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曹勋明末清初 ? — 1655
简介
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善人
尔堪父。
明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历官礼部右侍郎
入清后,复官翰林侍讲学士
晚年隐居东干,自号东干钓叟
卒于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之后。
人物简介
曹勋字允大号峨雪晚号东干钓叟颖昌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为“会元”,廷试时因得罪丞相,被置于二甲(赐进士出身),由庶常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
他少有异资,研讨古今,为文有法,与东林党首领高攀龙交往密切。
魏大中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被逮,他凑钱赋诗,愤泣追送,不顾有侍者在侧。
经筵进讲,为怀宗所重视。
时官场门户角立,言官相互交恶,曹勋持之以正,竟也遭诽谤,遂乞终养归里。
杜门读书著述。
明亡,清兵南下,有一清将素重曹勋,告诫士兵不得入其乡。
于是四方百姓避兵乱而到他家的很多,他不管识与不识,全都留在家中前后堂,供其宿食。
乡人感其德,为之立生祠。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诏征至,不愿为官辞归。
与弟曹炯与族中曹氏子弟16人创办“小兰亭诗社”,一时唱和之盛,罕有其匹。
卒年67岁。
字允大号峨雪
嘉善人
崇祯戊辰会元。
庶吉士
官至礼部侍郎
时门户角立,负时望。
讲筵每隐护正,类侃侃言之。
乞养十年,留都召起,见时事难为规切相臣。
寻以母丧隐居东干。
自署东干钓叟
著有存笥、行笈、未有居、东干诸集。
诗以情意为主。
近似公安而就纪律者。
同馆刘胤平、方肃之辈,同声共响。
虽一时风气使然,实得诗人和平之旨。
维基
曹勋(?
—1655年),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曹勋中式浙江乡试举人(经魁)。
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殿试登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任经筵展书官、当值起居注崇祯七年(1634年)主持会试,取录得许真等二十一人位名士,后来这些人都以节义显贵。
温体仁在朝廷排除异己,他总是公正无私,绝不屈服,暗地补救保护清流,包括章正宸弹劾王应熊通内,在他斡旋才免于入狱,之后他负责册封鲁王朱寿镛,很快请求辞官供养母亲。
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担任詹事左谕德左庶子侍读,晋官詹事
弘光帝即位,徵召曹勋吴伟业,他说:「国难当前,臣子怎能安枕呢!
」写诗诀别母亲,诗歌中有「孙儿幸免为徐庶,报国难当是李纲」的句子,得任命掌管翰林院;当时朝廷门户对峙,他在讲筵间直陈问题,但无人听取,因母亲逝世归乡。
隆武帝即位,起用他为礼部左侍郎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福京失守后隐居在松江的干巷,自称「东干钓叟」,不接受清朝荐举,到永历九年(1655年)去世。
主要活动
  • 162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