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0?—800?
字公绪,号东海钓客,排行十四,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玄宗天宝中赴京应试未第,天宝末避乱归越,隐居剡山。德宗建中元年(780)隐泉州九日山,三、四年间归隐越州。贞元七年(791)徐泗节度张建封征为从事,检校校书郎。十六年返居润州茅山,未几卒。生平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宋高似孙《剡录》卷三本传、《唐诗纪事》卷二八、宋李昭𤣱《跋秦系诗》、宋刘克庄《跋秦系诗》。近人赵昌平有《秦系年表》(附《秦系考》)。系工诗,以五言著称。韦应物赠诗云:“五言今日为君休”。(《答秦十四校书》)与刘长卿唱酬甚密,二人唱和诗曾编成《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权德舆为之序曰:“彼汉东守(刘长卿)尝自以为五言长城,而公绪用偏伍奇师,攻坚击众,虽老益壮,未尝顿锋。”《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收诗1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42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占籍洛阳(今属河南)。唐安史之乱时,全家避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自称“余少为江南客”(《金陵五题》引)。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开始进入仕途。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刘禹锡时任屯田员外郎,为革新之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叔文、伾)刘柳(宗元)”。顺宗被迫让位与宪宗,革新失败,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召回,又出为连州刺史,历夔、和二州。文宗初,为主客、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不久,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宗初,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平见其临终前所撰《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及今人卞孝萱所著《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评传》。刘禹锡以诗文称,哲理亦佳。“早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称‘刘柳’,晚与居易为诗友,号‘刘白’”(《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存诗约800余首,名篇甚多。评者谓其“无体不备,蔚为大家”(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宋黄庭坚《跋刘梦得〈三阁辞〉》)。“七言尤工”(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绝句尤工”(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又谓其“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竹枝》始于刘梦得,……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刘宾客嘉话录》)之主张,为宋代江西诗派所信服(参阅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八),所撰之若干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参阅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〇、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八)。其诗文合集,以《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刘禹锡集》较完备。注本有近人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證》。《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5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宋诗
陈以庄,字敬叟,号月溪,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清康熙《建安县志》卷七)。与刘克庄多交往。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九四《陈敬叟集序》。今录诗二首。
全宋诗
方武裘,莆田(今属福建)人。刘克庄友,方大琮叔。事见《志雅堂杂钞》卷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为乡先生,刘克庄曾从其受业。终身贫穷,而弟子成名者众。卒时,克庄以诗哭之甚哀。
全宋诗
黄珩,闽人。祖润族叔。与刘克庄有唱和。今录诗二首。
词学图录
黄孝迈,字德文,号雪舟。尝从刘克庄游。有《雪舟长短句》。
全宋诗
黄祖润,闽(今福建)人。官户曹参军。有和刘克庄百梅绝句(《后村题跋》卷一○)。今录诗三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士达。宋婺州金华人,字德甫,号梅谷。宋自逊从弟。有诗名,为刘克庄所称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吉甫,号兰室。宋甡次子。承父学。刘克庄尝跋其《和陶诗》,称其自少至老,足不出闾巷,有久幽不改之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世复。授福州怀安尉,年少而处事老成。有豪家讼田,数年不能决,必昌折以礼法,两争遂息。移兴化录事参军,廉正无私,不畏权贵,冤狱得免。刘克庄赠诗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