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李寿蓉晚清 1825 — 1894
简介
李寿蓉字均裳号篁仙, 生于道光五年 (1825) 十月初一日
祖居长沙河西杉木桥 (今望城区白洲街道) ,乃一方书香世家。
年少时,李寿蓉受表兄丁叙忠 (时掌教城南书院) 影响,与二兄锡蕃一道入读长沙城南书院, 师从陈本钦先生门下, 攻八股文。
锡蕃尤长算学,积多年心血,草成《借根方勾股细草》,刊行海内,与丁取忠等同被誉为湖湘算学界之精英。
彭晓玲《李闰:前尘往事不可追》,《时代报告(奔流)》2019)
维基
李寿蓉(1825年—1894年)字篁仙湖南长沙河西都赤岗村人(今望城区白沙洲街道赤岗村)。
咸丰元年(1851年)中恩科乡试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用为户部主事
咸丰九年(1859年)李寿蓉肃顺查户部银库亏空案的牵连而入狱。
同治元年(1862年)辛酉政变后肃顺被诛,而得以官复原职。
后捐升郎中,加捐道员,署为湖北江汉关道及安徽芜湖道道台,诰授资政大夫,晋授荣禄大夫
徐昌绪晚清 1829 — 1892
维基
徐昌绪(1829年1月16日—1892年6月27日)字令甫又字子正号琴舫又号遁溪四川忠州直隶州都县人,世居梁山县屏井铺移居酆都
清朝翰林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朝考授户部小京官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中顺天乡试,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衔
历任员外郎衔河南陕西司捐纳房主事文渊阁校理
京师颇有文名。
后因肃顺案免职回乡,主讲东川书院任山长。
奕诉晚清 1832 — 18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1898 【介绍】: 清宣宗第六子。
爱新觉罗氏
咸丰时封恭亲王
英法联军陷京后,为全权大臣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并与桂良等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慈禧太后共谋发动祺祥政变,杀肃顺端华等,授议政王,掌军机处、总理衙门
主张借洋兵镇压太平军,支持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洋务活动。
同治中议政王等职务。
旋复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
中法战争期间复被罢去军机大臣等职务。
至甲午战争间复职。
戊戌变法前夕病死。
谥忠
王闿运清末民国初 1833年1月19日 — 1916年10月20日
王闿运字壬秋湘潭人
咸丰丁巳补行壬子举人光绪戊申,赐翰林院检讨
有《湘绮楼诗文集》。
词学图录
王闿运(1833-1916) 字壬甫一字壬秋号湘绮初名开运
湘潭人
咸丰七年(1857)举人
肃顺欲延之,不就。
曾国藩戎幕,不称意,退归讲学。
主尊经、船山、两湖书院讲席。
光绪三十四年(1908)检讨,加侍读
民国,受聘为国史馆馆长。
治《春秋公羊传》,又精子学史学
诗与邓辅纶并称"王邓",为湖湘领袖,宗汉魏六朝,独步一时。
亦工文,散文探贾谊董仲舒,骈文揖颜延之庾信
词希踪北宋,鄙薄浙派
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词》。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
湖南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屡掌成都尊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武汉两湖书院。
后授翰林院检讨
著有《王湘绮先生全集》。
湘绮楼诗文集
1833.1.19-1916.10.20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
咸丰七年(1857)举人,先是结交了湘中第一人曾国藩,随后结交了朝中第一人肃顺,再后结交了川中第一人丁宝桢
不久辞职返归湖南,隐居衡阳西乡石门12年(1865-1876),潜心学术研究,并在石门观设私塾授徒,夏时济曾熙、马宗霍等皆出其门下。
后相继受聘为成都尊经书院主讲长沙思贤讲舍主讲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
其中尤以在衡阳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25年(1891-1915),力倡船山之学,培育了一大批英才,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
清朝末年,官翰林院检讨侍讲衔
民国初年,出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兼参政之职。
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可见当年享誉之盛。
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崇奉“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经学大师”、“湘学泰斗”。
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
著作非常丰富,曾撰《湘军志》、《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联语》等数十种。
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裕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满洲人
肃顺亲戚。
咸丰间笔帖式肃顺借城防功荐其为主事,不仕,避居于西山
肃顺死,抚尸痛哭。
奕诉重其为人,欲召为官,不就,隐于霸州
光绪初卒。
慈禧太后晚清 1835 — 19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908 【介绍】: 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
惠徵女。
咸丰二年入宫为贵人
以生子载淳,进懿妃,又进懿贵妃
咸丰帝死,载淳年幼嗣位。
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并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
以当时居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有西太后之称。
慈禧恭亲王奕䜣合作,回京发动辛酉政变,杀辅政肃顺等,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而实独操政柄。
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推行“自强”之洋务运动;旋又利用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削弱恭亲王势力,达到大权独揽目的。
同治十二年,称归政穆宗
次年穆宗死,定策立年仅五岁之光绪帝,恢复听政。
光绪十五年,又撤帘归政,实际仍操纵一切。
对外不惜丧权辱国,以谋妥协。
甲午战争后,仇视维新运动。
光绪二十四年,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光绪帝康有为等所行新政,幽禁光绪帝,阴谋废立。
又利用义和团对外宣战,及八国联军入,逃亡西安,下诏镇压义和团,对外求和。
辛丑订约后回京,以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为名,企图苟延清廷之残局。
慈禧前后掌晚清权近半世纪。
卒谥孝钦
高心夔晚清 1835 — 18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883 【介绍】: 江西湖口人字伯足又字陶堂原名梦汉
咸丰九年进士
知州两权吴县知县
曾毁高景山寺,亲投泥像于湖,取缔寺僧敛财之举。
以治娼过激去职。
诗文峻刻幽涩。
有《陶堂志微录》。
高心夔字伯足号碧湄湖口人
咸丰己未进士,官吴县知县
有《陶堂志微录》。
词学图录
高心夔(1835-1883) 字伯足号碧湄陶堂东蠡,平生喜陶诗,号陶堂
江西湖口人
咸丰九年进士,官江苏知县
曾入肃顺府为幕僚,深为倚重,成为其谋士。
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黄锡焘称"肃门五君子",位列其首。
学识渊博,精研小学
自谓 "弱而好诗,尤好渊明,溯焉而上,游焉而下,不耻其不似也。
"精篆刻,别开生面。
工书法,临颜帖,可乱真,现存江苏宜兴"东坡书院"匾额,即其手笔。
肃顺死,仕运式微,长期郁闷,光绪九年逝,年仅48。
有《陶堂志微录》。
李希莲晚清 1842 — 18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平定州人字亦青
咸丰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以忤肃顺归。
同治初起原官,条陈开源节流数端。
光绪间累迁贵州按察使陕西布政使
戊戌政变后,忧将生大乱,曾与总督陶模议建陪都。
维基
李希莲(1842年—1898年)字亦青
山西平定州人
晚清政治人物。
咸丰十年(1860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
为人节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各部官员多逃遁,希莲仍每日按时到署。
因忤肃顺,乞假归。
同治元年(1862年),起原官。
云南报销案发,同僚中褫职、遣戍者皆有,希莲独无所染。
光绪中,出为江西广饶道
山东盐运使,调长芦
累迁贵州按察使陕西布政使
戊戌政变,希莲忧虑大乱将起,与陕甘总督陶模建议筹建陪都。
北京陷落,帝后西逃西安,人始服其先见之明。
清史稿》有传。
载淳晚清 1856 — 187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载淳 穆宗 毅皇帝、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1861年—1875年
同治 1862年—1874年 咸丰帝逝世后顾命八大臣原定年号“祺祥”,辛酉政变以后弃用,改以“同治”取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6—1875 【介绍】: 即爱新觉罗·
清朝皇帝。
文宗子,那拉氏出。
咸丰十一年七月热河嗣位,由肃顺载垣端华等八人辅政,宣布明年改元祺祥。
九月,上嫡母、生母两太后号为慈安慈禧
同月,还京师
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诉发动政变,杀肃顺,赐载垣端华自尽,改年号为同治,两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专政时期自此开始。
在位时,湘、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苗民起事,号为“中兴”。
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推行“洋务”。
十二年正月亲政,十二月病卒。
谥毅皇帝
穆宗毅皇帝文宗显皇帝子。
建元同治,在位十三年。
葬惠陵。
文庆清 ? — 18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6 【介绍】: 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孔修
道光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咸丰初曾密陈破除满汉畛域之见,荐举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
维基
文庆(?
—1856年),字孔修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官僚,道光咸丰两朝军机大臣
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历官礼部、吏部户部侍郎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库伦办事大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起事,朝廷先后派钦差大臣赛尚阿讷尔经额,均告失败。
文庆言:“当重用汉臣,彼多从田间来,知民疾苦,熟谙情伪。
岂若吾辈未出国门、懵然于大计者乎?
”常密请破除满汉畛域之见,不拘资格以用人。
汉臣曾国藩初任军事,屡战失利,忌者沮抑之。
文庆言曾能杀贼,终当建非常之功。
文庆屡密荐胡林翼,由贵州道员一年之间提拔至湖北巡抚,凡所奏请,无不从者。
文庆又荐袁甲三骆秉章之才。
当时阎敬铭刚任户部主事文庆深知其才略当,采用其议,非所司者亦咨之。
大清得诸汉臣以戡定大难。
文庆死后,端华肃顺渐进用事,皆敬惮其严正焉。
端华清 ? — 18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1 【介绍】: 宗室,号端友
肃顺兄。
道光间袭封郑亲王
咸丰间,颇受重用,曾任领侍卫内大臣
咸丰帝临终,与载垣肃顺等受命为赞襄政务八大臣之一。
祺祥政变起,被迫自杀。
载垣清 ? — 18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1 【介绍】: 宗室,爱新觉罗氏
康熙帝第十三子胤详五世孙。
道光初袭爵怡亲王,任御前大臣行走,受顾命。
咸丰帝即位,日受信用。
十年,以钦差大臣通州与英法联军谈判。
拘囚巴夏礼。
旋随咸丰帝热河
咸丰帝死,受遗诏与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襄赞政务王大臣,掌握朝政。
未几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祺祥政变),迫令自尽。
黄宗汉清 ? — 18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4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寿臣
道光十五年进士
官至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
咸丰初浙江巡抚,扼苏皖要道防太平军入浙,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后,继叶名琛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既畏强敌,又不能控制民团,无所措施。
同治初以迎合载垣肃顺等革职永不叙用。
柏葰清 ? — 18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9 【介绍】: 蒙古正黄旗人,巴鲁特氏,字静涛原名松葰
道光六年进士
咸丰间在军机大臣行走,寻授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与载垣端华肃顺等不协。
以典乡试有弊为御史劾奏,被杀。
有《薛箖吟馆诗存》。
柏葰原名松葰字静涛蒙古旗人
道光丙戌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有《薜菻吟馆诗钞》。
维基
柏葰(?
—1859年),原名松葰字静涛,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晚清大臣。
进士出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戊午科场案被刑。
沈兆霖清 1801 — 18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2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尺生号朗亭
道光十六年进士
编修
咸丰间,累擢户部尚书
同治元年,署陕甘总督,率兵镇压撒回。
还军途中,猝遇山洪涨发,淹死。
谥文忠
工诗文,善篆隶,尤精刻印。
有《沈文忠公集》。
沈兆霖字尺生号朗亭钱塘人
道光丙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署陕甘总督
谥文忠
有《沈文忠公集》。
维基
沈兆霖(1801年—1862年)字尺生号朗亭又号子莍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晚清官员。
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咸丰年间,历任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兵部尚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支持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奕䜣的祺祥之变,消灭肃顺顾命八大臣集团。
同治元年(1862年),署陕甘总督,用兵西宁回部;七月,班师途中,路经平番县时下起冰雹,山洪暴发,与随行的兵士37人皆殁,赠太子太保谥文忠
沈博通经史,工诗古文,旁及篆、隶,刻印、弈棋。
有《沈文忠公集》、《广印人传》存世。
焦祐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直隶天津人字桂樵
道光十九年举人
内阁中书累迁光禄寺少卿
咸丰间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迁太仆寺卿。
跟随肃顺等人,诏旨多出其手。
肃顺败,革职。
陈孚恩清 ? — 18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6 【介绍】: 江西新城人
字子鹤
陈希曾子。
道光间贡生
吏部,累擢为刑部尚书
咸丰初在籍帮办团练,助巡抚张芾太平军守省城。
官至吏部尚书
同治初以党附载垣肃顺革职戍伊犁
伊犁陷,死之。
金寿萱
维基
金寿萱字慈华山东历城(今属济南市)人,祖籍浙江会稽
清朝进士
金寿萱少负隽才,能诗善文,弱冠之年即补之博士弟子员,与同乡李庆翱李鸿畴为同学,互相切磋文义。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乡试,寿萱考中举人,识者皆期许其跻身翰苑。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廷试时,适逢肃顺监试肃顺盛气凌人,欺慢士子,寿萱对其言语冲撞,结果尽管考中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却被诬陷夹带作弊,交刑部治罪,进士出身遭到剥夺,唯准许再次以原名应试
时人都以其冤屈。
寿萱被放归后,其母仍然在世,于是不再求仕进,一心奉亲教子。
地方有大事时,也能出力相助。
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元年(1862年)捻军两次袭扰山东济南戒严,寿萱尽力赞助团防,修筑防御工事。
寿萱閒居数十年,博览群书,培育后辈,“人无不景其行而悲其遇焉”。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传。
董元醇
维基
董元醇又称董元章清代官员,河南洛邑人,祺祥之变中的开端人物。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二甲十一名进士,选为翰林
十年,任从五品御史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驾崩,遗下幼主载淳,遗诏由肃顺顾命八大臣辅政。
八月初六日董元醇上疏,称新君年幼,应由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暂时垂帘听政,并暗示希望加上恭亲王奕䜣一起辅政。
肃顺等人得知之后大怒,咆哮于朝堂之上,吓得载淳啼哭不止、尿失禁。
也因为此事,董元醇肃顺下令发配军台效力。
此时,两宫太后发动祺祥之变,废除祺祥年号,改为同治,肃顺顾命八大臣或杀或贬,都被肃清,董元醇因此非但没被发配,反而加官一级,升为正五品工科给事中
董元醇举荐倭仁、祁隽藻、翁心存许乃普等人为师,但两宫太后没有回应,不久后,因为其名与皇帝载「」同音,自行避讳,改名董元「章」。
穆荫清 ? — 18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1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托和络氏,字清轩
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
咸丰元年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官至兵部尚书
咸丰末,与肃顺等同受顾命。
祺祥政变后,革职遣戍。
同治三年,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