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吴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处州龙泉人字圣取
进士
历知江都县,入为太学博士
赵挺之荐,擢右正言,迁左司谏
徽宗时元祐党论复起,首论范纯礼为朋附党与。
后受曾布指,疏劾韩忠彦而罢之。
性鸷忍,疾视善类,排逐大臣最多。
蔡京用为给事中吏部侍郎
出知光州
官终工部侍郎
曾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昌军南丰人
曾布玄孙。
孝宗时曾知翁源乐昌二县,以化民成俗为急务,籍官田之入以养士,使文化大兴,邑人祀之于学。
江褒北宋 1069 — 11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9—1117 【介绍】: 信安开化人字仲嘉
江袖弟。
未冠入太学,文章屡出诸生上。
哲宗绍圣中进士第枢密曾布妻以女。
初为寿州司户参军,屡迁至湖州司兵曹事。
为吏宽而不扰,理有所在,则未尝苟随。
任满尝获召国门政事堂,未赴而病卒。
曾纡宋 1073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5 【介绍】: 建昌军南丰人字公兖晚号空青老人
曾布子。
以荫补承务郎
哲宗绍圣中复中弘词科。
徽宗崇宁二年,坐党籍编管永州
高宗绍兴初,除直显谟阁,上书辨说宣仁后诬谤。
进直宝文阁、知信州,寻移知衢州,未上任卒。
有《空青集》。
全宋诗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
布第四子。
初以荫为承务郎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布为二后山园陵使,辟为从事
崇宁二年(一一○三),入元祐党籍,编管永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八六之七)。
会赦,调监南京河南税,改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
通判镇江府,知楚州秀州提举京畿常平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再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移两浙路
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抚州
三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四年,改福建路提点刑狱
五年,除知信州,未之官卒,年六十三。
有《空青遗文》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南游纪旧》一卷(同上书卷一一),已佚。
事见《浮溪》卷二八《右中大夫宝文阁衢州曾公墓志铭》。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三○八四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卷(一作公衮),晚自号空青老人
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
布第四子。
以荫补官,绍圣中复中宏词科
崇宁二年,坐党籍贬○陵。
建炎中两浙转运副使
绍兴二年,除直显谟阁
历知、信、衢三州。
官终直宝文阁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三。
汪藻曾公墓志铭》(《浮溪》卷二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四,《宋人法书》第三册等。
曾巩北宋 1019 — 10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83 【介绍】: 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曾易占子。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
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
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财之要。
次年,加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旋擢中书舍人
曾校理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典籍。
尤擅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追谥文定
有《元丰类稿》。
全宋诗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南丰)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历知齐、、福、明、、沧诸州。
神宗元丰三年(一○八○)三班院,迁史馆修撰
五年,为中书舍人
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
理宗时追谥文定
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曾巩欧阳修门下,以散文著称。
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
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为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
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
集外诗附于编末。
词学图录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
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
好藏书,珍藏古籍达两万余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
曾校勘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
陈师道王无咎曾肇曾布等皆其门弟子。
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
另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
有词见《梅苑》。
全宋文·卷一二三一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南丰)人,致尧孙。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福、明、亳诸州。
神宗元丰三年留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兼判太常寺五年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年六十五。
人称南丰先生理宗时追谥文定
曾肇《行状》,林希《墓志铭》(《元丰类稿》附录),《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曾巩诗文俱称著于世,尤以散文见长,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著《元丰类稿》五十卷(存)、《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另有史学著作《隆平集》。
龚大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瀛州人
龚夬弟。
少有重名,清介自立。
河阳曾布欲见之而不可得。
御史大壮劝使早去,以为畏友。
不幸早卒。
沈辽北宋 1032 — 10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85 【介绍】: 杭州钱塘人字睿达
沈遘弟。
好学尚友,趣操高爽,不喜进取。
用兄任监寿州酒税。
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杭州军资库
初受知于王安石,及安石当国,日益见疏。
华亭县,以嫌夺官流永州,徙池州,流连江湖间数年,益偃蹇傲世。
筑室齐山名云巢。
与兄、从叔沈括称沈氏三先生
文章雄奇峭丽,尤长于诗。
有《云巢编》。
全宋诗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睿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遘弟。
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
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
曾为人书裙带,转辗为神宗所见,以为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为民,流放永州(《按麈馀话》卷一)。
后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
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睿达墓志铭》)。
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
所著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
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
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即前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简称宋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及《宋文鉴》、《永乐大典》、《宋诗纪事》等。
另从《宝真斋法书赞》辑得异文甚多的《昭君操》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二四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睿达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以兄任入官,为将作监主簿、监寿州酒税。
吴充荐监内藏库,未踰年,复荐监金耀门书库
熙宁间,历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奉礼郎、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
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
工词章,尤长于为诗,善书法,楷、行俱佳,为王安石曾布所称。
与兄遘,从叔括,称沈氏三先生
元丰八年二月九日卒,年五十四。
著有《云巢编》。
黄庭坚撰墓志铭(《云巢编》附录),《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江衍北宋
全宋诗
江衍字巨源兰溪(今属浙江)人。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
山阴鄞县主簿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迁庐州观察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
元丰六年(一○八三),为京西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三三三)。
官至四川提举(《安岳》卷七《送江衍巨源提举赴阙》)。
事见清嘉庆兰溪县志》卷一四。
全宋文·卷一七○七
江衍字巨源兰溪(今浙江兰溪)人。
受业于陈襄嘉祐六年进士,官鄞县主簿,迁庐州观察推官
熙宁六年曾布辟为司农寺勾当公事
元丰中,为奉议郎权发遣提举梓州路常平等事,改京西转运判官四川提举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六、三三三,《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一,《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
韩忠彦北宋 1038 — 11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109 【介绍】: 相州安阳人字师朴
韩琦子。
少以父任补官,复第进士
开封府判官,知瀛州
神宗元丰四年,以给事中奉使辽贺生辰。
还拜礼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定州
哲宗元祐中,召为户部尚书,擢尚书左丞,改同知枢密院事,进知院事
徽宗即位,拜门下侍郎,陈予仁恩、开言路、去疑似,戒用兵四事。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旋进左仆射
因与右相曾布不合,出知大名府,继论劾不已,遭谪,以宣奉大夫致仕。
名入元祐党籍。
有文集、奏议等。
全宋诗
韩忠彦(一○三八~一一○九)字师朴安阳(今属河南)人。
琦长子。
以父荫为将作监簿,复举进士
秘书丞召试馆职,为开封府判官三司盐铁判官,出通判永宁军
召为户部判官
神宗元丰中父丧,服除,擢天章阁待制、知瀛州
礼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定州
哲宗元祐中,召为户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
哲宗亲政,以观文殿学士真定府,移知定州
资政殿学士,改知大名府
徽宗即位,以吏部尚书召拜门下侍郎
踰月,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进左仆射门下侍郎封仪国公
右相曾布不协,以观文殿大学士大名府
累贬磁州团练副使,以宣奉大夫致仕。
大观三年卒,年七十二。
事见《西台集》卷一五《丞相仪国公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六
韩忠彦(一○三八——一一○九)字师朴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琦长子。
少以父任补官,复举进士
神宗初,以秘书丞召试,除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元丰中,历户部副使,知瀛州,拜给事中礼部尚书
元祐四年,自户部尚书尚书左丞,改同知枢密院事,迁知院事
哲宗亲政,以观文殿学士真定府定州;降资政殿学士,改知大名府
徽宗即位,以吏部尚书召拜门下侍郎,进左仆射封仪国公
崇宁中,四谪至磁州团练副使,入元祐党籍。
大观三年卒,年七十二。
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有附传。
叶康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人字景温
进士
光化县,民皆编竹为屋,康直始教用陶瓦,以杜火患。
谷城知县丰稷俱有治绩,时有“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之谣。
曾布行新法,以为司农属。
哲宗元祐间宝文阁待制亳州,通浚积潦,民获田数十万亩。
召为兵部侍郎卒,年六十四。
全宋文·卷一八二七
叶康直(一○二八——一○九一)字景温建州(治今福建建瓯)人。
熙宁中进士第,知光化县,有政绩。
司农寺勾当公事,历永兴秦凤陕西路转运判官泾原陕西转运副使
元祐初直龙图阁、知秦州,改知河中府,复知秦州
宝文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知亳州
元祐六年,召为兵部侍郎,寻卒,年六十四。
见《宋史》卷四二六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八。
傅楫北宋 1042 — 11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1102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元通
孙觉陈襄学。
英宗治平四年进士
曾布荐,迁太常博士
徽宗即位,擢监察御史,累拜中书舍人
曾布当国,自以有汲引恩,冀为所用,而略无倾下,凡事有不当者,悉极论之。
每以遵祖宗法度、安静自然言于徽宗
后见时事浸异,上疏乞去,以龙图阁待制亳州
全宋诗
傅楫(一○四二~一一○二)字元通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扬州司户参军曾布荐为太常博士
徽宗端王时,说书
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右正言邹浩得罪,坐与语言交通及遗银叙别免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八)。
徽宗即位,历监察御史国子司业,拜中书舍人
上疏丐去,以龙图阁待制亳州
崇宁元年卒,年六十一。
事见《浮溪》卷二六《朝请郎龙图阁待制亳州少师傅公墓志铭》,《宝祐仙溪志》卷四、《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二二一二
傅楫(一○四二——一一○二)字元通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治平四年进士,调扬州司户参军,历福清丞,知龙泉县
曾布荐,为太常博士
绍圣初,为诸王府说书,进侍讲
元符元年,再迁诸王府翊善
二年,坐与邹浩赆行免官。
徽宗即位,召为司封员外郎,历监察御史国子司业起居郎,拜中书舍人
寻乞外,以龙图阁待制亳州
崇宁元年卒,年六十一。
汪藻龙图阁待制傅公墓志铭》(《浮溪》卷二六),《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张夫人北宋
全宋诗
张夫人海州怀仁监酒使臣之女。
神宗熙宁初方六七岁时,魏夫人曾布妻)教诵诗书。
哲宗绍圣初入禁中。
靖康之变,从昭慈圣献南渡钱塘
年八十馀卒。
事见《挥麈三录》卷二。
王雱北宋 1044 — 10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076 【介绍】: 抚州临川人字元泽
王安石子。
性敏甚,未冠已著书数万言。
英宗治平四年进士
作策三十余篇及《老子训传》等,镂版行世。
神宗熙宁四年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受诏撰《诗义》、《书义》,擢天章阁待制侍讲
书成,迁龙图阁直学士,以病辞。
所著尚有《论语解》、《孟子注》、《南华真经新传》等。
全宋诗
王雱(一○四四~一○七六),一作旁(《临川文集》卷六○《添差男旁句当江宁粮料院谢表》),字元泽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安石次子。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授旌德,不赴。
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
七年,迁天章阁待制侍讲(同上书卷二五二)。
八年,加龙图阁直学士(同上书卷二六五)。
九年卒,年三十三(同上书卷二七六)。
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二六九
王雱(一○四四——一○七六)字元泽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王安石子。
性敏甚,未冠已著书数万言。
治平四年进士,调旌德
尝作策三十馀篇,极论天下事,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
邓绾曾布荐之于神宗,召见,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
受诏撰《书义》、《诗义》,擢天章阁待制侍讲
熙宁九年卒,年三十三;特赠左谏议大夫
有《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存),《论语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
见《临川集》卷八四,《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二○二、二○五,《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宋元学案》卷九八,《全宋词》卷一。
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后有附传。
陈次升北宋 1044 — 11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9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当时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以荐为监察御史
哲宗立察访江湖,举劾蹇周辅父子所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建言除额外上供及定役法。
绍圣中殿中侍御史,累章劾章惇蔡卞,得罪,谪监南安军酒税。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复极论曾布蔡京之恶。
右谏议大夫
崇宁间入党籍,累降职,除名编管循州
政和中复旧职卒。
全宋诗
陈次升(一○四四~一一一九)字当时仙游(今属福建)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宝祐仙溪志》卷四)。
历知安丘县,累迁监察御史
哲宗立提点淮南河东刑狱。
绍圣中,复为监察御史,进左司谏,谪南安军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迁右谏议大夫
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颍昌府,继除名编管循州
政和中,复旧职。
宣和元年卒,年七十六(同上书)。
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二四○
陈次升(一○四四——一一一九)字当时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熙宁六年进士,知安丘县,为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
绍圣中殿中侍御史,进左司谏,得罪谪监南安军酒税。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迁右谏议大夫
崇宁初宝文阁待制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
政和中复旧职。
重和二年卒,年七十六,有《谠论集》。
见《宋史》卷三四六《陈次升传》,元陈则中《待制陈公行实》(载《谠论集》卷五)。
章甫北宋 1045 — 11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106 【介绍】: 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
临川,移知寿春
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
元丰中山阴县,监左藏北库。
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
徽宗即位,知虔州
崇宁初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
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
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任伯雨北宋 1047 — 11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19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德翁
任孜子。
进士第
累官左正言,上章弹击章惇蔡卞
徽宗建中靖国初,反对调和元祐绍圣两党,言君子、小人不能并进。
又论弃湟、鄯州,以安边息民。
谏省半岁,凡上一百零八疏。
大臣畏其多言,改权给事中
将劾曾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
崇宁间,编管通州,移昌化
谥忠敏
有《春秋绎圣新传》等。
全宋诗
任伯雨(一○四七?
~一一一九?
),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孜子。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
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
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
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
宣和初卒,年七十三。
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二三四二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号得得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孜子。
元丰五年进士及第,调施州清江主簿,知雍丘县
有善政,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
建中靖国元年,擢左正言
谏省半岁,凡上一百八疏。
大臣畏其多言,使权给事中
伯雨抗论愈力,忤曾布,徙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
崇宁初列奸党,削籍编管通州,徙昌化
宣和初卒,年七十三。
绍兴中特赠直龙图阁右谏议大夫淳熙中赐谥忠敏
所著有《春秋绎圣新传》十二卷、《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欧阳棐北宋 1047 — 11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13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叔弼
欧阳修子,欧阳发弟。
广博强记,其文如父。
以荫补秘书省正字,后登进士乙科
服除始仕,为审官院主簿,累迁职方、礼部员外郎,知襄州
以忤曾布妇弟魏泰,徙知潞州,旋又罢去。
哲宗元符末,还朝,历吏部右司郎中,以直秘阁蔡州
未几,坐党籍废。
有《尧历》、《合朔图》、《历代年表》、《三十国年纪》、《九朝史略》、《集古总目》及文集等。
全宋诗
欧阳棐(一○四七~一一一三)字叔弼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修子。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乙科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
历知蔡州
后以坐党籍废十馀年。
徽宗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七(《西台集》卷六《欧阳叔弼传》)。
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曾肇北宋 1047 — 11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07 【介绍】: 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开
曾布弟。
英宗治平四年进士
崇文院校书馆阁校勘国子直讲,删定《九域志》。
哲宗元祐初,为《神宗实录》检讨,擢中书舍人
出知颖、邓诸州,有善政。
徽宗立,复为中书舍人,请录已死元祐党人,迁翰林学士侍读
为相,避禁职,提举中太一宫。
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后安置汀州
卒谥文昭
有《曲阜》等。
全宋诗
曾肇(一○四七~一一○七)字子开南丰(今属江西)人。
巩幼弟。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
初仕黄岩主簿郑州教授,召为同知太常礼院,迁国史编修官
哲宗元祐初起居舍人,未几为中书舍人
四年(一○八九)出知颍州,徙陈州
七年,召为吏部侍郎,不久出知徐州,徙江宁府
奉召入对,语恶权贵,降知滁州,历泰州海州
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因兄曾布为相避近职,提举中太一官,未几出知陈州,历太原应天府,扬、定二州。
崇宁初入元祐党籍,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
大观元年卒,年六十一。
有《曲阜》四十卷及《奏议》、《西垣集》、外内制集多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
清康熙间裔孙曾俨掇拾遗文为《曲阜》四卷。
事见《曲阜》卷四附录《行状》及《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曾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曲阜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曾肇(1047-1107) 南丰人
巩弟。
有词见《过庭录》。
全宋文·卷二三七五
曾肇(一○四七——一一○七)字子开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
巩幼弟。
治平四年进士,历崇文院校书馆阁校勘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
国史编修官,进吏部郎中
元祐元年,为《神宗实录》检讨,擢起居舍人,转中书舍人
乞外,历知州府。
七年,入为吏部侍郎
出知徐州江宁府
绍圣元年,徙知瀛州
又历知海州
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侍读,改龙图阁学士,复出知州府。
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徙岳州,继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
大观元年卒于镇江,年六十一,绍兴初谥文昭
著有《曲阜》等。
杨时曾公神道碑》(《曲阜》附录),《宋史》卷三一九《曾肇传》。
钱遹北宋 1050 — 11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1121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德循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通判越州,至校书郎
徽宗崇宁初,为殿中侍御史,劾曾布援元祐旧党,挤绍圣忠贤。
侍御史,进中丞,请治元符末大臣废刘后事,韩忠彦曾布李清臣黄履等皆坐贬。
蔡京取青唐议,籍元祐党。
屡为言者所疏,以述古殿直学士致仕。
方腊攻占婺州,逃奔兰溪,为方军所杀。
全宋诗
钱遹(一○五○~一一二一)字德循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
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洪州推官
累迁越州通判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提举荆湖北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二)。
徽宗崇宁初,为殿中侍御史
曾布,进中丞
踰年,知颍昌府,改滁州,徙宣州
五年(一一○六),知秀州(同上书职官六○之一八),以事屏居婺州十五年。
宣和三年,为方腊所杀,年七十二。
宋史》卷三五六、《敬乡录》卷三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钱遹(一○五○——一一二一)字德循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熙宁九年进士甲科,调洪州推官,累迁通判越州,至校书郎
徽宗立,擢殿中侍御史,出提举湖北常平
崇宁元年,召为都官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二年,迁工部尚书侍读三年,以枢密直学士颍昌府四年,徙宣州
复为工部尚书
大观二年,以述古殿直学士致仕。
宣和三年方腊陷婺,兰溪灵泉寺,被杀,年七十二。
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又见《浦阳人物记》卷下。
郭知章北宋 ? — 11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龙泉人字明叔
郭知微弟。
英宗治平二年进士
历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以荐为监察御史
哲宗亲政,上书请增谏官
殿中侍御史
究《神宗实录》诬罔事,请究治吕大防等。
又请复元丰役法。
左司谏中书舍人
报聘于辽。
徽宗立曾布用为工部侍郎,知太原府,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
旋入党籍。
政和初卒。
全宋诗
郭知章(?
~一一一一),字明叔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清乾隆江西通志》卷四九),从刘彝广西幕府
神宗元丰中分宁县(宋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一四《明叔知县示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
历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入为监察御史
哲宗绍圣中左司谏权工部侍郎,为中书舍人
元符二年(一○九九),以集贤殿修撰和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七)。
徽宗立,为工部侍郎,加宝文阁直学士,知太原府
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
罢知邓州,旋入党籍。
政和初卒。
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一八四八
郭知章(?
——一一一一),字明叔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
治平二年进士
历知浮梁分宁县,知海州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为监察御史
哲宗亲政,迁殿中侍御史,请复元丰役法。
左司谏权工部侍郎,为中书舍人,以集贤殿修撰和州
徽宗立,为工部侍郎,加宝文阁学士、知太原府
召拜刑部尚书知开封府,为翰林学士
罢知邓州,旋入党籍。
后数年,复显谟阁直学士
政和初卒。
宋史》卷三五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