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王涯中唐 765 — 8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太原人字广津
德宗贞元进士,登宏辞科。
初为蓝田,召充翰林学士,拜右拾遗
宪宗元和初虢州司马
后累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穆宗时剑南东川节度使,后又任盐铁转运使江南茶使等。
文宗时进封代国公,拜司空,加开府仪同三司,仍兼领江南茶使
、青等州铜铁冶赋税,罢京畿榷酒钱,变茶法为官采官卖。
博学好古,能为文,家书数万卷。
甘露之变时,为相,不预李训等谋,被宦官仇士良等冤杀。
字广津
太原人
贞元八年进士
又举宏词
累擢翰林学士
起居舍人
元和中工部侍郎
封清源县男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罢相。
兵部侍郎
文宗朝为左仆射
以本官复同平章事
封代国公
司空
开府仪同三司
李训谋诛宦官
事败。
仇士良
笞令手书自诬同谋诛。
昭宗天复初大赦。
明其冤。
追复爵位。
权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天水略阳人字大圭
权德舆子。
宪宗元和二年进士第
监察御史,有美称。
宰相李宗闵荐为中书舍人
李训得宠,以《周易博士翰林舍人高元裕给事中郑肃韩佽等连章劾倾覆阴巧,且乱国,不宜出入禁中,不听。
宗闵贬,亦贬阆州刺史
文宗怜其母病,徙郑州
诛,时人以为明祸福大体,能世其家。
释普岸中唐 770 — 84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蔡氏
汉东人也。
弱龄颖慧。
性脩洁。
荤膻之物未尝入口。
出就师传。
通经义。
秉翰摅辞。
有可观者尝入僧舍。
览佛经。
味玩不能已。
叹曰。
出世之法。
非造次可及。
即辞亲。
百丈山怀海禅师
咨询心要。
久之落发登戒品。
寻受记莂。
已而出世安六寿山院。
示众云。
神光不昧。
万古徽猷。
入此门来。
莫存知解。
大和中振策东游天台
遍览形胜。
平田之地乃卜筑焉。
有僧到参。
打一柱杖。
其僧近前。
把住柱杖
老僧适来造次。
僧却打一柱杖。
云。
作家作家。
僧礼拜把住云。
阇梨造次。
僧大笑。
云者个师僧。
今日败阙也。
又尝有偈云。
大道虚旷。
常一真心。
善恶勿思。
神清物表。
随缘饮啄。
亦复何为。
会昌三年
集弟子垂训而灭。
寿七十四。
弟子全亮唯约等。
郭行馀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人
宪宗元和时,登进士第
累擢京兆少尹
尝路遇京兆尹刘栖楚,不避道,栖楚捕其导从系之,行馀移书论辩,栖楚不能答。
文宗大和中,迁楚州刺史,移汝州,入为大理卿
素与李训亲善,后令其募兵,授邠宁节度使
败被杀。
行馀
元和时进士
累擢京兆少尹
太和初楚州刺史
汝州
入为大理卿
李训谋诛宦官
令募兵。
邠宁节度使
事败及难。
韩约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朗州武陵人
本名重华,后改现名。
历迁两池榷盐使虔州刺史
交趾叛,领安南都护,入为太府卿
文宗大和九年,代崔鄯左金吾卫大将军,与李训谋诛宦官仇士良等。
事败,被杀。
贾餗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河南人字子美
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
工文辞。
历迁考工员外郎知制诰礼部侍郎
凡三典贡举,得士七十五人,后多至名卿宰相
文宗大和九年,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未几,加集贤殿学士监修国史
□本中立自持,及李训事发,潜身民间,旋自投神策军,被杀。
全唐诗续补遗
字子美河南人
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甲科。
文史兼美。
四迁至考功员外郎
长庆大和间
历官常州刺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兵部侍郎京兆尹御史大夫,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
李训事发,为中人所陷,与王涯等皆族诛。
本中立,逢时多僻,死非其罪,世多冤之。
两《唐书》皆有传。
字子美
河南人
进士
太和初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兵部
京兆尹御史大夫
封姑臧县男
九年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集贤殿大学士
李训谋诛宦官
事败。
罹其祸。
李孝本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宗室
进士
累官刑部郎中,依李训、郑注,权知中丞事
后预李训宦官之谋,事败被捕遭诛。
罗立言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宣州人
德宗贞元末进士
初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府,改阳武,迁河阴
政令严明。
又设锁绝汴流,奸盗屏息。
文宗大和中,召为司农卿,累迁京兆少尹
与郑注、李训交好,甘露之变,败,立言亦被族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宣州(今安徽宣城)人。
德宗贞元末进士
魏博田弘正表佐其府,改阳武,以治剧迁河阴
敬宗宝历初检校主客员外郎,为盐铁河阴院官。
文宗大和中,为司农长卿
与郑注、李训厚。
李训引为京兆少尹知府事
甘露之变时被诛。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立言
宣州人
贞元末进士
太和末庐州刺史召为司农少卿
京兆尹知府事
以附李训郑注诛。
钱可复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湖州吴兴人
钱起孙。
进士第
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郑注出镇凤翔,李训选名家子为其宾佐,乃授可复凤翔节度副使
是年甘露之变,郑、李事败,可复亦为凤翔监军使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孙。
进士第,历祠部员外郎,累官至礼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835),郑注出镇凤翔,李训选名家子为其宾佐,授可复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充凤翔节度副使
是年“甘露之变”,李、郑败,可复亦为凤翔监军使所害。
生平见新、旧《唐书·钱徽》附,《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全唐诗》存诗1首。
宋若宪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贝州清阳人
宋若昭妹。
德宗贞元时,召入宫。
若昭卒,代司秘书
文宗时,以其善属辞,粹论议,尤礼之。
大和中李训、郑注用事,诬其受赂,被赐死。
王璠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人字鲁玉
进士,登宏辞科。
初为监察御史,累拜御史中丞
河南尹,再拜京兆尹御史大夫
李训将诛宦官,令召募豪侠,授太原节度使
败,遭斩,家无少长皆死。
杨虞卿中唐 ? — 83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字师皋排行八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宪宗元和五年(810)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
元和末,累官至监察御史
穆宗长庆初,迁侍御史,再转为礼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牛僧孺李宗闵朋比唱和,与兄弟汝士,汉公操纵举场选士,时号党魁
文宗大和九年(835)京兆尹
为郑注、李训所构,贬虔州司马,再贬虔州司户参军,卒。
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佚句“河势昆仑远,山形菡萏”,实为杨茂卿之作。
鱼注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绛州翼城人本姓鱼,冒姓郑,故时号“鱼郑”。
初以医术交结襄阳节度使李愬,任为节度衙推,复为监军王守澄所赏识,荐于文宗,进榷茶法为富民之术。
大和九年擢为工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与李训合谋助帝诛宦官
后为所忌,出为凤翔节度使
甘露之变时,带兵入,闻败,中道还,为监军使仲清所杀。
卢简能中唐 ? — 8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 【介绍】: 河中蒲人字子拙
卢纶子。
进士第,屡辟藩府,入为监察御史
文宗太和九年,由检校司封郎中充凤翔节度判官
李训与郑注谋诛宦官,使注镇凤翔,乃选简能等四人从注为宾佐
是年十一月败,十二月简能等四人皆为监军使所害。
僧智頵唐 777 — 85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中山人
幼年师事五台山善住阁院贤林出家。
后以试经合格得度。
游方遍历讲席。
而法华维摩尤所淹贯。
归高峰。
却扫谢世累。
元和中
众共以五台都捡校守僧长起之。
固辞不可。
会岁饥。
华严寺
盖大圣常所垂应地。
四方之巡礼者凑焉。
至是窘乏。
诚山中愧事也。
乃复诿
华严寺都供养主。
时属法照无著澄观。
三硕德在。
而澄观方制华严经疏。
且命为讲主。
日拥千僧。
檀施稠叠。
而供养丰腆。
视他日加倍。
间有沙门义园者。
谤之曰。
知常住久。
其能无所私乎。
夜则梦神谓曰。
僧长千佛之一也。
汝发慢言。
当堕恶道。
必忏悔毋缓。
诘旦圆诣忏悔如礼。
未几。
诏天下沙汰。
遁之岩谷间大中初
诏度五台诸寺五十僧。
仍赐衣帔。
于是再辟十寺僧长。
兼山门都脩造供养主。
七年大建无遮会。
一月日。
既而集弟子垂训
吾欲息心敛迹。
以自优逸。
纪纲众务。
宜付来哲。
遂趺坐净室而灭。
春秋七十七。
僧腊五十八。
僧宗密中唐 780 — 841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何氏
果州西充人也。
家素业儒。
蚤岁欲以所学于世取名位。
元和二年
偕计吏入
道谒遂州圆禅师
一见未及语。
深有所欣慕。
遽从薙染。
顷之进具于拯律师
寻谒荆南张。
张曰。
传教人也。
后当宣导于都邑
复谒洛阳照。
照曰。
菩萨人也。
谁能识之。
晚谒上都华严观。
观曰。
毗卢华藏从我游者其惟汝乎。
初居乡里。
尝赴斋民家。
偶受经。
觉阅之。
妙领义趣。
于是誓传是经。
又因汉上病僧授华严。
即能讲演。
由是著华严觉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四分律等疏钞。
及法义类例。
礼忏脩證。
图传篡略。
诸宗禅言为禅藏。
并酬答书偈等。
凡二百馀卷。
图六面。
皆本一心而贯诸法。
显真体而融事理。
超群有于对待。
冥物我而独运者矣。
累入内殿。
询问秘要。
大和二年
庆成节。
赐紫方袍为大德。
寻请归山。
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逝于兴福院。
貌加润悦。
其年二月十三日
道俗奉全身。
茶毗干圭峰
获舍利藏之石室。
俗龄六十二。
法腊三十四。
始与宰臣李训善。
甘露之祸。
宦官率禁兵。
所遇屠戮。
王涯贾餗舒元舆奔入终南
避难。
亦在。
且求剪发以匿。
不可。
因走龙翔仇士良命逮
至左军立之廷。
而数其不告之罪。
趣使害之。
徐曰。
贫道识久。
亦知其每有反叛意。
然而舍身命。
以救一切。
此吾本师遗训。
故遵守惟谨。
今日之死因所甘心。
宦官鱼恒志悯其诚。
而奏释之。
闻者为出涕。
相国裴休尝著论以辟。
或者学行不纯之议。
多不录。
宣宗御极。
定慧禅师塔号青莲。
释宗密
姓何氏
果州西充人也。
家本豪盛少通儒书。
欲干世以活生灵。
负俊才而随计吏
元和二年偶谒遂州圆禅师
未与语
欣然而慕之。
乃从其削染受教。
此年进具于拯律师
寻謁荆南张。
张曰。
汝传教人也。
当宣导于帝都。
复见洛阳照禅师
曰。
菩萨人也。
谁能识之。
末见上都华严观。
观曰。
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唯汝乎。
初在蜀因斋次受经。
觉十二章。
深达义趣誓传是经。
在汉上因病僧付华严句义。
未尝隶习。
即尔讲之。
由是乃著觉华严及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等疏钞及法义类例礼忏修證图传纂略。
又集诸宗禅言为禅藏。
总而序之。
并酬答书偈议论等。
又四分律疏五卷钞悬谈二卷。
凡二百许卷。
图六面。
皆本一心而贯诸法。
显真体而融事理。
超群有于对待。
冥物我而独运矣。
累入内殿问其法要。
大和二年庆成节。
赐紫方袍为大德。
寻请归山。
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
俨若平日容貌益悦。
七日迁于函。
其自證之力可知矣。
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
二月十三日茶毗得舍利数十粒。
明白而润大。
后门人泣而求诸煨中必得而归。
悉敛藏于石室。
其无缘之慈可知矣。
俗龄六十二。
僧腊三十四。
遗诫令舁尸施鸟兽。
焚其骨而散之勿塔。
勿得悲慕以乱禅观。
清明上山。
必讲道七日而后去。
其馀住持仪则当合律科。
违者非吾弟子。
道既芬馨名惟炟赫。
内众慕膻既如彼。
朝贵答响又如此。
长庆元和已来。
中官立功。
执政者孔炽。
内外猜疑人主危殆。
宰臣李训酷重于
开成中伪甘露发。
中官率禁兵五百人出閤。
所遇者一皆屠戮。
王涯贾餗舒元舆
方在中书会食。
闻难作奔入终南投
李训欲求剪发匿之从者止之。
改图趋凤翔。
仇士良知之。
遣人捕入左军。
面数共不告之罪将害之。
怡然曰。
贫道识年深。
亦知其反叛。
然本师教法遇苦即救。
不爱身命死固甘心。
中尉鱼恒志嘉之。
奏释其罪。
朝士闻之扼腕出涕焉。
或曰。
师为禅耶律耶经论耶。
则对曰。
者四战之国也。
人无得而名焉。
都可谓大智圆明自證利他大菩萨也。
是故裴休论撰云。
议者以师不守禅行而广讲经论。
游名邑大都以兴建为务。
乃为多闻之所役乎。
岂声利之所未忘乎。
嘻议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
夫一心者万法之总也。
分而为戒定慧。
开而为六度。
散而为万行。
万行未尝非一心。
一心未尝违万行。
禅者六度之一耳。
何能总诸法哉。
且如来以法眼付迦叶不以法行。
故自心而證者为法。
随愿而起者为行。
未必常同也。
然则一心者万法之所生。
而不属于万法。
得之者则于法自在矣。
见之者则于教无碍矣。
本非法不可以法说。
本非教不可以教传。
岂可以轨迹而寻哉。
自迦叶至富那奢。
凡十祖皆罗汉所度。
亦罗汉。
马鸣龙树提婆天亲始开摩诃衍
著论释经。
摧灭外道。
为菩萨唱首。
而尊者阇夜独以戒力为威神。
尊者摩罗独以苦行为道迹。
其他诸祖或广行法教。
或专心禅寂。
或蝉蜕而去。
或火化而灭。
或攀树以示终。
或受害而偿债。
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
且循辙迹者非善行。
守规墨者非善巧。
不迅疾无以为大牛。
不超过无以为大士。
故师之道也。
以知见为妙门。
寂净为正味。
慈忍为甲盾。
慧断为剑矛。
破内魔之高垒。
陷外贼之坚阵。
镇抚邪杂解释缧笼。
遇穷子则叱而使归其家。
见贫女则呵而使照其室。
穷子不归贫女不富。
吾师耻之。
三乘不兴四分不振。
吾师耻之。
忠孝不并化荷担不胜任。
吾师耻之。
避名滞相匿我增慢。
吾师耻之。
故遑遑于济拔汲汲于开诱。
不以一行自高。
不以一德自耸。
人有依归者不俟请则往矣。
有求益者不俟愤则启矣。
虽童幼不简于应接。
虽骜很不怠于叩励。
其以阐教度生助国家之化也如此。
故亲师之法者。
贫则施。
暴则歛。
刚则随。
戾则顺。
昏则开。
堕则奋。
自荣者慊。
自坚者化。
徇私者公。
溺情者义。
凡士俗有舍其家与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
有变活业绝血食持戒法
起家为近住者。
有出而修政理。
以救疾苦为道者
有退而奉父母以丰供养为行者。
其馀憧憧而来欣欣而去。
扬袂而至实腹而归。
所在甚众不可以纪。
真如来付嘱之菩萨。
众生不请之良友。
其四依之人乎。
其十地之人乎。
吾不识其境界庭宇之广狭深浅矣。
议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
其为识达大人之所知心为若此也。
密知心者多矣。
无如升平相国之深者。
盖同气相求耳。
宣宗再阐真乘。
万善咸秩。
追谥曰定慧禅师
塔号青莲。
持服执弟子礼四众数千百人矣。
系曰。
河东相国之论撰。
所谓极其笔矣。
然非夫人之为极笔。
于他人岂极其笔乎。
观夫影响相随未始有异也。
影待形起。
响随声来。
宗密公
公则有裴相国
相国曷能知密公
相续如环未尝告尽。
其二公之道如然。
则知谛观王法。
密公之行甚圆。
应以宰官身。
则裴相之言可度。
今禅宗有不达而讥不宜讲诸教典者。
则吾对曰。
达磨可不云乎。
合了义教。
而寡学少知自既不能。
且与烦惑相应可不嫉之乎。
或有诮不宜接公卿而屡谒君王者。
则吾对曰。
教法委在王臣。
苟与王臣不接。
还能兴显宗教以不。
佛言。
力轮王臣是欤。
今之人情见近王臣者则非之。
曾不知近王臣人之心。
苟合利名则谢君之诮也。
或止为宗教亲近。
岂不为大乎。
宁免小嫌嫌之者。
亦嫉之耳。
若了如是义。
无可无不可
吁哉。
王守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宦官
内常侍弘志宪宗,以暴崩告天下,册立穆宗
长庆中,知枢密事。
文宗即位,进拜骠骑大将军,充右军中尉
文宗谋除宦官李训守澄军容使就第,赐死。
李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有出群之才,韩愈以书荐于考官陆傪,登贞元十八年进士第
文宗大和八年,官谏议大夫,劾李训,谓不宜在左右,不听。
给事中
诛,授御史中丞
开成二年,自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
张又新
又新字孔昭
工部侍郎荐子。
元和中进士
历左右补阙
李逢吉用事。
又新李续刘栖楚附之。
有八关十六子之目。
逢吉罢相。
山南东道节度
表为行军司马
坐田伾犯赃●命。
汀州刺史
李训用事。
复召为刑部郎中
死复贬。
左司郎中
冯定唐 ? — 8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6 【介绍】: 婺州东阳人字介夫
与弟宿齐名。
进士异等。
三迁祠部员外郎,出为郢州刺史
文宗大和中累迁谏议大夫,时李训等败,多诛公卿,中外危惴。
文宗改元御殿,仇士良请以神策仗卫殿门,力争罢之。
散骑常侍致仕。
卒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