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高行周五代 885 — 9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2 【介绍】: 五代时妫州人,祖籍幽州字尚质
高思继子。
李克用思继兄弟,行周仅十余岁,刘仁恭收于帐下。
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迁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
后晋高祖时,为西京留守安从进叛,以襄州行营都部署讨平之。
后汉高祖入汴,加中书令,为招讨使杜重威于邺封齐王
后周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
卒于位,谥武懿
行周字尚质
幽州人
后唐庄宗灭梁。
以功领端州刺史
同光末出守绛州
天成中颍州团练使
长兴初振武军节度使
历镇彰武昭义
晋祖时加同平章事
西京留守
镇天雄。
徙镇归德
出帝时加兼侍中
汉祖入立。
加守太傅中书令
李守贞天平节度使
邺都留守
加守太尉
封临清王
乾祐中加守太师
进封邺王
周祖入立。
改封齐王
广顺二年卒。
尚书令
追封秦王
谥武懿
侯益宋初 886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65 【介绍】: 宋初汾州平遥人
唐昭宗光化中,以拳勇隶李克用麾下。
仕后唐、后晋,累迁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少帝时授河中尹、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授凤翔节度
后汉高祖即位自以尝受命契丹,颇忧之,谋归蜀。
后授开封尹
广顺间,封齐国公致仕。
宋太祖即位,以耆旧厚待之。
汾州平遥人
唐光化中李克用麾下。
天成中累授费州刺史
应顺初加西面行营都巡检使
晋初领光州防禦使
河阳三城节度
邺都行营都虞候
移镇潞州
天福四年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五年徙镇泰州
充西面都部署
河中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
凤翔节度
汉祖即位。
加兼侍中
乾祐中开封尹
中书令
封鲁国公
周广顺初封楚国公
太子太师
又改封齐国公
显德元年致仕。
乾德三年卒。
韩观明 ? — 14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4 【介绍】: 凤阳府虹县人字彦实
韩成子。
生长兵间,有勇略。
舍人宿卫,忠心谨慎,为太祖所知。
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先后镇压各处土官反抗,威名甚著。
然鸷悍嗜杀,太祖特戒令以绥怀为要。
征南左副将军
永乐间张辅交趾
事平,总兵镇其地。
方孝孺明 1357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7—1402 【介绍】: 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
宋濂弟子,尽得其学。
洪武二十五年召至,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
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
修《太祖实录》,为总裁
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
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
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
有《逊志斋集》。
词学图录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别称缑城先生正学先生逊志方文正公等。
台州宁海人
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
宋濂学,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
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惠帝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改文学博士
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四年六月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被执下狱,使草诏,坚不从,手书"燕贼篡位"四字,殉国。
方孝孺(1357—1402) 明代诗文家、学者。
字希直又字希古
宁海(今浙江)人。
洪武二十五年召至,授汉中府教授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
建文帝召为侍讲学士,任《太祖实录》总裁
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召其起草诏书,孝孺拒不奉旨,遂被杀,宗亲至友弟子凡八百馀人连坐被杀。
追谥文正
其学术醇正,文章纵横豪放。
曾撰《黄鹤楼诗卷序》(又题《书黄鹤楼卷后》),反映当时武昌地区战乱与《黄鹤楼诗卷》的编辑内容概略。
又作《武昌十景图序》,其中列入“石照亭”。
字希直宁海人
建文时,官翰林学士,死节。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临海人
洪武中以荐授汉中教授
建文中召为文学博士,靖难师入,召草诏,不屈死。
有《逊志斋集》二十四卷。
(《四库总目》:孝孺学术纯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
盖其志在于驾轶,锐复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气,发扬蹈厉,时露于笔墨之间。
燕王篡立之初,、黄诸人为所切齿,即委蛇求活,亦势不能存。
孝孺深欲藉其声名,俾草诏以欺天下,使稍稍迁就,未必不接迹三杨
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语其气节,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
文以人重,则斯集固悬诸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
) 《吾学编》:皇太子即位,廷臣交荐孝儒,侍讲筵,备顾问。
孝孺德望素隆,一时倚重。
上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孝孺尝作《书事》诗曰:「斧扆临轩砚间,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又曰:「风软彤庭尚薄寒,禦炉香绕玉栏杆。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 (《南濠诗话》:方正学先生集,传之天下,人人知爱诵之,但其多杂以他人之诗,如勉学二十四首,乃陈子平作,《渔樵》一首乃杨孟载作,又有《牧牛图》一绝,亦元人诗。
《梦蕉诗话》:方孝孺《过严子陵钓台长短句》云:「正人先正己,治国先齐家。
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
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安足拟!
羊裘老子早见,独向桐江钓烟水。
」直于子陵心上说出。
宋诗不及于唐,固也。
或者矮观声吠并谓不及于元,是可笑欤!
正学论诗云:「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 田按:希直文章渊源出于宋景濂,而学术街纯正则过之。
姚江明儒学案》云:「景濂氏出入于二氏,希直以叛道者莫过于二氏,而释氏尤甚,不惮放言驱斥,有明之学祖也。
」诚为确论。
太祖诛戮功臣,至末年文武名臣尽,使得一二旧勋如宋国公颍国公者,靖难之师,孰胜孰负未可知也。
希直《送诚意伯士端括苍》诗云:「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
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沾臆。
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
九原招公傥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盖亦有慨于是,诵汉祖猛士之歌,兹三叹。)
王周五代 ? — 9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 【介绍】: 五代时魏州人
少勇健。
事后唐累历郡守
后晋高祖天福初,以战功历贝州泾州节度使
问民疾苦,去苛弊,民庶悦焉。
后汉高祖立,移镇武宁
卒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8 魏州(今河北大名)人。
尝登进士第(《登科记考》卷二七)。
后唐庄宗明宗,以军功累历郡守
后晋天福中,历贝州泾州定州镇州节度使
杜重威契丹欲自尽,家人迫以出降,授邓州节度使检校太师
后汉刘知远立,移镇徐州,加同平章事
乾祐元年(948)二月卒于镇,赠中书令
生平见《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本传。
周能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有《王周集》一卷,元辛文房谓:“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非复盛时之万一也。
王周……等数人,虽有集相传,皆气卑格下”。
(《唐才子传》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卷。
一说王周宋真宗、仁宗朝人,事迹散见《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宝庆四明》卷一、《咸淳毗陵志》卷一〇、《嘉庆浙江通志》卷一二三,《全唐诗》系误收。
魏州人
后唐明宗
以战功拜刺史
晋天福中贝州泾州节度使
武胜保义义武成德四镇。
杜重威契丹
欲自引决。
家人迫以出降。
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师
汉祖入立。
镇武宁。
同平章事
乾祐元年卒。
中书令
李守贞五代 ? — 9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 【介绍】: 五代时河阳人
石敬瑭河阳,以为客将。
敬瑭即位建后晋,拜客省使
累官同平章事
后降契丹,为司徒
刘知远京师后汉守贞来朝,拜太保河中节度使
未几,知远卒,守贞以为后汉新建,隐帝初立,天下易图,遂反。
兵败,自焚死。
守贞
河阳人
晋天福中累迁宣徽使
少帝即位
滑州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改侍卫都虞侯
开运元年兖州节度使
同平章事
二年
契丹南下。
以为北面行营都监
还为侍卫副都指挥使。
移镇宋州
高行周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移镇郓州
契丹寇边。
以为北面行营都部署
军败降契丹
司徒依前郓州节度使
契丹
寻归本镇。
汉祖入立。
太保
封鲁国公
移镇河中。
乾祐二年以叛诛。
刘皞五代 892 — 9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2—952 【介绍】: 五代时涿州归义人字克明
刘煦弟。
历事后唐、后晋、后汉,累官少尹郎中宗正卿
后周初,改卫尉卿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高丽册使,至节度使高行周款待之,留连累日,因醉而卒。
从儒学,好聚书,嗜酒无仪检;然衷抱无他,急于行义,士友以此多之。
字克明
晋相煦之弟。
后唐明宗朝累迁水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长兴末
赵凤邢台
表为节度判官
清泰初入为起居郎
累擢太府卿
汉祖入立。
宗正卿
周初改卫尉卿
广顺二年奉使高丽
卒于郓州
年六十一。
赵崇铨南宋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赵崇铨字平翁,宗室,汉王房八世孙,汝昶子,景定间在世。
见《宋史》卷二二四《宗室世系表》十。
朱志𡐤
王隐王尚炳第三子,湣王樉之孙,太祖曾孙。
宣德三年富平王进封。
景泰六年薨。
有《默庵》。
苏禹圭五代 895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56 【介绍】: 五代周高密人字玄锡
性谦和,以五经中第,累官户部郎中
后汉高祖时,授中书侍郎平章事,后受顾命,立少主
后周太祖立,加守司空
世祖嗣位,封莒国公
禹圭字元锡
高密人
以五经中第。
辽州
历青郓从事
转潞并管记
检校户部郎中
汉祖镇并门。
奏为兼判。
及即位。
中书侍郎平章事刑部尚书
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
少主时转左仆射
入周守司空
世宗嗣位。
封莒国公
显德三年卒。
年六十二。
赵上交后唐至宋初 895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61 【介绍】: 涿州范阳人
本名远,避后汉高祖刘知远讳,以字称。
后唐庄宗同光中、秦二镇州节度判官
后晋时累官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避。
后周太祖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出游别墅,被论劾免官。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
好吟咏。
所莅官以干练闻,时称有公辅器
远字上交
范阳人
汉祖讳以字行。
后唐
历泾秦二镇节度判官
晋初召为左司郎中
累迁刑部侍郎
户部侍郎
御史中丞
契丹入汴。
明宗幼子许王从益为帝。
以远为右丞相
汉祖即位。
检校礼部尚书太仆卿
秘书监
周广顺初礼部侍郎
户部
太子詹事
显德初宾客
二年吏部侍郎
寻免官。
建隆二年卒。
张昭五代至宋初 894 — 97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4?—972 字潜夫本名昭远五代时刘知远讳省“远”字。
濮州范县(今河南范县)人。
后唐天成三年(928),累官安义军节度掌书记,历翰林学士左补阙礼部侍郎御史中丞
后晋天福二年(937)户部侍郎,后拜尚书右丞
后汉初,为吏部侍郎太常卿
后周广顺初,拜户部尚书
显德元年(954)兵部尚书
恭帝即位封舒国公
宋初拜吏部尚书封陈国公
开宝五年(972)卒。
生平见《五代会要》卷一八、《直斋书录解题》卷四、《宋史》本传。
博通经史,兼善天文、兵法、释老、卜相之说。
自后唐至宋,屡承诏修撰实录。
著述颇多,曾有《纪年录》20卷、《名臣事迹》5卷、《嘉善集》50卷等,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972 【介绍】: 濮州范县人字潜夫
本名昭远,避后汉高祖讳改
张直子。
早年躬耕养亲。
后唐明宗时北京留守推官,后拜左补阙史馆修撰,撰《纪年录》、《庄宗实录》上之。
都官员外郎
又上《武皇以来功臣列传》,以本官知制诰,预修《明宗实录》。
后晋时撰《唐朝君臣正论》、《唐书》,拜尚书右丞
后周时撰《周祖实录》、《五朝实录》。
入宋拜吏部尚书封郑国公改封陈国公
博通学艺,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老之说。
有《嘉善集》。
全粤诗·卷一九
张昭(八九四 — 九七二)本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字潜夫
原籍濮州范县
博通学艺,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老之说,尤好纂述。
五代间历仕后唐、后晋、南汉、后周四朝,官至吏部尚书进封郑国公
宋太祖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
有《嘉善集》,已佚。
宋史》卷二六三有传。
诗二首。
全唐诗补逸
张昭字潜夫濮州范县人
历仕、周四朝,官至兵部尚书
宋初拜吏部尚书进封郑国公
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
有《嘉善集》。
补诗一首。
全宋文·卷九
张昭(八九四——九七二)字潜夫本名昭远,避五代汉祖刘知远讳,止称
世居濮州范县(今河南范县)
祖楚平,寿张
父直,以《周易》、《春秋教授生徒,时称逍遥先生
历仕后唐,入宋拜吏部尚书封郑国公改封陈国公
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
博通学艺,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道之说,藏书数万卷。
尤好纂述,自后唐至宋初专笔削典章之任。
著有《嘉善集》五十卷、《名臣事迹》五卷。
宋史》卷二六三有传。
字潜夫
本名昭远
汉祖讳止称
后唐
累迁礼部侍郎
尚书右丞
汉初为吏部侍郎
乾祐二年检校礼部尚书
周广顺初户部尚书
显德元年兵部
恭帝即位
封舒国公
开宝五年卒。
赵熙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绩巨
赵光逢从子。
后唐明宗时,累迁至起居郎,数上章言事,以称旨,寻除南省正郎
后晋高祖时,承诏与张昭远等修《唐史》。
出帝时,授谏议大夫
契丹犯阙,遣使于晋州率配豪民钱币以实行橐,契丹峻法,穷力搜索,遂为百姓所杀。
字绩巨
唐宰相齐国公光逢从子。
起家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唐天成中累迁南省正郎
晋天福中秘书少监
右谏议大夫
十二年
汉祖太原
晋州乱军所杀。
和凝五代 898 — 9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55 【介绍】: 五代时郓州须昌人字成绩
后梁末帝贞明二年进士
贺瑰辟为从事李存勖战,败,独以死相随,时称义士
,历礼部、刑部员外郎知制诰权知贡举,所收多才名之士。
后晋有天下,历端明殿学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出帝开运初,罢相,寻转左仆射
后汉时太子太傅封鲁国公
好修整,性乐善,常称道后进。
文章以多为富,长于短歌艳词。
诗有《宫词》百首,词收于《花间集》,与子合撰有《疑狱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955 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17岁举明经,19岁登进士第
后梁时累为幕府从事
后唐天成时,拜殿中侍御史,后历礼、刑二部员外郎,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寻充翰林学士,转主客郎中依前充职。
长兴四年(933)知贡举,所取皆一时之秀。
后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
后晋时,转户部侍郎,复入翰林承旨学士
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开运二年(945),罢相,迁左仆射
后汉高祖时,拜太子太保封鲁国公
后周显德二年(955),官终太子太傅
生平见《北梦琐言》卷六,新、旧《五代史》本传。
善为文章,尤长于短歌艳曲。
少时即好为曲子词,流传汴洛,故有“曲子相公”之称。
有集100卷,自行雕板,模印数百套。
著有《演论》、《游艺》、《孝弟》、《疑狱》、《香奁》、《籯金》六集,皆佚。
花间集》录词20首,多为香艳之作。
又有《宫词》100首,颇具史料价值。
全唐诗》存诗1卷,词24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
唐诗汇评
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
幼聪敏。
梁乾化四年(914),年十七,明经及第贞明二年(916),复登进士第
初历诸府从事
后唐天成中,入拜殿中侍御史,累官工部侍郎、瀚林学士
晋初,拜端明殿学士
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汉兴,授太子太保
入周,迁太子太傅,年。
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馀卷,自镂版印刷以赠人,已佚。
花间集》录其词二十首。
全唐诗》存诗一卷。
字成绩
汶阳须昌人
年十九举进士
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置幕府
后唐
累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
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判度支
户部侍郎
天福五年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少帝嗣位。
右仆射
开运初罢相。
左仆射
汉祖入立。
太子太保
封鲁国公
周显德初太子太傅
二年卒。
年五十八。
侍中
作品评论
《诗薮•杂编》
和凝字成绩,生平撰述共分为六种,《香奁集》其一也,今独此传。
其句多浮艳,如“仙树有花难问种,御香闻气不知名”、“鬓髽香颈云遮,粉著胸雪压”、“静中楼阁春深雨,远处帘栊夜半灯”,皆见《瀛奎律髓》。
方氏以为韩渥,叶少蕴以为韩熙载
大概晚唐五代,调率相似。
第渥当乱离际,以忠鲠几杀身,其诗气骨有足取者,与《香奁》殊不类,谓熙载则意颇近之。
诗话总龟》又载“桃花脸薄难成醉,柳叶眉长易搅愁”之句,可证云。
李涛五代至宋初 898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61 【介绍】: 五代宋初京兆万年人字信臣
后梁河阳令
后唐天成初进士
监察御史起居舍人
后晋天福中刑部郎中
泾帅张彦泽记室张式且夺其妻,遂伏阁抗疏,请置于法,彦泽因罢节制。
后汉时,官至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
后周,历刑部户部尚书
宋初,拜兵部尚书
性滑稽,善谐谑,然慷慨有大志,以经纶为己任。
亦工诗。
全宋诗
李涛(八九八~九六一)字信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随父避祸居湖南
后唐明宗天成初进士
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刑部户部尚书封莒国公
入宋,拜兵部尚书
太祖建隆二年卒,年六十四。
宋史》卷二六二有传。
今录诗八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961 字信臣小字社公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初依湖南马殷,任衡阳,后仕后梁河阳令
后唐天成初进士第
累迁右补阙起居舍人
后晋天福初,任考功员外郎,历比部刑部郎中
职方郎中中书舍人
晋亡,仕后汉翰林学士,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
隐帝立,罢相。
后周初,起为太子宾客,历刑、户二部尚书
恭帝即位封莒国公
宋初,拜兵部尚书
建隆二年(961)卒。
生平详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一、卷二九四,《宋史》本传。
工诗,笔札遒媚。
与弟瀚俱以文学著名。
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若干。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字信臣
京兆万年人
河阳令
后唐天成初进士甲科
累迁起居舍人
入晋历中书舍人
汉祖入汴。
翰林学士
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
隐帝即位
罢相。
周初起为太子宾客
刑部户部尚书
恭帝即位
封莒国公
建隆二年卒。
杜太后唐末宋初 902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61 【介绍】: 定州安喜人
太祖太宗母。
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每与太祖参决政事。
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起草誓书,藏之金匮。
今人排比史实,證明其事实乃太宗伪造。
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全宋文·卷一一
昭宪杜太后(九○二——九六一)宋太祖太宗之母,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
父杜爽。
既笄,归于太祖赵弘殷
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建隆二年崩,谥曰明宪
乾德二年,更谥昭宪
宋史》卷二四二有传。
张叔豫
维基
张叔豫字顺动号忍庵江西永新县人
永乐三年(1405年)中式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中解元)。
永乐四年(1406年)联捷丙戌进士
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参与编撰《永乐大典》。
学生刘如贵、彭学用、刘邦善、戴礼、欧阳奎、陈至中等。
陆瑜明 1409 — 14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9—1489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廷玉
宣德八年进士
刑部主事,究心律例条格。
景泰中任山布政使
天顺二年,任刑部尚书
熟习法律、典故,屡辨冤狱。
卒谥康僖
字廷玉号省庵
年十四为名诸生,弱冠中进士,授刑曹。
奉命出录两淮、江南北十七郡狱参错讯,鞫务得平,所释系囚三百馀人,改从轻比者千馀人。
历迁郎中,以才望擢为山东布政使
齐鲁大饥,民相聚鬨取富人
监司坐强劫,当死。
公曰:民苦饥,攘以免道殣耳,奚更杀之。
改从抢夺,例俱得免死。
英庙初复辟,李文达公贤时,为上言公才。
刑部尚书阙,朝议数拟以进,俱不许,遂徵拜公。
及陛谢,上语左右曰:国家持刑得人矣。
公先在刑曹,于格律轻重,尽若披掌。
凡有大狱,诸曹不能决,先质于公。
公曰:某年某所狱类此,可比拟。
曹吏发故牒视之,不少差。
门达治锦衣狱,用法酷。
弘农卫卒诬指挥李斌谋反事下达煅炼,具狱,会廷议,公独言其冤。
怒,语侵公,公曰:所执者,祖宗法耳,奈何枉人至族耶?
奏公庇反者,上不听,为赦妻子。
未几败,言者俱欲置之死。
李文达以质公,公曰:典制狱,任情轻重是其罪,然视纪纲马顺则有间矣,卒得不死。
曹钦夜为乱,公被执,巳知为公,遂释不害。
或执佃人数千,俱为逆党,公以谋逆仓卒,诸佃相去各数百里,岂得与谋,尽释之。
上素重公名,凡游上苑出猎,俱召公从行,礼遇甚渥。
宪庙初年,公历九载,乞致仕。
上曰:国家方倚任老成,卿安得去。
每遇小疾,上遣御医往视,中使临问,赐饮馔相望。
疾少间,特免公朝参。
复六年,坚乞骸骨归老,上特赐宝钞治行,进公阶荣禄大夫
公初在曹,年少有重名,故以郎擢长外藩,以外藩特召为尚书,俱异数也。
方官主事时,郎中仲闵为之长。
仲君心知公大器,每举太祖太宗朝法比沿革告公,且曰:陆君他日必大用,此国家旧典,当先尽心。
故公于律例条格,无不精晰。
既入掌邦宪,每举仲君所言教。
属吏诸曹贤者,礼之若宾友。
其用法酷者,辄严责之,务使持平乃已。
都御史寇深暴戾自用,凡会鞫强断,众莫敢抗。
徐发一言,执理定罪,不觉自诎。
前后在刑曹十八年,尚书十五年,倚任既久,遂为国家名法臣第一。
公家在鉴湖,晚年鹤发曳杖,逍遥十洲间,为诗吊贺季真
里居复十七年卒,年八十一,谥康僖
其族人世有显者。
维基
陆瑜(1409年—1489年)字廷玉号省庵浙江鄞县城内月湖边人。
天顺成化间官至刑部尚书
宣德七年(1432年)壬子浙江乡试第九名。
宣德八年(1433年)参加癸丑科会试第五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十二名,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升员外郎
正统九年(1444年),受命与郎中郭恂审察南北直隶狱囚,巡行淮扬十七郡,审核释放无罪囚犯上百人,升任郎中
景泰二年(1451年),擢山东右布政使,转左。
天顺二年(1458年)刑部尚书
成化五年(1469年)致仕,弘治二年(1489年)卒,谥康僖
许思温明 1366 — 14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6—1408 【介绍】: 名或作斯温
苏州府吴县人字叔雍
国子生刑部主事,累官北平按察副使
永乐元年,以守城功升刑部左侍郎,改吏部,兼左春坊左赞善
汉王谮,下狱死。
周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府东安人字用杰
宣德间,坐与汉王(汉庶人)朱高煦连姻,戍万全开平卫
都督杨洪信任,在边累有功,正统时历升正千户
景泰时指挥使天顺五年官至都指挥同知
成化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