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汪礼约
先生字士峐号石雪
大父中丞公玉,父石盂山人坦。
先生少负异才,嗜学,能读大父父书,治古文家言,工诗,兼善书法。
先生既三世擅为文章,复从学嘉则先生之门,得其指授,由是名日益重,虽里中宿老,无不翕然称长文者。
尝一客京师,游于太学,未几即弃归。
所居曰大雷山房,岚栖云构,人望之若三壶仙宅。
先生至中年,即尽谢客,坐卧一山楼著书,虽妻子绝不得见垂二十年。
少工书,楼上遍置静楮笔,于左偏开一穴,下置容五石大缸,使人楗其外。
每一诗成,既书纸,熟视良久,辄手取捼之,投穴中。
积岁时,缸满,家人发户出纸,好事者候得,每争取之,稍传布人间,余家亦得四五纸。
先生自序言:吾每草书成,悬置壁间,卧观之,真若神龙蜿蜒,健鹘翥𦐠欲出,斯实一奇也。
先生所居,当四明径口。
初,嘉则四明,从大雷入,先宿汪氏山房,搜讨故事。
先生与同行,每至一奇处,辄相酬唱有诗,嘉则记其首,合为四明游籍一卷。
一时词人竞相传写。
屠长卿余君房先生俱为作序。
余谓自谢遗尘栖神此山,高风轶世,然徒假皮、陆口中,遥相拟似,未得其真。
宋以后诗人过相刻画,复失自然,未有善写云窗,大阐岚瀑,若两先生文章之丽者也。
先生他著作甚多,俱未行世。
先生殁后数十年,大雷山房亦燬,遗文散失。
余仅从故选家觅得遗诗一卷,四明游籍一卷,因为论定,以存百一。
每诵先子年先生大雷山访汪长文隐居二百言,为忾慕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