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冯京第明末清初 ?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慈溪人字跻中号簟溪
南京破,京第起兵反清。
鲁王监国,官御史
兵败,入舟山黄斌卿
尝往日本乞兵,不果。
官至兵部右侍郎
后被叛将王升杀害。
有《浮海纪》。
朱继祚明末清初 1593 — 16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
天启中与修《三朝要典》。
崇祯初礼部侍郎,充实录总裁
南京陷落后,唐王召东阁大学士,从至汀州
唐王被俘,逃还乡。
起兵应监国鲁王,攻取兴化
清兵至,被杀。
维基
朱继祚(1593年—1649年)字立望号胤冈福建莆田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崇祯时,累升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读四年会试同考官
历任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
因人言罢官。
南明弘光帝时,重新启用。
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
隆武帝逝,朱继祚被清军俘后释放。
鲁王监国时,朱继祚在家乡莆田举兵响应,顺治五年七月兵败被俘,六年正月初十日福州就义。
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节
曹勋明末清初 ? — 1655
维基
曹勋(?
—1655年),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曹勋中式浙江乡试举人(经魁)。
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殿试登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任经筵展书官、当值起居注崇祯七年(1634年)主持会试,取录得许真等二十一人位名士,后来这些人都以节义显贵。
温体仁在朝廷排除异己,他总是公正无私,绝不屈服,暗地补救保护清流,包括章正宸弹劾王应熊通内,在他斡旋才免于入狱,之后他负责册封鲁王朱寿镛,很快请求辞官供养母亲。
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担任詹事左谕德左庶子侍读,晋官詹事
弘光帝即位,徵召曹勋吴伟业,他说:「国难当前,臣子怎能安枕呢!
」写诗诀别母亲,诗歌中有「孙儿幸免为徐庶,报国难当是李纲」的句子,得任命掌管翰林院;当时朝廷门户对峙,他在讲筵间直陈问题,但无人听取,因母亲逝世归乡。
隆武帝即位,起用他为礼部左侍郎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福京失守后隐居在松江的干巷,自称「东干钓叟」,不接受清朝荐举,到永历九年(1655年)去世。
董守谕明末清初 1596 — 16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6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次公
明天启四年举人
鲁王监国,召为户部主事
兵败后遁迹荒郊,闭门著书以终。
有《春秋简秀集》、《揽集》等。
卢若腾明末清初 1600 — 1664
全台诗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
〖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云山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
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
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
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
清军南下,若腾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
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
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
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
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
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
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
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
」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
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
著作甚丰,惜多已佚。
1959年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
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
(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
(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
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
《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
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
许俊雅、黄美娥撰)
查继佐明末清初 1601 — 16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76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初名继佑字伊璜一字敬修号舆斋晚号钓叟或称钓史
游粤时或隐名为左尹别号非人氏学者称东山先生
明崇祯六年举人
南明鲁王授以兵部职方主事,后回里讲学。
以曾名列参校南浔庄氏所修《明史》,被捕。
相传得昔年曾予资助之将军吴六奇奏辨,得免。
有《罪惟录》、《国寿录》、《东山国语》等。
庄元辰明末清初
维基
庄元辰
字起贞,晚字顽庵别署两晓山樵,学者称其为汉晓先生
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学者、抗清志士。
庄元辰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被授予南京太常博士的官职,八年不曾迁官。
弘光时,曾任刑部主事,乞假归乡。
南京被清军攻破后,迎鲁王朱以海天台(今浙江台州),授吏科给事中
太常寺卿,兼吏科如故。
经常以时事进谏,但大多不得采用。
清军入浙江庄元辰奔走于深山野林中,朝夕以泪洗面。
因背上发疽,不得治而病逝。
祁彪佳明末清初 1602 — 1645
维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戏曲作家、造园家,天启壬戌进士
弘光时,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南京陷落后自尽殉国。
祁彪佳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时生于山阴墅。
自幼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
九岁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兰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
万历四十六年赴童子试,无出其右者,遂为第一。
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会试下第不中。
跟随父亲赴任沂州,游览琅琊名胜,归家后继续读书。
泰昌元年,与商氏成婚。
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次年福建兴化府推官,旁人或觉得彪佳年轻,而莆田有时缙绅势力强大的地方,恐怕不能胜任,结果其在任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尽力去除底层穷困百姓的负担,名声颇佳。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亲祁承㸁去世,二十二日听到讣告,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终生不庆生辰。
崇祯四年(1631年)考选,五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苏松
宜兴缙绅陈一教势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势肆意,积累了许多民怨。
平民陈轼聚众对抗文爙,烧毁了陈一教的房屋和别墅,还在附近劫掠,差点导致民乱。
祁彪佳逮捕、陈二人并问斩,其余惹事者各戍边、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来。
他将周文爙所占别人的田产、子女归还人民,奏免陈一教父子的官职,民心大定
当时三吴一带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恶势力,为无籍之徒组成,到处作案犯罪,打枪奸淫,招摇过市。
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将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杀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讯问直接杖杀。
很快平定了该势力的恶行。
文震孟祁彪佳的治绩大为赞赏,称之为“国朝二百年所仅见”。
后受权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
崇祯八年五月,到杭州养病,与母亲王氏游览西湖
病痊愈后回到绍兴
十月,在寓山构筑别墅,准备隐居终身。
彪佳对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严,禁止他们与外人发生争吵。
崇祯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与友人闭关论性理之学。
同年,由于彪佳常苦于疟疾之症,为治地方疟疾,于是捐资与友人王金如建立了医药局,在疫病期间保全了民众的生命,此外彪佳还建立乡贤祠。
剡县饥荒时,祁彪佳王金如合力赈饥,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没人收尸,彪佳专门请了一位法号“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报酬并让其掩埋三吴一带遗骨。
又出资改善监狱囚犯的生活条件。
崇祯十一年,针对流寇严重的情况,撰写御寇》一书。
十三年绍兴饥荒,彪佳建议《救荒策》十五条。
遂出面负责救灾。
设立粥厂,制定供给米粮的法规,全活不可计,编辑《古今救荒书》。
杭州有卖妻为娼者,彪佳出钱将之赎回娘家。
彪佳与族兄祁宁方倡议保甲,自任正、副长。
崇祯十四年秋绍兴再度歉收。
民乱勃发,彪佳在母忧期间,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抢粮者,绳之以法。
日夜工作,尽力救荒。
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为河南道掌印御史
崇祯十五年北京,路上因兵乱梗阻,历尽艰险。
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门。
在朝上疏,请求皇帝留下有清名、声望的耿直之臣。
崇祯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驻节杭州抵御清兵。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
闰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监国
群臣计划推举祁彪佳苏松总督,还没来得及任命清军便来到杭州,官员四散。
清军贝勒召见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没有回应。
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园莲花池内自杀殉节,有绝命词:“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
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
含笑九原,浩然留天地。
”又有遗言:“山川人物,皆属幻影。
山川无改,而人生则倏忽一世矣。
鲁王朱以海谥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给四代诰命,谥“忠敏”,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中书舍人
归葬绍兴亭山北麓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奖了其在危难刻的气节,赐谥“忠惠”。
张岱祁彪佳的挚友,祁彪佳殉节后,张岱极为哀痛,写了一篇祭文。
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奕远既去,花月、声音、饮食之道难得解人。
吾辈住此寂寞世界,毫无意味。
祁彪佳殉国后,其「澹生堂」藏书亦从此散出,多为黄宗羲吕留良所有,部分归杭州赵氏小山堂,馀则散入坊间。
王玉藻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扬州府江都人字质夫号螺山
崇祯十六年进士,任慈溪知县
清军陷北京,从鲁王起兵。
事败返扬州,隐居乡里。
慨世运之艰,闭门谢客,怡情诗酒间。
后作绝命词,飘然而逝。
维基
王玉藻字质夫直隶江都县人
明末官员。
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进士,授浙江慈溪县知县
少詹事项煜因曾向李自成投降,而被慈溪人所不容,被当地人投水溺毙,王玉藻冯元飙均为其门生,项煜慈溪遇害时,王玉藻却置之不问,有人质疑其不顾师生情谊,王玉藻却回道:「吾岂能为向雄之待钟会哉!
夫君臣之与师友,果孰重?
」听到的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
南京城破,鲁王监国王玉藻沈宸荃起兵响应,御史,仍行使知县职权。
又招募义勇,自请防守钱塘江
于是以兵科都给事中往军前效力。
时驻兵江上者,有方国安王之仁孙嘉绩熊汝霖章正宸郑道谦钱肃乐沈光文陈潜夫黄宗羲,均各自为战,无人敢先进军,且不分发王玉藻部军饷。
王玉藻只得还朝。
王玉藻身居谏垣,履行职责,上疏论事,言辞激烈,致使诸臣不悦。
王玉藻于是力求罢职,经太常寺卿庄元辰竭力挽留,方继续供职。
浙东陷落后,王玉藻未能赶上鲁王逃离,投水池自尽,水干未死。
于是逃往剡溪,以野草为食,每日临水作诗,仰天起舞,慷慨悲歌。
最终归隐北湖,誓不剃发易服,作绝命词而离世。
遗命不冠收殓。
清史稿·遗逸》有传。
来集之明末清初 1604 — 1683
维基
来集之(1604年5月7日—1683年)号元成晚年自号倘湖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
来集之生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崇祯八年(1635年)的选贡贡元,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式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40年)联捷庚辰进士,先在兵部观政,授安庆推官
当时安庆张献忠蹂躏,他就白天筹集粮食,晚上巡逻城墙,镇标将贪污苛扣兵饷令部下作乱,他竭力开导给回全饷,士兵因而安宁,流寇三次逼近也安然无恙。
凤阳总督马士英招募贵州兵马,道经徽州肆意抢掠,人民杀伤数名士兵,马士英大怒,命令来集之用乱民律处死人民,他反驳:“人民杀的是劫贼,并非杀兵,他们无罪,不要追究。
”适逢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带兵东下,他驾船迎见,握手结交,因此下江地区无恙。
弘光帝继位,马士英当政,顾念其才干而召任他为兵科给事中,打算让他依附自己,他却拒不赴任,被改授职方司主事,不久得他人疏荐,仍任兵科。
杭州沦陷,来集之和从兄来方炜募兵到七条沙与于颖会合,隆武帝原官起用,在监国鲁王朝廷累升为吏科都给事中太常寺少卿舟山陷落后辞官杜门,婉拒清朝荐举博学鸿儒,写下《易图亲见读》、《易隅通卦义》、《一得春秋志》、《在四传》、《权衡樵书初二编》、《南行偶笔载》、《笔倘湖近刻》等作,又照顾灶户,提议照田均派贫改善其生计。
曾分考崇祯十五年壬午科应天乡试,取录戚藩等九人,获海内人推崇。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壬戌十月二十七日子时去世,享年七十有九。
妻子杨氏是诸生杨雪门之姊,他去世后投水而死,孙子来燕雯则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毛聚奎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象来一字文垣
清顺治二年,与陆宇□等六人倡义起兵抗清。
旋隶监国鲁王,为户部郎
事败,流亡多年,始得归家。
有《吞月子集》。
陆宇明末清初 1608 — 16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8—1663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周明一字赣庵
诸生
南明弘光朝亡,与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毛聚奎五人,号六狂生,同奉钱肃乐起义兵,拥鲁王监国
按察副使
兵败后,继续反清,与张煌言通消息。
康熙时,为降兵所告,被捕。
旋得释,未至家即死。
私谥节介
刘之源清 ? — 16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9 【介绍】: 汉军镶黄旗人
天聪十年参领
崇德间从攻锦州松山杏山
顺治初追击李自成于山、陕、湖广等省,擒何腾蛟,破鲁王
官至镇海大将军
康熙间鳌拜党革职。
黄宗羲明末清初 1610 — 16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太冲号梨洲
黄尊素长子。
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
明思宗即位宗羲十九岁,入都讼冤,袖锥锥许显纯
归,治葬既毕,专心治学,受业于刘宗周
崇祯十一年,与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阮大铖大铖恨之入骨。
福王立,大铖欲杀宗羲等百四十人,以清军南下未果。
宗羲馀姚,率里中子弟数百人从监国鲁王抗清,号“世忠营”,授职方主事,改监察御史
鲁王败走入海,宗羲犹结寨四明山,入海探鲁王,受左副都御史职。
后以绝望于恢复,乃奉母返里,著述讲学,四方学士从者日众。
康熙间举鸿博、荐修《明史》,均力辞,而史局大议必咨之。
学教人穷经读史,尤深于史学。
著《明儒学案》,又著《宋元学案》(未成),后全祖望续成之。
宗羲搜集明人文章,为《明文案》,又扩充成《文海》。
明夷待访录》痛责君主罪恶,以开明专制为理想,为宗羲政治社会思想之结晶。
其余著作尚有《隆武纪年》、《永历纪年》等纪事之书,合称《行朝录》。
诗文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余姚人明御史尊素子。
鲁王以为左佥都御史
国朝康熙戊午博学鸿词庚申荐修《明史》,均辞。
从祀孔庙
有《南雷诗历》。
周元懋明末清初 1611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50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柱础别字德林
明末知思南府,以母忧未赴。
南明鲁王建国时,破家输饷。
后削发入灌顶山,终日狂饮,称醉和尚
高宇泰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初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号隐厚
高斗枢子。
少负才名。
清顺治二年,偕钱肃乐起义兵于鄞。
明鲁王兵部员外郎
翌年,被清吏所捕。
康熙四年出狱,隐居著书而终。
有《雪交亭集》、《敬止录》、《礼贯》,辑有《甬上正气录》。
李长祥明末清初 1612 — 16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四川达州人字研斋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
福王立,改监察御史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左侍郎
翁洲师溃,被羁于江宁,逸去。
定居常州,筑读易堂。
有《天问阁集》。
博洛明末清初 1613 — 16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52 【介绍】: 宗室
太祖孙,阿巴泰子。
崇德间从攻宁远锦州等地。
顺治初年,从多铎南下,连破常州苏州杭州
征南大将军,渡钱塘江明鲁王军,入闽破明唐王军,降郑芝龙等。
后与阿济格大同叛将姜镶
累封至端重亲王
卒谥定
黄宗炎明末清初 1616 — 16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1686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晦木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
黄宗羲弟。
季贡生
与兄黄宗羲、弟黄宗会均为刘宗周弟子,学术大略与宗羲等。
南明弘光朝亡后,徒步迎鲁王,兄弟毁家纾难,起义兵,时称“世忠营”。
败后,奔走四明诸山寨间,被清吏所捕,几死。
宗羲以计劫出之。
后卖艺文自给,潜心学《》。
著有《周易象辞》、《寻门余论》、《六书会通》、《二晦集》、《山栖集》。
金敞明末清初 1618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廓明
少负气节,曾从鲁王海上。
后回乡,师事汤之锜,年长于汤,而执弟子礼甚谨。
之锜卒后,居无锡,立“山居会约”,兴起甚众。
有《暗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