。
郡中当事闻其名,希得致先生,俱谢不往。
年五十,欲制远游冠,裹粮自四明台宕,尽访天下名山,以亲老不果行。
未几,终于家。
遗集行世。
先生尝自署旸谷山人屠长卿
先生曰:近世山人甚多,然未尝居山。
观其仆仆负囊挟名纸候门,望长者颜色,翘目利舌,善为诪张,其贱已甚。
宾父先生不出户,著书论道毕其身。
其自言若得从禽子、夏遍游五岳,当不入城,不干人,斯可谓山人矣。
因赞之曰:读骚取适,灌园寄散。
介绝溪刻,简不任诞。
江霞朗映,厓孤偃。
何以品君,鸣濑清浅。
惜哉!
早谢远,游未践。
张大司马亦心重先生,每有所品目,辄言:吾与沈嘉则李宾父二先生同之。
时谓先生布衣风格,当在孟浩然秦系之间。
李时鲁
字得之
沈嘉则先生与论诗,延在家塾,遂得交一时名士。
晚年更与胡百药孙象可唱酬,其人诚可与言诗者也。
卢沄
字宗润,行九,号曰月渔
为人于䰄,体长不事修束,性坦率,与人语合,辄出肺腑相示,诸所睹物,奇不奇,俱口奇之。
性又绝灵悟,读古人书辄能解,独不好刺经。
为儒生,尝取四唐人诗作,品目如衡石,然不少失高下。
喜为诗,然喜次人韵,不自作,所次每过倡者。
诗成,旋弃其草,然亦不忘。
人以此翕然称卢山人诗。
既不试有司,乃赍橐中数十金,去为吏事。
乌伤县,以所赍金置一土穴中,取日给。
已为人睨得,盗其金。
山人窘,无所得食,即弃归。
性嗜弈,嗜摴蒱,每出钱以弈摴蒱与人博,博昼夜寒暑食饮,岁时俱废,博者朋计,倒其橐不悔。
每日中提壶出酒家贳酒饮博者,率博至夜半时。
角胜争道鬨其邻,邻人俱苦之。
亦能医。
尝治人病得奇中。
然病家造门值其博。
辄坚谢曰:“余方有急事。
不暇去。
”有石桥黄生者,病甚殆,强载往治。
已就寝。
见人壁上诗,即和之。
绕榻行,呕声至旦。
主人以为怪,不服其药。
尝过张大司马,司马客包参军与论诗不合,鬨其坐,坐客俱左袒。
包山人不为下,独与所交。
东篱朱近臣最善。
近臣豪,两人并行市中,辄骇市中人,两人若无人焉者。
然两人论诗争短长,亦大鬨,退即交,相服不容口。
未几,近臣以醉溺死,山人哭之恸,山人自罢。
乌伤,裹足不出门三十馀年,出行数里外,辄迷东西。
有故人沈问之为山人独从一门人王生访之。
六月,走马万山中,中暑,去黟百里而病。
夜梦与王生俱溺,挽其发,尽脱为黄丝,寤而语王生曰:色丝为绝,吾死矣。
已果死。
休宁知其名,为敛。
沈嘉则先生录其遗诗百六十一首行于世。
山人初以医得金,置袖中,常为人探去,不知,即知亦不问。
一日舟行,袖金二十四铢,裹以越楮,偶取金,失水中,即坠。
意不信,试取馀金,累坠之至尽。
尝访嘉则寺中,出门雨新过,下阶级,石廉刿啮,屐齿蹶,痛甚。
亦不信,复起,三试之,复三蹶,见者尽掩口。
久丧妻,独居有子格,亦不为娶妇。
常曰:他日得游终南、少室,乘云御风,即父子相从无绊也。
亦精禄命,尝自刻死期,在龙集戊辰岁,得年六十三。
至入黟岁,果戊辰垂死。
谓门人曰:古人旅葬、裸葬无不可,何必故乡。
沈问之闻其言,为买山休宁东门外东岳庙之东南,葬山人
客过无不拜诗人卢九墓者。
吕时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时
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
工诗,亦工散曲
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
客死涉县,卒年七十。
有《甬东山人稿》。
初名时臣自称甬东野人,世居木阜峰下。
山川名胜。
山人少喜为诗。
不治经生业。
及壮负气。
不能随俗俯仰。
尝于坐隅书青天白日名山大川八字以避仇。
远历齐梁燕赵间十年,客食诸王门下,旅寓章丘
太常李伯华论诗,得其指授。
在章历三时诗大变。
一日过伯华江上草堂,值夜雪。
伯华为出妓弹琵琶佐酒。
山人即坐上作长歌,伯华绝惊赏,谓非复初见阿蒙也。
去之青州,客衡藩。
庄王尝起高楼,东敞瞩远。
楼初成,王于望后四日置酒遍召一时名士。
时日景既尽,疏星尚微。
王命且未造座,与客东望,凭栏笑语良久。
已而月光渐上,遍照四座。
王甚欢,因命曰待月楼,使客各赋诗以进,王未善也。
山人最年少,下座徐进一绝句,其词曰:川原夕气交,暝色自相向。
月犹藏海底,人已坐楼上。
王大喜,谓能得待字义,因手觞延山人上座,遍示诸客,山人遂一日名重。
晚客沈沈,宣王礼之,亚于谢榛
年七十,卒于河南涉县客舍中。
鲁王孙中立序其诗曰:山人鹤骨癯癯,若出衣表。
为人贞介廉洁,不妄交,不苟取,故为诸王公所重,人以为实录。
山人年六十起生,藏于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志,后竟葬之。
有二子,长曰辂,使学医;次辇,使读。
山人嘉则先生同甲,其称诗稍先之。
及年各四十五,两人始得遇定交。
尝一见山阴徐文长,辄作灵物篇相赠,叹为绝奇。
生平所与游论诗,几遍天下,唯称同里卢沄吴中文徵明黄姬水东郡谢榛、浚人卢楠新河宋登春十馀人。
自谓砥砺名行,期无愧诸老,庶几不朽。
以是山人风格,至今称之。
所著甬东山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中甫鄞县人
有甬东山人集。
钱籥
字懋谷,琦五子。
读书好客,与文士屠长卿沈嘉则诸人友善。
金华吴孺子、吴下王伯稠、同邑姚士磷,恒主其家。
饮酒赋诗,有《击辕草》。
僧戒襄
戒襄字子成号平野海盐天宁寺僧。
石林瑛公之法孙,有《禅馀集》。
戒襄字子成号平野海盐天宁寺僧。
石林之法嗣。
体魁硕如布袋和尚
幼事文衡山
又与张靖之许云村陈勾溪朱西村游吟。
道不在雪江冬溪下。
能书,兼善,画山水亦斐亹。
不轻为人作。
有《禅馀集》,沈嘉则序之。
僧传慧
字朗初四明五井山延庆寺僧,与沈嘉则王百谷善。
徐兴公称其著述甚富,谈锋如河。
慧之后有圆复亦能诗。
僧斯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字悦支号庾山
初度于海盐慈会寺,后隐灵祐道林庵。
工诗。
有《幻华集》。
斯学字悦支号庾山海盐慈会寺僧。
好行脚,南陟台雁,北至岱岳
嘉则少君纬真百谷诸公游,筑庵于灵祐
有《幻华集》。
姚叔祥称其肆力三唐,句高前哲。
嘉则赠诗曰:“古寺云林深复深,秦山秦水足高吟。
行人问是何僧住,彷佛当年支道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悦友海盐慈会寺僧。
后隐灵佑道林庵,有《幻华集》。
孙仪
字象可,世家三茅。
象可自田间起,年十七为诸生
栎社长嘉则先生,郡中名荐绅,余君房屠长卿沈箕仲诸公尚无恙,象可遍造其门,归益精治经史学,驰骋古今,习国家典故,旁及裨官、星纬二氏家言,无不蒐猎。
数试有司,不利,客于京师,当事欲论荐其才,竟谢归。
象可性廉介,自持初学,为诗不肯摹唐人音格,见当世所称前七子、后七子辄唾之。
喜在佳山水间,每所过酒家梵舍,常作诗题壁,不署姓名。
时周贞靖先生方为孝廉,偶过某寺中,见壁上句,一读惊喜起拜,因日诵其诗,初不知所作何人也。
周先生中进士,出官岭外,闻象可名,因延与同往。
两人舟行,相论诗甚驩。
一日,象可出所携《借竹楼集》,周先生发卷,见有题某寺壁诗,即旧所诵句也,更大惊喜,重起拜。
由是两人恨相见晚,其论诗益驩。
凡所唱酬,有一语稍近世人,辄动色相告,务力去之,至于三濯髓方已。
周先生方象可诗粤,谓我费民间数片木,传孙先生诗,亦不损会。
以事忤势家,解官,遂不果。
象可归,卒于家,年八十馀。
闻所著借竹楼集甚多不得见,唯得其清海吟二本,为周先生所点定。
余录其不甚拗僻者,得二十首。
汪礼约
先生字士峐号石雪
大父中丞公玉,父石盂山人坦。
先生少负异才,嗜学,能读大父父书,治古文家言,工诗,兼善书法。
先生既三世擅为文章,复从学嘉则先生之门,得其指授,由是名日益重,虽里中宿老,无不翕然称长文者。
尝一客京师,游于太学,未几即弃归。
所居曰大雷山房,岚栖云构,人望之若三壶仙宅。
先生至中年,即尽谢客,坐卧一山楼著书,虽妻子绝不得见垂二十年。
少工书,楼上遍置静楮笔,于左偏开一穴,下置容五石大缸,使人楗其外。
每一诗成,既书纸,熟视良久,辄手取捼之,投穴中。
积岁时,缸满,家人发户出纸,好事者候得,每争取之,稍传布人间,余家亦得四五纸。
先生自序言:吾每草书成,悬置壁间,卧观之,真若神龙蜿蜒,健鹘翥𦐠欲出,斯实一奇也。
先生所居,当四明径口。
初,嘉则四明,从大雷入,先宿汪氏山房,搜讨故事。
先生与同行,每至一奇处,辄相酬唱有诗,嘉则记其首,合为四明游籍一卷。
一时词人竞相传写。
屠长卿余君房先生俱为作序。
余谓自谢遗尘栖神此山,高风轶世,然徒假皮、陆口中,遥相拟似,未得其真。
宋以后诗人过相刻画,复失自然,未有善写云窗,大阐岚瀑,若两先生文章之丽者也。
先生他著作甚多,俱未行世。
先生殁后数十年,大雷山房亦燬,遗文散失。
余仅从故选家觅得遗诗一卷,四明游籍一卷,因为论定,以存百一。
每诵先子年先生大雷山访汪长文隐居二百言,为忾慕久之。
汪枢
字伯机
大父镗,官礼部尚书
伯机家多赐书,复嗜读。
为人性萧散,工诗,不乐仕进。
治别业曰泡园,作园居六十首。
三山徐兴公甬上,一见称之,题其卷曰:疏作风清,逸同云上,古惟彭泽,今有伯机
晚年合其前后诗为存俟篇行世。
伯机于里中先辈五君咏,曰:大司马东沙张公、布衣沈嘉则杨伯翼二先生,仪部屠长卿先生太守田叔先生
自谓前三君俱不及北面,至二屠先生,犹得侍杯酒,从容欬吐,故其风流所被,尚有存者。
汪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仲安号诚环
少即嗜学。
国子生谒选,中年历官藩幕簿书,未尝一日废书。
去官后归大雷山,日夕吟讽。
屠隆称其诗诸体造诣均高。
有《石孟集》。
先生号识环中丞雷峰先生子也。
少擅异才,于书无所不读。
初为诸生,应省试,筮得蛊之上九,慨然有遗世意,因作高尚赋以见志。
翁太宰闻庄简公先生太学生京师,闻公方在天曹,先生深自匿耻,借太宰为重,足迹不轻践其庭。
闻公贻之尺牍,报书,率言国家生灵休戚大计,无一语及儿女寒暄,其志操乃尔。
既稍以门资历官藩幕。
虽在簿牒间,未尝一日废书。
所至辄登览蒐古。
凡作吏十馀年,非其所乐也。
遂解组归。
先生家在大雷山下。
四明在桯几间。
构屋山为层阶,渐蹑渐高,尝临阶下,俯与楼上人语。
高云宿栋,飞泉夹坐。
有至者如入仙都洞府。
先生日吟啸其中,尽以诗法教其子。
礼约复使游于沈嘉则先生之门。
嘉则四明从大雷入,先宿汪氏山房。
先生父子出黄鸡白韭作供,共讨论四明故实,三日夜烧烛传瓷,主客欢甚,至今称为盛集。
先生遗诗,杨伯翼所选定,屠长卿序之。
吴鐄
字汝震,与嘉则先生同起,有诗名。
东沙张公里居,既起宅日湖之上,复营别墅在东西郊。
每乘兴泛舟,兼载丝管,一时名士多从之游。
园亭觞咏之盛,浙河以东,风流未有。
然惟处士嘉则中父、先宾父先生,最为词家宿老,倪、鲍十一贤不能及也。
杨承鲲
先生字伯翼
父美益,官太仆卿
先生少有异质,嗜书,尤喜读班、马二史,工于诗。
年十五六,为诸生
沈嘉则先生一见奇之,欣然曰:今日建五丈旗,当以杨生居吾前,所谓猘儿难与争锋也。
因作戏赠杨伯翼诗,呼为德祖
先生以是有重名。
为诗日益高,每传一篇,诸宿老无不叹服。
先生为人守古独行,执廉隅于当世。
少所许,每言是是非非,贤贤黜不肖,此古今儒者大权,断断不可枉。
尝以年家子谒王弇州司寇,弇州见其行卷,绝惊赏,先生默然竟别去。
退与人言:以吾诗求王先生一序有馀。
王先生博大心慈,客持片楮求誉,辄津津不休,即孺儒贾竖,人人谓王先生知已。
其知已多矣。
仆尚容厕其间耶。
又曰:王先生论历下忠笃有馀。
朗鉴不足。
历下持诡道。
所得者古人匡郭耳。
闻者莫不咋舌。
既以太学生北上作蓟门行。
一日名满京师
客辐辏至。
不胜款对。
病百馀日,即谢归。
居里中,布袍芒屩,翛然逸尘。
性爱佳山水,不极幽险不止。
尝夜半过送骨岩,雾黑林深,风飒飒竖毛骨,怡然也。
于城南小筑曰翛园,日啸咏其中。
与友人书云:家有遗业一区,白栗,隐映若碧城,风涛几席间,菱菰荷芰、蹲鸱薯预之属,至死不饥。
伏腊之暇,想足老矣。
其高致若此。
文章高妙,诗于五言律更为长城。
少善法书,萧疏似晋人沙门亦多从受业。
其高弟曰传慧云林和尚,最能诗,诸所从交游,尽名士第一流。
先生早死,哭之最恸。
遗集二种传于世。
先生论文,自谓守古尺度满不敢溢,卑者必有当于先民。
盖先民彀率备至,不入其彀即手发百函口尽万卷,亦于斯道无当。
又曰:古今诗文,自有真黄口执笔,字剽句窃,百缀成篇,遂抗手高引,前无古人,此不以溺自照耳。
又曰:今海内一二大老为声诗,未尝不轰轰盛,顾暗中摸之,知其今人诗也。
使读之不谓为今人,而无一蹈乎古人,斯善之善矣。
譬如学书然,方其精心毕力,必尽肖古人乃已及其成也,必尽不肖乃成家。
先生所论俱绝精,故备录于此。
里中余君房尝曰:国家诗如伯翼有几人?
屠长卿亦曰:今世灵心伟手,吾伯翼是也。
吴门刘子威曰:明卿诸君附王、李而起,蛮夷,大长老耳。
伯翼,打天下手也。
余谓三君子于论伯翼,斯可谓知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