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赵子泰
全宋诗
赵子泰字来叔,曾在越州程俱赵子昼唱和,生平不详。
蒋彝北宋 1074 — 1122
全宋文·卷三一三三
蒋彝(一○七四——一一二二)字子有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堂孙。
以父荫授太庙斋郎,调润州金坛簿。
政和二年权提辖陕西坑冶,六年提举两浙路常平,擢直秘阁、权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
宣和四年复知明州六月卒,年四十九。
程俱撰《蒋公墓志铭》(《北山小集》卷三○)。
主要活动
  • 1116年-1119年,两浙路苏州(江苏省苏州市),两浙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18年-1119年,两浙路杭州(杭州市),两浙路转运副使
  • 1122年,两浙路明州(鄞县),明州知州,六月甲辰卒
毛随北宋 1077 — 1131
全宋诗
毛随(一○七七~一一三一)字彦时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
叔度父。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调秀州华亭县尉,移明州鄞县主簿江宁府司户参军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入为司封员外郎
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五。
事见《北山》卷三三《朝散大夫尚书司封员外郎致仕毛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三二○一
毛随(一○七七——一一三一)字彦时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
绍圣四年进士及第,调秀州华亭县尉
秩满,调明州鄞县主簿
文林郎,为江宁府司户曹事。
崇宁初,入邪籍,罢归。
稍起,入为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通判虔州
建炎四年秋,入对称旨,诏为尚书司封员外郎
以疾请老,诏以本官致仕。
绍兴元年四月卒,年五十五。
程俱尚书司封员外郎毛公墓志铭》(《北山小集》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097年,进士
  • 1130年-113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封郎中
江公亮南宋
全宋诗
江公亮字元弼开化(今属浙江)人。
溥子(《漫塘文集》卷二四《书衢州江氏小山祖墓记碑阴》)。
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句容县(《景定建康》卷二七)。
全宋文·卷三五○四
江公亮字元弼衢州开化(今浙江开化)人。
元符三年进士政和三年上虞县
绍兴初仓部郎,迁左朝散大夫、直秘阁
十年,除宗正少卿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刘宰《书衢山江氏小山祖墓记碑阴》(《漫塘文集》卷二四)。
全宋文·卷六七○五
江公亮字元弼衢州开化(今浙江开化)人。
溥子。
嘉泰四年句容县嘉定间抚州
刘宰撰《书衢州江氏小山祖墓记碑阴》(《漫塘集》卷二四),程俱北山》卷一九、《景定建康》卷二七。
主要活动
  • 1100年,进士
  • 1212年-1214年,江南西路抚州(抚州),抚州知州,1214年8月13日罢与宫观
  • 1213年-1214年,江南西路抚州(江西省临川区),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219年-1221年,成都府路嘉州(四川省乐山市),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赵子昼宋 1089 — 11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42 【介绍】: 宗室,字叔问
赵德昭五世孙。
徽宗大观元年进士
警敏强记,工书。
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
高宗建炎中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礼》八十篇。
累迁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奉祠归。
有《崇兰集》。
全宋诗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号西隐老人,燕王德昭五世孙。
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进士,授签书大名府判官
累官宪州通判
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迁刑部侍郎
南渡后,历太常少卿,知秀州奉祠以归。
高宗绍兴十二年卒,年五十四。
有《崇兰集》二十卷,已佚,又有《肯綮录》一卷行世。
事见《北山》卷三三《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燕懿王之后。
大观元年进士第,为宗室第一。
起家签书大名府判官厅公事。
后为刑部员外郎
南渡后以驾部员外郎召,迁左司员外郎太常寺少卿,除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迁兵部侍郎
请外补,以徽猷阁直学士秀州明年平江府
力请祠,提举江州太平观,寓止衢州凡七年。
绍兴十二年以疾告老,迁左中奉大夫致仕。
是年卒,年五十四。
著文集二十卷。
程俱赵公墓志铭》(《北山》卷三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107年,进士
  • 1122年-1123年,京东东路密州(诸城市),密州知州
  • 1123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郎中
  • 113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30年-113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左司郎中
  • 113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右司郎中
  • 113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131年-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132年-113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都承旨
  • 1133年-113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侍郎
  • 1135年,两浙西路平江府(苏州),平江府知府,二月到任
李若璞
全宋诗
李若璞,生平不详。
回文类聚》编次于程俱之后,姑编于此。
郑作肃北宋
全宋诗
郑作肃字恭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年,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九)。
历知常州吉州镇江府三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八五)。
三十二年,改知湖州
事见民国《吴县志》卷六五。
全宋文·卷四○一三
郑伯肃,字恭老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绛子。
宣和三年进士绍兴五年常州,历吉州湖州,均有惠政。
见《吴中人物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全宋文·卷三五○六
郑作肃字恭老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
绛子。
宣和三年进士
镇江府学官
建炎间通判临安府。
绍兴中监察御史太府少卿太常少卿,出知常州吉州湖州,均有惠政。
程俱门人。
见《吴中人物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一、六六之七七、刑法二之一○一,及其所作《北山集后序》。
主要活动
  • 1121年,进士
  • 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祠部郎中
  • 1132年-113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1133年10月守左司员外郎
  • 113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左司郎中
  • 1133年-113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右司郎中
  • 1135年-1137年,两浙西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 113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152年-1154年,江南西路吉州(吉安),吉州知州,1154年8月知吉州还
  • 1159年-1160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
  • 1160年-1161年,两浙东路衢州(西安县),衢州知州
  • 1162年-1164年,两浙西路湖州(吴兴),湖州知州,十二月到任
方惟深北宋 1040 — 11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0—1122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徙居长洲字子通
方龟年子。
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
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
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
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
有《方秘校集》。
全宋诗
方惟深(一○四○~一一二二)字子通,原籍莆田(今属福建),父卒葬长洲(今江苏苏州),因家焉。
举乡贡第第一,试进士不第,遂与弟躬耕。
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诏举遗逸,得兴化军助教
宣和四年卒,年八十三。
有《方秘校集》十卷,已佚。
事见《北山小集》卷三三《莆阳方子通墓志铭》、《直斋书录解题》卷二○。
今录诗二十七首。
李诫北宋 ? — 11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0 【介绍】: 郑州管城人字明仲
初任通直郎
哲宗元祐七年,试将作监主簿,其后历将作监丞少监及监。
时朝廷大建造,如兴建尚书省开封府廨等,均出其手。
绍圣四年,奉敕重修《营造法式》,元符三年成书,甚为精密。
积官至中散大夫、知虢州
博学多艺,书画并精,藏书数万卷,手抄者数千卷。
又有《六博经》、《古篆说文》、《续山海经》、《续同姓名录》等。
全宋文·卷二九四四
李诫(?
——一一一○),字明仲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南公次子。
元丰八年恩补郊社斋郎,调曹州济阴县,迁承务郎
元祐七年,以承奉郎将作监主簿
绍圣三年,迁承事郎将作监丞
元符中建王邸成,迁宣议郎,被旨著《营造法式》二十四卷(存),诏颁之于天下。
崇宁初宣德郎将作少监
二年冬,请外以便养,以通直郎西京转运判官,不数月复召入为将作少监,迁将作监
积官至中散大夫、知虢州
大观四年以疾卒。
工书善画,得古人笔法。
喜著书,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古篆说文》十卷等。
程俱李公墓志铭》(《北山小集》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109年-1110年,永兴军路虢州(灵宝),虢州知州
贺铸北宋 1052 — 11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1125 【介绍】: 卫州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孝惠皇后五代族孙。
神宗熙宁中恩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哲宗元祐六年,以李清臣苏轼等荐,改承事郎
徽宗立通判泗州,徙太平州,因不得志,于大观中致仕,退居苏、常。
家中藏书万卷,手自校雠。
工诗文,尤长于词。
有《东山乐府》、《庆湖遗老集》。
全宋诗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
唐贺知章为远祖,因自称越人
初以外戚恩为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
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
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
又以荐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
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
善为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
诗亦为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
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
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
参校清乾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贺铸(1052-1125)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
因作词有"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句,世称贺梅子
有《庆湖遗老集》、《东山》(又称《东山寓声乐府》)。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
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
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
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
能诗文,尤长于词,风格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
著《庆湖遗老集》《东山词》等。
曾多次登临黄鹤楼,有五绝《题黄鹤楼石镜亭》、五律《送左禹赴江夏》、五古《黄鹤楼》、七古《登黄鹤楼怀古兼寄潘豳老昆仲》、七律《答致仕吴朝请潜登黄鹤楼见招》《雪后同吴达夫慎献玉登黄鹤楼》《和别清凉和上人》等。
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治今河南淇县)人。
孝惠皇后之族孙。
喜谈当时事,可否不少假借,人以为近侠。
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
尤长于度曲。
娶宗室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
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
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
退居吴下,稍务远引事故。
家藏书万馀卷。
手自校雠,以是杜门将遂其老。
所为词章,往往传播人口。
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存)传世。
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主要活动
  • 1071年-107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右班殿直,是岁宦游汴京,官右班殿直
  • 1075年-1077年,河北西路赵州临城(河北临城),临城酒税,监临城酒税
  • 1078年-1081年,河北西路磁州滏阳(河北磁县),都作院官,是年六月,在滏阳,有诗
  • 1082年-1086年,京东西路开封府开封广津门(河南开封),宝丰监钱官,是年七月,自京赴徐,于广津门外赋诗
  • 108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将作大匠,是年正月,在京,领将作属赋诗
  • 1087年,京畿路开封府陈留(河南开封),管界巡检,是年十一月,抱病赴和州任管界巡检,舟次陈留阻雪赋诗怀友
  • 1088年-1094年,京畿路开封府陈留(河南开封),石迹戍官,去年冬,阻雪陈留,是年二月方行,有诗
  • 1095年-110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江夏宝泉监,是年九月,离京将赴江夏宝泉监任
  • 1101年-1117年,淮南东路泗州临淮(江苏泗洪),通判,是岁,以宣义郎通判泗州,有词
  • 1118年,两浙路苏州苏州(江苏苏州),承议郎;朝奉郎,是年,迁承议郎,赐五品服,以后族恩迁朝奉郎
  • 1119年-1120年,两浙路苏州苏州(江苏苏州),朝奉郎,是年,寓居苏州,再致仕
王汉之北宋 1054 — 11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3 【介绍】: 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彦昭
王介子。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真州,时诏诸道经画财用,汉之请先置都籍,从之。
入为开封府推官
历知、苏、、洪等州,又连徙五州,入为工部侍郎
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卒。
全宋诗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汝州教授
和州防御推官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金华渑池二县。
绍圣四年(一○九七)颍州真州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河东路常平,入为开封府推官
崇宁二年(一一○三)始,历知州府。
宣和五年卒,年七十。
有文集三十卷,已佚。
事见《北山小集》卷三四《王公行状》,《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
熙宁六年进士甲科,调秀州司户参军
累迁太常少卿
蔡京引为讲议司参详官
历礼、户、兵、工诸部侍郎,知、苏、定诸州,徙江宁
以平方腊之功迁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
宣和五年卒,年七十。
其子集其文得三十卷。
程俱王汉之行状》(《北山》卷三四),《口耆旧传》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73年,进士
  • 1098年-109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鸿胪寺丞
  • 1099年-1101年,淮南东路真州(仪征市),真州知州,1101年7月奏事
  • 110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郎中
  • 110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工部郎中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郎中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常少卿
  • 1103年-1104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兼安抚使
  • 1103年-11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侍郎
  • 1104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04年-1105年,两浙路苏州(苏州),苏州知州
  • 1105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5年-1106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6年-110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兵部侍郎
  • 1107年-1108年,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成都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07年-1108年,京西北路蔡州(河南上蔡县),蔡州知州
  • 1107年-1109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108年-1109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青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9年,京东西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 1109年-1110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1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工部侍郎
  • 1110年-1112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16年-1118年,淮南西路濠州(凤阳县),濠州知州
  • 1119年-1123年,江南东路江宁府(南通),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
王涣之北宋 1060 — 11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0—1124 【介绍】: 衢州常山人字彦舟
王汉之弟。
神宗元丰二年进士
杭州越州教授
哲宗元祐三年太学博士
九年请外,通判卫州
入朝编《两朝鲁卫信录》。
徽宗立,以荐召对,言“求言非难,听之难;听言非难,察而用之难”。
吏部员外郎,充国史院编修官
中书舍人
崇宁元年,进给事中吏部侍郎
二年宝文阁待制广州,道削职知舒州
淮右饥,赈活万人。
入党籍罢,旋知广州,为广南东路经略安抚
在广三年,颇著声迹。
大观元年召赴阙,寻出知、滁等州。
以疾提举明道宫。
恬于仕进,每云“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官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王涣之(一○六○——一一二四)字彦舟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
元丰二年,未冠登进士第,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
元祐中太学博士通判卫州,入编修《两朝鲁卫信录》。
徽宗立,召对,拜吏部员外郎,擢起居舍人中书舍人
崇宁初给事中,除吏部侍郎
入党籍,解职出知广、扬诸州。
张商英引为给事中吏部侍郎
复出守,知中山府,以疾提举明道宫。
宣和六年卒,年六十五。
著有文集三十卷。
程俱王汉之墓铭》(《北山》卷三○),《京口耆旧传》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79年,进士
  • 1096年-11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郎中
  • 1099年-11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院编修官
  • 11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尚书左司郎中
  • 1101年-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01年-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舍人
  • 1102年-1104年,淮南西路舒州(安庆市),舒州知州,8月落职?
  • 1102年-111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103年-111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侍郎
  • 1104年-1107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广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4年-1107年,广南东路连州(广东省连州市),连州知州
  • 1107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7年-1118年,淮南东路滁州(滁州市),滁州知州
  • 1107年-1119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1108年3月知杭州
  • 1108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9年-1110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19年-1121年,河北路中山府(河北省定州市),中山府知府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