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闿运清末民国初 1833年1月19日 — 1916年10月20日
王闿运字壬秋湘潭人
咸丰丁巳补行壬子举人光绪戊申,赐翰林院检讨
有《湘绮楼诗文集》。
词学图录
王闿运(1833-1916) 字壬甫一字壬秋号湘绮初名开运
湘潭人
咸丰七年(1857)举人
肃顺欲延之,不就。
曾国藩戎幕,不称意,退归讲学。
主尊经、船山、两湖书院讲席。
光绪三十四年(1908)检讨,加侍读
民国,受聘为国史馆馆长。
治《春秋公羊传》,又精子学史学
诗与邓辅纶并称"王邓",为湖湘领袖,宗汉魏六朝,独步一时。
亦工文,散文探贾谊董仲舒,骈文揖颜延之庾信
词希踪北宋,鄙薄浙派
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词》。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
湖南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屡掌成都尊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武汉两湖书院。
后授翰林院检讨
著有《王湘绮先生全集》。
湘绮楼诗文集
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
咸丰七年(1857)举人,先是结交了湘中第一人曾国藩,随后结交了朝中第一人肃顺,再后结交了川中第一人丁宝桢
不久辞职返归湖南,隐居衡阳西乡石门12年(1865-1876),潜心学术研究,并在石门观设私塾授徒,夏时济曾熙、马宗霍等皆出其门下。
后相继受聘为成都尊经书院主讲长沙思贤讲舍主讲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
其中尤以在衡阳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25年(1891-1915),力倡船山之学,培育了一大批英才,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
清朝末年,官翰林院检讨侍讲衔
民国初年,出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兼参政之职。
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可见当年享誉之盛。
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崇奉“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经学大师”、“湘学泰斗”。
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
著作非常丰富,曾撰《湘军志》、《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联语》等数十种。
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夜雪集·序
七言绝句,和乐皆五句,盖仿于淋池《招商》。
其平仄相间,唯作四句,则始于汤惠休《秋思引》。
自是以后,盛于唐代,有美必臻,别为一体。
然其调哀急,唯宜筝笛,大雅弗尚也。
而工之至难,一字未安,全章皆顿。
余初学为诗即惮之,故集中无一篇。
间有所感,寄兴偶吟,旋忘之矣。
既过强仕,阅世学道,上说下教,意所不能达者,辄作一绝句,等之牌官小说,取悟俗听。
其词存日记中,暇一披吟,颇有可采,乃令儿子录之。
仲章夭逝,代功弗能撰也,托契后生,其可悲乎?
因发愤自录,仅得百首。
齐河道上》一篇,出处之所以决也,必存之,以示子姓为典故,故冠篇首。
并采诗中字,题为《夜雪集》云。
知我者览之,亦可以知源流有自,不敢妄作。
拾所芟弃,或犹愈近代之享敝帚者尔。
于时岁在癸未初伏第二日,王闿运成都石室。
(录入:顾青翎)
词学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