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陶弼北宋 1015 — 1078
全宋诗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
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主簿,迁为阳朔
后历知宾、容、、顺诸州。
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
有文集十八卷,已佚。
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
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
杨时宋 1053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35 【介绍】: 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调官不赴。
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
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
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
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
高宗立,除工部侍郎
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
卒谥文靖
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
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
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
吴仪北宋 ? — 11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 【介绍】: 南剑州剑浦人字国华
吴辅子。
笃志强学,博取六经百代之书,尤深于《》、《》,皆有成说。
晚玩心于象数音律之学,自为一家。
淡于荣利,超然自适。
徽宗崇宁五年,诏求遗逸,敦迫就道,授将仕郎大晟府审验音律。
时称审律先生
罗从彦曾师事之。
有文集。
全宋文·卷二三四一
吴仪(?
——一一○七),字国华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
自少笃志强学,以穷经学古为务,不事科举。
于书无所不究,尤深于《》、《》。
晚益玩心于象数、音律之学,自成一家。
杨时罗从彦等皆曾从之学。
崇宁五年诏求天下遗逸,授将仕郎大晟府审验音律,学者因称「审律先生」。
大观元年卒。
杨时龟山》卷三○《吴国华墓志铭》,《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
杨皓北宋
全宋文·卷三○四一
杨皓字明叔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人。
崇宁间曾在合州为官。
黄庭坚称其为学甚有成就,为官敏于政而恤民。
黄庭坚《跋杨明叔简后》(《豫章先生文集》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九。
李侗宋 1093 — 11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63 【介绍】: 南剑州剑浦人字愿中世号延平先生
从学罗从彦,得其《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
退居山里,谢绝世故四十余年,讲经说道,启迪后学,答问不倦。
虽清贫而怡然自得,若无意当世而伤时忧国。
朱熹尝从受业,得其传。
卒谥文靖
有《李延平先生文集》。
全宋文·卷四○六五
李侗(一○九三——一一六三)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
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
罗从彦学,受《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
不事科举,屏居山里四十馀年。
主张「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
杨时罗从彦并称「南剑三先生」。
朱熹曾受业门下。
隆兴元年卒,年七十一。
淳祐中追谥文靖
朱熹李先生行状》。
廖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剑州将乐人字仲辰
杨时侄婿。
初游杨时门下,与罗从彦友善。
聚生徒于罗源南斋
好为诗,议论得时阃奥,而年不永。
罗绰
全宋文·卷三四○二
罗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罗从彦仲素之族人。
萧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宁浦城人字子庄
以孝闻。
李郁陈彦罗从彦同受业杨时之门。
后为清流主簿,终岁而归。
朱松尝师事之。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萧顗字子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李郁罗从彦陈彦同受业杨时之门。
晚以累举得官,为清流县主簿,终岁而归。
朱松尝师事之。
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宋元学案》卷二五。
罗革南宋
全宋文·卷四五九五
罗革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人,从彦族弟。
绍兴二十二年汀州教授
黄铢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七七
黄铢字公权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玄孙辈,京镗之婿。
庆元中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准备差遣
嘉定初信州贵溪县兼兵马都监
见所撰《豫章先生遗文跋》,杨万里诚斋》卷二三《文忠京公墓志铭》,《粤西丛载》卷二。
冯梦得
全宋文·卷七九八九
冯梦得字初心一字景说南剑州将乐(今福建将乐)人。
嘉熙二年进士
宝祐中临武
景定五年由知信州秘书丞,兼直舍人院、兼权侍右郎官
咸淳中历官太府少卿给事中、试礼部尚书
尝奏立龟山书院,扶植道学。
见所撰《豫章先生遗稿序》,《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史》卷八二、四一七,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六,《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九,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四三。
王蓂明 1484 — ?
维基
王蓂(1484年—?
),字时祯号东石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礼部主事,上三疏:一言宋儒罗从彦李侗当从祀孔庙,一言公伯寮、马融贾逵王弼、何休、戴圣王肃杜预当罢从祀,一言忠烈如龙逢、苏武等二十人、名臣如汲黯宋璟等二十人、名儒如王通、胡瑗等十四人祀典皆宜补入。
历官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嘉靖八年(1529年)四月浙江提学副使,政政归,为官忠直。
曾与同邑洪范、黄直吴悌共组“翠云讲会”,深得学者尊崇。
著有《东石学录》、《大儒心学录》、《历代忠义录》、《古今谏议集疏》等。
熊汲明 1495 — 1550
维基
熊汲(1495年—1550年)字引之号渔山愚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东坛里人,民籍。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江西乡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
丁母胡氏忧,八年服除,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转武库司员外郎,升职方司署郎中十二年七月贵州总兵牛桓以病向兵部请告避任,反而得到嘉奖,世宗认为兵部徇私,尚书王宪侍郎钱如京被罚俸,牛桓革职,熊汲被降二级调外任,贬台州府推官
十四年安庆府同知,踰年历永州府黄州府丁父忧
起补湖州府知府二十三年(1544年)正月福建提学副使,疏请罗从彦李侗从祀文庙,又建祠宁化,祀李忠定公纲,并亲自撰文为记。
以继母王恭人忧归,服阕,升广东布政司左参政,以病不起,二十九年卒,享年五十六,祀乡贤
著有《愚山诗文集》八卷。
黄守谦清末民国初 1871 — 1927
全台诗
黄守谦(1871~1927)字式垣园中埔里人。
幼入书房读书,文理学识蔚然可观。
弱冠设塾授课,尤精通于诗学。
日治后,入国语学校师范部就读,后任教于园公学校约二十年,再转任台北第三高女。
黄氏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学通新旧,对地方教育贡献良多。
曾主编《黄氏族谱》,为「桃园吟社」社员,亦喜参加诗社吟会。
曾受佩绅章,为地方士绅。
〖参考黄希隆、黄守谦镇平
黄氏族谱》(文质公派。
黄贵立),收于《台湾文献书目解题。
族谱类》,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1989年;《台湾日日新报》,「本社通信员黄守谦氏逝」,1927年5月2日,夕刊第四版;《台湾日日新报》,「守谦氏将安窀穸」,1927年5月3日,夕刊第四版;赖子清〈古今台湾诗文社〉(二),《台湾文献》10卷3期,1959年9月,页78;《桃园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桃园市志》,桃园桃园市公所,2005年
〗黄氏投身教育数十年,目前所见诗作多发表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及《台湾教育会杂志》,亦刊载于《栎社十周年大会击钵吟》、《南薰集》、《寿星集》、《开元寺徵诗录》、《环镜楼唱和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
或抒怀写志、或感时忆旧,多与师友相关,由此或可勾勒黄氏交游网络,并一窥当时教育人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